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

突厥人

突厥族是中亞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現在全球約有1.3億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人,他們大多自稱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後裔。這些人的分布在土庫曼斯坦、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的新疆,遍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突厥人是黃白混血人種,居地高昌北山一帶盛產銅、鐵等金屬,突厥在南北朝時期就掌握了鍛冶技術。約在公元五世紀時,就開始創造並使用文字了。字母約有三十五個,有元音五個、半元音兩個,輔音分硬性、軟性和流性。宗教信仰有薩滿教、襖教(拜火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佛教。

基本信息

簡介

突厥人突厥人
“突厥”一詞分廣義和狹義。狹義專指公元6-8世紀在中國北方和西北建立突厥汗國的突厥族;廣義則包括突厥、鐵勒諸部。根據17世紀成書的《突厥語辭典》,意為“最成熟的興旺之時”。突厥人屬於中亞民族,其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文字為古突厥文字母拼寫。突厥人創造文字,開北方民族之先河,遺字散見於陰山和烏蘭察布草原的岩畫和蒙古國的碑刻上。突厥人在南北朝至唐朝時住在現今中國西北地區。公元6世紀遊牧金山(今阿爾泰山),初屬柔然族。西魏時首領土門連續敗鐵勃,破柔然,建立政權,東至遼海,西抵西海(鹹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為東西兩部,唐太宗貞觀四年攻滅東突厥,顯慶四年唐又滅西突厥,餘部西遷中亞

