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時期,德意志地區擁有眾多的自治城市和活躍的市民階層,它們聯合起來,擁有了極大的自主權,進一步還發展成為政治實體。從地理上看,德意志地區的城市可以分為三類:1.萊茵河流域的美因茨、法蘭克福、科隆、施特拉斯堡、巴塞爾;2.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北德意志平原上的不萊梅、漢堡、呂貝克、格但斯克;3.南德意志山地多瑙河流域的奧古斯堡、慕尼黑、紐倫堡、維也納。
這些城市是其周邊地區的貿易和商業活動中心,也作為各個不同經濟圈之間的轉運樞紐而存在。它們雖然都是自由市而且具有基本相似的政治架構和社會階層,但卻分屬於不同的經濟圈,而且歷史來源不同。有些城市起源於主教領地和修道院轄地;另一些城市卻來源於采邑;還有的城市乾脆就是王室領地演變來的。所有這些城市的市議會都是主權實體;它們都宣布組成自治的市民社會、各自製定法律、開設司法機構、鑄造貨幣、徵收稅款、結成同盟、自由地與別國締結條約或者宣戰。於是我們就看見了德意志地區貨幣多種多樣;形形色色的城主、僱傭兵、王侯之間各種莫名其妙的戰爭一刻不停。
至於隱藏在這些統帥們身後的銀行家和高利貸商人,往往在自己的言語中將貪婪不經意地流露無遺。譬如曾經自封為“事實上的歐洲央行”的赫爾措格,金權帝國的後起之秀雅各布·富格爾等人就顯得言語間顧盼自雄,雅各布·富格爾甚比赫爾措格·西格蒙德更了解歐洲王室:賦稅和捐稅都不能滿足國王們對奢華和排場毫無節制的追求,而他們彼此之間消耗巨大的戰爭也從未停止,隨著陸軍不斷壯大,所需費用也日益增加。因此,這些銀行家們關心並且決定由誰來充當國王,以期在將來的戰爭中獲得高額回報和土地上的種種權益。
既非“神聖”又非“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的選帝侯制度為銀行家的這種欲望提供了可乘之機。1519年,又老又昏聵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終於駕崩,帝國的選帝侯們將從兩位候選人中選出新皇帝,要么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要么是法蘭西的弗朗索瓦一世。
然而選帝侯們並不在意誰來當名義上的君主,他們所關心的是誰能拋出更多的賄賂金,選舉皇帝實際上是一場拍賣會,一種“卑鄙的特權動物”之間的金錢遊戲。此次拍賣的最終獲勝者是卡洛斯一世,他一共花了85萬古爾登。而這筆錢的真正投資人就是我們那光芒四射的銀行家——雅各布·富格爾先生。競拍成功之後,奧古斯堡城的編年史作者克萊門斯·森德爾在編年史中這樣寫道:“皇帝、國王、侯爵和紳士們為他提供訊息,傳教士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歡迎和接待他,紅衣主教們在他面前也要起立。他為偉大的德意志,尤其是奧古斯堡城增光添彩”。我們親愛的銀行家本人在寫給卡洛斯一世的信件中則謙遜地表示:“毫無疑問,尊敬的皇帝陛下您學識淵博,這就是為什麼我和我的侄子到現在一直熱衷於為哈布斯堡王朝的興旺騰飛竭誠奉效的原因”。
為了使讀者對這樣一筆錢有一種直觀的概念,筆者僅就其購買力略作說明。萊茵古爾登(盾)由選帝侯和其他萊茵蘭地區的大小封建主,按照1354-1626年間簽訂的一系列協定鑄造發行。1519年的古爾登金幣重量略低於3.51克,含金量也不到79%,但其購買力已經足夠一戶三口之家的貧民過上一整年的溫飽生活。
在賄選中落敗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在銀行家的眼裡是個窮人,對於普通人而言卻仍舊是個富豪,他給僱傭軍衛隊開出的薪水非常可觀。根據《法國大編年史》的相關記載,瑞士僱傭軍在16世紀中期每人每年從法國國王那裡領到的招募金為三又四分之一弗羅林金幣。
當時的瑞士僱傭兵是以團為單位出租的,由於瑞士人善於使用長槍,且他們組成的方陣極具威力。所以深受廣大諸候君王的歡迎。瑞士人具有忠誠的特點,所以屢屢被用作國王的衛隊。只不過,後來瑞士僱傭兵除了繼續為教皇服務外就不再出租給各國君王了。
1493年到1519年在位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奧地利國王、哈布斯堡家族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他有一個兒子娶了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和依莎貝拉女王一世夫婦的女兒“瘋女”胡安娜為妻。這樣,馬克西米立安一世的孫子,查理五世,就繼承了爺爺和外公的兩份遺產。查理五世身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國王、西班牙國王等多個頭銜。查理五世皇帝(1519-1556在位,生卒年1500-1558)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的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王國的共同的君主,這個時候的“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亞君合制帝國”是個無比龐大、實行多元制度、各部分疊床架屋的怪胎。所以聰明的查理五世本人比較偏愛母系傳給他的、實權在握的西班牙。於是他就叫來自己的親弟弟斐迪南一世,要他去當這個既非神聖,又不羅馬,更算不得帝國的勞什子倒霉皇帝。斐迪南同時已經擔任了波希米亞(德意志人對捷克地區的稱呼)和匈牙利兩國共同的國王,這也是後來奧匈帝國的雛形,奧匈帝國的錢幣附樣在後。
雖然從此以後兄弟兩家的後代分別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來的奧匈帝國皇帝)和西班牙國王兩個王位,但是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家姓,別具特色的“哈布斯堡下巴”就是兩家人密不可分的最明顯例證,而且這個特色在歐洲已經傳為笑談。在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聯成一氣,顯然是歐洲另一個強權法國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此後兩百年間,“法國的外交政策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削弱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和西班牙的勢力”。在後來的三十年戰爭中,法國雖然和西班牙一樣是天主教國家,卻加入新教的英國-普魯士一邊作戰的根本原因也正在於此。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許天成。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皇帝 神聖羅馬帝國 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