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倪煥之》長篇小說,葉聖陶著。寫於1928年11月。主人公倪煥之中學畢業後到鄉村高等國小任教。他滿懷救國救民的理想,希望通過教育拯救社會。經過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五卅運動、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後,他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追求教育改良到走向革命。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使他陷入悲觀失望之中,對前途失去了信心,終於在鬱憤中死去。作品反映了在動盪的年代裡一大批小知識分子的心境。書中還塑造了金佩璋、蔣冰如、王樂山、金樹伯等不同性格的知識分子的形象。
內容提要
《倪煥之》是作者惟一的一部長篇小說,1928年連載於《教育雜誌》。它的問世是新文學的重大收穫,也是大革命失敗後,進步文藝界的星星之火。小說在國小教員倪煥之身上,較典型地寫出了一部分知識分子從辛亥革命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這時期的追求和幻滅,反映了中國要求革命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所走過的曲折艱難的道路。倪煥之是一個嚮往革命的青年知識分子,他在辛亥革命時期就熱情奮發,富有理想。經過“五四”的洗禮,走上了改良主義的道路,他想用教育改造社會,拯救民族,但他的雄心只能以幻滅告終。與此同時,新的愛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也是他追求的一方面。他的戀愛是幸福和美好的,但他的婚姻卻令人捻。雖然在革命者王樂山影響下,他參加過一些實際鬥爭,但終於在大革命失敗後,悲觀失望,愁悶病死。
長篇小說《倪煥之》標誌著葉聖陶現實主義創作的成熟。
作品賞析
《倪煥之》真實地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一部分小資產階級 知識分子的生活歷程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五四”、“五卅”這些規模壯闊的革命運動曾經給予當時知識青年和巨大影響。主人公倪煥之,是個熱切追求新事物的青年。同辛亥革命失敗後不少進步知識分子一樣,他最初把救國的“一切的希望懸於教育”,真誠地期待著用自己的“理想教育”來洗滌盡社會的黑暗污濁。他還憧憬著一種建立在共同事業基礎上的互助互愛的婚姻關係,愛慕和追求一個思想志趣和自己相似的女子金佩璋。然而,嚴酷的現實生活,破滅了倪煥之的許多不切實際的空想。不但在教育事業上多次碰壁,而且家庭生活也遠違初衷。婚後的金佩璋,沉沒有瑣細的家庭事務中,對於前途、理想、教育、書本都不再有興趣(作者在這裡實際上寫出了長期封建社會遺留下的習慣力量給予婦女以多么深重的影響),這使倪煥之深深感到“有了一個妻子,但失去了一個戀人、一個同志”的寂寞和痛苦。五四運動到來,大批倪煥之式的知識青年被捲入革命浪潮里。在革命者王樂山的影響下,作品主人公開始把視線從一個學校解脫出來,放眼“看社會大眾”,投身於社會改造活動。“五卅”和大革命高激期間,倪煥之更進而參加了緊紗的革命工作。由最初改良主義性質的“教育救國”到後來轉向革命,倪煥之所經歷的這一道路在當時進步青年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然而人物的這種轉變畢竟只是初步的。他被時代浪潮推涌著前進,卻還沒有使自己化為浪潮中的一滴水,一旦革命形熱逆轉,也便容易乾涸。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後,倪煥之並未象王樂山那樣堅持英勇鬥爭,卻是脆弱地感到“太變幻了”,竟至悲觀失望,縱酒痛哭,懷著“什麼時候會見到光明”的疑問和希望死去。主人公的這種結局,實際上正是對一切不能與民眾真正結合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鞭打。
作品評價
