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最明顯的一個感受就是:人好多。不論是在商場、捷運、餐廳……都能體驗到摩肩接踵的感覺。當大城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小城市的人口數量自然就會降低。這就導致人口密度出現不同。而我們把目光投向全國,人口密度同樣是分布不均勻的。
胡煥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了一條揭示中國人口分布規律的線,即當時的“璦琿-騰衝線”,也被稱之為胡煥庸線。這條線的東南半壁36%的土地供養了全國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僅供養了4%的人口,兩者平均人口密度比為42.6:1。
胡煥庸先生劃定的這條人口密度分界線,是通過精確的數據統計,根據當時實際的人口密度確定的。當時中國正處在戰亂頻起、民生凋敝的年代,所以說胡煥庸能夠完成人口密度統計是付出了極大努力的。更為神奇的是,即使經歷個新中國成立、改革開發、經濟快速發展、人口規模擴大之後,胡煥庸線仍然存在,仿佛不可撼動一般。
胡煥庸先生應該想不到,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提出的這條人口密度分割線,有了更多層面的意義。
這條人口的分界線與氣象上的降水量線、地貌區域分界線、文化景觀的分界線以及民族界線等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重合。一般認為,胡煥庸線與中國年降雨量400毫米的等值線相近,這也導致其成為中國生態環境的脆弱帶,即在胡煥庸線附近,滑坡、土石流等地貌災害分布集中,而且中國的自然災害活動及發生的空間布局也沿這條線分異,並以此為界線呈現過渡性,由西北的無澇區向東南的洪澇區過度。
這種降水量的差異,也導致了農業生產以及地理地貌的差別。胡煥庸線東南側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西北側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遊牧民族的天下。所以說這條線劃出了兩個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域。
胡煥庸線的出現是由於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歷史條件的不同造成的,想要改變絕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真正打破這個限制,必須要找到科學的方法。
地理 胡煥庸線 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