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風格
在各類電商的宣傳攻勢中,主打生活用品類的新興電商平台上面銷售的產品是純棉、木質“無印良品”風的類型,甚至讓顧客以為是無印良品開的網店,仔細查看才會發現,一些電商平台是以“MUJI製造商”作為主打賣點,這種打“擦邊球”、風格如此類似的網店一般消費者不留意就上當了。除了電商平台外,廣州市部分商業街也出現一些了店面裝修風格頗類似無印良品或者優衣庫實體店的其他品牌店,導致有街坊乍一看以為無印良品或者優衣庫開了分店,等進入店中細看商品,才發現不是。
在某App中,其羽絨服打出“Armani製造商出品”,外套打出“PRADA製造商出品”、嬰兒衣物打出“英國喬治王子服裝製造商出品”、腳踏車打出“寶馬BMW童車製造商出品”、床架、儲物櫃和檯燈等物品則打出“MUJI製造商出品”等的宣傳語。類似的宣傳語在網易嚴選中也能很明顯見到,如“MUJI製造商”“Coach製造商”“Adidas製造商”“膳魔師製造商”等。
價格
在價格上,這些主打XX製造商出品的產品和品牌天貓旗艦店或者天貓海外專營店的產品有2倍到5倍甚至更高的價差。以純棉眼罩為例,這種電商平台的日式和風便攜眼罩僅需29元,無印良品天貓旗艦店的價格為70元,價格相差2.4倍。而無印良品頗受歡迎的被套套裝(4件)的天貓限定款為590元至650元不等,該平台的日式色織水洗棉四件套標價為299以及399元(視圖案不同價格不同),價格相差不到2倍。
在“必要”App中,一件號稱“Armani”製造商出品的羽絨服標價699元,而在天貓一些中國香港直郵的海外專營店中,相似款式的EMPORIOARMANI羽絨服價格在2380至3000元不等,價格差異約4倍。
影響
不少生活類平台的部分在售產品都以“XX品牌製造商”為噱頭銷售,儘管以“製造商”為擋箭牌,但實際上依然是“扯虎皮拉大旗”,借勢名牌。大打名牌標籤,才能吸引那么多買家關注。雖然面對抄襲、山寨等質疑,這些生活類平台也理直氣壯,表示自己是精挑細選,拿的是工廠貨。然而,很多買家坦承,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平台打出“MUJI製造商”、“膳魔師製造商”、“DIESEL製造商”甚至“PRADA製造商”等口號,他們肯定不會那么主動關注。實際上,除了電商外,也有越來越多實體店在貨品風格、店內裝飾、櫥窗擺設方面“學習”無印良品、優衣庫等識別度較高的品牌店,以至於很多消費者誤以為是品牌的分店。更別說多年前,這些品牌店真正進入內地市場之前,有很多直接打出MUJI或者UNIQLO的“山寨店”。
一個品牌建立不容易,它的價值絕不僅僅是一件產品本身那么簡單。這種電商平台多了,受傷的絕不僅僅是苦心經營多年樹立起來的品牌形象,也讓消費者蒙查查,難以辨識哪些才是真正的好產品。
法規
對於這種打知名品牌製造商或者供貨商旗號的手法,也有服飾類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 暫時沒有法律法規禁止“XX製造商”“XX供應商”這樣的說法。具體要看生產商和品牌商採用的哪種合作方式,是“代工”還是“貼牌”。但品牌本身的價值並不能僅僅靠生產環節決定,還有原料採購、質量把控、甚至售後服務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