內容介紹
地球供養了人類幾百萬年,弱小的人類在這顆溫暖舒適的星球上繁衍生息、發展壯大。
然而,當地球不再能夠承受人類發展之重以後,剩下的生存機會,則需要人類運用這幾百萬年間積累起來的智慧,從環境相對險惡,卻更為廣闊的宇宙空間中去獲取。
編輯推薦
我們需要再造一個地球!
但不管移民到哪個星球,後來發展出怎樣的文明,他們的望遠鏡都將常常關注內太陽系那顆小小的藍色行星。因為他們的基因來自地球,來自那一大片蔚藍色的海洋。
作者簡介
姓名:歐陽自遠劉茜著
作品:《再造一個地球-人類移民火星之路》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地球:藍色的家園
第一節地球造就人類
第二節生存競爭
第三節搖籃的危機
第四節溫室中的地球
第五節開源還是節流?
第二章空間夢想
第一節空間時代的曙光
第二節人類的一大步
第三節行星際的探測
第四節計畫中的遠征
第三章月球:空間的跳板
第一節到底有沒有水?
第二節月面的礦藏
第三節重返月球的熱潮
第四節月面基地
第五節空間的跳板
第四章火星:生命的背影
第一節在混沌中誕生
第二節襁褓中的兄弟
第三節火星上的水:現在時vs過去時
第四節第二手證據:與水相關的礦物
第五節生命的證據?
第六節分道揚鑣的生命旅程
第五章通往火星的遠征
第一節被誤讀的戰神
第二節艱難的旅程
第三節未來的遠征
第六章再造一個地球
第一節火星現在時
第二節溫室效應革命
第三節從紅火星到綠火星
第四節火星生活
第五節困難列表
第六節藍色火星
延伸閱讀書目
後記
……
科普讀物(十)
科普讀物就是與科學技術普及有關的書籍。這類讀物的特點一是要善於把複雜的科學理論用最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使一般讀者能夠大體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淺出;二是所介紹的科學知識一定要準確無誤,不能給讀者留下含混不清的概念,更不能使讀者得到錯誤的知識;三是它以介紹當代科學新成就為主要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