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 Bancroft

四歲起,安妮·班克羅夫特就在戲劇學校接受舞蹈和演技訓練。 安妮·班克羅夫特1931年9月17日出生在紐約的布朗克斯區,父母為義大利移民。 1980年,班克羅夫特親自導演了《胖子(Fatso)》一片,受到美國電影界一定的關注。


姓 名:Anne Bancroft
譯 名:安妮·班克羅夫特
出 生:1931年9月17日
出生地:美國紐約
四歲起,安妮·班克羅夫特就在戲劇學校接受舞蹈和演技訓練。1950年她以安妮·瑪諾為藝名首次出現在電視上,並在好萊塢主演了許多B級電影。直到1958年,她和亨利·方達攜手演出舞台劇獲得托尼獎後,情況才好轉,兩年後,她憑《熱淚心聲》再次獲得托尼獎及紐約劇評人協會頒發的最佳女演員獎。1962年又以同名電影獲得奧斯卡影后。之後她還憑《畢業生》、《轉折點》等片四度獲奧斯卡提名,但再無收穫。因患子宮癌醫治無效,於美國當地時間2005年6月6日在西奈山醫院去世,享年73歲。
安妮·班克羅夫特1931年9月17日出生在紐約的布朗克斯區,父母為義大利移民。9歲那年,班克羅夫特在自己臥室的後牆上塗寫道:“我要當演員”。父親對她的這一理想不但沒有給予鼓勵,反而進行了嘲笑,說:“你以為我們是誰啊,哪還敢做這樣的夢呢?”但她母親非常支持她,鼓勵她報名考取了美國戲劇藝術學院(1958年)。
上世紀50年代初期,實況轉播的電視戲劇在紐約正蓬蓬勃勃興盛起來。在兩年時間內,班克羅夫特一共參加了大約50個電視戲劇節目,並且從中受益匪淺。演藝事業的中間,班克羅夫特參加了演員提高班,藉此提高自己對表演藝術的理解能力。後來,她又前往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到該校的美國電影學院女導演班深造。1980年,班克羅夫特親自導演了《胖子(Fatso)》一片,受到美國電影界一定的關注。
在一生的表演生涯中,班克羅夫特最令人難忘的銀幕形象包括以下幾個:《The Slender Thread》中一位可能自殺的人物;電視連續劇《拿撒勒耶穌(Jesus of Nazareth)》中的瑪麗·馬格黛里妮;《象人(The Elephant Man)》中的女演員馬奇·肯德勒;《倫敦查林十字街84號》中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筆友;《伴我雄心(G.I. Jane)》中提倡女權運動的美國參議員;《烈愛風雲(Great Expectations)》的哈韋夏小姐。
除上述銀幕形象值得人們記憶外,班克羅夫特最富有爭議的表演當屬她在《畢業生》中所塑造的羅賓遜夫人形象。班克羅夫特2003年接受採訪時承認,幾乎每個人都不鼓勵她出演羅賓遜夫人這個角色,因為“這是一個性行為不夠檢點的年輕女人形象”,但在班克羅夫特看來,羅賓遜夫人是一個可悲人物,她的夢想無法實現,只好回到常規生活中,和一個傳統的丈夫度過餘生。
班克羅夫特一生當中,除獲得過奧斯卡影后稱號外,還曾因在《海倫·凱勒》中成功塑造美國著名盲聾人海倫·凱勒的老師安妮·薩利文而獲得過托尼獎。她還4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但《畢業生》一片給她帶來的成就最大。
《畢業生》一片導演邁克·尼古拉斯評價班克羅夫特時,稱她是一個表演技藝精湛的演員,“她集智慧、幽默、率直和良好的感覺於一身,和其他藝術家不一樣。她的美貌經常隨不同角色而變換,她是個完美演員,可以在不同的角色中隨意轉換。”
飾演海倫·凱勒的帕蒂·杜克說,她找不到最美的語言描述班克羅夫特所做的工作,“在很多夜晚,我們倆演起戲來就象一個人一樣。”
班克羅夫特在好萊塢闖蕩初期,給人留下的印象並不多。1952年,她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簽約,此後才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1958年,班克羅夫特來到紐約百老匯,並在這裡獲得代表美國戲劇最高獎的托尼獎。她相繼參加了舞台劇和電影版《海倫·凱勒》的演出,獲得極大成功。
班克羅夫特一生結過兩次婚,第一任丈夫是名建築工人,名叫馬丁·梅。1964年,班克羅夫特與喜劇演員、導演兼製作片人梅爾·布魯克斯結婚,兩人的婚姻一直維持到她去世。

