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斟滿自己的杯子》

《先斟滿自己的杯子》

不要再等待別人來斟滿自己的杯子,也不要一味地無私奉獻。如果我們能先將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滿,心滿意足地幸福快樂了,自然就能將滿溢的福杯分享給周圍的人,也能快樂地接受別人的給予。

基本信息

作者: 金韻蓉

《先斟滿自己的杯子》《先斟滿自己的杯子》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1-1
字數: 81000
版次: 1
頁數: 205
印刷時間: 2008/01/01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8610573
包裝: 平裝

編輯推薦

一本女人寫給女人的幸福魔法書。不要再等待別人來斟滿自己的杯子,也不要一味地無私奉獻,如果我們能先將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滿,心滿意足地幸福快樂了,自然就能將滿溢的福杯分享給周圍的人,也能快樂地接受別人的給予。
 ——《先斟滿自己的杯子》

內容簡介

有著IFA(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romatherapists)國際芳香療法治療師學會大中華區首席代表、主任講師、終身成就會員,《時尚Cosmo》雜誌《美麗筆記》專欄作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女性領導人心理學》課程講師,電視節目《情感方程式》心理學顧問、《美麗俏佳人》時尚生活專家等諸多身份的金韻蓉女士,在《幸福女人的芳香生活》之後,奉獻給讀者的又一部極富女性特質的品質生活讀本。
關於愛、關於婚姻、關於婚姻內外的男人和女人,尤其關於在紛繁的都市生活中昂揚著、努力著、迷茫著、尋覓著的女人自己,那些散發著智慧光芒的真知灼見,實為我們生命過程中的奇遇。

作者簡介

金韻蓉,曾經在醫院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十餘年,最初為兒童心理和行為治療;接著是青少年的學校輔導;最後,專職解決婚姻問題。
暫別心理諮詢工作之後,轉而研習和心理治療有關的藝術治療領域。舉凡牽涉到視覺治療的色彩心理學;和聽覺治療有關的音樂療法;以及目前投注所有心力、並決定藉以安身立命的嗅覺治療 -- 芳香療法,都是她將心理學專業套用到日常生活上的美好轉換。
 台灣省衛生部心理衛生中心心理治療師
 IFA(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romatherapists)國際芳香療法治療師學會大中華區首席代表、主任講師、終身成就會員
 《時尚Cosmo》雜誌《美麗筆記》專欄作家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女性領導人心理學》課程講師
 電視節目《情感龍門陣》心理學顧問;《美麗俏佳人》時尚生活專家
 著有《香草地圖》、《美麗筆記》、《芳香療法》、《尋找32號》、《英國留學通》、《幸福女人的芳香生活》等多部暢銷書。

目錄列表

在愛里接納不公平
 永恆的情人!
 愛情需要勇敢,和一些冒險的精神
 單身戒指
 在愛里接納不公平
 虜獲“成功男人”的愛情
 六月新娘
 沒有情人的婚姻是不完美的婚姻?
 蒙娜麗莎的二線品牌
 男女有別
 男人應該是裘皮大衣還是貼身棉襖?
 骨子裡的溫柔
 你該了解他什麼?
 盆景情人
 是誰成就了誰?
 優雅的轉身
 中國女性的愛欲之欲
美學人生
 成功的人生哲學
 21年,美麗改變了什麼?
 購買來的美麗
 緩慢的美學
 簡化就是強化
 兩極的思考
 流行的真意
 美學人生
 美學商數
 擁有魅力的人格特質
 魅力是學習而來的
 品味奢華 或 奢華品位?
 期待快樂
 身體的情緒地圖
 香水情事
 做個環保達人
先斟滿自己的杯子
 寶貝自己
 戴在右手上的戒指
 獨舞的樂趣
 割捨的力量
 女人該有女朋友
 人人都需要健康的普通人心理
 人生需要不斷的捲土重來
 雙贏人生
 吸引力或是魅力?
 先斟滿自己的杯子
 Choice 選擇 
 許自己一座花園
 一生只愛一個人 —— 你自己

