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夫長

百夫長

故事發生在公元117年的英國,影片的大背景是羅馬入侵英國,主人公是跟隨羅馬赫赫有名的第九軍團以及軍團統帥“Virilus將軍”(多米尼克·威斯特飾)遠征英國的百夫長昆圖斯·迪亞斯,他們奉命北上除掉匹克特族人首領Gorlacon,並將該族人斬盡殺絕。不過在匹克特人偷襲中,該軍團全軍覆滅,只有昆圖斯·迪亞斯得以倖存。而歐嘉·柯瑞蘭寇飾演的艾泰恩,因為全家被羅馬人殺害,她自己也被割掉了舌頭,從而和昆圖斯·迪亞斯一起走上了復仇之路。

基本信息

來源

百夫長百夫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初唐四傑
百夫長:指下級軍官。

解釋

古代軍制五人為一伍,長官為伍長,二十人為什長,百人為百夫長,五百人為小都統,一千人為大都統.,三千人為正、偏將,五千人為正、偏牙將,一萬人設正、副將軍。百夫長是一百個人的頭領。相當與現在的一個連長,屬於下級軍官

在古代百夫長所帶的兵員並不是真正的100人,一般情況只有50至70個人組成。類似的還有千夫長萬夫長

角色和職責

百夫長(英語:centurion,拉丁語:Centurio,希臘語:κεντυρίων)是羅馬軍團中的職業軍官,平時負責訓練,戰時負責指揮。大部分百夫長都各自領導一個百人隊(英語:Century,拉丁語:Centuria),但是也有較高等級的百夫長會領導一個步兵大隊(拉丁語:Cohors,通常由6個百人隊組成),或者在軍團中擔任高級參謀的角色。
百夫長這個名稱來自於他們所領導百人隊。百人隊在羅馬軍隊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編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前6世紀的羅馬王政時代。如同其名稱一樣,百人隊最初大約由100人組成。後來百人隊又變為了由60人組成,兩個百人隊組成一個小隊(拉丁語:Manipulus),其中一個有較高的權威。在馬略改革後,標準的百人隊編制又變為80人。
百夫長的職位提升大致是這樣的:百夫長們首先開始領導一個100人(後來變為60人以及最後變為80人)的百人
隊。隨著資歷的提升,他們開始領導所在步兵大隊中更重要的百人隊,然後是領導這個大隊。最優秀的百夫長們會被提升為所在軍團最英勇善戰的士兵所組成的第一步兵大隊的十個百人隊(其他大隊只有六個百人隊)的百夫長(拉丁語:Primi Ordines,意為第一級),並且擔當參謀的角色。每個軍團最高級的百夫長就是第一步兵隊的第一百人隊的隊長——首席百夫長(拉丁語:Primus Pilus,意為第一排)。
所有的百夫長,無論級別多高,都不屬於騎士階層,但是首席百夫長被準許在退休後進入騎士階層,同時所有的百夫長都擁有直接從屬於自己的百人隊。百夫長們還能夠在行軍時騎馬,並且假如被允許結婚的話,他還能接家小來軍團駐地同住。
在一個完整的羅馬軍團中,只有8名軍官的級別高於首席百夫長:指揮軍團的軍團長(拉丁語:Lēgātus Legiōnis),由執政官、皇帝或者元老院指定任命的高級軍事保民官(拉丁語:Tribunus Taticlavus),負責管理器械和營造工作的宿營長(拉丁語:Praefectus Castrorum),以及5名來自騎士階層的主要負責軍團行政事務和戰術指揮任務的低級保民官(拉丁語:Tribūnī Angusticlāviī)。
在現代軍隊體系中,“百夫長”這一稱呼其實涵蓋了很多不同級別的軍銜。普通的百人隊指揮官相當於今日的中尉或上尉,領導步兵大隊的較高級百夫長的軍銜則相當於中校,而具有高級參謀角色的首席百夫長則相當於今日的上校。
在戰鬥中,百夫長的作戰位置一般在百人隊方陣的右前方,領導、鼓舞所在部隊,並與其並肩作戰且身先士卒,向戰友及敵人展示與其所獲得的軍銜相匹配的勇氣與技能,再加上其與眾不同的服飾,因此百夫長們的傷亡往往與軍團整體傷亡數字相比不成比例。例如格奈烏斯·龐培和愷撒之間著名的法薩盧斯戰役中,愷撒的部隊中有30名百夫長陣亡,占百夫長總數的8%,而陣亡士兵卻只占士兵總數的1%。
在百夫長之下的則是軍事特別助理(拉丁語:Optio,意為被選擇),此人是百夫長從所屬百人隊挑選出來的百人隊二號重要角色,但不屬於軍官
百夫長負責他所領導的百人隊或步兵大隊,同時他還要負責軍團士兵的訓練工作。在執行這項工作時,他們經常表現出冷酷的一面,並且會對犯錯的士兵作出毫不留情的懲罰。作為指揮官,百夫長有權對自己的部下予以獎懲。懲罰的措施可能會非常嚴厲,有時還包括死刑。當羅馬軍隊面對艱苦局面時,百夫長們殘苛的訓練以及嚴厲的懲罰措施使得部隊軍紀嚴明,並能夠在面對多於自己的敵人時取得戰鬥的勝利。
但是,百夫長們自己也可能因諸如執勤時睡覺、擅離駐地或者未能給予士兵足夠的訓練這樣的過錯而被上司懲罰。如果某個百夫長因此類行為被判有罪的話,他也可能像他手下的普通士兵一樣被處以死刑。對於別的過錯的懲罰措施還包括各種恥辱的刑罰,例如命令其或不帶佩劍著便服、或手持量地造營房用的桿棒甚或堆土築壘用的泥巴在統帥帳前站一整天(丈量、修築營壘都是普通士兵而不是百夫長的職責)。