歷史

突厥人突厥人
關於突厥族起源,有兩則歷史傳說,這兩則傳說都與有關。一說,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後被鄰國所滅,當時有一個10歲的小男孩,士兵見他年小,沒忍心殺死他,便將他砍去雙腳扔到荒草中。後來,小孩被一隻母狼救去,長大以後與狼結合;鄰國國王聽說這小孩已長大,怕有後患,便派人將他殺了,殺他的人,見他身旁有一條狼,也想一起殺掉,狼逃跑了,逃到高昌北邊的山洞裡。在那個山洞裡,狼生下lO個小男孩,他們逐漸長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後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爾泰山一帶,阿爾泰山形似作戰時的頭盔,當地人稱其為突厥,所以他們就以突厥為族號了。
另一說,突厥原在匈奴之北,其部落首領有兄弟17人,其中一個叫伊質泥師都,為狼所生。泥師都娶二妻,一妻孕生了四個男孩。大兒子名納都六,後來被推為部落首領,定國號突厥。納都六有10個妻子。納都六死後,10位妻子帶著自己的兒子來到大樹下,約定所有的孩子向樹跳躍,誰跳躍得最高,誰為首領。納都六小妻所生阿史那年幼敏捷,比所有的孩子跳躍得都高,遂被推為首領。這一說法,也說明突厥族為狼所傳。
公元五世紀,突厥人成為柔然的種族奴隸,被迫遷居於金山(今阿爾泰山)南麓,為柔然奴隸主鍛鐵,被稱之為“鍛奴”。
柔然多次被北魏太武帝領兵擊敗,尤其是在公元429年,很多敕勒高車等各部落紛紛脫離柔然統治,投向北魏一方,人數達30萬餘眾。而隨著柔然軍事上的慘痛失利,其他尚未投靠北魏的草原部落都開始不斷進行逃亡和反抗。(參考百科:北魏破柔然之戰)
從五世紀後葉起,柔然被奴役的部落不斷進行逃亡和反抗,敕勒各部最為激烈。突厥人也逐步擺脫了被奴役的地位。
公元546年(南北朝後期,北方的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率領部眾,打敗和合併了鐵勒各部五萬餘落,開始發展壯大起來。他們一方面與柔然斷絕關係,另一方面,向西魏求婚。公元551年,西魏把長樂公主嫁給土門首領。公元552年,土門發兵大敗柔然。土門遂以漠北為中心,建立起突厥政權——突厥汗國。此後不久,土門弟點密,統領大軍十萬人,攻占了西域各地,自立為伊利可汗,建汗庭於鷹娑川(今新疆車縣西北的小裕勒都斯河)。後又在今中亞楚河西岸設立夏都。在突厥西部形成一個半獨立的勢力。
552年突厥打敗柔然,建立起幅員廣闊的突厥汗國,勢力迅速擴展至蒙古高原。
東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穩,從甘肅一帶向隋朝發起大舉進攻,隋文帝不得不發兵抵禦。
公元553年,土門死,土門弟木桿可汗即位。突厥滅柔然,東走契丹及奚,北並契骨,勢力日漸強盛。突厥政權轄境遼闊,東自遼水,西至裏海,南達阿姆河,北抵貝加爾湖。汗庭設在於都斤山(今鄂爾渾河上游杭愛山之北山)。
突厥汗國成立之後,把中亞草原、西域諸城郭國家、蒙古草原統一了起來,並創造了文字——突厥文——這是前所未有的,以前強大的匈奴和柔然都沒有自己的文字,逐漸形成了一個共同的語言——突厥語,這個突厥語系(也稱阿爾泰語系)橫貫整個亞洲,覆蓋了從東北亞——蒙古大草原——中亞腹地——小亞細亞的廣大地區,這包括了我國長城以北地區和整個新疆地區。
公元562年(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突厥人先與波斯薩珊王朝結盟,滅掉了突厥西部的勁敵噠王國並瓜分其地。但突厥人立即撕毀與波斯的議約,占據了噠故地全部,與拜占庭帝國在西亞的邊境直接建立了連線,控制了絲綢之路。他們將在與中原王朝作戰時獲得的絲綢等財物轉手賣到西方市場,獲利甚豐。但面對強大的波斯帝國,他們必需有新的盟友。公元568年,一個突厥使團來到君士坦丁堡,與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結成同盟,於是爆發了雙方聯合進攻波斯的長達20年的戰爭。
突厥初起時,正逢內地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的分裂和動亂時期。強盛而驕橫的突厥人時時闖入內地劫掠財富人口。但當隋朝於公元581年建立後不久,突厥卻因內訌而分裂為東西兩部。這就使中原與突厥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改變。西突厥在阿爾泰山以西,東突厥則控制著東起興安嶺西到阿爾泰山的廣大地區。
貞觀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李世績、柴紹、薛萬徹,統兵10萬,分道出擊突厥。李靖出奇制勝,在定襄大敗突厥,頡利逃竄,李在白道截擊,降其部眾五萬餘人。兩將又督兵疾進,大破敵軍,頡利西逃吐谷渾,途中被俘。時值當年三月,東突厥滅亡。懾於大唐天威,“西北諸蕃,鹹請上(太宗)尊號為天可汗”。
唐朝把東突厥降民安置在幽州至靈州一線,分突利可汗之地置順、佑、化、長千州都督府,以突利為順州都督統其部眾;又分頡利可汗之地為6州,置定襄、雲中二都督府,任命阿史那思摩為北開州都督,統轄頡利舊部,阿史那蘇尼失為北寧州都督。
頡利可汗被俘後,突厥餘部共推小可汗斛勃為主,打敗薛延陀,在金山(阿爾泰山)之北建立牙帳,自稱乙注車鼻可汗,收籠突厥散族,有兵3萬人,勢力復強。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派高侃率回紇、仆骨兵攻打車鼻可汗,突厥各部紛紛投降。唐朝在其地設定新黎等12州,分隸雲中、定襄二都督府。高宗永徽元年(650年),高侃率兵出擊,突厥諸部不服車鼻可汗調遣,車鼻遁逃,在金山被唐軍捉獲,其部眾被安置在郁督軍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抗愛山北),設定狼山都督府統轄。唐朝在此基礎上設定單于、瀚海二都護府,統領各都督府,有效地管轄這一地區。
此後,中國史籍中的突厥事跡逐漸消失,而在波斯人、阿拉伯人、拜占庭人和後來的西方人的史籍中,一批批名為“突厥人”的民族卻在中亞大地上縱橫馳騁,給世界歷史留下深遠的影響。