精彩書摘

永恆的情人!
每次寫2月期的《美麗筆記》,都有一種甜甜暖暖的感覺,雖然我早已過了歡度情人節的年齡,但總是開心地看著周圍年輕的小朋友們忙碌張羅的甜蜜模樣。去年,我厚著臉皮央求我那木訥的先生送我一盒朱古力,他譏諷地笑說我人老心不老,其實看得出來他心裡也是偷偷地快樂著的。是啊!Valentine's Day,誰說只是年輕情人的節日,只要我們的心仍然是跳動的,是暖和和的,就需要在情人節彼此訴說我們美麗的愛情。
最近這一年多,我頻繁地參與了一檔有關兩性話題的電視欄目——《情感龍門陣》的錄製。說句真心話,作為心理學顧問的角色,我每次錄完節目都有一種像打了一場仗似的疲倦,雖然兩位節目主持人已經十分稱職地發揮了催化劑的功能,但使我累心的不是節目形式活潑與否,而是感情話題本身的負荷沉重。
好幾次在面對解不開的婚姻或感情難題時,作為局外人的我都難免有泫然欲泣的哀傷。我總是想:在所有戀人之間,不都曾經有過令人怦然心動的熱情和愛戀嗎?不都是因為“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攜手雨中看”的非你不可,而步入婚姻殿堂的嗎?那些曾經澎湃的激情、絕對的美好都到哪裡去了呢?是愛情的脆弱本質使然,還是我們忽略了什麼重要的因素?
  我身邊有幾個到了婚嫁年齡的好女孩,個個都有很好的相貌、學歷和工作能力,每個月賺的錢足以讓自己合理而舒適地活著,雖然都交著男友,但都沒有結婚的打算。因此每次聚會,只要我凝視某人不語,總有人心虛地低下頭,因為知道我可能又要逼婚了!
  其實讓我擔心的倒不是因為已經到了適婚年齡還沒有任何動靜,而是她們不結婚的理由讓人憂心。
  對婚姻沒有把握,當然是這群心高氣傲的女孩最常見的託詞,我也可以理解“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忐忑心情,但那天聽到的時興說法倒是讓我大開眼界,有個女孩宣稱只要繼續維持戀愛關係,就能避免嫁作人婦成為“雞肋”的悲涼窘境。這個聰明女孩還進一步闡述,男人對於已經確定的關係是不會再費心思去維繫的,她閃亮著慧詰的眼睛環顧四周,悠悠問道:你聽過有多少男人在結婚以後還花精神去過情人節的?
  是啊!這個問題確實讓我為之語塞,我的老公不就是在我強烈的“明示”之後,才極沒情調地塞給我一盒朱古力嗎?可是我怎么沒覺得難過?怎么還美滋滋地到處炫耀?是我的自尊心或標準降低了?還是我已經被多年的婚姻打擊得麻木妥協了?如果我麻木了、妥協了,怎么還會在清晨的陽光中看著身旁睡夢中的他而有溫柔的感動?怎么會在冬夜的書房裡因為他捎來的一杯熱茶而滿溢著幸福?是我把愛情簡化為生活中的點滴瑣事,還是愛情本來就流露在具體而微的日常生活中?
遙想幾百年前Valentine先生認定2月中旬所有的鳥兒都該成雙成對找個伴兒的時候,他可能沒有想到愛情和朱古力的關係,也一定沒料到昂貴的玫瑰花成了情人節的象徵。但我想Valentine一定明白比翼雙飛的鳥兒縱使恩愛也不可能天天天藍、花香常溢,所以體貼的後人乾脆設定了一個日子,讓“情人節”成為愛情旅途中一個美好的心靈驛站,在這一天以鮮花或朱古力來銘記兩人的愛情,或以溫柔的情話更新日漸老舊的愛情。
因此,在綴滿玫瑰花香、濃情朱古力和呢喃低語的2月,不管你身邊有沒有共度佳節的伴侶,不論你是否仍然相信愛情,請聽我說,愛情是值得相信、付出、幻想和等待的,因為,在幾百年前Valentine就已經知道單飛的鳥兒終有一天會需要比翼飛翔的伴侶,一同經歷途中時晴時雨的天色和或明或暗的風景。
愛情需要勇敢。和一些冒險的精神
  寫過一系列有關都會女性的文章的名作家Jeannette R.Scollard給才貌與事業雙全的現代女性起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名字:“都市女冒險家”,意思是這些出色的女性已經跳脫了傳統中認為“男人勇敢、女人溫柔”的角色框架,敢於在生活與事業中創新和迎接挑戰,取得與男人相同的事業成就。但問題是,“都市女冒險家”們在功成名就之後,夜闌人靜時的偶爾孤寂,依然會喚起血液中仍然流淌的溫柔因子,因此,婚姻成為另一個冒險的項目,只不過面對這個項目時,女人評估風險的能力降低,理性中摻雜了更多的任性與直覺。這個現象也許就是兩性之間不同的地方:愛情往往不是男人生命中的負擔,卻是冒險追求事業的女性無可避免的“軟肋”。
  憑良心說,現代的女人真的要比男人來得優秀,一方面我們懂得珍惜機會,另一方面工商社會成就了我們,讓我們先天擁有的EQ優勢得以發揮。許多經歷過生命波瀾的人都承認,女人面對挫折時比男人更勇敢堅強,比男人更冷靜現實,比男人更有跌倒再爬起來的韌性。因此,要我們放下自己、矮化自己,甚至麻痹自己,去屈就那個為我們左手套上戒指、可又不一定比我們優秀的男人,確實不容易。再說,現代婚姻的不可確定性,也必須讓女人隨時有摘掉戒指的心理準備。因此,許多美麗的女子不禁要問:“如果不能確定,何必自找麻煩多此一舉?”是啊!是啊!如果不能確定,千嗎自找麻煩多此一舉?
