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易經》是中國古老的卜筮之書,是遠古時期中華先祖與神靈溝通的工具。雖是筮占之書,但其內在的哲學思想和獨特的邏輯體系卻是構成中國傳統哲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骨架。由於孔子的重視並著“十翼”,《易經》由卜筮之術上升到哲學高度,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其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通萬物之情;究天人際,探索宇宙人生,必變、所變、不變的大道理,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適變的大法則,作為人類行為的規範。這一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稱作“天人之學”,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一切學術思想的根源,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大特色。
《易經》主要內容為卦象,其經卦為八,即通常人們所說的八卦,別卦為六十四,由八經卦重疊組合而成。故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符號系統和卦辭、爻辭的文字系統組成,每卦又是一套相對獨立的系統結構。八經卦乾坤兌離震巽坎艮符號為古漢字雛形,如“坎”符號為古漢字“水”等。 易之成書,據《周禮》載,古有三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歸藏》失傳,現傳本為《周易》。
通常情況下,《易經》泛指《周易》,其分為“經”和“傳”兩部分。經文爻辭是周文王“拘羑里,演周易”而作,易傳(十翼)部份,為春秋時期孔子整理編纂而成,《易經》因之成為儒家經典,冠群經之首。 此外,《易經》對道家影響亦深,被尊為道家“三玄(《周易》、《老子》、《莊子》)”之一。 公元十七世紀,《易經》被介紹到西方,從此風靡世界。
歷史
八卦為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所創,《易經•繫辭•下》載:“古者包羲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易學的早期發展史,傳統之說以“易更三聖”為主,三聖即“伏羲、文王、孔子”,指畫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傳述者孔子。
易由八經卦演繹成六十四卦,說法不一,主要看法有四種:①王弼認為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②司馬遷等認為六十四卦是文王的演繹。③鄭玄等認為由八卦重複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農氏。④孫盛等認為重複演卦的人是夏禹。其中以司馬遷等人之說法影響最大。
從大陸近年考古發現表明,王弼之說可信,即“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據《繫辭•下》“包羲氏沒,神農氏作,斵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中,亦可見一斑。易之成書及卦序,夏之《連山》以艮為首卦,商之《歸藏》,以坤為首卦,周之《周易》以 乾坤為首。
《易經》成為顯學,同漢代儒家興起使其經學成為正統思想和官方學術息息相關,因此易學地位確立是從漢代開始。西漢末年,劉向、劉歆父子將內朝秘藏中發現的戰國古《易經》校對當時通行的《易經》各種隸書本,把費氏《易》定為古文經典。劉歆還用《易經》來統貫儒家整個經學系統,即冠群經之首。此後,歷代志書和目錄關於六藝的次序,均以劉歆的說法為準,這就意味著《易經》為中國文化的最高經典。
釋名
易
“易”有幾種解釋:
1.“日月為易,象陰陽也” 許慎《說文解字》
2.“易字從日月。” 魏伯陽《周易參同契》
3.指《易經》或《周易》。在先秦文獻如《論語》、《莊子》、《左傳》中,《易經》(《周易》)被稱為《易》。
4.“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 鄭玄《易論》
5.“生生之謂易。”《周易 繫辭傳》
6.‘易’即是“道”,恆常的真理,即事物隨時空變幻,而恆常的道不變。
三易
1.易簡、變易和不易,“易簡以言其德﹑變易以言其氣﹑不易以言其位”《易緯》
2.指《連山》、《歸藏》和《周易》。《周禮‧春官‧宗伯》載:“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三易之中,“連山易”與“歸藏易”已經失傳,《漢書‧藝文志》並未列出,只有“《周易》”流傳下來。《連山》據傳是伏羲氏或神農氏所創的易,成書於夏朝。《連山》以“艮”卦為首,“象山之出雲連綿不絕”。黃帝時代為《歸藏》易,殷商朝代用以占筮。《歸藏》易以坤卦為主,“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
周易
“周易”之名最早見於《周禮》,爻辭為為周文王所創而得名,流行於周朝及後世,卦序以乾坤兩卦為首。
《周易》之“周”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⒈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 ⒉唐孔穎達《周易正義》中認為“周”是地名,指西周發祥地陝西省岐為周朝代稱。