10世紀末起,波斯人的薩曼王朝衰微,在內部紛爭的情況下,領土內的突厥族逐漸得勢,自稱君主。到了該世紀的最後年代,布格拉汗的後嗣伊列克(Ilik)汗遂進入布哈拉取代薩曼王朝。這個王朝的勢力達到天山南路的西部大概從這時開始。據伊斯蘭教史家的記載,1043年有巴拉薩衷和天山南路的喀什噶爾(即漢代的疏勒)附近突厥族一萬帳皈依伊斯蘭教。這應是領有粟特地區的布格拉汗朝即黑汗王朝發展其勢力於天山南路西部的結果。到該世紀末,喀什噶爾向的葉爾羌(漢代以後稱莎車)也傳入了伊斯蘭教。這從當地新出土的文書可以得到證明。該文書為伯希和所獲,內為寫有1096年日期的關於當地突厥人買賣土地的內容,當事人要在伊斯蘭教徒官員面前宣誓。用語為阿拉伯語,書式為伊斯蘭教徒中間流行的普通形式,署名混用阿拉伯文和回鶻文。這說明對不會寫阿拉用文字的人允許使用回鶻文字.伊斯蘭教傳播以前流行於天山南路突厥人中的這種文書的用語為突厥語,書式全模仿唐時的形式。由於伊斯蘭教的傳播,才有上述這種變化。
伊斯蘭教在突厥人中的傳播,象其它宗教例如摩尼教傳播的情況一樣,不單對他們的信仰,也對其一般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如前所述,伊斯蘭教徒都要直接學習阿拉伯文聖典,隨著伊斯蘭教信仰的盛行,阿拉伯文字和語言也在教徒中得到迅速的傳播。從而在閱讀聖典以外的用同樣語言寫的書籍並獲得各種知識的同時,也為用突厥語阿拉伯字母撰寫著作開闢了道路。著名的《福樂智慧》(QudatγuBilig)的發現就是這個勢頭的開端,為當地突厥文學興盛揭開了序幕。此書為巴拉薩袞人尤素甫Yusuf於1069年在喀什噶爾寫成,是獻給哈拉布格拉汗的。依現存維也納寫本,全書由73章組成,用當時該地流行的突厥語韻文以阿拉伯字母寫成。尚有用回鶻字母書寫的抄本。這是為不懂阿拉伯字母的人專用回鶻字母抄寫的。其內容為從伊斯蘭道德立場,說教處世之道,把正義、幸福、智慧、知足四者人格化,用這四個人的問答形式來布上正確之道。著者說此書主要是為王者寫的,但也適用於民眾。著者又說用阿拉伯語、波斯語寫成的這等著作很多,但用突厥語寫成的這是第一次,突厥人對此書能用突厥語寫成,會感到驚嘆。在當時當地伊斯蘭教徒間所謂書籍,一般只知為波斯語、阿拉伯語的,看到有用阿拉怕文字拼寫自己語言的大部頭著作當然要感到驚異和得意了。應當承認,在當地突厥族的文化發達上,信奉伊斯蘭教當起了很大作用。
在這突厥族伊斯蘭教徒文運進步的開始階段,尚有與《福樂智慧》幾同時編寫的用阿拉伯語解釋的《突厥語大詞典》[3],但文化一般水平的提高不是很容易的,突厥文學引人注目的發展尚有待三百年以後。兩河地方由於突厥族的侵占,粟特人遭到毀滅的命運。古粟特文明到了11世紀中期也和其語言一起差不多已消亡,代之而起的為在當地得到發展的同屬伊朗語的波斯語。由於宗教上的關係,阿拉伯語當然占有優勢。但阿拉伯語屬於閃米特語系,與伊朗民族的語言不同。當伊斯蘭教徒征服波斯後,東方伊朗民族在各種事情上總是與巴格達教主的政教合一政權發生捭闔,他們在語言和一般文化上仍頑強地執著於固有的傳統。在從來通行於中亞到東亞的粟特語滅亡後,代之而起的波斯語直到突厥文字興盛時為止,一直保持著這種狀況。蒙古時代波斯語成了中亞及其以東的國際語。
蒙古領有中央亞細亞是西域史上的大事件。從文化方面來看,無疑是阻礙了其前進的步伐,但也來產生什麼大的變化。蒙古人原為崛起於漠北的小民族,發達程度與附近的民族相同,到底尚未離開未開化的狀態。隨同其勢力的發展,諸種制度也漸次具備。要之,在開始時不外是採用契丹、女真、回鶻等先進民族的東西,其中尤以受回鶻文化影響最多。蒙古襲用回鶻字母就是一個證明。蒙古族的活動有如惡魔之猖撅,所到之處破壞了所有文化的說法不見得妥當。蒙古人的一貫方針是,對進行抵抗的雖實行徹底的破破和殺戮,但對不抵抗的則讓其保持原樣。蒙古族自己沒有高度文化,所以很注意吸收所有文明的優點。在占有中亞後,即使未對其文化的發展有過貢獻,但也未故意阻止其發展。所以中亞文化在蒙古族占有該地後,仍緩慢地有所發展。事實上伊斯蘭教並未受到蒙古政權的任何迫害,而是和其它宗教一樣享有信教和宣傳的自由,其教徒也得到蒙古之任用,未受任何限制。成吉思汗西侵時在花刺子模首都得到提拔、以後服務於幾代蒙古可汗的、在理財上建立功勞的牙刺瓦赤、馬思忽惕父子兩人,以及其它受到蒙古朝廷重用的伊斯蘭教徒是很多的。在蒙古政權初期被任命掌管錫爾河、阿姆河之間地方民政的有名的Jumilat-ulmulk,不言而喻也是伊斯蘭教徒。他當時在那裡建有許多伊斯蘭教寺院和學校,蒙古人對此種事業未加任何壓迫,從而此時伊斯蘭教得到了更大的發展。不僅幾乎擴及到全部突厥人中,在新來中亞的蒙古族中也有改宗者,並給其廣泛進出東亞創造了條件。
南宋滅亡後,中國在元朝統治下統一了,各民族間的關係也有了新的發展變化,東北的女真人、契丹人,漠北的蒙古人,西北的維吾爾人,西南的藏、彝、白、僮(壯)、苗、瑤等各族人民,都處在這個統一政權範圍內。最高統治階級所屬的蒙古族,過去只局限於在大漠南北遊牧生存,同中原來往不多,則通過駐防、分封、屯田、從政等關係,大量遷居內地,吸收漢族文化。原來的契丹人、女真人,由於遼金兩朝的會聚融合,多數都已漢化,元朝也稱他們為漢人。這時還產生了一個新的民族——回回族。他們原是居於中亞和西亞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部分維吾爾、波斯和阿拉伯人,自唐代以來就有東遷者,蒙古西征後,中西交通大開,加之元朝和中亞、西亞政治經濟關係的密切,他們就大批來到中國內地,在和漢族人的多種交往中,他們仍保有信奉伊斯蘭教的風俗習慣,從而形成了一個不同於漢族和其他族的新民族——回回族。回回族在燕趙地域也多有分布。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不久重新統一全國。突厥統治者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樣從各個割據者手中勒索財物了,因此趁此時唐朝國力還不十分強大,連年進擾內地,掠奪人口和財富。東突厥頡利可汗曾親率大軍15萬入攻并州,擄男女5000餘口;又曾率騎兵10餘萬大掠朔州、進襲太原;更於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即位之時率兵20萬直逼唐都長安城外渭水便橋之北,距長安城僅40里,京師震動。唐太宗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臣下及將士隔渭水與頡利對話。頡利既見唐軍軍容威嚴,又見太宗許以金帛財物、與之結盟,乃領兵而退。(“渭水之盟”)
突厥汗國,勢力迅速擴展至蒙古高原。其文化及風俗習慣,如製造高輪木車、東向拜日、崇拜薩滿巫師等,對契丹、蒙古多有影響。突厥人的後裔汪古部在陰山以北遊牧,因支持成吉思汗建國有戰功,被蒙古人視為“安答(夥伴)”,與成吉思汗家族保持世世通婚的密切關係。突厥汗國後分東、西突厥和後突厥,立國近200年(552年—745年)。