制服

羅馬軍團的百夫長們可以通過其服飾予以區分:他們的鎧甲是銀色的,短劍置於身體左側而不是右側,而身體右側則可能會放置匕首,腿上有護脛。由於在作戰行進時也要位於百人隊中,他們也要執盾。百夫長最為顯著的標誌是他們頭頂上的馬毛或羽毛裝飾,與其他普通士兵不同的是,他們的飾板是橫排的而不是縱列。即使新式的多層羅馬片甲Lōrīca Segmentāta在1世紀投入使用後,百夫長們仍然穿著舊時的鎖子甲,通常他們還會在胸前或者其他顯著位置佩戴獎章獲或者其他裝飾物以向其戰友以及敵人彰顯其英勇。百夫長們還會拿著一根通常是藤製的短權杖(拉丁語:vītis)作為其權力象徵,並在訓練時用以鞭打士兵。

成為百夫長的條件

要想成為百夫長的人必須滿足很多限制條件,首先他必須先獲得數位重要人物的推薦信。因此,結交、巴結或者依附於某些重要的元老,有時甚至是執政官或者皇帝本人可能對於想要謀求百夫長職位的人而言大有益處。
年齡限制
成為百夫長的人必須年滿30歲,換言之,假如他16歲進入軍隊,那么此人大半生的時間都在軍隊中摸爬滾打,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來領導其屬下。
社會地位
由於前述候選人需要重要人物推薦信的原因,擁有較好社會關係是候選人的必備條件,而來自較高階層的候選人更可能具備此類條件,因而也更容易成為百夫長。
受教育程度
百夫長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將其上級指揮官的書面命令傳達給手下的兵士,因此他必須具有最起碼的讀寫能力。此外,由於某些時候高級百夫長還兼具參謀職責,因此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成為百夫長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古羅馬軍銜