易經
《易經》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典書籍即經學中《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之一,據歷史記載它們都經過儒家創始人孔子的編纂和修訂。在先秦至西漢末之前的儒門中,《易經》的地位不高。
《易經》被冠以群經之首,則應歸功於西漢末年大學者劉歆。劉歆認為:“《易》與《春秋》,天人之道也”。《漢書•藝文志•六藝略序》載:“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故曰‘《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言與天地為終始也”。
劉歆用《易經》來統貫整個經學系統,等於承認《易經》為中國文化的最高經典。
易傳
據《史記》載,春秋時期,步入晚年的孔子對周易按儒家思想進行注釋,整理編纂了《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總計十篇,稱作“十翼”。
漢武帝時期,“十翼”被稱為《易傳》,並被列為《易經》的一部分。
對《易傳》為孔子所編纂修訂之說,歷史上看法不一。隨著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出土,證明此說不偽。
結構
《易經》由本文的“經”和解說的“傳”構成。“經”由六十四個用象徵符號(即卦畫)的卦組成,每卦的內容包括卦畫、卦名、卦辭、爻題、爻辭組成。 此外,傳本易還有彖辭、象辭、小象,為孔子著《十翼》時所加,為儒家藉助易象闡述其思想的產物,屬易傳部分曾單獨成章。自東漢鄭玄和三國王弼就將《彖傳》、《象傳》移居各卦,《文言傳》移居乾坤,至南宋朱熹等再次《經》《傳》分離,故傳本存在兩種體例。
概念
1.爻,卦畫的基本單位為“爻”(yao2),爻分奇畫與偶畫,奇畫由一條長的橫線而成“—”,俗稱“陽爻”;偶畫是以兩條斷開的橫線而成“--”,俗稱“陰爻”。每一卦從最底層數起,總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畫偶畫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種不同的組合。按易天地人三才觀,初、二爻代表地,奇畫為剛偶畫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畫為義偶畫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畫為陽偶畫為陰。所以用“陽爻”“陰爻”稱謂奇畫與偶畫,是泛陰陽論的表現。
2.卦畫(卦的符號),即由六條“—”“--”奇偶畫爻組成。
3.卦名,顧名思義即前面卦畫之名,如“坤”“復”“既濟”等。
4.卦辭,在卦名後,對六爻的綜合總結,如“元亨利貞”,“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等。
5.爻題,即爻位名稱,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體位置及奇偶畫性質,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數起,分別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為九,“--”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6.爻辭,指單條爻的說明、描述文辭,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條爻辭,如“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同一卦六條爻辭間相對獨立、相對靜止但又相互關聯、相互作用,表示不同時間、階段事物的發展狀態,以構成完整的發展、發生過程即全卦六爻整體內容總結—卦辭。
7.上卦與下卦和內卦與外卦,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經卦重之演變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所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五、上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為“下卦”或“內卦”。如“復”卦,上“地”下“震”,內“震”外“地”,“謙”卦為“坤”上“艮”下,內“艮”外“坤”。
舉例
以“乾”卦為例,說明其中的“卦畫”、“卦名”、“卦辭”、“爻題”、“爻辭”:“乾”卦由六條奇畫爻“—”重疊構成卦畫。乾(卦名), 元亨利貞(卦辭)。
初九(爻題,表示為初爻為奇畫),潛龍勿用(初爻爻辭)。
九二(爻題,表示為二爻為奇畫),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二爻爻辭)。
九三(爻題,表示為三爻為奇畫),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三爻爻辭)。
九四(爻題,表示為四爻為奇畫),或躍在淵,無咎(四爻爻辭)。
九五(爻題,表示為五爻為奇畫),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五爻爻辭)。
上九(爻題,表示為六爻為奇畫),亢龍有悔(六爻爻辭)。
八卦
八卦亦稱八經卦,由三爻構成,體現“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八經卦也是中國古漢字“水”“坤”等的雛形,八卦類象如下:
乾 坤 艮 兌 坎 離 震 巽
天 地 山 澤 水 火 雷 風
八經卦排序按《說卦傳》分為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兩種,歷史上後天八卦較先天八卦出現的時間要早很多。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源自:“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說卦第二章》
邵雍謂:“乾坤縱而六子橫,《易》之本也。”
後天八卦
後天八卦源自:“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說卦第五章》
邵雍謂:“震兌橫而六卦縱,《易》之用也。”
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八經卦重疊而成,是構成易之經本部分的主要內容。爻從最底向上數,最底下稱為“初”,接著是“二、三、四、五”,最頂稱為“上”。另外,最頂兩爻代表“天”、中間兩爻代表“人”、最底兩爻代表“地”,也就是所謂的天地人三位一體。
卦序
六十四卦序有多種排法,因通行本六十四卦序出自《序卦傳》,故流傳廣泛影響深遠。其它卦序排列則是不同時期不同學派的思想體現。
通行本卦序
《易經》(周易)以乾坤開篇,坎離結束上篇,鹹恆開啟下篇之首,既濟、未濟殿後,分上下兩經。排列方法按朱熹卦序歌:“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鹹恆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序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序,據傳出自陳摶,傳至邵雍創先天易說,著《皇極經世書》。朱熹《周易本義》收錄先天圖而流傳於國外,在邵子著述中伏羲先天六十四卦亦叫“先天八卦”。
歌訣曰:“乾夬大有及大壯,小畜需兮大畜泰。 履兌和睽與歸妹,中孚節兮損和臨。 同人和革離與豐,家人既濟賁明夷。 無妄隨兮噬盍震,益和屯兮頤和復。 姤和大過鼎與恆,巽與井兮蠱和升。 訟與困兮未濟解,渙與坎兮蒙和師。 遁和鹹兮旅小過,漸和蹇兮艮和謙。 否和萃兮晉和豫,觀和比兮剝和坤”。
馬王堆帛書易卦序
排列特點:縱以乾艮坎震坤兌離巽,橫以天地山澤水火雷風,相疊而成六十四卦。
鍵(乾)一、婦(否)二、掾(遁)三、禮(履)四、訟五、同人六、無孟(無妄)七、狗(姤)八根(艮)九、泰蓄(大畜)十、剝十一、損十二、蒙十三、蘩(賁)十四、頤十五、個(蠱)十六、贛(坎)十七、襦(需)十八、比十九、蹇二十、節二十一、既濟二十二、屯二十三、井二十四、辰(震)二十五、泰(大)壯二十六、餘(豫)二十七、少(小)過二十八、歸妹二十九、解三十、豐三十一、恆三十二、川(坤)三十三、柰(泰)三十四、嗛(謙)三十五、林(臨)三十六、師三十七、明夷三十八、復三十九、登(升)四十、奪(兌)四十一、夬四十二、卒(萃)四十三、欽(鹹)四十四、困四十五、勒(革)四十六、隋(隨)四十七、泰(大)過四十八、羅(離)四十九、大有五十、溍(晉)五十一、旅五十二、乖(睽)五十三、未濟五十四、筮盍(噬嗑)五十五、鼎五十六、算(巽)五十七、少蓄(小畜)五十八、觀五十九、漸六十、中復(孚)六十一、渙六十二、家人六十三、益六十四。
京房卦序
西漢京房對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方法,他將六十四卦分為八個宮,每宮以一個八純卦為首,統率七個卦,分別稱為一世卦、二世卦、三世卦、四世卦、五世 卦、遊魂卦、歸魂卦,簡稱“八宮卦”,其占斷法亦稱“火珠林”法。
乾宮八卦,屬金。乾為天,天風垢。天山遁,大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
坎宮八卦,屬水。坎為水,水澤節,水雷屯,水火既濟,澤人革,雷火豐,地火明夷,地水師。
艮宮八卦,屬土。艮為山,山火賁,山天大畜,山澤損,火澤睽,天澤履,風澤中孚,風山漸。
震宮八卦,屬木。震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風恆,地風升,水風井,澤風大過,澤雷隨。
巽宮八卦,屬木。巽為風,風天小畜,風火家人,風雷益,天雷無妄,火雷噬嗑,山雷頤,山風蠱。
離宮八卦,屬火。離為火,火山旅,火風鼎,火水未濟,山水蒙,風水渙,天水訟,天火同人。
坤宮八卦,屬土。坤為地,地雷復,地澤臨,地天泰,雷天大壯,澤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兌宮八卦,屬金。兌為澤,澤水困,澤地萃,澤山鹹,水山蹇,地山謙,雷山小過,雷澤歸妹。
筮法
易之源為卜筮之術,其作用是在於溝通神人,即神人對話,此系史巫未分家時期的歷史問題。本著尊重古人世界觀、尊重史實的原則,不可否定過往,不能迴避筮法。
大衍筮法
大衍筮法是傳本《易經》記載的唯一遠古筮法,又稱揲蓍法、蓍占,或稱周易占法,其在《易經》占卦預測中有著不可動搖的的地位。在遠古時代,龜卜和蓍占並重。宋代蔡沈說:“自夫子贊《易》,極著蓍卦之德,蓍重而龜書不傳雲。”孔子作易傳,極力推崇蓍占的大衍筮法,龜卜的方法遂失傳。先秦《左傳》、《國語》中記載的二十多則先秦筮案,皆為大衍筮法。歷史上治易大家如邵雍、朱熹等,均用此法。
大衍筮法推衍過程載於《繫辭》第九章:“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
據上文的描述,大衍筮法模擬對象顯然是曆法。
具體演算過程:
取著草五十根(可用火柴棍、竹棍等代替),抽出一根不用,占筮時只用餘下的四十九根。