軍事

突厥軍隊最主要的裝備是戰馬和兵器,中國史書雖有記錄,但頗嫌簡略。因此必須用考古資料來詮釋文獻,才能提供一個關於突厥軍隊裝備的具體概念:
《唐會要》卷七二《諸蕃馬印》條云:"突厥馬技藝絕倫,筋骨合度,其能致遠、田獵之用無比。"這裡已經概括地描述了突厥馬的體質結構和工作性能,下面根據考古資料作些補充。前蘇聯科學院物質文化研究所考古隊,曾在阿爾泰的牧民古墓中,掘出馬的殘骸23副,其中屬於七、八世紀即突厥時代的共12副,包括肢骨10件、頭骨6件。據查勒金研究,這12副馬骸有11副可歸入體高134——142厘米的"草原"馬型,即幾乎占總數的92%。因此可以確定,突厥時代阿爾泰馬群基本部分的體型與現代哈薩克馬近似。哈薩克馬即我國所謂"伊犁馬",是良種之一。《唐會要》的上述記載,看來是可信的。
有馬必有馬具,但文獻失載,因此只能全部徵引考古資料。馬鞍大概因質料不便長久保存,所以沒有遺留到今天,但馬銜和馬鐙則曾大量出土。突厥時代阿爾泰的馬銜是鐵制,成對,但不完全相稱。銜有兩環,環端穿孔系帶。帶扣由鐵、銅或骨製成,扣里有活軸,使帶可松可緊。馬鐙據庫萊墓葬群出土所見,可分三類:
(l)最流行的是寬鐙板、小革孔的8字形馬鐙;
(2)形制略簡,環孔頂端扁平,開一革孔;
(3)此類形制最繁,環孔上方有高鼻,革孔橫開。
這些馬鐙製作甚巧,環孔及樓板鏤刻花紋,有的鐙還鑲上草木紋銀錯。馬橙的使用對突厥軍隊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騎士的腳有了著力點,便能變砍擊為切擊,從而提高殺傷效果。
突厥軍隊使用的兵器,據《周書·突厥傳》云:"兵器有弓矢、鳴鏑、甲鞘、刀劍。"現參照考古資料,分為射遠器、衛體武器、短兵和長兵四類,逐項進行考釋。
(l)射遠器:包括弓矢和鳴鏑。阿爾泰人在銅器和鐵器時代早期,用簡單的曲體木引七至九世紀才使用形制較繁的引從阿爾泰突厥墓的發掘中,可知這種弓具有如下結構:木胎,把手及兩端以骨為社。卸弦平放時其長度為1.25米,持滿時兩端曲屈成M字形。這種骨襯M字形弓,其射程、強度和準確性均較古弓為佳。鐵制箭鏃多為三角形的三葉鏃。鏃葉穿孔,鏃的下方附有鑽孔的骨質球體,射出時遇風發響,這就是"鳴鏑"。
(2)衛體武器:阿爾泰古墓至今尚未發現突厥人服用的盔甲。但中國文獻對此屢次提及,如唐太宗說突厥"以甲冑為常服"(見前引),黑齒常之"見賊徒(指突厥兵)爭下馬著甲",皆是。古米列夫認為有無甲冑是侍衛之士與控弦之士在裝備上的重要差別。這可能是甲冑不見於阿爾泰墓的原因之一。
(3)短兵:根據阿爾泰突厥墓葬品及蒙古和南西伯利亞突厥石人像的佩飾,可把馬刀、匕首和劍歸人這一類。馬刀柄直,有十字形的臘(也有彎柄無臘的),刀身厚重。匕首也是直柄,惟刀鋒有楔。劍製作甚精,劍身鏤刻圖案,可能是貴族佩用的外來品。
(4)長兵:僅知有長矛和馬絆兩種。阿爾泰墓出土的鐵矛,其形制為銎管頗長,矛尖狹長成校形,以利戳甲。馬絆即套馬索,既是遊牧人的牧具,又是一種武器。由於它有這樣的價值,所以突厥法規定盜馬絆者處死。
突厥軍隊的上述裝備,在當時的條件下是相當優越的,難怪毗伽可汗十分自豪:"我父可汗的軍隊有如狼,他的敵人有如羊!"
突厥軍隊的優異裝備,除自身"工於鐵作"並繼承前代遊牧人的技術遺產外,還與直接利用局部的資源有關。例如黠戛斯"每雨,俗必得鐵,號迦沙,為兵絕犀利,常以輸突厥"。難怪有人把黠戛斯所在的米努申盆地稱作"突厥汗國鐵器製作和兵器生產的基地"。至於當時先進漢文化的影響也值得注意。隋唐兩代突厥與中原連年文兵,通過俘掠和投奔等途徑,人突厥的漢人為數甚多。據《隋書·突厥傳》云:"隋末亂離,中國人歸之者無數,遂大強盛。"可知突厥的"強盛"與這些"中國人"有關。至於他們對突厥軍事技術有何影響,史無明載,下面所述只是一些跡象:"突厥頡利可汗攻馬邑,以(高)開道兵善為攻具,引之陷馬邑而去。"看來,突厥人是在中原降兵幫助下獲得有效的攻城手段的。此外,唐代河東道"北邊突厥",這個地區以產弓著稱,故李德裕"請甲於安定",同時又請"弓人於河東"。弓既是重要的兵器,而河東又屢遭突厥踐踏,很可能有一批弓匠被擄入突厥,成為促進漠北制弓技術發展的外來因素。