  可如果真的下定決心,為什麼還會在陰冷的雨夜輾轉難眠?在晴朗的春日自嘆芳華?在讀完別人的愛情故事後感動流淚?在咬緊牙關硬撐孤寂後如重病虛脫?如果我真不願bother,不想冒險,不願嘗試,為什麼還喜歡春花,喜歡秋月,喜歡美食,喜歡音樂?原來,那深埋在心底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憧憬,是從來未曾消逝、未曾遠離的。
  是的,我相信越來越多的悲慘故事,和曾經滄海的愛情覺醒,讓有些美麗的女孩,不願意再相信人世間真有純然而美好的愛情。但儘管世事艱難,我仍然喜歡鼓吹愛情,因為情感的動人之處在於,雖然有時它僅僅儲藏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卻能成為支撐生命的力量。在茫茫的人海中,人難免有荒涼孤獨的時候,慷慨給予別人的情感,其實乃是對自己的擁抱。
因此,雖然女人已經證明了自己和男人在智慧、能力上無分軒輊,但大多數成功優秀的女人還是嚮往男人寬厚堅實的胸膛和相知相許的依戀,老天雖然給予女人獨立自主的能力,可並沒有剝奪我們對柔情的渴望。所以,聰明的女人必須懂得何時該卸下武裝的盔甲放下手中的算盤,讓愛情的溪水在溫柔的勇敢里流淌。
單身戒
  這年頭,做什麼事情都得有個堂皇的說法。除去那些向來受人尊敬的律師醫師會計師建築、金融分析師等等林林總總專業證照不說,從業於與人飲食起居密切相關的廚師營養師造型師美容師等等也都需要考個嚴肅的執照,才能為人民服務。
  可除了這些需要專業技能來認證身份的執照之外,近日,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單身圈子裡也開始流行一種證明人身份的“另類執照”——單身戒指。意思就是說,當你戴上這個小小的戒指,就等於向別人驕傲地宣告(沒錯,驕傲地,不是哀怨地):“我目前單身!”
  在許多電影場景中,常見到兩個素昧平生的男女在昏暗的酒吧檯前相遇,當電光石火般的激情開始在兩人身體裡流竄時,那個比較冷靜的一方可能會緩緩地舉起左手,無奈地出示自己的法律身份——“遺感啊!我正戴著結婚戒指呢!”
可如果萬一電光火石是發生在兩個都沒戴戒指的人身上,那該怎么辦?還能不能繼續暖昧下去?在現今這個許多事都不太靠譜的年頭裡,要能分辨誰是否單身,老實說,還真有點兒困難。直接問吧,很尷尬;不直接問吧,又怕誤觸雷區。已婚的人可以大方地戴著戒指宣告自己的身份,為什麼單身的人不能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戒指來表示自己的婚姻狀態,並且大大方方地接受別人的殷勤呢?這正是單身戒指出現的原創精神。
  走筆至此,相信許多讀者已心生疑惑,不解已經有這么多年婚齡的我幹嗎對單身戒指——這種原該是小年輕關注的時髦話題這么有興趣?其實,我之所以對它充滿高度的興趣,原因是它雖然噱頭十足,看起來和其他只會流行一時的時髦商品屬性類似,但其實背後卻有著和女性主義息息相關的意涵和生命力。
  就像我曾經在寫過的《右手戒指》里說的一樣,單身戒指的紅火,其實是碰上了全球女性對婚姻自有主張的思潮。設計這款戒指的瑞典人約翰(John)說,目前全球單身戒指的銷售男女的比例相近,而其中最讓人訝異的是,在向來婚姻觀念陳舊保守的日本,過去適齡而未婚的女性往往被視為生活的失敗者,現在卻反倒是購買單身戒指最大的市場主力軍,女性購買者的比例占了45%(台灣和香港亦同),而且還有逐漸上升的勢頭。因此,可以想見“未婚”曾經在亞洲女性身上所加諸的壓力已不如過去那船強烈。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我還頗喜歡單身戒指(Singelringen瑞典文)的主張:它是給“自信的單身族,proud singles”所戴的戒指。當你戴上這枚戒指之後,除了可以在飛機上,在咖啡館、在火車上,甚至在大街上碰見戴著相同戒指的單身族,增加認識新朋友的機會之外,還能借著它具有的心理象徵意義的幫助,開心健康地接納和承認自己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正是單身族最難調節和平衡的。