一變:將四十九根著草莖任意分為左右兩份(其中每組最少為六根)。從右邊部分取出一根(策),夾於右手小指、無名指間。將右邊部分剩下的策,每四策一組分之。數到最後,或餘一策、或餘二策、三策、四策,把余策夾在無名指與中指之中。將左邊的部分四策一組分數之,數到最後餘一至四策,將這些余策夾在中指與食指間。把指間所夾之策合起來放到一旁。以上為一變,所余著草或為四十或四十四根。
二變:把一變所余之策四十或四十四再任意分成兩份,其餘操作步驟同前。所余著草數或為三十二,或三十六、或四十。
三變:將二變所余著草數或三十二,或三十六、或四十任意分成兩份。其餘操作步驟仍然同前。以上為三變,最後所余著草數或為二十四,或為二十八,或三十二,或三十六。以四除,其數或六,或七,或八,或九。以七九為陽爻,用“—”表示,六八為陰爻,用“--”表示。這樣,一個卦的初爻便產生了。
重複一至三變步驟,可以求得二爻三爻至六爻,共十八次,“十有八變而成卦”。六七八九中個數中,六為太陰、七為少陽、八為少陰、九為太陽。以六九求變爻,所謂“七八不變六九變”。
金錢筮法
即金錢代蓍法,火珠林法,是用三枚銅錢代替五十根蓍草以筮卦的方法。據說為京房所創,由於其法簡便,在民間廣為流傳。
三枚古銅錢,有字的一面為正面,另一面為反面。用雙手捧著三枚銅錢,搖晃幾下,拋擲在桌面上。這時,銅錢的正反面會有四種組合即:三個正面,三個反面,兩正一反,一正兩反。凡三個反面為老陽,相當於揲蓍起卦法的“九”,稱之為“重”,在紙上記作“0”。三個正面為老陰,相當於“六”,稱之為“交”,記作“×”。兩正一反為少陽,相當於“七”,稱之為“單”,記作“、”。一正兩陰反為少陰,相當於“八”,稱之為“拆”,記作“、、”。拋擲六次,每次成為一爻,搖六次而成卦。第一次拋擲銅錢所成的爻為初爻,第二次為二爻,依次為三爻、四爻、五爻、上爻。按“七八不變六九變”原則求變卦。
流傳與學派
秦統一六國後,為加強思想控制,實行焚書坑儒:“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書、卜筮、種樹之書。”《易經》得以逃過浩劫。
漢初承秦制立博士官數十人,博士官即官設的學問師、教導師。建元五年春,漢武帝劉徹援公孫弘之建議,置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博士,易學地位因此得以確立。
幾千年來中國古代易學史基本上沿著“兩派六宗”之路發展,兩派,就是象數派和義理派;六宗,一為占卜宗(太卜遺法),二為禨祥宗(京房、焦贛論機祥),三為造化宗(陳摶、邵雍窮造化),四為老莊宗(王弼黜象數),五為儒理宗(胡援、程頤闡儒理,實際應為程頤、宋濂),六為史事宗(李光地、楊萬里參史實)。
綜觀歷史,《易經》不僅影響了整箇中國專制社會,而且也傳播並影響了亞洲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以及歐美大陸。
明末,法國傳教士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於1626年將《周易》翻譯成拉丁文傳播到西方世界,拉開了《易經》西傳序幕。
考古發現
熹平石經《周易》殘石
漢熹平四年,議郎蔡邕和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等人,鑒於當時儒家經籍輾轉傳抄,多生謬弊,乃“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於是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次石經刻制工程。至光和六年告成,歷時凡九年。因始於熹平年間,故稱《熹平石經》。石經刻成後不久,董卓毀洛陽宮廟,太學荒廢,後又屢遭破壞,幾乎毀壞殆盡。自宋代以來時有石經殘石出土於洛陽太學故址,這些極為珍貴的殘石除現收藏於西安碑林、上海博物館、河南省博物館、洛陽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等單位外,有的已流失國外,如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就收藏殘石數塊。原石久佚,傳世所謂舊拓者皆宋、明重刻本。
1929年出土《周易》殘石兩塊,一件存西安碑林,另一件藏上海博物館。殘石一面刻《周易》存286字;另一面刻《文言》和《說卦》,存205字。石經書法方正嚴謹,為漢隸之典範。值得注意的是,東漢熹平石經《周易》採用了重視卦象的梁丘《易》本子,而不是劉歆父子選定的傳本費直《易》版本。
馬王堆帛書《周易》
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發掘出帛書《周易》,它包括帛書《周易》六十四卦和《易傳》兩部分。成書為漢初高祖至惠帝期間,與傳本比沒有根本的差別,但有重大特色。 其卦序排列為:縱以乾艮坎震坤兌離巽,橫以天地山澤水火雷風,相疊而成六十四卦,卦名與傳本有很多不同,有大量通假字。 帛書《易傳》共六篇:它包括《二三子問》、《繫辭》、《易之義》、《要》、《繆和》、《昭力》,約1.6萬餘字。有些內容是傳本沒有的,如《易之義》中孔子開宗明義之語“易之義,唯陰與陽”。
李學勤認為:“今天我們研究孔子,馬王堆帛書給我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使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與《周易》經傳的關係。孔子最大的貢獻就是從學術上與占卜的《周易》分道了。帛書《要》篇裡面說,孔子與占卜的“史巫”是同途殊歸。孔子建立的易學的傳統,是我們中國哲學傳統的核心。”
阜陽漢簡《周易》
