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年

紀年

戊寅年(虎年

南朝齊建武五年,永泰元年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柔然太安七年

本年年表

1月

南齊皇帝蕭寶卷1、春季,正月,戊寅朔(初一),南齊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元。

2、乙酉(初八),北魏孝文帝從鄴城出發返回洛陽。

3、辛卯(十四日),南齊皇帝蕭寶卷在南郊祀天。

4、戊戌(二十一日),北魏孝文帝回到洛陽,路過了李沖的墳墓。當時,孝文帝因病而不能起身,所以望著李沖的墳墓而哭泣。回宮之後,孝文帝見到當時與李沖一同留守洛陽的其他官員,說到李沖,他淚流滿面,不勝思念。

5、甲辰(二十七日),北魏大赦天下。

2月 1、公元499年2月,南齊大將陳顯達攻占北魏馬圈戌(鄧縣西北)。

2、二月,辛亥(初五),北魏任命鹹陽王元禧為太尉,北魏任命彭城王無勰為司徒。

3月

孝文帝1、三月庚辰(初四),孝文帝率兵從洛陽出發,命令於烈留守洛陽,又任命右衛將軍宋弁兼任祠部尚書,代理尚書七兵曹事,協助於烈。宋弁為人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孝文帝對他的恩遇僅次於李沖。

2、癸未(初七),北魏孝文帝到達梁城。南齊崔慧景進攻北魏順陽,順陽太守清河人張烈頑強固守。

3、甲申(初八),孝文帝派遣振威將軍慕容平城率領騎兵五千去援救張烈。

4、丙戌(初十),孝文帝任命元勰為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元勰辭而不受。

5、 丁酉(二十一日),北魏孝文帝到達馬圈,並命令荊州刺史廣陽王元嘉截斷均口,以阻攔南齊軍隊的退路。元嘉是元建的兒子。

6、庚子(二十四日),北魏孝文帝病危,只好北還。

4月 1、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月,營州刺史元景為皇帝祈福,在州治東北建造石窟。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年)三月,散騎常侍韓貞續造石窟。(按:即今義縣萬佛堂石窟,是珍貴的雕刻藝術寶庫。)

2、夏季,四月,丙午朔(初一),孝文帝病死於谷塘原。

5月 1、五月,南齊加封始安王蕭遙光開府儀同三司。

2、丙申(二十一日),北魏安葬孝文帝於長陵,廟號為高祖。

6月 六月,戊辰(二十四日),北魏追封宣武帝之母高氏為文昭皇后,配享孝文帝,並且增修其舊墓,號為終寧陵。又追賜高氏之父高揚爵號為勃海公,諡號為敬,讓其嫡孫高猛襲爵位。又封高氏之兄高肇為平原公,弟弟高顯為澄城公,三個人同一天受封。

8月 1、秋季,八月,戊申(初五),北魏依照孝文帝的遺詔,後宮中凡三夫人以下者全部遣送回家。

2、丙辰(十三日),東昏侯詔令,因特殊情況而赦免建康的囚徒,朝廷內外戒嚴。

3、戊午(十五日),蕭暢與撫軍長沈昭略偷偷地從南門出去,去往朝廷,自動投歸,由此而東府內眾人的情緒一落千丈。蕭暢是蕭衍的弟弟,沈昭略是沈文季哥哥的兒子。

4、己未(十六日),垣歷生從南門出戰,他藉此機會而棄槊投降了曹虎,但是曹虎命令人把他斬了。蕭遙光知道垣歷生投降的訊息之後,氣的七竅生煙,從坐榻上跳起來,讓人把垣歷生的兒子殺掉。

5、己巳(二十六日),朝廷任命徐孝嗣為司空。加任沈文季為鎮軍將軍,他原來所擔任的侍中、僕射之職不變。又任命蕭坦之為尚書右僕射、丹陽尹,原來的右將軍官職照舊不動。又任命劉暄為領軍將軍,曹虎為散騎常侍、右衛將軍。上述封官,都是為了獎賞他們在平定始安王蕭遙光叛亂中的功勞。

6、閏八月,丙子(初三),南齊封立江陵公蕭寶覽為始安王,並過繼為始安靖王之後代。

9月 1、九月,丁未(初五),南齊任命豫州刺史裴叔業為南兗州刺史,任命征虜長史張沖為豫州刺史。

2、壬戌(二十日),東昏侯因頻繁地誅殺大臣,為了穩定人心,詔令大赦天下。

3、北魏宣武帝元恪謁拜長陵。

10月 十月,乙未(二十三日),東昏侯把徐孝嗣、沈文季、沈昭略三人召入華林省全部殺死。

11月 1、永元元年(公元499年)十一月,陳顯達與朝廷翻臉,他在尋陽起兵,傳書朝中大臣,列數蕭寶卷誅殺大臣的罪惡,然後打著擁立建安王蕭寶夤的旗號,順江東下,直取建康。

2、乙丑(二十四日),南齊任命護軍將軍崔慧景為平南將軍,督率諸路軍隊攻擊陳顯達,後軍將軍胡松、驍騎將軍李叔獻統領水軍占據梁山,左衛將軍左興盛督率前鋒軍隊駐紮在杜姥宅。

