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過程:
自1982年和1983年,分別裝備空軍UH-60“黑鷹”直升機和英國“山貓”直升機上。1983年,開始車載發射試驗。1984年美國陸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分別進行了大量試驗,共發射飛彈200多枚,命中率超過90%。為使飛彈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並能適應各種戰場環境和氣象條件,美軍還在不斷地研究和改進飛彈的制導系統,使之成為能配用多種導引頭的模組化的飛彈系統。1992年,美同意售台600枚A型“地獄火”式飛彈,配備在陸軍從美新購進的AH-1W武裝直升機及OH-58D直升機上,用於反裝甲作戰。性能特點:
1. 發射距離遠,精度高, 威力大。2.採用雷射制導,抗干擾能力強。
3.飛彈採用模組式設計,可根據戰術需要和氣象條件選用不同制導方式,配備不同導引頭。其中有一種射頻/紅外導引頭,專門用於對付配有雷達的防空飛彈、高射炮武器系統。
4.需目標照射保障。
主要改型:
A型,採用雷射半主動制導。1976年開始研製,1985年裝備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B、C型,採用雷射半主動制導,紅外熱成像或者紅外射頻制導。B型為陸軍型,C型為海軍陸戰隊型。
基本數據:
最大射程 8公里最大彈道高 600米(機載發射)
最大飛行速度 391.7米/秒
命中率 90%以上
可靠性 95%
使用條件 全天候使用,能在戰場上的煙塵、雨霧中鎖定目標
發射速度 1發/6~8秒(1台指示器)
最短髮射間隔 1秒(2台指示器)
破甲厚度 1400毫米
彈長 1.779米(A型);1.7272米(B型);1.778米(C型)
彈徑 177.8毫米
翼展 330毫米
發射重量 45.7公斤(A型);47.9公斤(B、C型)
戰鬥部 串聯式 聚能破甲戰鬥部、重9公斤、配觸發引信
制導方式 雷射半主動尋的制導、紅外/射頻、紅外熱成像
動力裝置 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力為18.6千牛
發射裝置 AH-1W、OH-58D直升機機載
貯存期限 10年
作戰運用:
AGM-114海爾法反坦克飛彈,於1989年首次在美軍人侵巴拿馬戰爭中使用。當時,曾用於攻擊巴拿 馬國防軍司令部。海灣戰爭中,該型彈得到了廣泛使用,主要配備在“阿帕奇”AH-64A型攻擊直升機和海軍陸戰隊裝備的AH-1W型“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悍馬”突擊車上。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阿帕奇”直升機與A-10攻擊機配合,曾在科威特北部地區一次就擊毀了80輛開進中的伊軍坦克,挫敗了伊軍的阻擊行動。整個戰爭期間,擊毀了伊軍大量裝甲目標和各類工事。戰爭期間,AH-64A直升機共發射該型彈2800餘枚,擊毀伊軍各類目標2100多個。
識別特徵:
1.AGM-114採取裸掛裝方法配備直升機和地面發射車,識別較容易。2.彈體呈棍狀,採用兩組控制面。第一組位於彈體後部,4片對稱安裝,徑向長度較大,前端有切角,翼展不大。第二組位於彈體前部,尺寸較小,呈方形。
3.頭部有雷射束接收視窗,透明,可見內部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