1977年安徽省阜陽市的阜陽雙古堆一號漢墓出土了大批竹簡。其中包括《周易》。整理出三百多個破碎的簡片,包括今本《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四十多卦。其中有卦畫、卦辭的九片,有爻辭的六十多片。阜陽漢簡《周易》保存下來的卦畫僅有五個,分別是大有卦、林(臨)卦、賁卦、大過卦、離卦。與傳本有顯著區別是,阜陽漢簡《周易》在卦爻辭的後邊附有卜辭部分。卜事之辭為固定的格式,指出各種天象和人事的吉凶,如晴雨、田漁(田獵和捕魚)、征戰、事君、求官、行旅、出亡、嫁娶、疾病等等。
有學者認為卜辭部分是對龜卜的記述。
上海戰國楚簡《周易》
1994年春,上海博物館在香港的古玩市場購藏了一批數量達一千餘支的戰國晚期楚竹書文獻。其中的《周易》,是當時所發現最早的《周易》傳本,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楚竹書《周易》由卦名、卦辭和爻題、爻辭等部分組成。它的用字、用辭、用句與帛書《周易》以及今本《周易》有所不同。
概況:①楚竹書《周易》共58簡,涉及34個卦的內容,共1806字,其中有3個合文,8個重文,還有25個卦畫。每一卦,或占兩簡,或占三簡。是已經公布的三批竹簡中篇幅最大的一篇。②它是目前最早的《周易》本子。③其卦畫,以“八”表示陰爻。這與阜陽漢簡易和帛書易相同,而與王家台秦易(陰爻作“∧”)和今本易(陰爻作“--”)不同。④文字表述方面,與帛書易和今本易相同,即由卦名、卦辭、爻題、爻辭組成。用字、用辭、用句有所不同。⑤首次出現六種紅黑符號。首符在首簡,置於卦名之後卦辭之前;尾符在末簡,置於該卦最後一個字之後。尾符後留白,不再接續書寫下一卦的內容,以明每一卦的獨立性。⑥抄者在第54簡補了漏字。⑦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收藏的一段殘簡屬本篇,並能和本篇第32簡完全綴合。⑧本篇只有經沒有傳。
王家台泰簡《歸藏》
1993年在湖北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出土了一批易占竹簡。這座墓為戰國晚期的秦墓。這批竹簡經過學者的研究整理,被認為是《歸藏》。
王家台泰簡《歸藏》編號者二百六十四支,未編號者二百三十支,總計四千餘字。從形制上看,《歸藏》簡有兩種,一種寬而薄,另一種則窄而厚,因此推測這批《歸藏》有兩種抄本。在這批竹簡中共有七十組卦畫,其中的十六組相同。卦畫皆以“—”表示陽爻,以“∧ ”表示陰爻。共發現卦名七十六個,其中重複者二十三個,實際卦名五十三個。這裡所見的卦畫皆可與今本《周易》對應起來,卦名也與傳本《歸藏》、帛書《周易》及今本《周易》大部分相同。
王家台秦簡《歸藏》的出土意義,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證實了傳本《歸藏》不是偽書。②可以校勘傳本《歸藏》的訛誤。③通過對《歸藏》體例的分析,有助於了解先秦的筮法。④通過《周易》與《歸藏》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秦簡《歸藏》與帛書《周易》、今本《周易》之間,傳本《歸藏》與帛書《周易》、今本《周易》之間都有一定的淵源關係,不同的《周易》傳本分別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不同的《歸藏》傳本。秦簡《歸藏》的出土為探索三易的關係及《周易》經傳的來源提供了重要線索。⑤《歸藏》所記史實為三代史的研究提供了可信的材料。
清華戰國簡《筮法》
清華戰國竹簡是通過清華大學校友趙偉國的捐贈,自香港搶救回歸。2008年7月15日,這批楚簡入藏清華大學。這批竹簡的重要特色為文字主要屬於經、史類典籍。據《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成果發布會介紹,一篇由發布者命名為《筮法》的文獻,記載了一種盛行於戰國時代楚國、不同於《周易》的占筮方法。這篇文獻保存良好,沒有明顯缺損,入藏清華時全篇大部仍維持原來成卷的狀態。全篇文字分欄書寫,並且附有插圖和表格,體例猶如一幅帛書。簡文詳細記述占筮的原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數字卦表現的占例。數字卦的形式與天星觀、包山、葛陵等楚簡中的實際占筮記錄一致。
主要特點:①《筮法》中只有八經卦的卦名:倝(乾)、坤、震(一作“逨”,寫法是上來下止)、巽、勞(坎)、羅(離)、艮、兌。六十四別卦只有卦象,沒有卦名。此八經卦卦名有些與《歸藏》相同或相似。②《筮法》的具體占筮程式容或與《繫辭》不同,但其間有“扐”,可知一定是用蓍草的占法。③數字卦畫“十七命”中筮卦都是六畫卦,共114個,而且都是兩兩相對,並無一例單出。這57對六畫卦,每對之間既不是本卦和之卦的關係,也不是所謂的“非覆即變”。它們只是以兩個六畫卦對舉,也就是以“對”進行筮占。構成這114個六畫卦最常見的數字是“一”和“∧”,此外還有“九”、“八”、“×(五)”、“四”。“九”、“八”、“×”、“四”是筮數;“一”和“∧”也當是筮數,並非是陽爻和陰爻。其《爻象》章以“子午”配“九”,“醜未”配“八”,“寅申”配“一”,“卯酉”配“∧”,“辰戌”配“×”,“巳亥”配“四”,說明“一”為“七”,“∧”為“六”無疑。④《卦點陣圖》中六卦符合《說卦傳》的後天卦位,唯獨以勞(坎)為南居上,以羅(離)為北居下,與後天卦位顛倒。
清華簡的真實性被一些學者質疑。
影響
意義