簡介

百人隊長(百夫長,英文Centurion)在羅馬軍隊編制中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軍銜。百人隊這個編制的歷史一直可以回到瑟維爾斯時期(前6世紀)的阿特如斯肯人(Etruscans),羅馬人(Romans)的軍隊。最初的百人隊長由該隊的士兵中推選出來。後來的百人隊長由羅馬護民官任命,然後通過軍團指揮官的認可。在早期帝政時期百人隊長是由羅馬省份的執政官任命的。但這種任命是基於軍團指揮官和護民官的推薦下產生的。如果候選人在高處有影響力的朋友,甚至羅馬皇帝也可以干預百人隊長的任命。

百人隊長經常讓人想起是由於有戰功從普通士兵中提升到這個位置上的。但這只是挑選百人隊長的一種方法。羅馬禁衛軍士兵在服役滿規定的16年後也可以被任命為軍團的百人隊長。甚至於象equites這樣的平民騎兵也可以直接申請百人隊長一職。要成為百夫長不僅僅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士兵,還要是有很多知識的人。因為百夫長不僅要讀寫命令,有時還要負責一些政治和外交上的職責。

百人隊長中最高級別是primus pilus,“第一矛”,也就是第一大隊(就是羅馬全戰裡面的first legionarycohort)中第一百人隊(雙編制的百人隊)的隊長。這個軍銜一般對於每個“第一矛”百人隊長來說只保留一年。一年過後,該百人隊長將退休或者被任命為軍營長官,主要負責裝備和運輸。這類“第一矛”百人隊長一直可以升官進級,比如作為艦隊指揮官,羅馬禁衛軍指揮官,甚至成為省長(只有輔助兵種守衛的省份)。

歷史

在早期帝政時期一個軍團一般有59名百人隊長(9個大隊,每個大隊有6個百人隊)。第一大隊中5個雙編制的百人隊各有一個。剩下的54個分配給54個標準編制的百人隊。每個百人隊長有一些非委任的參謀官來協助他的日常工作:信號兵(signifer),同時也充當財務,副隊長(optio),百人隊長光榮後的替補同時也充當“訓練官”。私人護衛(tessarius),隊長的保鏢。

標誌

百夫長在軍團里很容易就看出來,他的盔甲是銀色的,小腿有兩塊護脛甲,而且頭盔上由羽毛頭飾。百夫長的著裝具的方法也很特別,劍在左,匕首在右,也要持盾牌。百夫長的職責是訓練士兵,而保持訓練的辦法就是用一根的專門藤條鞭打士兵,這種措施在當時很流行。

百夫長以上的軍官

百夫長以上的軍官分別是:primi,ordines,hastatus,princes posterior,hastatus,princes,primus pilus。Primus pilus是一個軍團的最高指揮官,按規定它至少有50歲,並且至少在這個位置上呆夠一年,之後他就可以退休。它能拿到400,000~600,000第納爾的退休金,還能被授予騎士爵(在屋大維時代一般軍團成員退役後,只能拿到3,000。如果這個人不想退休,那他要么被派到另外的重要職位,要么成為艦隊司令或省總督,或者甚至成為禁衛軍指揮。

軍團里還有一些非職業的高級軍官,這些人一般都是缺乏作戰經驗的,他們能來任職大多是因為皇帝的特別任命,當然,他們也不會賦予重要的職責。這些人一般是負責指揮輔助軍,或者乾脆呆在軍團司令部擔任文職,總之他們對軍團戰鬥力影響不大。

英軍Centurion(遜邱倫,百夫長)主戰坦克

簡介

Centurion主戰坦克英國二戰後裝備的第一代主戰坦克。1943年,英國坦克設計部門開始設計一種稱為A41的重型巡洋坦克,要求有良好的裝甲防護性,安裝1門76.2mm火炮,具有較好的越野行駛性能。A41坦克模型於1944年製成,1945年初製成6輛樣車。這些坦克雖送到德國戰場,但未趕上參加戰鬥。後來生產的A41型坦克稱為遜邱倫MK1型坦克,防護力提高后的A41A型坦克稱為遜邱倫MK2型坦克,兩者均安裝1門76.2mm火炮。英國陸軍第一次使用遜邱倫坦克作戰是在侵朝戰爭期間。此後,埃及、以色列、伊拉克和約旦等國在中東戰爭和黎巴嫩戰爭中,印度在印巴戰爭中,澳大利亞在越南戰場上均使用過。

