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澈

靈澈

靈澈生於唐玄宗天寶五年,卒於憲宗元和十一年,年七十一歲。

基本信息

靈澈(公元七四六年至八一六年),本姓湯

靈澈靈澈
氏,字源澄,越州會稽人。生於唐玄宗天寶五年,卒於憲宗元和十一年,年七十一歲。雲門寺律僧。少從嚴維學為詩,後至吳興與皎然游。貞元中,皎然薦之包佶,又薦之李紆,名振輦下。緇流疾之,造蜚語激中貴人,貶徙汀州。後赦歸,卒於宣州。澈著有詩集十卷,酬唱集(大曆至元和中人)十卷,(均《新唐書藝文志》)並傳於世。

宋高僧傳

唐會稽雲門寺靈澈傳
釋靈澈。不知何許人也。稟氣貞良執操無革。而吟詠性情尤見所長。居越溪雲門寺。成立之歲為文之譽襲遠。講貫無倦生徒戾止如闤闠焉。故秘書郎嚴維劉隋州長卿前殿中侍御史皇甫曾。睹面論心皆如膠固。分聲唱和名散四陬。澈游吳興與杼山晝師一見為林下之游。互相擊節。晝與書上包佶中丞盛標揀其警句最所重者歸湘南作。則有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如今還向山邊去。唯有湖水無行路句。此僧諸作皆妙。獨此一篇使老僧見欲棄筆硯。伏冀中丞高鑒深量。其進諸乎。其舍諸乎。方今天下有故大賢勤王。輒以非急乾請視聽。亦昭愚老僧不達時也。然澈公秉心立節不可多得。其道行空慧無慚安遠。復著律宗引源二十一卷。為緇流所歸。至於玄言道理應接靡滯。風月之間亦足以助君子之高興也。其為同曹所重也如此。晝又齎詩附澈去見。佶禮遇非輕。又權德輿聞澈之譽。書問晝公。回簡極筆稱之。建中貞元已來。江表諺曰。越之澈洞冰雪。可謂一代勝士。與杭標霅晝分鼎足矣。不測其終。