12月 1、十二月,癸未(十二日),南齊任命從前的輔國將軍楊集始為秦州刺史。

2、甲申(十三日),陳顯達率部到了新林,左興盛統率諸路軍隊抵擋陳部。陳顯達在長江岸邊設定了許多火堆,夜間率軍偷渡過江,去襲擊宮城。

3、乙酉(十四日)陳顯達帶領數千人馬登上落星岡大勝。

大事件

阿耶波多數學成就1、南齊太尉陳顯達督率平北將軍崔慧景四萬大軍出擊北魏,想要收復雍州諸郡。癸未(初六)北魏派遣前將軍元英前去抵抗。

2、南齊皇帝蕭寶卷,在做東宮太子時就不好學,只喜歡玩耍,嬉戲無度,並且性格沉悶寡言。即位之後,他不愛與朝臣們接觸往來,專門親信宦官以及身邊左右御刀和應敕侍從。

3、南齊任命沈陵為北徐州刺史。

4、公元499年,印度阿耶波多著《阿耶波多文集》,總結了當時印度的天文、算術、代數與三角學知識。已知π=3.1416,嘗試以連分數解不定方程。

5、約公元499年前後,始建法門寺,位於西安市以西120公里的扶風縣。

6、公元499年,陶宏景又修一座三層樓房,自居最高處,閉門謝客以著述。在茅山隱居期間,他寫下了《真誥》。

逝世 1、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拓跋弘的長子。生於公元467年,卒於公元499年,終年32歲,在位28年;廟號“高祖”。

2、公元499年南朝齊東昏侯永元元年,謝脁卒。

(生於464年)。謝脁繼謝靈運之後,進一步發展了山水詩傳統,其代表作品有《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等。

3、 北魏太保齊郡靈王元簡去世。

大事

(1)春,正月,癸未朔,大赦。

(1)春季,正月,癸未朔(初一),南齊大赦天下。

(2)加中軍大將軍徐孝嗣開府儀同三司,孝嗣固辭。

(2)明帝要授中軍大將軍徐孝嗣開府儀同三司,徐孝嗣再三辭而不受。

(3)魏統軍李佐攻新野,丁亥,拔之,縛劉思忌,問之曰:“今欲降未?”思忌曰:“寧為南鬼,不為北臣!”乃殺之。於是沔北大震。戊子,湖陽戍主蔡道福、辛卯,赭陽戍主成公期、壬辰,舞陰戍主黃瑤起、南鄉太守席謙相繼南遁。瑤起為魏所獲,魏主以賜王肅,肅臠而食之。乙巳,命太尉陳顯達救雍州。

(3)北魏統軍李佐攻打新野,丁亥(初五),攻破新野城,活捉了劉思忌,李佐問他:“如今你想不想投降?”劉思忌回答:“寧可做南方的鬼,不願當北方的臣子!”於是,李佐就殺了劉思忌。劉思忌被殺之後,沔水之北的南齊守軍大為震驚。戊子(初六),湖陽守軍首領蔡道福,辛卯(初八),赭陽崐守軍首領成公期;壬辰(初九),舞陽守軍首領黃瑤起、南鄉太守席謙等相繼南逃而去。黃瑤起被北魏軍隊抓獲,北魏孝文帝把黃瑤起賞賜王肅,王肅把他割成小片煮熟吃了。乙巳(二十二日),南齊命令太尉陳顯達去援救雍州。

(4)上有疾,以近親寡弱,忌高、武子孫。時高、武子孫猶有十王,每朔望入朝,上還後宮,輒嘆息曰:“我及司徒諸子皆不長,高、武子孫日益長大!”上欲盡除高、武之族,以微言問陳顯達,對曰:“此等豈足介慮!”以問揚州刺史始安王遙光,遙光以為當以次施行。遙光有足疾,上常令乘輿自望賢門入,每與上屏人久語畢,上索香火,嗚咽流涕,明日必有所誅。會上疾暴甚,絕而復甦,遙光遂行其策;丁未,殺河東王鉉、臨賀王子岳、西陽王子文、永陽王子峻、南康王子琳、衡陽王子珉、湘東王子建、南郡王子夏、桂陽王昭粲、巴陵王昭秀,於是太祖、世祖及世宗諸子皆盡矣。鉉等已死,乃使公卿奏其罪狀,請誅之,下詔不許;再奏,然後許之。南康侍讀濟陽江泌哭子琳,淚盡,繼之以血,親視殯葬畢,乃去。

