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中將的麥克阿瑟,身上有個羞於啟齒的短處,求記者不要報導

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是軍中奇才,他迷人的風度,源自他非凡的智慧、純真的理想、不羈的性格、煽情的口才,以及最重要的,從出生就開始的戎馬倥傯的一生。

每個人都有尷尬的短處,聰明的麥克阿瑟善於迴避這些短處,比如,他照相時,總把雙手背後,做個不嚴整的姿勢。這樣可以掩飾他斜肩的缺陷。

麥克阿瑟麥克阿瑟

據說,他小巧的雙手與他高大的身材不相匹配,這樣的姿勢也迴避了尷尬,還可以顯得自己很吊的樣子。

這話不是飛春讀傳瞎編出來的,美國人寫的麥克阿瑟的傳記中,有這樣的描述。而且還提到麥克阿瑟最在意的一件事,自己的頭髮。

飛春讀傳不是一個愛挖名人花邊新聞的自媒體,但如果完整地讀了一個人的傳記,連他的身材特點和飲食習慣都不知道,也太笨蛋。

更重要的是,無法為我的冬粉奉上有真相、有邏輯、有細節、有料有趣的歷史故事。這是飛春讀傳無法容忍的。

廢話不說,看看麥克阿瑟最在意的頭髮里,會有什麼真相和故事。

對一個戰神來說,沒有戰場就沒有價值。

1941年偷襲珍珠港之前,麥克阿瑟是最寂寞壓抑的一段時期。

從1930年當上陸軍總參謀長後,一心想改革軍隊、打造最強菲律賓防禦戰事的麥克阿瑟,就一直沒有得到支持。

美國總統不支持他,菲律賓總統也不支持,關係頗緊張。混了幾年日子,參謀長期滿後,他提出想當菲律賓高級專員。但羅斯福沒有選任他,他從參謀長一職暗淡走下。軍隊沒啥作為,55歲的他感覺沒啥意思。

菲律賓共同體成立後,奎松總統請他當軍事顧問。實際是一個美國陸軍“編外”人員了。

麥克阿瑟麥克阿瑟

又混了兩年,日本侵略政策開始從中國轉移到南太平洋,美國一下子神經緊張起來。

1941年7月,他突然收到美國總統羅斯福和陸軍部的緊急電報,立即成立遠東美國陸軍司令部,下轄菲律賓軍區和共同體軍隊,他被任命為遠東陸軍司令,並提升他為中將。

61歲的老麥老激動了,感覺“老馬裝新鞍”,又遇第二春。浮誇成性的他,又意氣風發、豪邁萬丈地工作起來。

9月,一個記者到訪。

她是美國《生活》雜誌的卡萊爾·布斯·魯斯,她的丈夫是《生活》和《時代》的老闆。

魯斯要採訪新成立的遠東陸軍部,請麥克阿瑟談談亞洲局勢,比如:

“世界大戰會否一觸即發?”

“面對日本的洶洶來勢,美國能否確保遠東利益?”

“花甲之年的老兵,如何看待戰爭與和平?”

等等。

魯斯魯斯

麥克阿瑟最喜歡新聞記者了。

許多軍官玩不轉,不喜歡和媒體打交道,但這個在西點軍校上學時就愛和新聞媒體打交道的將軍,認為新聞必不可缺。

他接受採訪前,先跟魯斯約定好,寫完後要看文章,然後才能發表。

魯斯同意了。對一個老牌記者來說,先套出被訪對象的話是第一目的,其他約定都可以靈活處理。

然後,麥克阿瑟安排下屬陪同魯斯逛馬尼拉,吃飯喝酒HAPPY,甚至色誘女記者,一個叫威洛比的軍官和她上了床。

一切感情工作做好後 ,工作信任度水到渠成。

魯斯魯斯

9月的一個傍晚,美女記者和麥老頭在寬敞豪華的辦公室開始了採訪。

她發現,麥克阿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豪情萬丈,侃侃而談,思路清晰,旁徵博引,總之,她被他生動的“演講”征服了。

他也發現,這個美女記者魅力十足,伶牙俐齒,煞是可愛。如果不是在4年前自己娶了第二任妻子瓊妮,他或許會追求她。

妻子瓊妮和麥克阿瑟妻子瓊妮和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1米8的身材,長相俊朗,才高八斗,手握重兵,把自己說成了亞洲唯一能夠阻止日本進犯太平洋的“救世主”。

“我們正處在大戰前夕,”麥克阿瑟抑揚頓挫地說,“我們不能把我們珍貴的鮮血白白地、白白地灑在異國的土地上。”

“1942年春,我們將有12.5萬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菲律賓士兵,如果日本人敢登入菲律賓,我們將給他迎頭痛擊!”麥克阿瑟激情地講了一個下午。

魯斯的報導字數很多,觀點很豐富,充滿了對麥克阿瑟的崇敬和讚美。

老麥看了很滿意,唯一感到不快的,是對他肖像的描述。

“他白暫的皮膚,說明他極少戶外活動;他削瘦下斜的肩膀、顫抖的雙手——這雙手小得和他身材不相稱;他那徒勞的,為掩蓋禿頂從左向右橫過頭頂梳過去的稀疏的黑髮;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張臉,更像是一張知識分子的臉、運動員的臉,而不是軍人的臉……”

這是看麥克阿瑟頭髮最好的一張了這是看麥克阿瑟頭髮最好的一張了

禿頂,是一個頑疾,誰也無法阻擋自己掉頭髮。但禿頂如何驚人,自己是看不到的。

對61歲的麥克阿瑟來說,他知道自己年歲已高,頭髮越來越少了,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難以啟齒的柔弱之處。

現在,看了記者的描述,老麥心有戚戚焉:“看來,我真的老了。”

然後,他帶著暗淡的心情,打電話給魯斯,請求她把他禿頂的描述改一下。

文章在《生活》發表後2個月,日本偷襲珍珠港,接著登入菲律賓,麥克阿瑟沒有來得及創建訓練新軍,不得不逃往澳大利亞。

報導麥克阿瑟的《生活》雜誌封面報導麥克阿瑟的《生活》雜誌封面

此事告訴我們,在美國,輿論宣傳和實際行動,也往往背道而馳。在這些客觀的新聞報導中,官員往東扯的時候,你往西邊做預案,總不會落空。

本文史料參考麥克阿瑟傳記等。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