文化

圖騰習俗

突厥約興起於公元五、六世紀以前。它原來是一個以“狼”為圖騰的部落。狼這種動物,外貌醜陋,生性貪婪、兇殘。奇怪的是,在某些古代民族的傳說中,狼卻被描述成熱心撫育人類幼兒的善良動物,甚至被視作他們的祖先而加以頂禮膜拜。突厥人以狼為圖騰就是一例。當時,還處於母系社會的階段,“所生子皆以母族為姓”,民族成員過著同姓共帳、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原始氏族社會生活。
突厥起源地在葉尼塞河上游,以狼為圖騰的一個部落,據《周書.突厥傳》中記載,傳說突厥人的祖先與狼結合後,生下十男,十男長大後,各娶妻生子,各自為一姓,阿史那就是其中之一。後來遷移到高昌(今新疆吐魯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
突厥人以狼為圖騰,旗幟上繪製金狼頭。可汗徵發兵馬時,刻木為信,並附上一枚金箭,用蠟封印,以為信符。各部接到信符,立即應徵作戰,戰馬的裝備、給養皆由牧民自備。突厥人善戰,以戰死沙場為榮。實行火葬,死者集屍於帳內,子孫及親屬們殺羊馬祭奠,並走馬繞帳7周,其中一人至帳門前用刀割破自己的臉,血淚交流,連續7次。隨後,擇日取死者平生所乘之馬和經常服用之物,與屍體一同焚化,收其骨灰。春、夏死者,待秋時葬;秋、冬死者,待春季葬。埋葬之日,各地親友前來會祭,仍舉行設祭走馬和割面儀式。葬畢,於墓前立石樹標,依生平殺人之數立石,殺一人,立一石,並以供祭的羊、馬頭掛於石標上,石上刻有死者相貌及生前所經過的戰爭場面。在內蒙古北部草原上,常見此類石人墓。有單石圈、雙石圈以及多石圈等,石圈中間豎立一石人。石人有的刻得很簡單,用一天然石條刻出眉、眼、鼻、嘴,稍加工以顯出頭部。有的石人一手握劍,一手端一杯。這樣的石人墓在中國新疆以及今蒙古國境內、俄羅斯西伯利亞均有發現。
732年,突厥毗伽可汗為紀念其亡弟闕特勤的功勳而立闕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則立於735年。二碑分別記述後突厥汗國的建立者阿史那骨吐祿的長子毗伽可汗和次子闕特勤的生平事跡和功績。二碑俱在今蒙古國後杭蓋省和碩柴達木,彼此相距約1公里,為大理石製成。闕特勤碑正文60行,毗伽可汗碑正文80行,分漢文和突厥文兩部分。闕特勤碑的漢文碑文為唐玄宗親書,而毗伽可汗的漢文碑文則是唐史官李融書寫的,突厥文部分則由兩人的外甥也里特勤撰寫。兩碑是研究突厥歷史和文字(文學)及其與唐朝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

