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人泛指北歐海盜,他們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一直侵擾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其足跡遍及從歐洲大陸至北極廣闊疆域,歐洲這一時期被稱為“維京時期”。維京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麥。他們和後代曾一度控制了大部份的波羅的海沿岸、俄羅斯的內陸、法國的諾曼第、英國、西西里、義大利南部和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區。他們在825年時發現冰島(愛爾蘭的僧侶早已經在那裡)並在875年定居下來。985年,他們又在格陵蘭殖民。
▲美劇《維京傳奇》劇照中出現的兵器基本涵蓋了維京人的兵器
劍是維京人最為尊崇的兵器。在維京人看來,將家族的劍代代相傳是一件極為重大的事情。如果註明一把劍在某個戰家族爭鬥中被某位偉大的戰士或貴族使用過,該劍就具有更高的價值,人們認為這能使劍身充滿特殊的力量。除了劍以外,維京人的軍械庫里還包括矛槍與戰斧等抗敵時使用的一線兵器。
維京人的兵器
在雙方對敵時,維京人在戰場上使用的主要兵器是矛與戰斧。劍在戰役的最初階段通常充當次要角色,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如果用劍連續敲擊另一把劍,劍刃會產生較大的裂口, 最終破壞其精細利刃的堅固性和有效性。正是因為這樣,維京戰士在使用完矛槍或戰斧之後,才會抽出劍朝敵人身體暴露出的脆弱部位進行攻擊。考古學家對維京戰場上戰死者的骸骨進行考古發掘的結果,很多都顯示出,矛槍造成的傷害比劍要多,很明顯在戰鬥中維京人會有選擇地用劍。
維京矛槍
矛槍是維京戰上最常用的作戰兵器,這種矛槍是將一塊純鐵做成的闊葉狀尖瑞槍頭安裝在一根木製矛桿上(通常是白蠟木),總長度約1到2米(3.2~6.5英尺)。矛頭附有側翼的槍叫做倒鉤矛槍。這種矛槍殺傷力很大、既可以用於刺殺又可用來投射,較大矛頭的矛則可用於砍殺。
有證據表明,用於砍穿鎖子甲的矛槍既可單手使用也可雙手使用。普遍認為,技巧高超的維京矛槍兵能用雙手同時擲出兩根矛槍,還能接住飛來的矛槍並朝對方擲回去,當時的矛槍用於遠距離作戰,劍則用於近身戰。
維京戰斧
當用適當的力度揮舞丹麥長柄或“倒鉤"戰斧時,這種兵器的殺傷力是毀滅性的。該設計基於維京時期隨處可見的家用劈木斧,經改良以適用於戰鬥。
這種戰斧的巨大頭部成新月形成凸圓形,配備一個長達一到兩米(3.2~6.5英尺)的木柄,有利於向下敲擊,有時斧身會鑄造成格外堅硬的雙刃,有時也可以鑄得較薄,使其成為更輕巧,更易操作的輕型兵器。
維京劍
寬葉雙刃的維京劍約70到80厘米(27.5~31英寸)長,劍面上有一些淺槽,即所謂的"血槽"。實際上,這樣的設計並不是為了使血沿著槽易於流下,而是為了減輕劍身的重量從而增加其靈活度。
維京人與他們的劍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他們從劍誕生之初就賦予其個性化的名字,比如Gramr(犀利),Fotbiitrr("噬腿者")或Meofainn(裝飾)。總之對於維京人來說劍不是一種普通或廉價的兵器,可能主要為權貴之人所佩帶使用。
維京盾牌
在維京的作戰戰術里,特有的“維京盾牆”是很具攻防兩面的,並且對於維京人來說,一面盾要比任何武器都要管用。盾牌都是由很厚的橡木板拼接而成 再用環形的金屬或者獸皮包邊,使得盾牌異常堅硬。在電視劇《維京傳奇》中,盾牌則是戰鬥中占重要作用的。
這些盾牌的尺寸典型的是直徑約81厘米至91厘米 也有個別大到約94厘米 最小的盾牌直徑有70厘米的。這樣巨大的尺寸自然可以為戰鬥中的維京戰士提供一個巨大的防護面積。
和羅馬盾相比,維京盾呈圓型,這是因為維京戰士和羅馬戰士的作戰方式的不同,羅馬人靠的是投鞭斷江的軍團方式,而維京戰士則崇尚個人武力。除此之外維京盾牌增加了一個先進的,人性化的設計。在行軍時可以將沉重的戰盾挎在身上,很是省力。
維京劍的製造
維京人以用炭熔煉鐵礦石後製造精緻鋼的方法而聞名遐邇,同樣,這也使得他們能以製作出優質的劍身而享譽四方。但維京人最為出名的是他們使用模具焊接法製作劍的複雜過程。採用現代X射線技術透射現遺存下的劍身,我們可以知道維京鐵匠是如何鑄劍的:將長鐵條和鋼條焊接在一起,鍛造成方形棒,再將其扭或纏繞成細細的一束,以製作出劍身堅硬的內芯,然後製造出模型劍身,劍身外部的劍刃則用上好的鋼材製作,被焊接在內芯上最後,仔細地用酸擦洗劍身,顯露出劍身的花紋。
鐵匠們致力於製作出自己獨有的劍型。他們對這種嫻熟技能引以為豪,因此許多劍身上都刻有其製作者的名字,最著名的有烏爾貝特、路維利特和因格瑞等。
維京薩迦中的劍
維京人很擅長講故事,並認為講故事是全能的戰爭之神奧丁傳給他們的一種天賦。在沒有任何書寫故事的方法和途徑的情況下,維京說書人和吟遊詩人以能記住許多史詩故事,通過這些故事,維京人確保他們宗教信仰和冒險歷程的細節得以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儘管吟遊詩人會將故事情節變得誇張,但故事中的事件有可能是真的。
維京人和盎格魯一撒克遜人的古代英雄傳奇都常談及某把劍的巨大力量,它顯然能把一個人劈成兩半。劍往往朝著頭部和頸部擊來,而且旨在造成致命的一擊。
冷兵器 維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