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為清朝的江山是從明朝手裡得來的,其實不然,清朝的江山一半取自明朝,而另一半則取自李自成,清朝入關後直接面對的並不是明朝這個老對手,而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當李自成從北京西撤後,清朝同時面對著兩個對手——李自成的大順和南明弘光政權,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三國演義。
雖然清朝的八旗軍隊是當時東亞最強的軍隊,但是滿洲畢竟人口有限,八旗軍隊數量有限,要同時應對數量龐大的大順軍和南明軍隊,顯然還是比較吃力的。1644年十月,清朝攝政王多爾袞曾命令英親王阿濟格和豫親王多鐸兵分兩路同時征討李自成和南明,但是很快清軍就被大順軍在河南懷慶地區擊敗,多爾袞被迫改變了分兵的政策,轉而集中兵力進攻李自成,很快這一改變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李自成在兩路清軍的夾擊之下疲於應付,陝北的李過和高一功率領的大順軍不是阿濟格和吳三桂的對手,而李自成在潼關和多鐸血戰也多次吃到敗仗,後來在陝北防線被突破之後李自成只能從潼關撤往西安,潼關被清軍占領,而潼關失守以後西安也無法固守,李自成只能率軍從西安撤退。而這一走,李自成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阿濟格奉多爾袞命令,對李自成的大順軍窮追不捨,一路從陝西經河南一直追到湖北。1645年五月李自成率領大順軍走到了湖北通山縣,五月初四李自成在九宮山率領二十餘騎離開大部隊去勘察地形、以便決定行軍方向時,被一夥地主武裝所殺,可憐的李自成造反十幾年,沒有死在洪承疇、孫傳庭等名將手裡,也沒有死在清軍手中,反而死在名不見經傳的地主武裝手裡。李自成死後,大順軍雖然實力尚存,但是已經群龍無首,不足為慮了,這對於清廷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好訊息。
不過,對於多爾袞來說,好訊息不止一個,在五月命運給多爾袞來了個雙喜臨門。在李自成被擊敗的同時,南明弘光政權也在遭受著類似的命運。1645年三月,眼看李自成從西安撤退,多爾袞命令多鐸率清軍南下征討南明弘光政權,而弘光政權自從建立政權以來就一直處在內斗之中,文臣互相攻訐只為取得內閣之位,而武將則擁兵自重,魚肉百姓,試問這樣的政權怎么能夠抵擋如狼似虎的清軍?
清軍在淮北地區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抵抗,三月份出兵,四月底就已經抵達揚州城下,而江北重鎮揚州城也很快淪陷,史可法殉國。五月十日,清軍越過長江天險,南京城中的弘光帝連夜出逃,首輔馬士英也逃離了南京城,最終南京守將打開城門投降,南京弘光政權崩潰,自此明朝南、北兩京全部丟失,正式進入了流亡階段。
1645年(順治二年)五月,清軍雙喜臨門,在李自成和南明兩個戰線都取得了勝利,統一似乎指日可待,但是誰也沒料到,頑強的李自成餘部和南明,再加上後來的張獻忠餘部又一起聯合抵抗了清朝17年之多。
明朝 李自成 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