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之7000白袍將士完虐北魏56萬,但他們對俘虜一做法讓人想起日軍

據《梁書》、《南史》、《資治通鑑》等書的記載,陳慶之帶著7000兵一路拼殺,與他所對抗的敵軍前後合計多達五十萬以上,北魏各軍戰士更是一聽到陳慶之這個名字就兩腿發抖。恰好,陳慶之的兵也都是著白衣白袍,於是被俗稱為“白袍軍”。

陳慶之7000白袍將士完虐北魏56萬,但他們對俘虜一做法讓人想起日軍

究於北魏各將領對於陳慶之的態度,當地於是也形象的傳開了一句童謠“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這,陳慶之7000兵就能破北魏幾十萬人,且能百戰百勝,莫非,他的這些兵的來源都是神?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當然,這不能迷信,不過翻閱現今歷史資料,對於陳慶之這7000兵的來源,眾說不一,可能夠說清楚的確實還沒有。但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陳慶之他手下的兵都是自己招募的,鑒於個個身手不凡,很可能都是陳慶之親自把關的。因為梁朝自己征的兵,確實不好用。

據《魏書》作者魏收說由於梁朝腐敗透頂,梁朝招兵通知一貼出,看到的人立馬避開,遮眼而過,完全是沒人願意當兵。於是當梁武帝要打仗時,軍隊都是抓壯丁的,為了防止逃跑還都戴枷鎖上腳鏈,簡直比囚犯還不如,一到戰場,這些人一聽到戰鬥號令就一鬨而散(發召兵士,皆須鎖械,不爾便即逃散)。

陳慶之7000白袍將士完虐北魏56萬,但他們對俘虜一做法讓人想起日軍

很明顯,陳慶之的兵都不是這樣。他們一個個英勇無敵,心狠手辣,其作戰的手法讓人難以捉摸,不過在對待俘虜的態度上,我們或許可以看出他們一部分士兵的來源。

還是那場攻克滎陽城的戰鬥,陳慶之部隊勝利後,開始清理戰場,清理後發現,自己損傷了五百餘人,這支軍隊徹底怒了,因為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失敗”。

於是,在以陳慶之為首的三百餘人撲通一下就集體跪在了軍隊的名義之主元顥面前,他們請願道:“請允許我們接下來的報仇,我們必須要對守軍實施報復。”

元顥看著這陣式,嚇了一跳,這自己還能有選擇?於是他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允了,但你們要保住主將楊昱不殺,其餘的,暫且,任你們處置吧。”

緊接著,報復行動上演了。當時的人們看到,那三百戰士不顧一切的砍殺俘虜,其手法說野蠻殘忍,真一點也不為過!其中楊昱手下的大小將帥三十七人,齊刷刷被砍去腦袋。但如果僅是如此,倒也不會說,會讓人想起日軍,但隨後發生的事情,就真讓人想起了日軍。

陳慶之7000白袍將士完虐北魏56萬,但他們對俘虜一做法讓人想起日軍

只見,那些被斬首者,隨即通通被三百人剖腹挖出了心,緊接著就被吃掉了。

這種場景,好吧,雖說自古以來,只要是打仗總會造成人員死傷,但說因為仇恨,對俘虜做出實施報復的,最過分者不過是屠城。但陳慶之帶領的這支白袍軍剖腹挖心,還要將挖出來的心吃掉。這只能說明一點,這些人應該沒被漢化後,野蠻至極。

那,這么說,陳慶之7000白袍將士都是蠻夷之人了?也不淨然

在《南史.陳慶之傳》曾提到,攻克滎陽城一戰,白袍軍中最先登上城牆的是兩名壯士:宋景休&魚天愍。宋景休來自東陽(今天的浙江金華市),魚天愍來自義興(揚州)。這說明有來自江南之地。

陳慶之7000白袍將士完虐北魏56萬,但他們對俘虜一做法讓人想起日軍

而且,應當值得注意的是,陳慶之這支軍隊中還包括一位有著特殊身份的人——即將終結割據戰爭紛亂的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

楊忠在陳慶之失敗後留在了北方,後來在宇文泰手下效力,由於他的戰績,很快就成為了西魏著名的府兵制核心集團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之一。

楊忠外表壯悍,“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有一次在隨同宇文泰狩獵時還曾上演空手擒虎拔虎舌的壯舉。(這也可見“白袍軍”的強悍了。)

但是楊忠的身份並非土生土長的南朝人,而是從北方流落到南方的。淪落南朝的北朝人楊忠被招募進陳慶之的“白袍軍”,或許我們可以說明,陳慶之招募軍隊乃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並不看重其出身來歷、籍貫背景等,僅以武力就作為入選的標準,這也不乏野蠻之人。

故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陳慶之這支白袍軍雖只有七千人,但極有可能來自五湖四海,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了。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