歷屆坎城電影節影后

第1屆 米歇爾·摩根 《田園交響曲》 法國 | 第3屆 伊莎·美蘭達 《鐵欄那邊》 義大利 | 第4屆 貝蒂·戴維絲 《愛娃的故事》 美國 | 第5屆 李·格蘭特 《偵探故事》 美國 | 第6屆 Shirley Booth 《小謝巴,回來吧》 美國 | 第9屆 蘇珊·海華 《明天我哭泣》 美國 | 第10屆 朱麗葉塔·瑪西娜 《她在黑夜中》 義大利 | 第11屆 Bibi AnderssonEva DahlbeckBarbro Hiort af OrnäsIngrid Thulin 《生命的門檻》 瑞典 | 第12屆 西蒙·西格諾里特 《上流社會》 法國 | 第13屆 Melina Mercouri 《永遠不會是星期日》 希臘 | 第13屆 Jeanne Moreau 《如歌的行板》 法國 | 第14屆 索菲亞·羅蘭 《苔絲姑娘》 義大利 | 第16 Marina Vlady 《同窗鴛夢》 法國 | 第17屆 Anne Bancroft 《吃南瓜的人》 美國 | 第18屆 Samantha Eggar 《收藏家》 美國 | 第19屆 瓦內莎·立德格拉夫 《摩根,一宗合適的案子》 美國 | 第20屆 Pia Degermark 《埃維拉·馬迪岡》 瑞典 | 第22屆 瓦內莎·立德格拉夫 《絕代美人》 英國 | 第23屆 Ottavia Piccolo 《麥泰洛》 義大利 | 第24屆 Kitty Winn 《尼特爾公園的混亂》 美國 | 第25屆 Susannah York 《影像》 愛爾蘭 | 第26屆 瓊恩·伍德沃德 《伽馬射線效應》 美國 | 第27屆 Marie José Nat 《舞會的小提琴》 法國 | 第28屆 Valerie Perrine 《萊妮》 美國 | 第29屆 Dominique Sanda 《弗拉蒙蒂的遺書》 義大利 | 第29屆 Mari Torocsik 《苔麗夫人,你在何處?》 匈牙利 | 第30屆 舍利·杜瓦爾 《三婦女》 美國 ; Monique Mercure 《攝影師馬丁》 加拿大 | 第31屆 吉爾·克雷伯格 《自由之女》 美國 ; 伊莎貝爾·於佩爾 《維奧萊塔·諾齊埃》 法國 | 第32屆 莎莉·菲爾德 《諾瑪·雷》 美國 | 第33屆 Anouk Aimee 《失足》 法國 | 第34屆 伊莎貝爾·阿佳妮 《占有、四重奏》 法國 | 第35屆 亞德維加·揚科夫斯卡·切斯拉克 《另一個視線》 匈牙利 | 第36屆 伊莎貝爾·於佩爾 《皮耶拉的故事》 義大利 | 第37屆 海倫·米倫 《恩怨情天》 英國 | 第38屆 諾爾瑪·阿萊昂德羅 《官方說法》 阿根廷 | 第38屆 Cher 《面具》 美國 | 第39屆 芭芭拉·蘇科娃 《羅莎·盧森堡傳》蘇聯費爾南多·托雷勒 《談情說愛》 巴西 | 第40屆 芭芭拉·海爾希 《羞怯的人》 美國 | 第41屆 芭芭拉·海爾希、朱迪·梅林達·姆夫西 《隔離的世界》| 第42屆 梅麗爾·斯特里普 《黑暗中的呼號》 美國 | 第43屆 克·讓達 《審訊》 波蘭 | 第44屆 艾琳·雅各布 《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 法國 | 第45屆 Pernilla August 《最美好的願望》 瑞典 | 第46屆 霍莉·亨特 《鋼琴課》 美國 | 第47屆 維爾娜·利希 《瑪戈王后》 義大利 | 第48屆 海倫·米倫 《喬治王的瘋狂》 英國 | 第49屆 布倫達·布萊森 《秘密與謊言》 英國 | 第50屆 卡西·伯克 《不要吞咽》 英國 | 第51屆 艾羅迪·布歇娜塔莎·雷尼埃 《天使夢幻的生活》 法國、比利時 | 第52屆 塞弗蘭·卡內勒 《人性》 法國 | 第52屆 埃米莉·德凱納 《羅塞塔》 比利時 | 第53屆 比約克 《黑暗中的舞者》 冰島 | 第54屆 伊莎貝拉·於佩爾 《鋼琴教師》 法國 | 第55屆 凱蒂·奧廷恩 《沒有過去的男人》 芬蘭 | 第56屆 瑪麗-喬西·克羅茲 《野蠻入侵》 加拿大 | 第57屆 張曼玉 《清潔》 法國 | 第58 漢娜·萊斯洛屆 《自由區》 以色列 | 第59屆 佩內洛普·克魯茲卡門·毛拉Lola DuenasBlanca PortilloYohana CoboChus Lampreave 《回歸》 西班牙 | 第60屆 全度妍 《密陽》 韓國 | 第61屆 Sandra Corveloni 《越線》 巴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