語言

突厥語族是由關係密切的諸語言組成的語族,屬阿爾泰語系(另外還有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突厥諸語言的顯著特點是結構一致,彼此相似,只有楚瓦什語和雅庫特語有較大歧異。它們若與8世紀突厥語碑銘相比時,變化不大(這是相對於印歐諸語言的情況來說),那些碑銘是在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谷及蘇聯葉尼塞河附近發現的。根據歷史地理原則,現代突厥諸語言可分類如下:
1.東南語支(察合台語支或維吾爾語支),包括烏茲別克語、維吾爾語、裕固語(又稱撒里維吾爾語)。
2.西南語支(烏古斯語支或土克曼語支),包括土克曼語、加告茲語、亞塞拜然語以及伊朗境內與亞塞拜然語相近的諸語言。
3.西北語支(基普查克語支),包括吉爾吉斯語、哈薩克語、卡拉卡爾帕克語、諾蓋語、庫梅克語、巴什基爾語、韃靼語、卡拉伊姆語、卡拉恰伊-巴爾卡爾語。
4.東北語支(阿爾泰語支),包括圖瓦語、哈卡斯語、阿爾泰語(衛拉特語)。
5.哈拉伊語,與其它突厥語歧異很大,通行於伊朗。
6.雅庫特語,有時也被劃入東北語支。
7.楚瓦什語,因與其它突厥語差別極大(有許多古老特徵),有時被看作阿爾泰諸語言的一個獨立語群。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唐朝初年傳入中國,遼時傳入燕趙。據史籍記載,遼耶速魯丁奉敕建造北京牛街清真寺,為伊斯蘭教傳入燕趙之始。元代,成吉思汗對投靠他的外族人及其宗教實行寬容政策,一些信奉伊斯蘭教的中亞突厥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開始和蒙古人接觸,當時的官文書中稱他們為"回回人"。1219年蒙古軍3次西侵後,穆斯林民族大批進入中原,有許多被編入"探馬赤軍"。蒙古統一戰爭結束後,忽必烈下令各地探馬赤軍"隨地入社,與編民等",大批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在燕趙定居下來,他們保留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在燕京、和林、定州、易縣建立了一些清真寺。易縣城內清真寺內一幢碑,稱其寺建於元朝。定州市清真寺內一幢碑,建於元至正八年(1348年),碑文中對穆斯林人數、建清真寺及對伊斯蘭教的教理、教義和一些制度都作了記述,成為燕趙伊斯蘭教傳播情況的最早記錄。《秋澗先生大全集》卷八八《為在大都回回戶不納差稅事狀》雲:"今體察到本路(中都路)回回入戶,自壬子年元籍,並中統四年續抄,計二千五百九十三戶。"反映了伊斯蘭教在北京的流傳情況。《元史·贍思傳》稱,贍思家居真定(今河北正定),贍思是元代政治家,塔吉克族學者,他在正定的定居,為伊斯蘭教在燕趙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經濟