Centurion主戰坦克Centurion主戰坦克

1945~1962年英國總共生產遜邱各型主戰坦克4423輛,其中MK1型100輛、MK2型250輛、MK3型2833輛、MK5型221輛、MK7型755輛、MK8型108輛、MK9型1輛和MK10型155輛,總共出口遜邱倫坦克2500輛以上。在英國陸軍吸取役的遜邱倫坦克從60年代末開始逐漸被奇伏坦(chieftain)坦克所取代。遜邱倫坦克的使用實踐證明,它具有裝甲防護性可以提高,火炮口徑可以繼續加大的潛力。該坦克最初安裝1門76.2mm火炮,第一次提高火力時被83.4mm火炮取代,後來又被105mm L7式火炮取代。該火炮為其他一些國家所採用,目前仍是豹1(Leopard 1)、梅卡瓦1型(Merkava MK1)、 M48A5、M60A1/A3、Pz61/68、74式和S坦克、維克斯(Vickers)坦克和M1坦克的主要武器。該坦克在服役期間還有其他改進,包括增加燃料攜載量和安裝反向鏇轉的車長指揮塔,但各種型號遜邱倫坦克使用的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則基本相同。

結構

車體為焊接結構,各部位裝甲厚度不等,用兩塊橫隔板分成前後3部分,前部又分成左右兩半,右部是駕駛艙,左部是儲存艙,內裝彈藥和器材箱,中部是戰鬥艙,動力艙在車體後部。駕駛員坐在車體右前的駕駛艙內,有1個向左右開啟的雙扇艙蓋,每扇艙蓋有1個潛望鏡。圓錐形鑄造炮塔體上焊有頂裝甲板,炮塔和火炮總重13t,炮塔座圈直2300mm。車長指揮塔在炮塔頂裝甲右邊,左邊是裝填手出入艙口,炮塔兩側外部帶有裝甲儲物箱,左側開有1個補彈孔,多數坦克炮塔後面有1個儲物架。炮長在火炮右側,車長在炮長後上方,裝填手在火炮左側。早期生產的MK3型坦克炮塔後部有1個安全口。車長指揮塔可以由車長手搖機構進行360°鏇轉,其上有1個雙開式艙蓋、1個帶彈道分劃的潛望式瞄準鏡和7個潛望觀察鏡,車長位置處可以安裝1個紅光探照燈。裝填手艙口有1個前後對開的雙扇艙蓋和1個潛望式觀察鏡。

遜邱倫坦克型演變

遜邱倫坦克

(1945~1962年)

遜邱倫MK1坦克

(1946~1948年)

遜邱倫MK2坦克

(1945~1948年)

遜邱倫MK3坦克

(1947~1956年)

遜邱倫MK4坦克

遜邱倫MK5坦克-----------------遜邱倫MK5/1坦克

(1955~1958年) -----遜邱倫MK5/2坦克

遜邱倫MK6坦克-----------------遜邱倫MK6/1坦克

-----遜邱倫MK6/2坦克

遜邱倫MK7坦克-----------------遜邱倫MK7/1坦克

(1953~1960年) -----遜邱倫MK7/2

遜邱倫MK8坦克-----------------遜邱倫MK8/1坦克

(1955~1960年) -----遜邱倫MK8/2坦克

遜邱倫MK9坦克-----------------遜邱倫MK9/1坦克

----遜邱倫MK9/2坦克

遜邱倫MK10坦克----------------遜邱倫MK10/1坦克

----遜邱倫MK10/2坦克

遜邱倫K11坦克

遜邱倫MK12坦克

遜邱倫MK13坦克

遜邱倫坦克的變型車和改裝型

--- 遜邱倫(MK5)架橋車(FV4002)

