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本軍刀,作為舊日軍血腥侵略的象徵之一,一直擁有極強的話題性和受關注度。去年9月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會面時,曾經向後者贈送了一把日本裕仁天皇佩刀,即“陸海軍の大元帥たる天皇は大元帥佩刀”。關於這把佩刀的來源眾說紛紜,但其形制倒是可考的。
昭和9年(1934年)2月14日,裕仁天皇頒布了“皇室令第三號”和“敕令第二十六號”,制訂了“大元帥陛下御佩刀(日本天皇同時為陸海軍大元帥)”和“陸軍將校用制式軍刀”兩種新軍刀。二者的外觀基本相同,都是傳統的日本刀式軍刀。但大元帥佩刀的裝飾華麗的多,刀鎺刻有皇家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目貫也是三聯菊紋浮雕。而普通軍刀的刀鎺雕刻不一,目貫則為三聯櫻浮雕。由於1934年是日本皇紀2594年,這一型軍刀也被稱為九四式軍刀。至於為什麼要刻意分為兩種軍刀,恐怕是裕仁天皇對軍部的日益驕橫以及深感不安,藉此表達自己的不滿,同時提醒陸軍——自己才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的總指揮官。
九四式軍刀外形模仿了日本古代的“陣太刀”(即外觀奢華,用於禮儀場合的太刀),因此外裝精緻,除佩環為方便佩戴,仍為西式軍刀的形式,其餘結構均為傳統日本刀相仿。刀柄和刀鞘均為鮫魚皮包裹,綁有絹絲柄卷,金具則多為黃銅製成,雕工精美,並常有鍍金、鍍銀作為裝飾。
不過,由於日軍軍官的裝備均為自費購置,使得軍官在挑選裝備時有著很大的自由度,軍刀自然也不例外。事實上,高級軍官佩戴的軍刀只要大體上符合規格即可,即使存在一些與制式不符的地方,也無傷大雅。特別是戰爭時期,忙於侵略擴張的日本根本沒有經力去管理軍刀樣式這種瑣事。因此,相當一部分軍刀或多或少都有著不合制式的地方。
日本陸軍除了給這些陸軍將校以及“準士官(軍校生)”配備了新軍刀之外,也沒有忘記“照顧”一下地位更低下,且數量龐大的“下士官”階層。給這上萬名“下士官”配備做工精良的九四式軍刀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們低微的薪俸也不可能買得起這樣價格高昂的軍刀。而降低標準看起來又完全不可能:日本刀向來以“精工細作”而出名,一把寶刀的製造時間往往能達到數月,想要短時間提供如此之多的軍刀也極具難度。最終,在日本風格和便於生產兩者之間妥協的結果,便是昭和9年(1935年)誕生的“陸軍造兵廠官給下士官刀”。由於1935年是日本皇紀2595年,因此這一型軍刀也稱九五式軍刀。
九五式軍刀的刀柄模仿了日本刀的外形,但卻為金屬材料一體加工而成,只是衝壓加工出與真正的日本刀柄相似的花紋。九五式軍刀的刀柄最早為純銅製,表面只進行了氧化處理,仍為銅的原色外觀,後來則變成了鋁製,並且模仿九四式軍刀的配色,在花紋的不同部位塗上了不同顏色的油漆,使其更像真正的日本刀。護手也是模仿了九四式軍刀,為黃銅製的葵形裝飾鍔。刀鞘最早進行了重新設計,為黃銅製造,外表塗有綠漆,取消了三十二年式軍刀上的蹄鐵形石突。
但很快,後來生產的九五式軍刀都恢復了這一設計,並將刀鞘改為更為堅硬的鐵鞘。或許是因為日軍的下士官們對這種軍隊配發,機械製造的軍刀缺乏愛護和敬畏,常用刀鞘杵地以致刀鞘易於破損,鐵制蹄鐵形石突能更好的保護刀鞘。同樣出於降低成本的目的,九五式軍刀的刀身和刀鞘沿用了三十二年式軍刀的駐爪連線方式,只是改變了連線處的位置,而沒有採用九四式軍刀的隱藏式駐爪。
連刀裝都是這種機械製造的簡單結構,更不要說刀身了。事實上,九五式軍刀與三十二年式軍刀的刀身十分相似,都是由“陸軍刀劍鋼”一體製造,機械鍛打研磨而成,並進行油淬處理,兩側開有劍樋(常被誤認為血槽)。除此之外,九五式軍刀的刀莖遠長於九四式軍刀,一直延伸至刀柄尾端。實戰結果證明,這種設計更加利於在戰鬥中長期使用。由於裝備九五式軍刀的“下士官”多為一線作戰的軍曹、伍長(軍曹相當於中士,伍長相當於下士),因此九五式在白刃戰中的使用幾率遠大於九四式軍刀。
很顯然,只有那種做工精美、由日本天皇下詔打造,針對“陸軍將校”的九四式制式軍刀,才真正算得上所謂“天皇御賜軍刀”的歷史原型。而目前國內新聞中層出不窮的所謂“御賜軍刀”,往往只是舊日軍針對“下士官”配發的機制“九五式軍刀”,甚至壓根就是民間打造的“西貝貨”。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八重櫻,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日本軍刀 天皇佩刀 御賜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