古籍著作

大藏治病藥》[普通古籍] / (唐)釋靈澈撰
大藏經曰:救災解難,不如防之為易。療疾治病,不如避之為吉。今人見左,不務防之而務救之,不務避之而務藥之。譬之有君者,不思勵治以求安。有身者,不惜保養以全壽。是以聖人求福於未兆,絕禍於未萌。蓋災生於稍稍,病起於微微。人以小善為無益而不為,以小惡為無損而不改。孰知小善不起,災難立成;小惡不止,大禍立至。故太上特指心病要目百行,以為病者之鑑。人能靜坐持照察病有無,心病心醫,治以心藥。奚伺盧扁,以療厥疾。無使病積於中。傾潰莫遏,蕭牆禍起,恐非金石草木可攻。所為長年,因無病故,智者勉焉。 喜怒偏執是一病。亡義取利是一病。好色壞德是一病。專心繫愛是一病。
縱慾無理是一病。縱貪蔽過是一病。毀人自譽是一病。擅變自可是一病。
輕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以智輕人是一病。乘權縱橫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寡是一病。以力勝人是一病。威勢自脅是一病。
語欲勝人是一病。貨不念償是一病。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傷人是一病。
與惡人交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愚人自賢是一病。以功自矜是一病。
誹議名賢是一病。以勞自怨是一病。以虛為實是一病。喜說人過是一病。
富驕人是一病。以賤訕貴是一病。讒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顯是一病。
以貴輕人是一病。以貧妒富是一病。敗人成功是一病。以私亂公是一病。
好自掩飾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陰陽嫉妒是一病。激厲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愛是一病。堅執爭鬥是一病。推負著人是一病。文拒鉤剔是一病。
持人長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施人望報是一病。無施責人是一病。
與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憎是一病。好殺蟲畜是一病。蠱道厭人是一病。
毀訾高才是一病。憎人勝己是一病。毒藥耽飲是一病。心不平等是一病。
以賢貢犒是一病。追念舊惡是一病。不受諫諭是一病。內疏外親是一病。
投書敗人是一病。笑愚痴人是一病。煩苛輕躁是一病。撾捶無理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多疑少信是一病。笑顛狂人是一病。蹲踞無禮是一病。
醜言惡語是一病。輕慢老少是一病。惡態醜對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當權任性是一病。詭譎諛諂是一病。嗜得懷詐是一病。
兩舌無信是一病。乘酒兇橫是一病。罵詈風雨是一病。惡言好殺是一病。
殺人墮胎是一病。干預人事是一病。鑽穴窺人是一病。不借懷怨是一病。
負債逃走是一病。背向異詞是一病。喜抵捍戾是一病。調戲必固是一病。
故迷誤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驚胎損形是一病。水火敗傷是一病。
笑盲聾啞是一病。亂人嫁娶是一病。放人捶撾是一病。教人作惡是一病。
含禍離愛是一病。唱禍道非是一病。見貨欲得是一病。強奪人物是一病。
此為百病也。人能一念,除此百病。日逐檢點,使一病不作,決無災害痛苦,煩惱凶危。不惟自己保命延年,子孫百世,永受其福矣。 大藏經曰:古之聖人,其為善也,無小而不崇。其於惡也,無微而不改。改惡崇善,是藥餌也。錄所謂百藥以治之: 恩無邪辟是一藥。行寬心和是一藥。動靜有禮是一藥。起居有度是一藥。
近德遠色是一藥。清心寡欲是一藥。推分引義是一藥。不取非分是一藥。
雖憎猶愛是一藥。心無嫉妒是一藥。教化愚頑是一藥。諫正邪亂是一藥。
戒敕惡僕是一藥。開導迷誤是一藥。扶接老幼是一藥。心無狡詐是一藥。
拔禍濟難是一藥。常行方便是一藥。憐孤恤寡是一藥。矜貧救厄是一藥。
位高下士是一藥。語言謙遜是一藥。不負宿債是一藥。愍慰篤信是一藥。
敬愛卑微是一藥。語言端愨是一藥。推直引曲是一藥。不爭是非是一藥。
逢侵不鄙是一藥。受辱能忍是一藥。揚善隱惡是一藥。推好取醜是一藥。
與多取少是一藥。稱嘆賢良是一藥。見賢內省是一藥。不自誇彰是一藥。
推功引善是一藥。不自伐善是一藥。不掩人功是一藥。勞苦不恨是一藥。
懷試抱信是一藥。覆蔽陰惡是一藥。崇尚勝己是一藥。安貧自樂是一藥。
不自尊大是一藥。好成人功是一藥。不好陰謀是一藥。得失不形是一藥。
積德樹恩是一藥。生不罵詈是一藥。不評論人是一藥。甜言美語是一藥。
災病自咎是一藥。惡不歸人是一藥。施不望報是一藥。不殺生命是一藥。
心平氣和是一藥。不忌人美是一藥。心靜氣定是一藥。不念舊惡是一藥。
匡邪弼惡是一藥。聽教伏善是一藥。忿怒能制是一藥。不乾求人是一藥。
無思無慮是一藥。尊奉高年是一藥。對人恭肅是一藥。內修孝悌是一藥。
恬靜守分是一藥。和悅妻孥是一藥。以食飲人是一藥。勖修善事是一藥。
樂天知命是一藥。遠嫌避疑是一藥。寬舒大度是一藥。敬信經典是一藥。
息心抱道是一藥。為善不倦是一藥。濟度貧窮是一藥。舍藥救疾是一藥。
信禮神佛是一藥。知機知足是一藥。清閒無欲是一藥。仁慈謙愛是一藥。
好生惡殺是一藥。不寶厚藏是一藥。不犯禁忌是一藥。節儉守中是一藥。
諫己下人是一藥。隨事不慢是一藥。喜談人德是一藥。不造妄語是一藥。
貴能援人是一藥。富能救人是一藥。不尚爭鬥是一藥。不淫妓青是一藥。
不生奸盜是一藥。不懷咒厭是一藥。不樂詞訟是一藥。扶老挈幼是一藥。 此為百藥也。人有疾病,皆因過惡陰掩不見,故應以疾病,因緣飲食風寒惡氣而起。由人犯違聖教以致魂迷魄喪,不在形容,肌體空虛,精氣不守,故風寒惡氣,得以中之。是以有德者,雖處幽闇,不敢為非。雖居榮祿,不敢為惡。量身而衣,隨分而食。雖富且貴,不敢恣欲。雖貧且賤,不敢為非。是以外無殘暴,內無疾病。然吾人可不以自維自究,以百藥自治,養吾天和,一吾胸臆,以期長壽之地也哉。
以佛法來講,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來,所謂心不正,心不淨,人身就多病。什麼叫淨心呢?平常無妄想、無雜念,絕對清淨,才是淨心。有妄想,有雜念、有煩惱,是因喜怒哀樂、人我是非而來的。裡面提到很多病,一條條都是關於我們心理行為的毛病。