--- 遜邱倫(MK5)架橋車ABK(FV4016)

--- 遜邱倫(MK2)培訓甲搶救車(FV4006)

--- 遜邱倫(MK5)皇家工程兵突擊車(FV4003)

--- 遜邱倫灘頭裝甲搶救車(FV4018)

--- 遜邱倫靶車

遜邱倫坦克------------- 

--- 維克斯公司改進的遜邱倫坦克

--- 遜邱倫自行高炮

--- 澳大利亞遜邱倫坦克

--- 丹麥遜邱倫坦克

--- 以色列遜邱倫坦克

--- 約旦遜邱倫坦克

--- 南非遜邱倫坦克

--- 瑞典遜邱倫坦克

電影《百夫長》

基本信息

譯 名 百夫長/世紀戰魂(台)

百夫長百夫長

片 名 Centurion

年 代 2010

國 家 英國

類 別 劇情/動作/戰爭/驚悚/冒險/歷史

語 言 英語

字 幕 英文

MDB評分 6.8/10 (881 votes)

片 長 94 Mins

導 演 尼爾·馬歇爾 Neil Marshall

主 演 麥可·法斯賓德 Michael Fassbender ....Quintus Dias

歐嘉·柯瑞蘭寇 Olga Kurylenko ....Etain

多米尼克·威斯特 Dominic West ....Virilus

洛爾·克拉克 Noel Clarke ....Macros

大衛·莫瑞瑟 David Morrissey ....Bothos

JJ·菲爾德 JJ Feild ....Thax Axelle Carolyn ....aeron

里茲·阿邁德 Riz Ahmed

大衛·勒格諾 David Legeno ....VortiX

烏爾里奇·湯姆森 Ulrich Thomsen ....Gorlacon

James Currie ....Maximus

Dhaffer L'Abidine ....Vigo

Hamish Moir ....Pictish Warrior

伊莫珍·波茨 Imogen Poots ....Arian

蕾切爾·斯特靈 Rachael Stirling ....Drusilla

Christopher Hale ....Pict warrior (uncredited)

Eoin Macken ....Pict Warrior (uncredited)

Robert Roman Ratajczak ....Villager (uncredited)

劇情簡介

公元117 年,羅馬帝國疆域跨越埃及和西班牙,最東延伸至黑海。但是,在不列顛北部,羅馬帝國的擴張卻面臨著當地野蠻人,即皮克特人無情的游擊戰式的阻擊。百夫長昆圖斯·迪亞斯(麥可·法斯賓德),作為羅馬邊境曾經在皮克特人襲擊中倖存的他,奉命隨同羅馬軍團中的常勝軍團——第九軍團,前去剿滅皮克特戰士。但是,當軍團進入了陌生的蘇格蘭高地,竟遭到了皮克特人的伏擊,軍團統帥維流士將軍(多米尼克·威斯特)被俘。昆圖斯經過殊死搏鬥,帶領部分倖存者逃出險境。接下來,他們不但要忍受惡劣的地形和環境,更要面對皮克特人無情的追捕。同時,這少數的倖存者在昆圖斯的率領下,還要試圖去解救他們的將軍,並逃往羅馬邊境;而在皮克特人這邊,全家曾遭羅馬軍團滅門的悍女艾泰恩(歐嘉·柯瑞蘭寇),帶著復仇的火焰等待著他們的到來……

