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MK2電影公司MK2電影公司(法文名為MK2 S.A),於1974年由法國導演兼製片人Marin Karmitz在巴黎創立,是一家從事電影(尤其是藝術電影)製作與發行的集團,它在巴黎地區還開設了多家影院,直接面向觀眾,推廣自己出品或購買著作權的電影。
歷史
MK2的創始人Marin Karmitz原本是電影導演,但因其作品帶有左翼色彩,而逐漸陷入無人問津的地步。他作為導演前後拍攝了7部影片,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已經在電影界小有名氣,但最後一部電影《以牙還牙》(Coup pour coup,1972年)面臨沒有片商願意發行的困境,這使他決心跨足製片與發行業,並成立自己的電影院。他於1973年開始投身於電影的製作與發行工作,然後於次年5月1日,在充滿傳奇色彩的巴士底廣場上正式開設了第一家擁有四個放映廳的7月14日巴士底(14 Juillet-Bastille)影院-如今改名為MK2 Bastille。“為了儘可能得發掘一些新的電影理念,我永遠都處在不妥協的狀態,永遠都在與某些東西鬥爭。這是意識形態的鬥爭。”Marin Karmitz曾表示說。他即尊重電影發行委員會內部做出的決定,也堅持“自己的電影理念”,他只想每天都“活得有意義”。這種獨立的信念並非出自偶然而是來源於Karmitz幼年時的一段經歷:1941年,還隨父母住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的Karmitz年僅3歲。由於擁有羅馬尼亞人和猶太人的雙重身份,他的生活就像是一場惡夢,一直到現在,那可怖的記憶仍然在這位傑出電影人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當時有個跟納粹合作的鐵路保全隊的士兵用手槍指著Karmitz母親的太陽穴,逼問其丈夫-一個有錢的生意人的下落。“自從那以後,我對任何壓迫、勒索、謊言以及法西斯主義的行為都深惡痛絕......那都是些令我抓狂的做法。”Karmitz強調。9歲那年,他隨家人離開故國前往法國巴黎避難。他從少年時代起,就痴迷於電影,並在不久以後考入巴黎高等電影學院(l'Idhec-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cinématographiques)念書。在1968年的五月風暴中,年輕的Karmitz被四處洋溢的自由氣息所感染,決定投身於電影事業,並先後拍出了《Nuit noire Calcutta》(1964年)、《七天在別處》(Sept Jours ailleurs,1968年)以及《同志》(Camarades,1970年)三部所謂“擾亂時局、宣揚暴動”的片子。正因如此,才如前文所述,遭到片商的抵制,拒絕在他們的影院中放映這些作品。7年後,他終於忍無可忍,決心建立屬於自己的院線。
1974年5月1日,Marin Karmitz的第一家影院-7月14日巴士底正式開張營業,當時門口張貼著開幕影片-《人民的勇氣》(El Coraje del pueblo,1971年)的海報,這是部反映玻利維亞礦工起義的作品。選擇該片的目的不言而喻:“讓電影產業與普通民眾的抗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並為後者服務。”總之,Marin Karmitz打算按照與傳統觀念截然相反的理念經營自己的影院。起先,他放映的都是些原版(沒有經過配音的版本)長片。但是由於影院座落在長期以功夫片以及色情片為主要劇目的街區,他的經營十分慘澹。以至於作為老闆的他跟公司的普通員工一樣,每月就靠區區1500法郎過活,除此之外沒有任何額外津貼。Marin Karmitz還構想將電影、繪畫、音樂與攝影這幾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結合起來。但是在巴士底這樣一個墮落腐化的街區,要實現他的雄心無疑困難重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而且還是完全改造大眾口味(意即將觀眾的興趣從低俗電影轉向完全相反的藝術電影)的典範......”多少年後,這位毫不妥協地藝術電影的擁躉功成名就時如是說。
Karmitz還將同樣的理念運用到自己的電影製片產業上。剛開始,他張開雙臂歡迎那些得不到電影界承認或不受歡迎的導演-例如戈達爾拍攝的影片。這種“垃圾桶策略”(即專撿大片商挑剩的片源-冷門片,原文為stratégie poubelle)很快在1977年的坎城影展上初見成效,MK2出品、塔維尼兄弟(Paolo Taviani和Vittorio Taviani)導演的《我父我主》(Padre padrone,1977年)一舉摘得金棕櫚獎的桂冠。之後的歲月里,同樣由MK2製作、土耳其人Yilmaz Guney導演的影片《自由之路》(Yol,1982年)和美國人加斯·范桑特導演的影片《大象》(Elephant,2003年)先後再奪金棕櫚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