由於突厥人所居地高昌北山一帶盛產金屬,突厥在南北朝時期就掌握了鍛冶技術
突厥人約在公元五世紀時,就開始創造並使用文字了。字母約有三十五個,有元音五個、半元音兩個,輔音分硬性、軟性和流性。每個字母有幾種不同寫法,字與字之間介以一個或兩個點,通常由右向左橫寫。清光緒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發現的樹立在今鄂爾渾河畔的突厥文《闕特勤碑》及隨後發現的突厥文《暾欲谷碑》是現存最珍貴的突厥族文化史料。這幾個碑銘是公元八世紀前半期建立的,用散文書寫,詞藻華麗、名式整齊,還有對偶句,表現了一定的文學修養。
敕勒川自公元四二九年敕勒川人數十萬落從貝加爾湖遷來,經過敕勒民族與蠕蠕等其他兄弟民族近一百多年的共同經營與開發,已經變成了人畜兩旺、畜牧業空前發達、農業也已開化的富饒的北方草原了。
後自西魏大統十二年(公元五四六年),也即斛律金唱《敕勒歌》那一年,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打敗併合並了鐵勒各部五十餘落(戶)。木桿可汗時,又擊滅柔然。從此,突厥汗國勢大力強,威服了塞外諸族,不僅擺脫了柔然的種族奴隸的“鍛媽”地位,而且成了北方各族的最大的奴隸主。從此,有較先進文化的突厥人便成了接替敕勒人開發敕勒川的主人了。
突厥人民和被突厥統治下的其他各族人民,以他們勤勞的雙手和智慧,在原有牧業經濟的基礎上,發展了手工業和農業,不斷改變著敕勒川單純牧業經濟的繁榮。
唐初突厥歸附以來,大漠南北已和中原完全統一。突厥和鐵勒各部都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並於大漠南北專門開闢了一條大道,名為“參天可汗道”,沿途設定驛站六十八處,這就打通了敕勒川與中原內外的通道,改變了敕勒川“戰馬頻來去”的荒涼局面,使敕勒川由開發而漸向建設轉化。
突厥人從事畜牧業,過著遊牧生活。畜牧業是突厥人經濟生活的主要基礎。狩獵業也占相當重要的地位。突厥人的養馬技術很高,當時唐朝就交換大批突厥良種馬到中原。冶鐵業和鑄銅業也較發達。
突厥的社會是奴隸制。突厥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中第一個創造了自己文字的民族。突厥人有收繼婚的習俗。
突厥人的宗教信仰有薩滿教、襖教(拜火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佛教。
突厥人十分崇拜天神,認為天神騰格里是主宰一切的神,人類的一切,包括土地、食物、牲畜、權力、壽命、戰爭、勝敗,甚至妻子兒女等都是上天騰格里所賜。在突厥魯尼文的碑銘中,記載有“上天、女神(烏彌)及神聖地水必無疑助吾人(暗中)打擊之”,“蒙天之佑”(墩欲谷碑),“承上天之志”,“因天賦以力”,“由天之意”,“然人生疏有不死,一至上天注定時限之時”(闕特勤碑),“承上天下地之福”(毗伽可汗碑)等語句。《烏古斯可汗的傳說》里也經常提到騰格里,如“騰格里給你大地”、“在騰格里面前我履行了自己的職責”、“願騰格里夢中啟示,我們應驗”等。甚至烏古斯可汗的第一個妻子就是在他“祈禱騰格里”時,隨藍光從天而降的。在這些碑文和史詩里,表達了可汗對騰格里的崇拜和讚頌。隨著對騰格里信仰的發展,騰格里逐漸被用來指稱一切崇高的神靈,除天神騰格里外,還有地一水騰格里。古代突厥人認為有必要用一個詞單獨指稱最有威力的天神,於是便出現了“蒼天騰格里”(Koktengri),蒼天騰格里是宇宙的主宰戶這應是突厥人社會制度進入階級社會在宗教觀念上的反映。
突厥部落阿史德氏崇拜天神,另一部落阿史那氏原來崇拜日神,兩部世代聯姻。後來,突厥人把崇拜天、日合而為一,日為神,大為神名,形成敬天拜日的習俗。天神具有全智、全能的性質,總是作為突厥人的保護神出現。祭把時,只有朝著日出的東方拜,才能獲得神的賜福。因此,突厥人的住所和墓地總是選擇在地。在空曠的草原上舉行祭掃,則需人工建設高台。據史載,突人祭天的風俗:“以五月中旬集他人水,拜祭天神,故都斤西有高國出,上無草樹,謂之勃登凝黎,夏言地神也”。據學者研究:“按勃登凝黎,實乃tengri的譯音,其意非地神,而是天神,參稽其史料,這一在河畔山上祭拜天神的最盛大的節日乃五月八。”
突厥語“曼護賴·蘇雅”(MangalaiSuyah),指從庫車到喀什的塔里木盆地西部和費爾乾地區,意為“向陽之地”。
突厥人原為柔然人的鍛奴,有發達的冶鐵技術,但以遊牧經濟為主。

人種

突厥人是黃白混血人種!
在生物學上,世界上的人種只是一個種,屬於哺乳動物綱—靈長目—人科(Hominida-e)—人屬(Homo)—智人種(Homosapiens)。智人種根據共同遺傳特徵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智人種亞種。1.蒙古利亞人種(Mongoloid)又稱黃種人亞美人種;該人種起源於北亞和東亞的乾旱草原和半荒漠地區,其中包括居住於東亞—東亞北—東南亞的大陸人種、太平洋人種、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種—美洲的印第安人種;該人種在三大人種中人數最多,現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西伯利亞、中南半島、南北美洲;該人種的特徵是皮膚黃色、頭髮黑而直、頭型近似方形,面部寬平,鼻低、顴骨突出,眼狹細。2.尼格羅人種(Negroid)又稱黑色人種赤道人種;起源於非洲,其中包括西非的森林尼格羅人種、中非班圖人種、南非布須曼人種、澳大利亞人種等;該人種現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陸、西印度群島、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其特徵是皮膚黑棕色、毛髮細短、捲曲、體毛特少、眼睛為棕色、頭型長、鼻低而大、唇厚。歐羅巴人種(Europeoid)又名白色人種高加索人種(Cavcasoid);它起源於歐、亞、非相連線地區,包括北歐的波羅的海人種、東北歐的北海—波羅的海人種、南歐的地中海人種、西亞的巴爾幹—高加索人種、中歐人種;該人種現分布於全部歐洲、亞洲的西伯利亞、西南亞、北非、印度、澳大利亞、南北美洲。
從語言來說,白種人分印歐、高加索、閃米特含米特、烏拉爾共4個語系。其中,斯拉夫、日耳曼、拉丁、凱爾特、希臘—阿爾巴尼亞、波羅的、吐火羅、雅利安、安納托利亞、巴斯克屬於印歐語系。(愛爾蘭—威爾斯—蘇格蘭—高盧屬於凱爾特,立陶宛—拉脫維亞——亞美尼亞屬於波羅的,波斯—普什圖—庫爾德語—俾路支—塔吉克—奧塞梯屬於西雅利安,巴基斯坦—印度斯坦—孟加拉—吉普賽—南尼泊爾—僧伽羅—馬爾地夫屬於東雅利安,西臺—呂底亞—呂齊亞屬於安納托利亞)卡巴爾達、車臣印—古什、達吉斯坦、喬治亞屬於高加索語系。猶太阿—拉伯—柏柏爾—衣索比亞索馬里的庫施特古—埃及後裔科普特乍—得的毫薩屬於閃米特含米特語系。
從人種來說,白種人內部同樣差異很大,主要分北歐人種和地中海人種。北歐人種又分為波羅的海亞人種和巴爾幹亞人種;波羅的海亞人種包括大西洋人(凱爾特人)、北歐人(日爾曼人)、東歐人(斯拉夫人);巴爾幹亞人種包括南部斯拉夫人和羅馬尼亞拉丁人。地中海人種分為典型地中海亞人種和高加索亞人種。典型地中海亞人種包括阿爾卑斯人(南部日爾曼人和凱爾特—日爾曼—拉丁混血的法蘭西民族)、地中海人(拉丁人、希臘—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閃米特含米特人、帕米爾人(中亞雅利安人);高加索亞人種包括高加索人和西亞雅利安人。