一句話評論

一部粗獷的,野蠻的追捕電影。

——《帝國》雜誌

一出運動腳踏車式的電影:充滿活力,野蠻冷酷,同時也相當的無聊。

——《衛報》

本質上就是一部漫長的不帶喘息的追逐旅程,間歇被一些暴力打鬥場面和多餘的特效消音打斷。

——《閒暇》

陳詞濫調! ——《獨立報》

幕後製作

恐怖片新貴試水歷史題材

提起《百夫長》的導演和主演,任何一個似乎都可以成為對影片期待的理由,他們都不是主流名人,但是都憑藉其個性的發展方向獲得了穩定而忠誠的擁躉。 2005年,一部名為《黑暗侵襲》的恐怖電影成為恐怖迷們當年熱議的對像,而其導演尼爾·馬歇爾也聲名大振,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巧妙的將密室困境與血性恐怖風格融合,製造了充滿懸念的緊張氛圍,更有讓影迷大呼過癮的恐怖場面,而對人性陰暗面的深入挖掘更是讓本片在深度上躍上一個台階,成為當年恐怖電影精品,而馬歇爾也憑藉本片奪得當年的英國獨立電影最佳導演榮譽。其實,在三年前,尼爾·馬歇爾就已經憑藉一部恐怖電影《閃靈戰士》(2002)贏得關注,在多個獨立電影節上獲獎,在《黑暗侵襲》之後,他繼續著自己的恐怖電影之路,在2009年,跟著末日電影之風,也獻上了自己的《世界末日》(2008),同樣讓恐怖電影迷看的大呼過癮。而當人們開始將尼爾·馬歇爾期待為新一代恐怖電影大師時,他卻突然獻上了根據歷史疑案改編的《百夫長》,恐怖片大拿這次是轉型?還是一次恐怖片長征路上的嘗鮮?這無疑值得其影迷期待。

猛男悍女的強勢對決

當2005年尼爾·馬歇爾大紅之時,麥可·法斯賓德還只能算個電視劇演員,但是在第二年,他便開始了向電影界的突破。在那部流淌著男性荷爾蒙的《300勇士》(2006)中,法斯賓德便是勇士中的一員,雖然不如傑拉德·巴特勒耀眼,但是他也抓住了這次機會,開始了自己在電影界的突破,並最終在《飢餓》(2008)中爆發。在反映北愛爾蘭共和軍領導人鮑比·桑茲獄中絕食經歷的這部《飢餓》中,法斯賓德的表演堪稱驚世駭俗,他為了演繹片中角色,節食減肥,乃至於精神長期處於游離狀態,不過他的付出換來了影片的巨大成功,他的表演也獲得了如潮的好評,並拿下了當年英國獨立電影節、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歐洲電影獎、倫敦評論家電影獎等多個影帝稱號,堪稱當年歐洲最佳男演員。接著他再接再厲,憑藉在電影《魚缸》(2009)中與女友的女兒生情又懦弱逃避的有婦之夫角色,再次獲得普遍性認可,幾乎沿著前一年摘得影帝的軌跡,把英國獨立電影節、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倫敦評論家電影獎等獎項的最佳男配角拿了個遍,而同年,又借《無恥混蛋》(2009)進一步在好萊塢立足,未來的演藝之路值得期待。在《百夫長》中,他將扮演那位奔跑求生並試圖營救將軍的昆圖斯·迪亞斯,當然,他的任務並不輕鬆,他將面對來自歐嘉 ·柯瑞蘭寇扮演的悍女艾泰恩的強力挑戰,這位出生於烏克蘭的女影星因為在《007:大破量子危機》(2008)扮演邦女郎而火速成為影壇亮點,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她的角色便是胸懷仇恨的復仇天使形象,此番再次扮演因為家族仇恨而與羅馬人勢不兩立的強悍角色,想必在仇恨情緒中沉浸已久的柯瑞蘭寇將給法斯賓德一些顏色看看。