作者生活經驗的限制和思想認識上的弱點,自不免對作品發生影響。倪煥之轉向革命之後,反而缺少正面具體的描寫;革命者王樂山的形象,也相當模糊;這些都使長篇到第二十章以後顯得疏落無力,不如前半部針腳綿密。此外,作者在估計當時革命形勢方面所存在的某些疑慮,也妨礙了他對倪煥之臨終前的悲觀情緒作出更為有力的批判。儘管如此,長篇《倪煥之》仍不失為一部較好的作品。金佩璋這樣一個負荷著“傳統性格”的女性,能夠在丈夫死後“萌生著長征戰士整裝待發的勇氣”,要“為自己,為社會”做一點事,雖然她的這種思想轉變過程未被細緻描寫,卻也清楚地顯示了作者本身對生活和革命前途的積極態度。其他一些次要人物,無論是進步而帶有較多自由主義色彩教育家蔣冰如,或者貪婪陰險的土豪劣紳蔣老虎,也都寫得面目清晰可辨。葉紹鈞曾在長篇初版本《自記》中說:“每一個人物,我都用嚴正的態度如實地寫,不敢存著玩弄心思。”《倪煥之》所以能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較早出現的重要長篇,正是跟作者這種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分不開的。
名家品讀
《倪煥之》曾以“教育文藝”的名目在《教育雜誌》上發表;就全書的故事而言,這個“教育文藝”的稱呼,卻也名副其實。到第十九章止,差不多占了全書的大半,主人公倪煥之的事業是國小教員。他和同志的國小校長蔣冰如很艱辛地在死水似的鄉村里試驗新的教育。他們得不到社會的同情,也得不到同事的諒解和熱心贊助;但是倪煥之很有興趣地幹著。這時候,教育是他的終身事業;他又把教育的力量看得很大,“一切的希望懸於教育”。但是“五四”來了,鄉村中的倪煥之也被這怒潮衝動,思想上漸漸起了變化;同時他又感到了幾重幻滅,在他所從事的教育方面,在新家庭的憧憬方面,在結婚的理想方面。他感到了寂寞了。他要找求新的生活意義,新的奮鬥方式,從鄉村到了都市的上海。接著便是“五卅”來了。“五卅”的怒潮把倪煥之沖得更遠些;雖然他還是在做什麼女子中學的教員,但一面也參加了實際運動;一九二七年的革命高潮時,他也是社會的活力中的一滴。然後,在局面陡然轉變了時,他的心碎了,他幻滅,他悲哀,他憤慨;腸窒扶斯來結束了他的生活的旅程,在彌留的譫囈中,他這樣說:“三十五不到的年紀,一點事業沒成功,這就可以死么?唉,死吧,死吧!脆弱的能力,浮動的感情,不中用,完全不中用!??成功,不是我們配得的獎品;將來自有與我們全然兩樣的人,讓他們得去吧!”
在近十年中,像“倪煥之”那樣的人,大概很不少罷。也許有人要說倪煥之這個人物不是個大勇的革命者;那當然不錯。只看他目擊大變之後,只是借酒澆愁,痛哭流涕,便可明白。在臨死的時候,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脆弱,感情浮動,完全不中用了。但是他的求善的熱望,也該是值得同情的。
葉紹鈞以前有過《隔膜》,《火災》,《線下》,《城中》,《未厭集》等五個短篇集;《倪煥之》是他的第一個長篇,也是第一次描寫了廣闊的世間。把一篇小說的時代安放在近十年的歷史過程中的,不能不說這是第一部;而有意地要表示一個人──一個富有革命性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怎樣地受十年來時代的壯潮所激盪,怎樣地從鄉村到都市,從埋頭教育到民眾運動,從自由主義到集團主義,這《倪煥之》也不能不說是第一部。在這兩點上,《倪煥之》是值得讚美的。上文我所說“五四”時代雖則已經草草地過去,而敘述這個時代對於人心的影響的回憶氣氛的小說卻也是需要,這一說,從《倪煥之》便有個實例了。上文我又說起“五四”以後的文壇上充滿了信手拈來的“即興小說”,許多作者視小說為天才的火花的爆發時的一閃,只可於剎那間偶然得之,而無須乎修煉──銳利的觀察,冷靜的分析,縝密的構思。他們只在抓掇片段的印象,只在空蕩蕩的腦子裡搜求所謂“靈感”;很少人是有意地要表現一種時代現象,社會生活。這種風氣,似乎到現在還沒改變過來。所以我更覺得像《倪煥之》那樣“有意為之”的小說在今日又是很值得讚美的。
但或者《教育雜誌》當初是要求葉紹鈞做一篇和教育有關的“教育文藝”,所以《倪煥之》的前半部全是描寫鄉村教育,在全體上發生了頭重腳輕的毛病。這在藝術的意味,不能不說是結構上的缺憾。並且也許有人因此而誤會此書是專談教育的。
“五卅”運動在本書中有一段正面的明顯的描寫。第二十二章的前半段寫得頗有氣色。倪煥之在此時是一個活動的角色了。但是接下的一章──二十三章,卻用了倪煥之個人的感念來烘托出當時的情形,而不用正面的直接描寫,在藝術上也不能諱言地是一個缺點。這使得文氣鬆懈,很不合宜於當時那種緊張的場面。並且二十二章後半段的回敘,倒接在火剌剌地的正面描寫下,也很能夠妨礙了前半的氣勢。在此時的倪煥之,大概已經參加了什麼政治的集團了罷。可是二十二章以後寫倪煥之的行動都不曾很顯明地反映出集團的背景,因而不免流於空浮的個人的活動,這也使得這篇小說的基調受了不小的損害。作者忙於職業的謀生,小說是偷閒寫的,大概一章一章是間歇地作成的,因而在全般的結構上雖然還保持著一貫,而在局部的穿插上便不免有了罅隙。
最後一章寫倪煥之死後的倪夫人金佩璋突然勇敢起來;這是作者信賴著“將來”的意識使他有這轉筆,然而和第二十四章開頭所描寫的倪煥之感念中的金佩璋比照起來,便覺得結尾的金佩璋的忽變是稍稍突兀些了。從二十四章到最後一章,中間相隔一年多,而又是極變幻的一年多,所以金佩璋思想的轉變是可能的,但是作者並沒在二十四章以後說起金佩璋的動靜,卻在結尾驀地一轉,好像一個人思想的轉變是“奇蹟”似的驟然可以降臨的,也就失之於太匆忙了。
