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寫實是葉聖陶散文的特點。阿英稱讚他的“每一篇小品,真不啻是一首非常成功的,優美的,人生之詩。”作為新文學史上的寫實派大家,葉聖陶力主文學反映人生,描寫平民百姓“血與淚”的生活。他特別擅長表現婦女、兒童、小市民的人生。《伊與他》是一幅惟妙惟肖的母子親情圖:皎潔的月光下,兒子在年輕母親懷中戲耍;不料孩子手中的玻璃球擊中了媽媽的臉頰。頓時,疼痛、淚水、啼哭、微笑、親吻、愛撫,在母子間齊發並作。作品顯示了一種理想的人生境界――愛、美、光明。《寒曉的琴歌》對一群被迫賣唱的小歌女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目錄
・寫實・
伊和他
生活
寒曉的琴歌
曉行
啼聲
叢墓似的人間
骨牌聲
深夜的食品
蒼蠅
希望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
過去隨談
三種船
書桌
樂山被炸
橈夫子
在西安看的戲
榮寶齋的貢獻
刺繡和緙絲
我和商務印
記我編《小說月報》
略述我的健康情況
・寫意・
沒有秋蟲的地方
藕與蓴菜
將離
客語
賣白果
崑曲做了父親
牽牛花
看月
蘇州“光復”
說書
寫不出什麼
掮槍的生活
兒子的訂婚
天井裡的種植
幾種贈品
過節
騎馬
牛中國人站起來了
融合起來了
・寫人・
……
作者
葉聖陶是一位資深文藝批評家、鑑賞家。早在五四時期就寫下許多卓有見地的新文學評論。三十年代他和摯友朱自清、俞平伯共創解詩學。朱、俞分別側重於對白話新詩和古典詩詞作本體上的解析。而葉則根據美學原理,開風氣之先,對新文學運動中湧現出來的優秀作品,率先提出了多元化的的審判斷和價值判斷,對現代小說、散文、詩歌作出了鞭辟入裡的微觀上的透視剖析,對中國現代文學詩文小說的鑒美學,作出獨特的貢獻。本書從大量評論中,精選十八篇,從中既能窺見葉聖陶在這方面成就之一斑,也可以當作精品散文來閱讀欣賞。
作品特點
他的早期有些散文如《沒有秋蟲的地方》、《藕與蓴菜》等,抒寫了“五四”落潮時期一部分知識分子苦悶而又有所追求的心境。《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以憤怒獷放的基調,控訴了帝國主義製造“五卅”慘案的罪行,表達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激情。《與佩弦》在娓娓而談中,為朱自清認真篤誠的品格留下了歷史的鏡頭。發表於《北斗》雜誌創刊號的《牽牛花》,讚美迴旋曲折、昂然向上的“生之力”,在詠物抒懷中給人以奮發的啟示。寫於1953年以後的《小記十篇》,以自己的耳聞目睹和真實具體的感受,頌揚了新中國的蓬勃生機。這些作品不論是抒情寫世、狀物記人、議事說理,一般都有著較為厚實的社會人生內容和腳踏實地的精神。藝術上則顯示出清淡雋永的情趣和平朴純淨的語言風格。
葉聖陶作品
葉聖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葉紹鈞,漢族人。字秉臣。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聖陶曾擔任多項職務。解放後,葉聖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他也是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民進中央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