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報告》

《中國傳媒報告》

《中國傳媒報告》(CHINA MEDIA REPORT)雜誌是中國傳媒報告雜誌社與浙江大學傳播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一份面向海內外新聞與傳播界的學術性的國際連續出版物。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傳媒報告》《中國傳媒報告》

《中國傳媒報告》創辦於2002年初,旨在鼓勵以人文為主的、文化的、思辯的學術精神和多元的、主體的、獨特的理論視角進行傳播研究,以學術交流的方式促進海內外華人傳播研究社群間的對話與聯繫,展示海內外華人傳播學者的思想風采,繁榮和推進中國傳媒的理論和實踐。

《中國傳媒報告》(CHINAMEDIAREPORT)雜誌是中國新聞傳媒(香港)集團旗下的、由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主辦的一份面向海內外新聞與傳播界的學術性的國際連續出版物(ISSN1682-3362),旨在鼓勵以人文的、文化的、思辨的學術精神和多元的、立體的、獨特的理論視野進行傳播研究,以學術交流的方式促進海內外華人傳播研究社群之間的對話與聯繫,展示海內外華人傳播學者的思想風采,繁榮和推進中國傳媒的理論和實踐。
本刊以思想性、開創性、前瞻性、反思性為宗旨,以直面現代傳播、容納歷史經驗為主軸;理論研究與套用研究兼顧,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並舉;立足中國傳播與媒介本位,面向海內外傳播理論界與實踐界,聚焦中國傳媒的建設與發展,關注全球傳媒發展的新動態、新走向,追蹤世界傳播研究的前沿問題和熱點問題,反映海內外傳播學界的最新成果,鼓勵傳播學與其它學科的對話與交流,不斷開拓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學術視野。

編委會

《中國傳媒報告》《中國傳媒報告》

主任:邵培仁
主編:邵培仁
副主編:李岩郭樂天
論文評審專家: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張國良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郭慶光教授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陳昌鳳教授
清華大學傳播系李希光教授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系丁柏銓教授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張昆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吳廷俊教授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陳培愛教授
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學院郭鎮之教授
上海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新聞系戴元光教授
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張詠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陳韜文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朱立教
香港城市大學英語與傳播學系祝建華教授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傳播學系尹德剛教授
台灣政治大學新聞學院陳世敏教授
台灣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林念生教授
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邵培仁教授
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李岩教授
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張夢新教授
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孫沛然教授

發刊詞

《中國傳媒報告》《中國傳媒報告》

21世紀是信息的世紀,現代傳媒則是信息的重要載體,傳媒形態的發展變化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是緊密交織在一起的,從我們祖先的結繩紀事到網際網路的遍布全球,傳媒改變著人類聯繫世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以至於有的學者指出信息傳媒就是人類的生存方式!如果說科技工作者在他們的領域不斷提升著傳媒的技術,著眼於傳媒的“硬體”建設,那么,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者則對傳媒進行著“文化”的觀照。

在人類邁向全球化的今天,傳媒技術的進步、傳媒市場的擴張、傳媒競爭的加劇帶來了傳媒管理、傳播內容、傳播手段、傳播現象、傳播特點、傳播環境的巨大變化,民族特色與國際潮流的接軌、各種傳媒之間競爭與融合互補的雙向關係、傳媒客群的信息渴求與苟求、傳播學理論體系的新建構等等,都為傳播學者提出了更複雜的研究課題,也提供了更開闊的研究背景。

我們的雜誌立志於應對這種挑戰,為當代傳媒研究開闢一塊陣地,讓豐富的學術思想得以展示、交流和碰撞,為海內外傳播學者構架一座相互溝通聯繫的橋樑。我們立足中國傳播與媒介本位,也放眼海內外傳媒發展的新態勢;我們聚焦傳媒研究的新問題,也回顧、梳理歷史的成果和經驗;我們著眼於傳播學自身體系的確立完善,也鼓勵學科的交叉融合;我們力求學理的深透,也兼顧實際的套用。話題討論是我們編排上的特點,見仁見智是我們倡導的學術氛圍,以文會友是我們內心的期盼,引領學術潮流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林木的根深葉茂都源於生命的新綠,我們真誠地希望在海內外專家學者的關心和支持下,共同將這片新綠培育成參天大樹。“但開風氣不為師”,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不斷開拓面向未來的學術視野,繁榮和推動傳播學的研究。