一樁歷史懸案的Cult解讀  

尼爾·馬歇爾本次風格轉換之作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的一樁懸案,公元117年,羅馬帝國常勝之師第九軍團在入侵英倫之後,神秘覆滅,眾說紛紜,拍攝這樣一部電影,歷史真實性難免受到審視。馬歇爾則選取了其中較為主流的說法,即第九軍團被當地原著皮克特人圍剿,全軍覆沒。談到這點,馬歇爾表示,“(關於史實)這一切都需要一些妥協,我的意思是,我們並不是要完成一次完全的歷史課程,而是拍出娛樂電影,講一個故事。所以,操作上必須有一定程度的靈活性。特別在關於皮克特人的處理上,這種靈活性運用的更多,因為沒有皮克特人的歷史記錄。這裡歷史上沒有可以記錄的語言,沒有文字記載皮克特史。我們知道關於他們的各種傳聞,但誰知道這是真的呢?所以,我從一個更實際的角度來看待他們,想像他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

為拍攝本片,馬歇爾將劇組人員拉到了3000英尺的高山,暴風雪和冰凍的河流都考驗著參與人員的意志力。但是,馬歇爾本人似乎對此並不在意,“整部電影的拍攝就是一場生理和心理的壓榨,但是與此同時,在大雪、鏇風、和幾乎水平的暴雨中行進的感受,也令我非常享受。我不想完成一件太簡單的事兒,對我的劇組同樣如此。”

作為片中主演百夫長的麥可·法斯賓德,則將本片看的很“簡單”,稱之為一場“羅馬追逐戲”,“你知道,我認為這部電影裡面有很多暴力,《百夫長》就是一部追逐電影,一部基於羅馬歷史的追逐電影,你能感受到一個帝國步入衰亡的場面。” 

或許馬歇爾在惡劣環境下的“興奮”和法斯賓德對本片“追逐”的解讀都揭示了本片的本質,即它實際上還是一部保持馬歇爾Cult風格的電影,歷史事件只是個背景,從他對待皮克特人歷史的處理就可以看出,而製造個人風格的暴力與速度場面才是他的興致所在。本片的風格一如其過於作品,顯的陰暗殘酷,同樣的,生存仍是片中的重要主題,一如《黑暗侵襲》中在黑洞尋覓生路的女孩們,在這部電影中,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皮克特人需要誓死保衛家園,而羅馬人也需要為活下去戰鬥到底。正如馬歇爾所說,“生存”對他來說,是影片中的關鍵字,為了生存,片中角色的個性都被最大程度的激活,每個人都想活下去,而表現求生狀態下的人物情感和心理正是馬歇爾的特長所在。撲朔迷離的歷史,不斷奔跑的緊張,血腥張揚的暴力,《300勇士》一般的畫面質感,都透著讓影迷期待的Cult氣質,而同時也很可能在史實和風格間引發巨大爭議,而對於“不想完成一件太簡單的事兒”的馬歇爾來說,這或許也是他樂於體驗的。
花絮
·正如導演尼爾·馬歇爾所說,關於皮克特人的表現上,他採取了較大的靈活度,比如片中這些原著民並沒有想像中的披著獸皮坦胸露乳,原因就在於電影拍攝的時候是18攝氏度的低溫,為演員考慮,馬歇爾也就自然的讓皮克特人穿上了衣服。

· 在第九軍團覆滅後,皮克特人也不斷向南發動反攻,為了防止他們的入侵,羅馬帝國築起了著名的哈德良長城。不過,對於這與本片有些淵源的古蹟,馬歇爾雖然從小生長在哈德良長城的一端,卻表示之前“從未看過關於羅馬建造哈德良長城的任何資料,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建造它”,但是,他從小卻對第九軍團的故事頗為著迷。

·關於第九軍團的傳奇,感興趣的不只是馬歇爾,就在2010年,一部同類題材的《失落的第九軍團》也將上映。

·本片已於2010年4月23日上映,從第一輪的媒體評論看,不容樂觀,絕大多數給出了三分一下的評分,甚至有“陳詞濫調”、“運動腳踏車式的電影”這樣的尖銳批評。而在爛番茄等網站也出現了毀譽參半的極端對立評價,Cult電影的命運常常如此,在擁躉和批判者間造成嚴重對立。

遊戲百夫長:在天機遊戲中,百夫長作為裝備名稱。

百夫長百夫長
之二之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