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將近,買些什麼才更有年味?

每到新年,購買年貨都是每家每戶必備的項目,似乎只有把家裡的廚房和冰櫃都填滿了,才是迎接新年的最好方式,因為這代表了人們對於新的一年最樸素的企盼,家庭富足,有吃有喝。

雖然中國的文化一直在傳承,核心一直未變,但時代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表現形式。

古人生活古人生活

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

古代的生產力比較低,所以平時的生活大多過的緊巴巴,到了新年,不管怎么說,都需要做出一些改變,肉食、酒水統統都不能少,到了新年就會開啟吃吃喝喝模式。由於生活狀態瞬間有了極大的提升,因此也就襯托出春節的隆重氣氛來。另外,漢朝人還非常注重養生,喝椒柏酒、屠蘇酒,吃五辛盤,都是必不可少的。

古人生活古人生活

豐富的食物在春節一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貨的種類也在不斷的豐富中。到了唐朝,人們貼在大門上的“神荼”和“鬱壘”二字逐漸變成了畫,也就形成了鬥神畫。不過到了五代時終於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一副對聯,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感覺學士文筆不行,就自己來了一手:“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此後,春聯便成為所有中國家庭在春節必備的東西。

宋朝的經濟高度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過年時需要購買的年貨也就更加的豐富了,《武林舊事》第三卷有一節《歲晚節物》,羅列了一大堆年貨清單,姑且抄錄如下:藥、錦裝、新曆、諸般大小鬥神、桃符、鍾馗、春帖、天行貼兒、金彩、縷花、幡勝、饋歲盤盒、酒檐、羊腔、果子、五色紙錢、糝盆、百事吉、膠牙餳……此時的春節都是極有喜慶氛圍的。

古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值得我們借鑑,但是並無完全適合我們生活的時代。新中國成立以後,新年的年貨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買年貨買年貨

20世紀8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為了讓全國人民過好80年代的第一個春節,商業部在1980年1月18日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開供應豬肉。又過了幾天,國務院下達檔案,允許“雞蛋可以季節性差價”,豬肉、雞蛋成了當時昔年最好的禮物。

到了改革開放後,科技以及經濟的發展,快速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各類電子產品的出現,引起了人們新的興趣,在春節世界,為自己添置幾件電子產品,成了很多人的追求。而如今,網際網路的出現,人們過年的方式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局限於一個屋子、一桌飯菜之間。

買年貨買年貨

至於新年的氣氛,其實關鍵的地方在於人本身,只要保持自己的儀式感,新年的年味就不是缺失。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