欄目與內容

《中國傳媒報告》《中國傳媒報告》

1、專題論文
每期將選定或突出一個重點專題進行研討,其形式可以是由三至四篇論文圍繞一個中心構成的專題研討,也可以是由一篇靶子論文引出相關議題而形成的一組專論。專題論文的組織與編輯將以相互獨立、各有特色的環抱形式呈現和以對話、回響、再回響的互動形式呈現。每篇專題論文的篇幅可在8000-15000字之間。
2、一般論文
每期的一般學術論文均要求其內容與傳播有關,篇幅原則上以4000——8000字為宜。
3、論文選粹
每期可以在導師的推薦下,精選發表一兩篇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優秀論文的精彩部分。精選的博士論文一般不超過12000字,精選的碩士論文一般不超過10000字。
4、傳媒視窗
設定此欄目的意圖是開拓傳播研究的視野,啟迪傳播學者的心智,其內容主要有:國內外傳媒領域的新動態、新舉措,世界傳播學界的新思潮、新觀點,傳播科技的新發明、新創造對傳播研究的新啟迪,其它學科的新知識、新進展對傳播研究的新貢獻。
5、書籍評介
書籍評介的內容包括:最新出版的有一定社會影響和創新性的傳播研究書籍的評介;與本期專題研討有關的國內外重要書籍的介紹;新聞與傳播研究經典書籍的重新閱讀與評介等。書籍評介的文章一般不能太長,通常應控制在3000字以內。

6、大事名人
記錄中國傳媒和傳播學界的重要事件,介紹傳媒領域和傳播學界的著名人物

其觀念

《中國傳媒報告》《中國傳媒報告》

1、多元多樣觀念。物種多樣是生態系統健全、完善的重要特徵。同樣,知識多元化、學科多樣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則是現代科學研究體系的關鍵標誌,也是科學進步、知識發展的基本形態和必然趨勢。

2、地位平等觀念。確立科學研究中的平等思想,反對等級觀念和制度,各種學科不分高低貴賤,都有其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價值和權利。自然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兩者之間地位是平等的,兩大學科群內部各種不同的學科之間,不論其是傳統學科還是新興學科,也都一律平等,沒有高低貴踐之分。

3、共存共生觀念。當不同科學或知識體系為了生存與發展進行競爭時,承認並尊重其他學科的科學價值和生存、發展的權利,在基金設立、課題立項、資金分配、價值評判等問題上不採取歧視性政策或標準,樹立共存共生的觀念,“生活並讓他人生活”是比“要么你活,要么我活”更重要、更人道的科學生態原則。

4、分工互助觀念。互動互助,分工協作,是當今發展和繁榮包括新聞與傳播學科在內的各門科學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也是當前科學研究中強調交叉研究、邊緣研究、整合研究的重要原因。分工互助可以使人、財、物、訊(息)等資源在更大範圍得到交換和共享,形成最佳化組合、合理配置,從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因此應該大力提倡。

5、互惠互利觀念。傳統的競爭觀念是將競爭當戰爭,把市場當戰場,視對手如敵手,不考慮共生互利,主張置對手於死地。在當今相互依賴日益增強的社會裡,我們主張在新聞與傳播研究的各個領域之間要強調互惠互利、共存共贏意識,尋求建立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的新型“競合關係”。

宗旨

《中國傳媒報告》《中國傳媒報告》

我們提倡學術先行。理論由實踐而生,又由實踐而存,但它不能因此成為實踐的附庸。中國新聞與傳播界曾經一味注重實踐先行,認為可以“摸著石頭過河”。拒絕理論的先期探索與指導,不僅容易導致實踐的盲目性和危險性,增加失敗的機率,而且容易錯失良機,影響媒介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們不會對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總結持有異議,但更提倡和主張先進行理論探討和思想冒險,再讓理論在實踐中試驗,在實踐檢驗的過程中不斷深化或修正理論,然後再逐步予以政策規範。這樣的機會成本最低,也利事、利國、利民。

