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是如何成為中國代言人的?

中國在國際上有兩大代言生物:一是龍,二是熊貓。而龍因為在西方文化中有兇惡的形象背景,並且是一種幻想生物,在宣傳效果上遠遠比不上又可愛又真實的熊貓。

你的小可愛向你跑來你的小可愛向你跑來

這種生物是如何成為中國對外宣傳的代表,今天的真實生態又是如何呢?

西方視角下的國寶

據動物奇異志《山海經》:“猛豹似熊而小,毛淺,有光澤,能食蛇,食銅鐵,豹或作虎。”,這裡的吃蛇還吸鐵的“猛豹”,按照《中國古代動物學史》的觀點,就是大熊貓。這也是我國對熊貓最早的記載。

不過古人對熊貓並沒表現出特別的興趣。熊貓雖常在川西出沒,但川西人日夜和這種動物生活在一起,它們又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實在沒法引起重視。熊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熱點,還要歸功於一個外國人。

世界關注的熱點,還要歸功於一個外國人。熊貓在生活方式上和四川人非常合得來等下,好像混入了顏色相反的東西世界關注的熱點,還要歸功於一個外國人。  熊貓在生活方式上和四川人非常合得來等下,好像混入了顏色相反的東西

法國傳教士Armand David(戴維)遊歷四川時,到一位居住在山裡的教徒家做客,在他家發現一張“黑白獸皮”,似乎來自某種新奇的動物。

大家好,請叫我Pandavid(潘大衛)大家好,請叫我Pandavid(潘大衛)

幾經周折,譚衛道委託獵人搞到了一個活的“黑白野獸”,飼養研究了起來。結果由於不熟悉其生活習性,還是讓它死掉了。他只好剝下獸皮製成標本,寫下對這種生物的研究記載,寄回法國研究。

“黑白皮”抵達法國時正值普法戰爭的重要階段,普魯士軍隊兵臨巴黎城下,但這並沒有打消法國人對新奇物種的好奇心。標本在巴黎公開展示後立即引起轟動,科學家和民眾都前來圍觀這副標本,驚嘆不已。

奠

不過熊貓所以因其轟動,最重要還是因為它“新”。當時的博物學家挖遍世界也很難發現新的物種,法國人卻輕鬆地在川西發現了這么大型的一種奇異動物,自然引發了強烈的好奇。發現它的法國人才是最先長了臉的。

隨之,各國人才想起,熊貓是發現自中國的新生物,便將熊貓與中國密切聯繫起來。

而正處於新舊交替之時的中國人也就將熊貓作為中國的專有符號向世界進行宣傳。而熊貓無論是從珍惜度、造型奇異度還是受歡迎程度上看,都是能擔此重任的生物。人們提及熊貓必想起中國,提及中國也多半會想起熊貓。

國寶,就這樣誕生了。

被各國人民民眾強勢圍觀而面不改色被各國人民民眾強勢圍觀而面不改色

從民國到新中國,熊貓都一直作為中國的形象大使向外贈予輸出。民國時期與邦交國之間常有互贈大熊貓的行為,而被西方世界封鎖的新中國,更需要大熊貓來改善自己在各國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無論是對老盟友蘇聯、朝鮮,還是對新朋友日本、美國、聯邦德國、法國,新中國都有贈予熊貓的記錄。

而熊貓所到之地,也確實經常引發一陣一陣的中國熱,成為了傳播中國形象的文化大使。

野外條件不容樂觀

和別的熊一樣,熊貓也是雜食性動物,處於於從食肉動物到食草動物的過渡階段。體型大力量大的熊貓卻常常以草、野果子、昆蟲、竹鼠等為食,實在是有種反差萌。有科學家認為,“大熊貓具備肉食動物的生理特徵卻不以肉為主食”,是因為其身體中的“T1R1”的基因失活了,無法感覺肉類的鮮味。

“不知肉味”已經足夠可憐了,更讓人同情的是它們非常艱苦的野外生存狀況。

曾經,熊貓的足跡遍布緬甸、越北和中國東南地區的山間地底,但由於耕作、砍伐等人類擴張和發展行為,熊貓賴以生存的竹林遭到嚴重破壞。20世紀80年代,中國大片竹林消亡,150多隻熊貓餓死,餘下的熊貓被迫遷徙到山地高處,難以再接近曾經的竹林。

竹林一旦被劃傷就會從傷口處開始腐爛最後只能砍掉竹林一旦被劃傷就會從傷口處開始腐爛最後只能砍掉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不再批准熊貓贈予外國/地區,而是改為商業巡展等形式,以保護本就日漸減小的熊貓種群。

國寶性命堪憂,不保護怎么行?

