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假期在電視上循環播放的經典劇《還珠格格》,估計是大多數人對清朝香妃的認識源頭。在劇中,香妃容貌美麗、身上有異香,雖被迫嫁給乾隆皇帝,但抵死不從,一心想逃出宮與相愛之人團圓。
香妃的故事很動人,但這究竟是後人編造的傳說,還是真的歷史事實呢?古代真的有香妃這個人嗎?
歷史學家考證,香妃確有其人。在乾隆皇帝的40多個后妃中,有一位維吾爾族女子,她就是容妃。而香妃其實就是歷史上的容妃。
乾隆帝只有這一位維吾爾族妃子,而且香妃與容妃太過相似。她們二人都來自新疆,都是維吾爾族,都信奉伊斯蘭教,最後的封號都是妃。她們的父親、哥哥、五叔、六叔也是相同的。
新疆喀什香妃墓的資料中,提到香妃的父親是阿里和卓,哥哥是哈山和卓,即圖地公,並說圖地公曾“和妹妹香妃一起去北京”。從《西域同文志》卷十一和《西域圖志》卷四十八記載的“和卓”世系中可知,艾力和卓即阿里和卓。這兩本書上還記載了阿里和卓的五弟是額色尹,六弟是帕爾薩,其子是圖爾都。圖爾都的維語原音為圖爾迪,因他是公爵,因此稱圖爾迪公,快讀則為圖地公,與上面提到的哈山和卓是同一個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的《容妃遺物折》中提到了部分容妃娘家人的姓名,其中有額思音、帕爾薩、圖爾都妻等。額思音就是香妃的五叔額色尹,帕爾薩就是香妃的六叔,圖爾都妻就是香妃的嫂子。既然香妃和容妃的家屬都是一樣的,那么兩個人自然就是一個人了。
香妃就是容妃,但香妃是否遍體生香,就根本無從考證了。乾隆帝只有一個維吾爾族妃子,對她的寵愛是真的不少。由於乾隆後期不設皇后,香妃在諸妃中位居第三,地位很高。在宮中也享有特殊待遇,乾隆帝注意照顧她的民族習慣,特許她在宮中長期穿著維吾爾族服裝,保持維族飲食習慣,還在宮中專設了維族廚役,以保證她的特殊需要。每逢賞賜,她得到的哈密瓜一類的西北貢品也比一般妃嬪多。乾隆三十年春,她以嬪的身份與皇后等一起隨同乾隆下江南,遊歷了蘇州杭州等地,一路上她所得的賞賜均為清真食品與伊斯蘭教習俗的物品。
容妃深受皇帝寵愛,又是唯一的回族妃子,自然引起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興趣。在她死後的一百多年裡,他們在她身上大作文章,甚至編造出一個“香妃”的故事。從野史、詩詞到舞台,繪聲繪影地大肆渲染,達到了真假難辨的程度。但故事終究是故事,幾分真,幾分假,跟真實的歷史還是不同的。
“關注互動百科微信公眾號 每天8點了解世界多一點!”
乾隆 香妃 容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