我們提倡學術自由。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科學概念和理論在本質上是‘人類思想的自由發明’,科學本質上是一種自由創造活動。”杜威認為:“歸根到底,自由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發揮個人潛力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首要條件。”新聞與傳播學者必須有學術研究和議論的自由、發表和傳播學說的自由。新聞學和傳播學在猜疑和不信任的氣氛下無法蓬勃發展。人類歷史反覆證明:每當人性受到禁錮,自由發生危機,創新就處於停滯狀態。一旦人性獲得解放,自由重返社會,人類的創造發明就層出不窮。為了不讓人類的文明枯萎,我們沒有理由不為學術自由吶喊。

我們提倡學術寬容。在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耐心傾聽、公正對待、寬大容忍,是與自由一樣重要的。寬容能喚醒人的生命感和價值感,能激發人的生機與活力,能誘導人的創造力量和潛在力量。寬容的本質不是“制約”而是“解放”,不是“克制”而是“大度”。由於學術研究中的爭論者可能不只是一個普通的學者,或許他還頂著許多世俗的光環和一些自以為是的東西。那么,當非學術力量人為地以及不可避免地要參與學術爭論時,呼籲學術寬容便不是無的放矢了。

我們提倡學術創新。創新是人類的精神特權,是人類由野蠻進入文明的重要標誌。創新是對現狀的突破和對現實的勘誤,也是對權威的挑戰和威脅。在更深的層次上,是多數人害怕在新思維的衝擊之下,世代艱苦建成的知識大廈會土崩瓦解。哥白尼為何直到臨終才出版《天體運行論》?他不是懼怕教會的反對(事實上當時教會一直支持他保護他),而是不敢面對天文學同行的嘲笑;現代集合論的奠基者康托為何終其一生未能在德國的重點大學裡獲得教席?因為他對實數性質的重要發現被當時的數學界權威視為異端。為了避免學術研究的創造過程蛻變為製造過程,我們拒絕平庸,反對抄襲,抵制腐敗,力主創新。

我們提倡學術合作。新聞與傳播研究不應該只是個人特立獨行的沙漠之旅,而應是人們思想交流的廣場;學術研究的成果也不應該只是少數專家學者的案頭陳設,而應是大眾的精神食糧。面對信息爆炸、知識革命的巨大衝擊和新舊知識體系嬗替、整合、互動的劇烈陣痛,以及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間的鴻溝日益擴大,我們不僅需要思想的交流與碰撞,還需要學術研究中的相互支持和真誠合作。學術合作可以使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效率更高,可以使學術研究與時俱進,釋放出空前的巨大能量。

刊物特點

《中國傳媒報告》《中國傳媒報告》

一、主旨高遠,視野開闊,立足中國,放眼世界。
中國傳媒業在近些年發展迅速,業界的興盛導致眾多的高校設定新聞與傳播專業,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新聞與傳播領域的研究中來,理論的探討空前繁盛,新聞學術期刊也層出不窮。但是縱觀國內的新聞與傳播學的學術期刊,總感覺視野狹窄,大都局限於某一具體的專業內部。所刊發的文章多是具體的業務技巧的探討、從業經驗的交流和一些採訪的雜感,多是過時之論或應景之作,嚴格意義上的學術論文並不多,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就更少見了。

而《中國傳媒報告》在創刊伊始就開宗明義,聲明要以學術精神致力於傳媒理論的研究和現象的分析與探討,直面現代傳播實踐,立足中國傳播與媒介定位,面向海內外傳播理論界與實踐界,聚焦中國傳媒的建與發展,關注全球傳媒發展的新動態、新走向,追蹤世界傳播研究的前沿問題和熱點問題反映海內外傳播學界的最新成果,鼓勵傳播學與其他學科的對話與交流,不斷開拓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學術視野。在第一期就刊發了幾篇具有總結性的長文,如童兵的《中國理論新聞傳播學研究百年回顧》、張健康的《二十世紀輿論學研究回顧》等,這些總結性的論述對前一個較長時期內的理論研究站在學術史的高度做一個巨觀性的綜述,資料翔實,論證嚴謹,述評得當,對以後的研究者具有深遠的借鑑意義。還有一些前瞻性的文章,如戴元光的《加入WTO後中國傳媒面臨的五大問題》,金冠軍的《加入WTO對中國影視業影響研究》和吳飛的《試析我國傳媒集團發展戰略》等。這些文章站在國際視角又立足本土實際,既有理論的概括,形勢的預測,又有戰略的分析。站得高,所以才能夠看得遠,這一點值得國內學多刊物學習借鑑。