所以就故事的發展而言,就人物的性格的發展而言,《倪煥之》的前半部都比後半部寫得精密。在前半部,我們看見倪煥之是在定型的環境中活動;在後半部,我們便覺得倪煥之只在一張彩色的布景前移動,常常要起空浮的不很實在的印象。又在人物描寫上,前半部的倪煥之,蔣冰如,金佩璋,都是立體的人物,可是到了後半部,便連主人公倪煥之也成為平面的紙片一樣的人物,匆匆地在布景前移動罷了。因此後半部的故事的性質雖然緊張得多,但反不及前半部那樣能夠給我們以深厚的印象。大概那時作者是急於要完篇,下筆時已經沒有寫前半部時那樣周詳審度躊躇滿志的心情;而《教育雜誌》一年十二期的結束也已逼近,事實上不能容許作者慢慢地推敲,怕也是一個原因罷。
作者簡介
葉聖陶 (1894~1988) 現代作家、兒童文學作家、教育家。原名紹鉤,字聖陶,主要筆名有葉匋、聖陶、桂山等。江蘇蘇州人。1907年入蘇州公立第一中學堂,1911年畢業後任10年國小教師。1914年開始發表了10餘篇文言小說,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在20年代陸續出版了《隔膜》、《火災》、《線下》、《城中》、《未厭集》等短篇小說集,以及長篇小說《倪煥之》。早期小說大多描寫知識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難中》等;後轉向攝取與時代鬥爭有關的重大題材,如《夜》、《倪煥之》等,較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前後的社會現實。他的小說呈現出樸實冷雋的藝術格調。“九·一八”事變之後,積極參加愛國抗日活動,發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說,技巧日臻圓熟。抗日戰爭爆發後,輾轉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寫作以散文和文藝評論為主。主要散文集有《腳步集》、《未厭居習作》,《西川集》,《小記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樸實,意趣雋永,語言潔淨,大多具有厚實的社會內容。《藕與蓴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牽牛花》、《春聯兒》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葉聖陶還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童話集《稻草人》展現了勞動人民的苦難,但有時氣氛顯得低沉和悲哀,稍後的童話集《古代英雄的石像》著重表現人民民眾團結抗暴的集體力量。他的童話構思新穎獨特,描寫細膩逼真,富於現實內容。魯迅說,葉聖陶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的”(《表·譯者的話》)。
葉聖陶從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學和大學任教。1923年起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曾任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編輯,主編過《文學周報》、《小說月報》、《中學生》等多種重要刊物,發現、培養和舉薦過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還出版不少詩集、評論集和論著,編輯過幾十種中國小語文教科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致力於文化教育的領導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中央文史館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葉聖陶作品
葉聖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葉紹鈞,漢族人。字秉臣。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聖陶曾擔任多項職務。解放後,葉聖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他也是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民進中央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