血統國家

16突厥帝國,民國的土耳其總統印章是由太陽(16點/射線)包圍16個恆星,太陽代表著土耳其共和國和星星代表了16個獨立的突厥帝國已經成立,縱觀歷史,這些問題是:
1、匈奴帝國(公元前204—公元216年)的名稱,創立嫁娶(巴阿特爾)西伯利亞接壤,在北部西藏—克什米爾南部地區,太平洋東部和裏海以西(總面積約18,000,000平方公里)。
2、西部匈奴帝國(48年—216年)的名稱,創立panu的面積超過現今中亞
3、歐洲匈奴帝國(375年—454年)的ŶŪ創辦的蒙朱克、奧克塔爾、魯艾巴爾斯(兄弟)的面積現今俄羅斯南部,羅馬尼亞北部,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南部和中部德國(總面積為4,000,000平方公里),逐步衰退後,454專案。
4、白匈奴帝國(420年―552年)的名稱,創立aksuvar(阿克松古爾),覆蓋全國一半的印度北部,阿富汗與部分東突厥斯坦(總面積為3,500,000平方公里)。
5、格克蒂爾克的帝國(552年—743年)的殘ͻ創辦入學校汗(圖們)在進入山谷的阿爾山區(埃爾蓋內孔)(總面積約18,000,000平方公里)。
6、avar的帝國(562年—796年)的ߌ&ordf,創立bayar汗的面積之間的伏爾加河匈牙利和bessarabiya。
7、hazar的帝國(602年—1016年)的&ordf,創辦的hazar部落gokturks移居到西在該地區定居,從高加索山脈到多瑙河流域的中間俄羅斯。其最大統治者哈坎優素福。
8、維吾爾(740年—1335年)的&frac12,創立kutlugbilgekul汗覆蓋中亞和蒙古北部。
9、喀喇汗王朝(932―1212)的&sup1,創辦的薩爾圖克汗bugra涵蓋跨奧克蘇斯包括地區和伊西balkash湖泊。
10、gazneli(962―1183)的4ɫá創立alptekin面積從跨奧克蘇斯至恆河,從太平洋東岸裏海草原帕米爾(總面積為4,700,000平方公里)。
11、偉大的塞爾柱帝國(1040―1157)由土克曼人建立的帝國,17:30創辦的塞爾柱汗接壤balkash和伊塞克湖和塔里木銀牌在東部地區,愛琴海和mediterrenean海岸的西部,湖鹹海,裏海,高加索和黑海的北部和阿拉伯海灣和阿曼在南方(總面積為10,000,000763公里)。
12、harzemshah(1077―1231)的ģ創立kudrettin麥赫邁特(harzemshah)覆蓋波斯,南高加索,達吉斯坦,阿富汗和大多數中亞國家(總面積為5,000,000平方公里)。
13、金帳汗國(1224―1502)的殘創辦的巴特爾汗涵蓋東歐,在烏拉爾山西部,克里米亞半島及以北地區的伏爾加。
14.帖木兒帝國(1369―1501)的螢幕ª創辦的帖木兒古爾加尼接壤,在巴爾幹半島以西,伏爾加在北印度洋,在南亞和中亞的美稱。
15、莫臥兒帝國(1526―1858)的Ͳª創立babur沙阿涵蓋阿富汗和印度(總面積為2,700,000平方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