二、理論研究與套用研究兼顧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並舉。
中國傳播學的研究和新聞學的研究聯繫很緊密,因為早期的中國新聞學的實踐和研究很發達,到新時期,中國新聞理論的體系已基本確立。而傳播學是在80年代初期才從西方引入,傳播學引入中國最初的研究也局限於新聞學的框架體系之內。學者們抱著批判吸收的態度,以研究新聞學的視角和方法來研究傳播學。眾所周知,中國新聞學的研究是繼承馬克斯、恩格斯和列寧的新聞思想又有所變通,整個新聞研究以理論探討為主,主要運用定性的思辯的研究方法。而傳播學在美國的興起是適應了工業商業迅速發展的需要,所以有大量的實證研究定量分析,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並重。

反觀國內的研究,大量的選題集中在一些理論的探討上面,對於引進的理論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吸收,不能夠應對中國迅速發展的傳媒實踐,不能夠及時準確充分的解釋和解決傳媒界改革和發展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而業界需要理論給媒體改革創新以理論依據,需要切實可行的具體的實證分析來尋求實踐的可行性。《中國傳媒報告》的論文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如第二期台灣學者的陳順孝的《新聞記者如何“紀實避禍”》張詠華的《傳媒網站的若干發展趨勢:中美傳媒網站比較》等。即便是批判性的分析文章,也是理論思辯與實證個案分析並重。

三、稿源多元,匿名評審,嚴格規範。
《中國傳媒報告》致力於為海內外傳播學者構架一座相互溝通的橋樑,成為海內外華人交流研討傳播學的理論平台。所以在稿件的選取上一直堅持多元多樣,所刊發的文章作者有大陸的,香港和台灣的,也有美國和歐洲的學者,不過以華人為主。

在稿件的評審上堅持匿名評審制度,專題論文與一般論文均須經由二到三位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匿名評審。評審專家除了重點審查論文的學術規範和基本要求之外,還要評定其思想性原創性和特色性等指標。研究生的論文選粹須經過論文指導老師的推薦,並附上論文答辯委員會的評審意見。

在論文的格式上嚴格按照國際學術論文的規範要求。比較國內的其他刊物隨感式的漫談與雜感要規範的多,在這方面可以做國內刊物的典範。

教科文藝期刊大全(二十)

教科文藝期刊雜誌涵蓋了各國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國際文化、藝術,且對其保護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電視戲曲》
《中國西洋棋》
《中國朝鮮族教育》
《中國圖書館學會工作通訊》
《中國朝鮮語文》
《中國健身術》
《中國標準服務網網刊》
《中國體育雜誌》
《中等職業教育》
《中國百老匯》
《中國圖書在版編目快報》
《中國傳媒科技》
《中國集郵》
《中國連環畫》
《中國鐵路文學》
《中國電子出版》
《中國考試》
《中國電大教育》
《中國教工》
《中國出版》
《中國電影市場》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中國報刊月報》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
《中國教育網路》
《中國教育前沿》
《中國教師》
《中國體育教練員》
《中國記者》
《中國環境管理》
《中國數學教育》
《中國書法》
《中國廣播影視》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中國攝影》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
《中國廣播》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中國典籍與文化》
《中國培訓》
《中國版畫》
《中國比較文學》
《中國翻譯》
《中國民族教育》
《中北大學學報》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
《中國漫畫》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中國俄語教學》
《中國出版年鑑》
《中國成人教育》
《中國博物館》
《中國標準化》
《中國電影年鑑》
《中國圖書評論》
《中國電視》
《中國圖片》
《中國體育年鑑》
《中國體育科技》
《中國體育》
《中國特殊教育》
《中國收藏》
《中國標準導報》
《中國電化教育》
《中國少年兒童》
《中國輕工教育》
《中國檔案》
《中國農業教育》
《中國名城》
《中國美術教育》
《中國科技教育》
《中國科技獎勵》
《中國科技翻譯》
《中國科技產業》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
《中國教育學刊》
《中國大學教學》
《中國高等教育》
《中國報業》
《中國發明與專利》
《中國釣魚》
《中國外語》
《中國傳媒報告》
《中國攝影家》
《中國少年文摘》
《中國排球》
《中國高教研究》
《中國鋼筆書法》
《中國圖書館學報》
《中國電力教育》
《中國編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