今存詩詞

東林寺寄包侍御

靈澈靈澈

古殿清陰山木春,池邊跂石一觀身。
誰能來此焚香坐,共作壚峰二十人。
東林寺酬韋丹刺史
年老心閒無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
九日和於使君思上京親故
清晨有高會,賓從出東方。
楚俗風煙古,汀洲草木涼。
山情來遠思,菊意在重陽。
心憶華池上,從容鴛鷺行
元日觀郭將軍早朝
欲曙九衢人更多,千條香燭照星河
今朝始見金吾貴,車馬縱橫避玉珂。
初到汀州
初放到滄洲,前心詎解愁。
舊交容不拜,臨老學梳頭。
禪室白雲去,故山明月秋。
幾年猶在此,北戶水南流。

聽鶯歌

新鶯傍檐曉更悲,孤音清泠囀素枝。
口邊血出語未盡,豈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葚,不銜苦李花。
偶然弄樞機,婉轉凌煙霞
眾雛飛鳴何跼促,自覘游蜂啄枯木。
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鷺長在汀洲宿。
黑雕黃鶴豈不高,金籠玉鉤傷羽毛。
三江七澤去不得,風煙日暮生波濤。
飛去來,莫上高城頭,莫下空園裡。
城頭鴟烏拾膻腥,空園燕雀爭泥滓。
願當結舌含白雲,五月六月一聲不可聞。

宿東林寺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無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聞,焚香獨為鬼神說

天姥岑望天台山

天台眾峰外,華頂當寒空。
有時半不見,崔嵬在雲中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詩文解釋】
蒼翠山林中的竹林寺,遠遠傳來晚鐘的聲音。
背著斗笠,披著夕陽的餘輝,獨自向青山歸去。
【詞語解釋】
杳杳:深遠處。
荷笠:斗笠掛在背上。荷:負。此寫行僧形象。
【詩文賞析】
竹林寺在潤州(今江蘇鎮江),是靈澈此次遊方歇宿的寺院。這首詩寫傍晚時分,詩人送靈澈返回竹林寺,抒發了對靈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現了靈澈清寂的風度。全詩即景寫情,構思精緻,語言精練,純樸秀美,意境閒淡。
【相關資料】
皎然俗姓謝,自稱是謝靈運的十世孫。皎然字清晝,別人尊稱其為晝公。皎然的詩歌,在當時和後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於頓稱他“得詩人之奧旨,傳乃祖之菁華,江南詞人,莫不楷范。”蘇軾有詩云:“沽酒獨教陶令醉,題詩誰似皎公清?”嚴羽說:“釋皎然之詩,在唐諸僧之上。”當時,江南地區很多文人向他學習寫詩。“世之言詩僧多出江左。”會稽詩僧靈澈也住在吳興,經常同皎然討論詩歌創作的技巧。靈澈的輩分比皎然小,又接受過皎然的指點,權德輿稱他是皎然的入室者,說他的詩歌如“風松相韻,水玉相扣”。青少年時期的劉禹錫,同詩僧皎然、靈澈有過一段師生關係。劉禹錫入仕後,仍與靈澈保持著聯繫。靈澈圓寂以後十七年,劉禹錫為他的詩集寫過前言。這就是著名的《澈上人文集紀》劉禹錫投師於皎然門下的情景,他在這篇前言中有生動的記載:“初,上人在吳興,居何山,與晝公為侶。時予方以兩髦執筆硯,陪其吟詠,皆日:‘孺子可數。’”劉禹錫對兩位詩僧十分敬仰。每當皎然和靈澈寫詩的時候,他雙手捧著筆硯,很恭敬地陪侍在旁邊一起吟詠。劉禹錫當時年紀雖然很小,但詩已寫得不錯,得到了皎然和靈澈的稱讚。他們風趣地學著秦末張良的老師圮上老人的口吻說:“孺子可教”,表示出對這位小詩人的求學態度和接受能力是很滿意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