《易經》本是卜筮之書,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逐步發展、嬗變為德道之學。《易經》的影響遍及哲學、美學、宗教、醫學、天文、算術、數碼科技、國學、音樂、藝術、物理學、軍事、武術和堪輿等各個學科。《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一》說:“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易傳》“使《周易》的哲學成分進一步地純化”。《易經》以其“廣大悉備”的陰陽、三才觀、“繼善成性”的人性論和“否終則傾”“物極必反”的辯證法思想,確立了自己在中國哲學史、思想史上特有的無可取代的崇高地位,鑄就了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文脈。《易經》的“五聖同揆說”、“易宗說”和“德道說”是易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周易》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也被介紹到西方,並作為變化的哲學運用於現實生活。《易經》的太極、理、氣思想,人道、人文精神,為西方所普遍接受。“卦有大小”、“陰陽相倚”的易圖算數啟迪歐洲發明了“二進制”數學。素有“國王數學家”之稱的法國大傳教士白晉和德國大哲學家萊布尼茨把世界的“科學始祖”的美名送給了中國的伏羲,尊稱孔夫子為中國“哲聖孔子”。
《易經》的人文、科學內涵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承認和尊敬。易學研究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範圍內的顯學。
《論語·述而》篇孔子云:「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學易至於“韋編三絕”,積功力久,發此感慨,再給我數年,對易研究更加深透,可以減少大的過失。學《周易》貴在能「知幾」,“幾者”念頭起動幾微之間,心念一動即加以察覺。學《周易》可以趨吉避凶,在念頭起處即是非分辨得明,使災禍有一點端倪時就及早調整心念行為,讓滅禍消弭於無形,自然能趨吉避凶,遠離大災大禍。上等智力的人學周易,可以進一步學形而上之道。
《周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為漢族文化之根。易道講究陰陽互應、剛柔相濟,提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漢民族之所以能夠久歷眾劫而不覆,多逢畏難而不傾,獨能遇衰而復振,不斷地發展壯大,根源一脈傳至今,是與我們民族對易道精神的時代把握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難之事,不是求助於偶像,而是運用通過八卦今昔信息預測的科學方法,預測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關信息,對一切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從而更好的認識社會,改造社會,推動社會不斷向前。《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瑰寶,古人用它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然而《周易》占測只屬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實《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只要能讀懂《周易》,無論是哪一行從業者都能在其中汲取智慧的力量。應該說《周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不能簡單地說它是占測算命,哲學,科學,或文化了。
國際中國哲學學會創始人、榮譽會長和美國易經學會主席成中英先生進一步指出:《易經》“即使卜筮的作用已經消失,易的體系作為宇宙變化的知識體系或作為行為的價值體系,仍是有實質性質的。”
傳承
秦皇焚書坑儒,《周易》因李斯將其列為醫術占卜書而幸免於難。《易緯·乾鑿度》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漢書·藝文志》說:“《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三古”所指:上古時代,通天之黃河現神獸“龍馬”,背上布滿神奇的圖案,聖人伏羲將其臨摹下來,並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時代,姬昌被紂囚禁於羑里,遂體察天道人倫陰陽訊息之理,推演六十四卦,並作卦、爻辭;下古時代,孔子老而喜“易”,感嘆“古之遺言”,故撰寫《易傳》十篇。
《史記》記載的傳易體系:孔子--商瞿(子木)——馯臂(子弓)——嬌疵(子庸)——周豎(子家)——光羽(子乘)——田何(子莊)。
《漢志》記載田何直傳弟子四人,主要有王同和丁寬。王同弟子楊何在武帝時被立為博士,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受易於楊何”;丁寬一系,弟子田王孫,再傳弟子有施讎、孟喜和梁丘賀。經於豪亮先生考證,熹平石經《易》以梁丘賀易為底本。此系立於學官的易學,到南北朝時已經殘缺,至唐散佚更多,入宋則全部亡佚。
武帝時,民間還有費直、高相“兩家之說”。有記曰:“費直《易》為古文,無師承,其學‘亡章句’,徒以《彖》、《象》、《繫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亡章句’而無師承的費氏古文《易》,在後代古文派大師們為爭立學官的不懈努力下,到東漢光武帝時,勢力已可與今文《易》相抗衡而至於爭立古文《易》博士之職······在陳元、鄭眾、馬融、鄭玄、荀爽、王肅以至王弼等數代人的鑽研下,已慢慢形成一個完整的解說體系。”
《易》也有言“陰陽災異”一系。這一系傳為來自田何的“古義”:
田何——周王孫——丁寬——田王孫——孟喜——焦延壽——京氏(君明)。京房(君明)以陰陽災異蠱惑皇帝最終落個被斬首的境地。
