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公民與法》系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的面向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專業法學期刊,大16開本。《公民與法法》(法學版)以打造國內一流的法學學術期刊為目標。
宗旨
以服務法律實踐為宗旨。
主要欄目
名家論壇、理論前沿、熱點聚焦、青年法苑、探索與爭鳴、比較與借鑑、立法研究、書評札記、學術動態等。
徵稿啟事
學術水平
本刊取捨稿件重在學術水平。對有真知灼見、說理充分、邏輯嚴密、語言規範的稿件優先採用。來稿字數一般控制在8000字左右,特優稿件可適當放寬。凡被採用稿件文責自負。
電子版形式
來稿請採用電子版形式,發至《公民與法》(法學版)信箱([email protected]),文檔統一存為Word格式。
作者簡介
來稿應附有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工作單位、所在城市、郵政編碼等)、摘要、關鍵字、注釋,基金資助的論文應對基金項目名稱、項目編號予以註明。篇名應翻譯成英文。
摘要
摘要應能客觀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直接明確地反映出作者的主要觀點,一般不超過300字,能夠獨立成文。關鍵字3-5個。
自行處理
凡投稿三個月內未收到編輯部採用通知者,可自行處理。
享有專有出著作權
本刊對所發表的文章享有專有出著作權,且直至法定著作權保護期滿。一切形式的複印、照排、節選、電子刊物選用以及其它一切以營利為目的的複製,須事先徵得本刊的書面許可。
注釋體例及相關內容舉例
(一)作者簡介及項目格式
作者簡介:張新寶(1962-),男,漢族,湖北公安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書長。基金項目:法務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資助項目(04SFB1012)
(二)版式
文章標題級別依次為:一、(一)1.(1)
(三)注釋格式
注釋一律採用腳註,全文連續注碼;非引用原文者,注釋前加“參見”;引用資料非原始出處者,註明“轉引自”;數個注釋引自同一資料者,同一頁內可合併,不同頁內註明:同注某,第某頁。
1.著作類
(獨著作品)史尚寬:《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9頁。
(合著作品)崔建遠、韓世遠:《債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頁。
(多人合著作品)蔡守秋等:《可持續發展與環境資源法制建設》,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216頁。張文顯主編:《法理學》,法律出版社2004年3月第2版,第65頁至第67頁。
2.論文類
俞榮根、劉霜:《立法助理制度述論》,載《法學雜誌》2007年第2期,第57頁。
3.譯作類
[英]亞當•斯密:《國富論》,唐日松等譯,華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24頁。
4.報紙類
李希慧等:《“輕輕重重”應成為一項長期的刑事政策》,載《檢察日報》2005年5月26日第3版。
5.古籍類
《明太祖實錄》卷二十六
6.辭書類
《牛津法律大辭典》,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68頁。
7.外文類
從該文種注釋慣例。英文注釋體例如下:
HaroldU.Faulkner,AmericanEconomicHistory,Harper&BrothersPublishers,1960,pp.23-25.
GavinGoh&AndreasR.Iiegler:RetrospectiveRemediesintheWTOafterAutomotiveLeather,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Law,September,2003.
8.網路類
梁慧星:《關於中國物權法的起草》,北大法律信息網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29283
法律方面報刊雜誌大全
吳邦國:要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和尊嚴。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