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古代七位短命詩人

古代七位短命的詩人,中國是詩的國度,數千年來湧現出不少優秀的詩人。

他的詩篇組成了中國浩瀚壯闊的文學史。

也有一些生命短暫的天才詩人,他們如流星一樣划過歷史的天空,留下一道光芒萬丈的軌跡後就消逝了,令人扼腕長嘆,不勝痛惜。

曹植曹植

曹植(公元192~232年):40歲

三國建安時期最傑出、最有代表性、藝術成就最高、對後代影響最大的一位文學家。天資聰穎,文思敏捷,才華出眾,南朝詩人謝靈運稱頌曹植時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八斗”。

史載,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為太子,但曹植行為放蕩,不拘小節,每為工於心計的曹丕算計,漸漸失寵於曹操。曹操死後,曹丕、曹睿相繼為帝,曹植倍受猜忌和迫害。由於長期遭受迫害,精神上受到沉重壓抑和打擊,終於40歲鬱鬱而終。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野田黃雀行》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

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王勃王勃

王勃(公元650~676年):26歲

初唐四傑之首,6歲能文,14歲便科試及第,授朝散郎。676年,王勃遠行到交趾去看望父親,途中溺水而死,從而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

王勃以雄渾之氣、磅礴之勢,開一代詩風,尤其是一篇《滕王閣序》,風流盡收。他的詩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秋日別王長史》

別路餘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

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

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

劉希夷(約651年~約680年):29歲

唐朝詩人。高宗上元二年進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

《代悲白頭翁》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句,相傳其舅宋之問欲據為已有,希夷不允,之問竟遣人用土囊將他壓死。《舊唐書》本傳謂“善為從軍閨情之詩,詞調哀苦,為時所重。志行不修,為奸人所殺”。《大唐新語》卷8謂“後孫翌撰《正聲集》,以希夷為集中之最”。

《代悲白頭翁》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春日行歌》

山樹落梅花,飛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滿瓮陽春酒。

攜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罷臥明月,乘夢遊天台。

李賀李賀

李賀(公元790~816年):27歲

中唐詩人,世稱李長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他作詩嘔心瀝血,屬意創新,形成了想像奇特、思維奇譎、辭采奇麗的獨特風格,在當時別樹一幟,因而被稱為“詩鬼”。他外出時背一破囊,得句即寫投囊中,暮歸足成詩篇,成為美談。

雖家道沒落,但李賀志向遠大,但被競爭者毀謗,說他父親名叫“晉肅”,李賀當避父諱,不得舉“進士”。韓愈曾為此作《諱辯》,駁斥無恥“奧步”,鼓勵李賀應試。但無奈“闔扇未開逢猰犬,那知堅都相草草”,禮部官員昏庸草率,李賀雖應舉赴京、卻未能應試,遭饞落第。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

《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高啟(公元1336~1374年):39歲

明代最優秀詩人之一,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吳中四傑”,後人尊稱他為“明初詩人之冠”。明初受詔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編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擬委任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辭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給。

在文學方面,高啟可以說是一位天才,其詩雄健有力,才思俊逸,詩歌多有佳作,改變元末以來縟麗的詩風。他學詩兼采眾家之長,無偏執之病,是一位文壇“超級模仿秀”,而且學什麼是什麼,用紀曉嵐的話說就是“其於詩,擬漢魏似漢魏,擬六朝似六朝,擬唐似唐,擬宋似宋,凡古之所長無不兼之”。

高啟為人孤高耿介,厭倦朝政,不羨功名利祿。就是這樣一位為中國文化作出巨大貢獻的詩人,卻被朱元璋一聲令下施行腰斬酷刑,這在中國歷代被屠殺的詩人中,可以稱得上是最慘無人道的一幕。

《尋胡隱君》

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詠梅》

瓊姿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夏完淳(公元1631~1647年):17歲

南明愛國志士和詩人,民族英雄。天資聰穎,5歲讀經史,7歲能詩文,9歲寫出《代乳集》,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稱。夏父允彝出遊遠方,常帶完淳在身邊,使他閱歷山川,接觸天下豪傑。從陳子龍為師,又受知於復社領袖張溥,在文章氣節方面,深受二人薰陶。其詩詞或慷慨悲壯,或悽愴哀婉,“如猿唳,如鵑啼”,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意識。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完淳年十五,隨父、師在松江起義抗清。失敗被俘後,他慷慨赴死,不僅智斗大漢奸洪承疇,還自激自盛,賦詩寫詞多篇,表達了他"今生已矣來世為期"的沖天豪情和"家國之仇未報"的遺恨。夏完淳短暫的一生中,著有賦12篇,各體詩337首,特別是在被捕以後,他寫了不少慷慨悲壯而又清新明朗、表現民族氣節的詩篇及賦、曲、雜文等,在明末文壇上卻有著不可磨滅的光輝。

《別雲間》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一剪梅·詠柳》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淒涼,剩粉余紅。

金溝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

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

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公元1655~1685年):31歲

清朝初年著名詞人,被後人譽為“清初第一詞手”。他淡泊名利,善騎射,好讀書,擅長於詞。他的詞全以一個“真”字取勝,寫情真摯濃烈,寫景逼真傳神。納蘭家族與皇室的姻戚關係非常緊密,然而納蘭性德偏偏“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納蘭性德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二人夫妻恩愛,感情篤深,新婚美滿生活激發他的詩詞創作。但是僅三年,盧氏因難產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然後便一病不起,七日後便溘然而逝。納蘭性德雖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且是入關不久的滿族顯貴,能夠對漢族文化掌握並運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為稱奇的。王國維讚揚納蘭容若“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長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