  是的,常常,我們會聽見那些已到婚嫁年齡的女孩子,每到年底就焦急切宣誓:“今年我無論如何也得想辦法把自己嫁出去!”這個急切,除了有來自父母長輩的壓力,其實最多的,還是來源於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慌和孤寂。恐慌的是,流年似水,自己的青春轉眼不再;孤寂的是,悠悠弱水,需要堅定的舵手和可供憩息的港灣。因此,越是期待就越患得患失,越患得患失也就越容易失去。
  如果,你戴上了單身戒指,你當然還是得繼續想辦法把自己給嫁出去,只是,當你願意並樂於面對自己時,有一件事會悄然發生,那就是——當你不再那么介意了,也就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福分了!
在愛里接納不公平
前一陣子,有個電台讓聽眾票選出心目中最浪漫的情歌,結果,以那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為結尾的歌脫穎而出。“和你一起慢慢變老”,這不是我們祖輩、父輩習以為常的事嗎?哪家夫妻,除非一方遭遇不幸或英年早逝,不都是兩人一起慢慢變老的嗎?怎么到了現代,在年輕人的心目中,這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就成了“最浪漫的事”了?我們的愛情或婚姻到底哪兒出了錯了?
祖輩或父輩們普遍沒受過多少教育,沒有接受過新思潮、新文化的洗禮,他們固守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庭訓,是寬厚仁愛,是溫良恭儉讓。因此在遇到意見不和的時候,他們不會以“公不公平”作為評斷的標準,他們會以“家和萬事興”作為進退的依據,而對配偶抱以寬容和理解。其實,在這些看似平常的溫柔容讓背後,包含了多少無怨無悔的愛戀和情義啊!
和婚姻都當做可以用計算器丈量的東西。在商業行為中,將本求利、控制風險是經營制勝的不二法門。但在愛情的行為里,將本求利、控制風險卻是失去勝利籌碼的敗筆。
  最近幾年我常有機會在全國各地面對女性做兩性關係的演講,每當我陳述我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時,台下總有許多驚訝的眼光,不相信受過西方教育的我是如此的“賢良傳統”,認為我應該是站在最前面搖旗吶喊,帶著“姐姐妹妹站起來”往前沖的那個英勇的新時代女性。是的,我曾經是的!
  在我擔任臨床心理輔導員的十數年間,我在婚姻診所負責婚姻諮詢心理輔導工作將近八年,致力於拯救即將破碎的婚姻,因此,面對“怨偶”是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那時我自己才剛結婚幾年,才剛“立了功”生了孩子,並且還仗著年輕而自我驕縱著。因此,輔導婚姻問題完全是憑著學校里昕學的心理學專業,以及我作為年輕的、經濟獨立的、高級知識分子的驕傲。在面對眼前沉陷在婚姻的鏇渦里掙扎、但仍然彼此相愛(不然不會尋求專業幫助)的夫婦時,年輕無知的我常常像法官審案一樣,陷在“兩性平權”的謬誤里,試圖用天平來檢視婚姻關係。但越探觸婚姻的深處,我越發覺這條路是行不通的。因為,在婚姻里雙方不是對立的關係,不是分別站在天平的兩端,而是因為有感動、有愛,成為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融合體。如果,兩個人已經交融在一起了,又怎么能分辨哪一部分是你,哪一部分是我?又怎么能分別放在天平上較斤較兩呢?
如今,我已度過23個年頭的婚姻生活,慶幸婚姻仍然完滿,對於愛情和婚姻的認識也已不復當年的膚淺無知,從23年跌宕起伏的婚姻生活中,深切地認識了婚姻的本質是“愛”,在愛里接納不公平,在愛里容忍不完黃,在愛里先低頭說對不起,在愛里放棄更誘人的魅惑,更在愛里對“緣分和命定”俯首稱臣。
前兩年,巴黎街頭有一幅高達8層樓的手提電腦的巨幅廣告。廣告中女主角穿著帥氣的套裝,左手牽著一條可愛的白色小哈巴狗,右手提著一台手提電腦,美麗的臉上洋溢著自信,偌大的廣告牌上只有一句話:“愛一個男人不如養一條狗!”每次我遠遠開車經過,都要擊掌叫好一次。(我先生則總是嗤鼻咒罵一遍!)我十分同意女人不結婚,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隨意支配自己的金錢,擁有獨立自主的人格。需要時找個男伴,厭煩了揮揮衣袖。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別人無權干涉。但是,如果你仍然嚮往婚姻,喜歡穩定的關係和家庭,那么在兩人一旦說出“我願意”的同時,就必須對自己的決定負責,對彼此的承諾負責,並且真切地認知:從此,已不再是“我”,而是“我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