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一名歷史學家看完一整部古裝劇,對著滿屏荒唐言,一紙辛酸淚,他沒憋出內傷也算是性情豁達開明了。難為了那些對歷史毫無敬畏之心的編劇,要打造一部漏洞百出的古裝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作為熱心網友,為了捍衛我們內心世界的秩序,助力導演編劇的成長,對於古裝劇中出現的常識性錯誤,我們有義不容辭,扛起吐槽大旗的義務。
諡號,是古代帝王、妃子、大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內務府根據他們的生前事跡,給的稱號,有點蓋棺定論的意味。我們熟悉的漢武帝、晉文帝、隋煬帝、孝莊等等都是諡號。在電視劇《康熙大帝》中,斯琴高娃扮演的孝莊皇后自稱“我孝莊”,這個bug實在讓小編捉急。先不說wuli大玉兒不知道自己死後諡號為孝莊吧,即使知道了,她也不會笨到這樣直呼自己,你當她是傻白甜嗎?
“哀家”是古時候的戲曲里,皇帝去世後皇后的自稱,含義是:可憐之人,無夫之哀。注意了啊,是皇帝駕崩之後皇后才這樣稱呼。通常情況下,皇后對皇帝自稱為“妾”,對臣子自稱為“我”。這個稱謂在古裝劇里常被用錯,在後宮戲裡,儘管皇帝戲份少,但也是吃喝玩樂活得好好的,皇后不分青紅皂白對著妃嬪們自稱“哀家”,你說說這讓皇帝怎么想。犯這么低級的錯誤,在後宮撕逼戰里怎能不被out。
“皇帝”、“陛下”這些稱謂從秦始皇開始,後來才發展出“萬歲”等稱呼,而“皇上”則是明清時代大臣對皇帝的稱呼。現在古裝劇里不管什麼朝代,大臣對皇帝的稱呼都用的“皇上”,絲毫沒有顧及朝代之間的差異。哎呀,編劇,對於稱謂您能不能走點心?
中學時期上語文課,老師介紹詩仙李白時會說:“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在古代,名、字、號各有用途,簡單來說,“字”是給同輩人稱呼的,“名”是給長輩稱呼和自稱的,“號”是下面的人尊稱的。古人剛出生不久就有了“名”,長大以後才取“字”,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得避諱的東西。只有長輩、上級才可以直接叫“名”,否則直呼其名非常不禮貌。有的古裝劇里主人公一口一個名字,這要是放在現代,負面效果相當於“你瞅啥?”“瞅你咋的”,足以引起一場鬥毆。在新版《三國》里,司馬懿直接管曹操兒子叫曹丕,這簡直就是在亂來。
電視劇里的太監們對皇上、妃子們都自稱為“奴才”,這也與歷史實際不符,太監自稱“奴才”是從明朝才開始的。“奴才”在此之前更多時候是用來罵人的。不過有個朝代特殊,在清朝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自稱“奴才”,只有滿臣以及入了旗的漢臣才能自稱“奴才”,普通漢臣只能自稱為“臣”,意味著臣比奴才地位更低。
還有,銀子很值錢的好嗎?古裝劇里,皇帝動不動就賞賜某某某黃金白銀萬兩,真當國庫是哆啦A夢的口袋啊。《射鵰英雄傳》里,郭靖黃蓉初相見,一起在館子裡胡吃海喝了一頓,花掉19兩銀子。一頓飯花掉19兩銀子是什麼概念呢?《射鵰英雄傳》的故事背景為南宋,南宋的銀子還沒有明朝值錢,在《明史》里記載,七品知縣一年的基本工資只有45兩白銀,也就是說郭靖黃蓉一頓吃了一名普通公務員小半年的工資,真是有夠奢侈......金庸大大,提這個小編沒有別的意思,都怪網友太熱心給扒出來了。
說到聖旨,馬上就想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其實這也是有bug的。聖旨分為兩種,一種向全國頒發重要事情,用“皇帝詔曰”,一種是表揚某某臣子,用“皇帝制曰”。聖旨的結尾也不都是“欽此”這兩個字,有的沒有結尾語,清朝聖旨則更多以“布告天下,鹹使聞知”結尾。聖旨不一定都是金黃色,也沒有電視劇裡面那么短,至少也有一兩米長。
最後,小編來給編劇說句“公道話”吧。劇情狗血,誤導觀眾對歷史人物的認識有什麼關係?服裝道具不走心,帶給觀眾模糊不清的歷史錯亂感有什麼好怕的?賺錢就好了啊(無辜臉)。認真,你就輸了。
古裝劇 歷史劇 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