1963年,我國開始建設第一座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到了今天,我國已有67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受保護的熊貓棲息地面積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39萬公頃增長到258萬公頃,超過一半的熊貓棲息地和野生大熊貓種群被納入自然保護區有效保護中。

在人類的努力下,大熊貓的生存狀況已經有了極大的改善,野生大熊貓的數量已經從1988年的1114隻增加到13年底的1864隻。

工作人員顯然已經把熊貓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工作人員顯然已經把熊貓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但是氣候變化和其他因素仍可能會在較長時間內毀壞大熊貓的棲息地,威脅熊貓生存。更糟糕的是中國大熊貓棲息地的碎片化,目前大熊貓僅分布在六個山系,共有約30個孤立的小種群,其中18個小種群的大熊貓數量不超過10隻。

種群規模受到威脅,大熊貓自己好像也對繁殖的事情不太上心,交配和分娩的成功率一直都很低。

內外因共同作用,讓熊貓這種中國代言動物的種群數量恢復任重而道遠。

但中國人還是在盡力想辦法拯救熊貓的數量。今天,中國已經設定了大量熊貓人工繁育基地,在四川各地如成都、臥龍等分頭繁育熊貓。基地人員設法通過現代化的接生和餵養方法,強化熊貓的繁殖能力,並通過野化訓練的方式,讓熊貓最終能夠重歸自然。

和熊貓親密接觸

在四川省城成都的北郊的斧頭山麓,人們就能找到中國最著名的大熊貓繁育基地之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這個基地在80年代初搶救了六隻病、餓大熊貓,並以這幾隻熊貓為基礎,陸續繁育出了200多頭大熊貓,現存195頭。這些熊貓里,還會有一些被放歸野外,壯大野生大熊貓的種群數量,對大熊貓的保護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同時,這裡也是國家4A級景區,具有接待遊客參觀、傳播生態環保知識的功能,是大熊貓文化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對外宣傳的視窗之一。

但要讓熊貓文化能夠更好地代言中國,也讓中國人的環保行動更好地在國際社會得到展現,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也需要更加國際化的合作夥伴。所以,全球共享住宿行業的先驅企業Airbnb愛彼迎向熊貓的故鄉伸出了橄欖枝。

11月19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與 Airbnb 愛彼迎達成了長達10年的戰略合作,攜手推動四川的生態文明建設、弘揚以熊貓為代表的中國文化。更重要的是,兩者的合作能夠把可持續旅遊的理念,和成都作為國際旅遊目的地的地位更好地向世界傳播。

嘉賓領導共同見證戰略合作達成

從左到右依次為:

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副巡視員羅葉、

成都市旅遊局局長多央娜姆、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塗智、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張志和、

Airbnb愛彼迎中國總裁彭韜、

美國駐成都總領館商務領事范思傑 Mr. Francis Peters

現場圖片現場圖片

體驗過愛彼迎服務的旅行者都會知道,在愛彼迎提供的民宿里,人們能夠真切體驗到當地市民的真實生活,深入地了解當地文化,在全球旅行者之中享有盛譽。

而成都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對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等53個國家在內的境外遊客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真正成為一座國際性的旅遊城市,正需要藉助Airbnb愛彼迎的平台優勢、國際化旅遊服務經驗提升服務品質。而熊貓文化,作為成都旅遊業的一塊金字招牌,與Airbnb愛彼迎體驗城市生活的特色服務相結合,顯然對於提升中國的對外形象大有裨益。

根據雙方的計畫,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將於與Airbnb 愛彼迎在大熊貓文化推廣、大熊貓科普教育方面展開深度合作,Airbnb愛彼迎也將幫助大熊貓基地建設野生動物保護站。很顯然,有越多的人了解了熊貓的習性、生活現狀和保護方式,大熊貓的生存條件也會越好。

其實在大熊貓的保護工作中,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切實保護自然環境,通過更綠色的生活方式讓它們能安全地生存在野外。而在Airbnb愛彼迎的服務實踐中,對環境友好本來就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們正在通過住宿分享和體驗分享這種創新思路,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動更環保的旅遊方式。

據統計,在Airbnb愛彼迎的註冊房東中,有60%提供了環保回收的設施或信息;有28%會為房客提供公交卡和出行信息,鼓勵房客使用公共運輸出行;有16%為房客提供了腳踏車;47%提供可以多次使用的洗漱用品;39%表示他們使用了綠色環保的清潔產品;另外還有9%採用了太陽能設備。

這一點,只要體驗過Airbnb愛彼迎的服務就能直觀地感受到。

通過關心環保事業的房東和短租遊客之間的互動,Airbnb愛彼迎正在全球範圍內推動綠色可持續的旅遊方式,倡導對自然更加友好的生活模式。以成都這座新國際化都市和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為契機,Airbnb愛彼迎將會為中國和世界帶來更多更美的改變。

這也是Airbnb愛彼迎一直以來秉持的一種美好的理念——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分享,讓旅遊更健康、更綠色,也讓更多人參與到對環境的關注中來。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