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關係內幕紀實》

《中蘇關係內幕紀實》

《中蘇關係內幕紀實》,圖書。本書詳細而又簡明地介紹了1949年~1984年三十五年間中蘇關係的發展和變化。

《中蘇關係內幕紀實》《中蘇關係內幕紀實》
《中蘇關係內幕紀實》原名《中蘇關係三十五年》,是由英國彼得·瓊斯(PeterJones)和西安·凱維爾(SianKevil)合著,由郭學德朱耀先,黃飈翻譯。本書詳細而又簡明地介紹了1949年~1984年三十五年間中蘇關係的發展和變化。在書中,作者採取了客觀主義描述的手法。

內容簡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中蘇關係(包括中蘇兩國和兩國共產黨的關係),無疑是二十世紀下半葉世界歷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中最曲折複雜、最豐富多彩和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事件。儘管中蘇兩國、兩黨的歷史隨著1991年8月蘇共的解散和同年12月蘇聯的解體而宣告結束了。但是,作為一段曾經實實在在地存在著而又對世界和世人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歷史來說,了解和研究其發展的歷史過程,深入探討整箇中蘇關係的歷史之所以如此發展、其中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之所以如此發生的深層次原因,不僅對於歷史學研究來說是十分有意義,而且對於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來說,也是十分有益的。
總的來說,本書作者態度比較客觀,評介比較公正,書中所援引使用的資料,也大都有案可稽。該書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除此之外,該書還披露了不為人們多知的事件的內幕,如1959年彭德懷廬山會議事件與蘇聯共產黨的聯繫,中蘇雙方互相驅逐使館人員,紅衛兵對蘇聯駐華使館的圍攻,以及紅場事件珍寶島事件等。
該書所介紹的中蘇關係的時間截止1984年12月,這是該書的一個缺撼。這隻有等該書再版時補救了。此外,作者在描述中難免受到了西方資產階級歷史學家觀點的影響。例如作者把“文化革命”期間中國共產黨內部的鬥爭看成是“穩健派”和“激進派”之間的鬥爭,等等。這些,相信讀者是會分析的。
該書由郭學德組織翻譯,由郭學德(譯目錄及一至五章)、朱耀先(譯六至九及十四章)、黃飈(譯十至十三章)三位同志合作譯出,由朱耀先同志負責校對。最後由郭學德同志通修定稿,並加注了全部中文注釋。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