“《易》雖未遭秦火,且入漢後居於官學地位,並有師承相傳,但其傳本及其經義今日已不可得見。我們今日所見之今傳本乃是王弼本,是得之於並無師承傳授的費直古本。故先儒稱《易經》為‘絕學’”【無怪宋儒張載喊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時代最強音】。
關於《周易》易學的傳承,在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以及范曄的《後漢書》中,都記載有孔子以下的易學傳承的系統。孔子歿,子夏也講易學於河西。但受到孔門同學們的駁斥,認為他對於易學的修養不夠,所以子夏以後的傳承,並沒有太準確的資料。唯所世留傳有《子夏易傳》一書【按經專家考證,此子夏非彼子夏。子夏是詩經博士子夏的字】。至於陰陽、納甲、卦氣等易學,自田何到丁寬之後,又另有一系。主陰陽、卦氣之說的,有王孫孟喜。喜再傳焦贛,字延壽。著有《易林》一書,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徑。又另一京房(君明),承傳焦延壽的易學,著有《京房易傳》一書,開啟象數易學的陰陽“納甲”之門。東漢與後漢的易學:西漢的易學,到了東漢時期,其間的傳承似乎已經散失不備。因此象數之學與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後漢的易學,傳承的系統更不分明。此時的著名易學大家,便有馬融、鄭玄、荀爽、劉表、虞翻、陸績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其中以荀爽的易學,曾經有有人採集當時的九家易學合成一編,故在研究易學中,經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詞,就是對此而言。鄭玄的易學,先學京房的象數。後舍離京學,專學費直之說,以孔子《易傳》來解說易學。漢末的易學,大概都跟著荀爽、虞翻的腳跟而轉,愈來愈加沒落,因此才有青年才俊的王弼的起來別走一途,專從老、莊玄學的思想而說《易》了。最為遺憾的,魏晉以後的易學,大體上又一直跟著王輔嗣的腳跟在轉,不能上窮碧落,下極黃泉,直迭羲皇之室。
可以說,“援《易》以為說”強調的是繼承;“援說以為《易》”體現的是發展。
價值
“東方古文化”是以中國為發源地,流傳及盛行於東南亞國家,已被世界各國所接受,它是經久不衰的一種古文化,已經歷上下五千年,是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體系,不但是哲學思想體系,也包含科學體系。
《易經》的思想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就說過人們“日用而不知”。《周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活水。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經》,《神龍易學》,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繫。一代大醫孫思邈曾經說過:“不知易不可為宰相;不知易不足以言知醫。”易,變也!各種病不了解病根變化如何了解醫治之法?《黃帝內經》是元素論五行文化和陰陽文化結合的典範,解決了大易“醫病”的問題;思孟學派的《五行》是德性論五行文化與陰陽文化融匯的淵藪,解決了大易“醫人”的問題。簡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沒有《易經》就沒有中國的文明。大易醫國、醫人、醫病。
儒家奉《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為《五經》。“經”是後世為了尊稱這些書,才加上的稱呼,原來《五經》只稱為《易》、《詩》、《書》、《禮》、《春秋》【按郭店簡《六德》和《語叢一》篇的出土證明:“《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並稱,並非孤證,而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先秦因孔子“老而好易”,導致了“用《易》居前”之“六經”次序的出現。《易經》為(易,詩,書,禮,樂,春秋)群經之首。在我國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書時亦不敢毀傷它。
《周易》研究被稱為“易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漢書·儒林傳》記載:“孔子讀易,緯編三絕,而為之傳。”上下五千年,《易經》代代相傳,釋家林立。許多學者皓首窮經,考證訓詁,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為大觀。
學派
《周易》研究流派紛呈。他們互相爭鳴,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長補短。春秋時期,筮法上出現過變卦說,取象說,取義說,吉凶由人、天道無常說。戰國時期出現過陰陽變易說。漢代有象數之學(卦氣說,五行說,納甲說),魏晉唐時期稱玄學。宋明時期,又出現五大學派:理學派,數學派,氣學派,心學派和功利學派。
常見問題
易由八經卦演繹成六十四卦,說法不一,主要看法有四種:①王弼認為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②司馬遷等認為六十四卦是文王的演繹。③鄭玄等認為由八卦重複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農氏。④孫盛等認為重複演卦的人是夏禹。其中以司馬遷等人之說法影響最大。而孔穎達的結論是:“故今依王輔嗣以伏羲既畫八卦,即自重為六十四卦,為得其實。”
結合大陸近些年考古發現表明【請出示新證據】,王弼之說可信,即“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據《繫辭·下》“包羲氏沒,神農氏作,斵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中,亦可見一斑。【此說實際是“鄭玄之徒”神農重卦說】究竟是伏羲重卦還是神農重卦?伏羲、神農之時沒有文字、沒有曆法,此二位重卦屬無稽之談。
關於“易有多出”的疑問
關於《周易》、《易傳》的作者和成書年代向有爭議。北宋大文豪歐陽修開“疑古風氣”之先,在《易童子問·卷三》中對《易》有多出—即“河圖洛書說”、“觀象畫卦說“和"衍(演)卦說”提出質疑,尤其是《易傳》多處出現“子曰”字樣,醉翁疑惑不解。提出“《易傳》七種”之間有互相牴牾之處,並非孔子一人所作:“其說雖多,要其旨歸,止於繋辭明吉凶爾,可一言而足也。凡此數說者,其略也。其餘辭雖小異而大旨則同者,不可以勝舉也。謂其說出於諸家,而昔之人雜取以釋經,故擇之不精,則不足怪也。謂其說出於一人,則是繁衍叢脞之言也。其遂以為聖人之作,則又大繆矣。”對此,朱熹率先做了回答:“他所謂‘子曰’者,往往是弟子後來旋添入,亦不可知。此亦可見其比。”清末,疑古之風又起,清代姚際恆所著《易傳通論》與康有為《新學偽經考》都認為《易傳》並非出自孔子之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錢玄同先生、馮友蘭先生、顧頡剛先生、高亨先生、郭沫若先生等著名學者皆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顧頡剛先生則將《易傳》成書年代推斷為戰國末期至西漢早期。而金景芳先生則在馬王堆帛書沒有出土前就判定:《易大傳》是孔子所作。“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李學勤先生更是斬釘截鐵地說:“孔子不僅開創了儒學,也確實開創了易學。”針對歐陽修的千古疑問,尚秉和先生《易說評議》指責說:“惟歐於《易》象,既一概不知,於《易》理所入尤淺,故其說多空泛不切,且於《易》辭妄生疑惑。”但對於金景芳、李學勤等人的學說,國內外多有質疑的聲音。
關於“二進制”的國際公案
十八世紀初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以二進制解讀易經,顯然是受了朱熹自造先天橫圖的影響。
事實上橫圖系朱熹肢解邵雍小圓圖和先天八卦(方圓)圖而來,與先天易理不符。
邵雍先天易數深奧難懂,“能明其理者甚鮮,故世人卒莫窮其作用之所以然”。後世學者多數是從南宋朱熹所著《周易本義》及《易學啟蒙》入手對邵雍的先天易學有所了解。
在中國儒學史上,朱熹理學的作用和影響力僅次於孔子,朱熹理學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學。朱熹易學師承程程顥、程頤兄弟。為了建立自己的理學系統,朱熹對其他學派如北宋劉牧及邵雍的學說進行了改造,並以自己的學術態度及觀念來詮譯他人的學說。以致後世有許多對先天易的誤解。
因朱熹影響力實在太大,後世從《周易本義》二書了解的先天易基本上為“朱冠邵戴”的程朱理學,翻譯到到國外的也不例外。
清黃宗羲、當代劉大鈞等人對“朱冠邵戴”的“伏羲八卦次序”及“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兩圖進行猛烈抨擊,指出其荒謬不堪之處:“《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所謂一陰一陽者是也。其一陽也,已括一百九十二爻之奇;其一陰也,已括一百九十二爻之偶。以三百八十四爻為兩儀,非以兩畫為兩儀也。”“這種由八卦生十六卦,十六卦再生三十二卦,三十二卦而生六十四卦之說,純系邵雍臆造而出,於《周易》經傳毫無根據。”
眾所周知,十進位制是中華先祖的偉大發明。無論邵雍還是朱熹,其易數淵源都是基於《易傳》所講的天一地二至天九地十即十進位制,河圖洛書也是十進位制。強行把二進制同易經扯上關係,不啻是對易經的褻瀆。
二進制是一種只有兩個數字的數字系統,過去認為其由微積分的發明者之一萊布尼茨於1703年首次提出。在電子計算機發明前,它是沒有實際意義的,而萊氏發明的計算機仍然採用十進制系統。最新發現表明二進制發明或早於萊布尼茨好幾個世紀。
萊布尼茨見到朱熹改造的易圖後,便以二進制附會易經的六十四卦,顯示其發明與古老中國伏羲創造的易經相通。其在《致德雷蒙信》中指出,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圖形,恰恰與他在二十多年前發明的二進制計數法相類似:陰爻--可以用0表示,陽爻—可以用1表示。而易學天地之數中沒有零的概念。萊氏之舉無非拉上《易經》以標傍自己發明的重要性而已。
但在邵子方圓圖的圓圖上,萊氏碰到了難題,按二進制轉換的數字順序一半順一半逆,而茫然不知所措。按先天易卻不存在此情形,自北按順時針走向冬春夏秋周而復,生生不已。正如劉大鈞所講的,橫圖“於《周易》經傳毫無根據”。萊氏由此附會的二進制跟易經自然沒有關係。
2013年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一則訊息,稱生活在玻里尼西亞一個小島曼格雷哇島上的居民可能在萊布尼茨之前幾個世紀便在進行著二進制的計算。在對曼格雷哇島人的語言和文化進行研究後,挪威卑爾根大學的人類學家AndreaBender和SieghardBeller吃驚地發現了一個似乎混合了十進制與二進制的數學系統。這不但是數十年來發現的首個新的土著數字系統,並且是第一個已知在歐亞大陸之外發展出的二進制算法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