(4)明帝患疾病,由於他自己的親屬人少力弱,所以特別防忌高帝和武帝的子孫。當時,高帝、武帝的子孫還有十個藩主,他們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入朝拜見明帝,明帝見過他們回宮之後,常常嘆息著說:“我和弟弟司徒的幾個兒子都年齡幼小,而高帝和武帝的子孫卻一天天地長大了。”明帝想把高帝和武帝的後代全部除掉,他以此事試探地問陳顯達,陳顯達回答說:“這些人何足以令聖上憂慮呢?”明帝又問揚州刺史始安王蕭遙光,蕭遙光認為應當一個一個地逐步除殺。蕭遙光有腳病,明帝經常讓他乘車輿從望賢門進入華林園,每次進園後明帝就和他在無人處長久商談。談話畢,明帝要是焚燒香火,嗚咽流涕,第二天必定有所誅殺。正好明帝病情突然加重,氣絕而後又復甦過來,蕭遙光就開始執行預先合謀好的計策,丁未(二十四日),殺害了河東王蕭鉉、臨賀王蕭子岳、西陽王蕭子文、永陽王蕭子峻、南康王蕭子琳、衡陽王蕭子珉、湘東王蕭子建、南郡王蕭子夏、桂陽王蕭昭粲、巴陵王蕭昭秀,於是齊高帝、武帝以及文惠太子的兒子們全被殺害。蕭鉉等人死後,明帝才讓公卿們奏告他們的罪狀,並請求誅殺他們,齊明帝假意下詔令不允許;公卿再次奏請,然後批准。南康王的侍讀濟陽人江泌慟哭蕭子琳,淚水哭乾之後,又流出了血,親自看得蕭子琳被殯葬完畢,方才離去。

(5)庚戌,魏主如南陽。二月,癸丑,詔左衛將軍蕭惠休等救壽陽,甲子,魏人拔宛北城,房伯玉面縛出降。伯玉從父弟思安為魏中統軍,數為伯玉泣請,魏主及赦之。庚午,魏主如新野。辛己,以彭城王勰為使持節、都督南征諸軍事、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5)庚戌(二十七日),北魏孝文帝到達南陽。二月癸丑(初一),齊明帝詔令左衛將軍蕭惠休等人去援救壽陽,甲子(十二日),北魏軍隊攻破宛北城,房伯玉自縛出降。房伯玉的堂弟房恩安是北魏的中統軍,房思安數次哭泣著向孝文帝請求不要殺死房伯玉,於是孝文帝就赦免了房伯玉。庚午(十八日),孝文帝到達新野。辛巳(二十九日),孝文帝任命彭城王元勰為使持節、都督南征諸軍事、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三月,壬午朔,崔慧景、蕭衍大敗於鄧城。時慧景至襄陽,五郡已陷沒,慧景與衍及軍主劉山陽、傅法憲等帥五千餘人進行鄧城,魏數萬騎奄至,諸軍登城拒守。時將士蓐食輕行,皆有飢懼之色。衍欲出戰,慧景曰:“虜不夜圍人城,待日暮自當去。”既而魏眾轉至。慧景於南門拔軍去,諸軍不相知,相繼皆遁。魏兵自北門入,劉山陽與部曲數百人斷後死戰,且戰且卻行。慧景過鬧溝,軍人相蹈藉,橋皆斷壞。魏兵夾路射之,殺傅法憲,士卒赴溝死者相枕,山陽取襖仗填溝乘之,得免。魏主將大兵追之,晡時至沔。山陽據城苦戰,至暮,魏兵乃退。諸軍恐懼,是夕,皆下船還襄陽。庚寅,魏主將十萬眾,羽儀華蓋,以圍樊城,曹虎閉門自守。魏主臨沔水,望襄陽岸,乃去,如湖陽;辛亥,如懸瓠。

三月,壬午朔(初一),崔慧景和蕭衍在鄧城被北魏軍隊打得大敗。當崔慧景到達襄陽之時,南陽、新野等五郡已經陷落,崔慧景與蕭衍以及軍主劉山陽、傅法憲等人就率領五千多人馬來到了鄧城,北魏數萬騎兵很快就追趕了上來,崔慧景等只好布署兵力,登城防守。其時,南方的將士們由於早晨匆忙吃飯,再加上輕裝快走,人人面呈飢餓、恐懼的神色。蕭衍要出戰,崔慧景不同意,說:“北魏軍隊從來不在夜間圍城攻打,所以等天黑之後他們自然就會撤崐走的。”一會兒,北魏的大批軍隊全部到了,崔慧景在城南門帶著自己的隊伍逃走了,其他的隊伍不知道,也相繼逃遁而去。北魏軍隊從北門入城,劉山陽與部曲數百人斷後死戰,邊戰邊退,以掩護前頭的隊伍撤逃。崔慧景帶領隊伍過鬧溝,軍士們和人互相擁擠踩踏,把橋都壓斷了。北魏軍隊乘勢在路兩旁發箭射殺,傅法憲中箭身亡,士卒們相繼赴溝而死,屍體相枕,不計其數,劉山陽用衣襖和甲仗填在溝中乘勢通過,方才得以倖免。北魏孝文帝率領大兵乘勝追擊,午後申時追至沔水。劉山陽依據樊城拼力苦戰,到天黑之時,北魏軍隊才撤退走了。南齊各路隊伍都害怕了,當天晚上,全部坐船返回襄陽去了。庚寅(初七),北魏孝文帝率領十萬大軍,羽儀華蓋,浩浩蕩蕩地開來圍攻樊城,樊城守將曹虎閉門自守,不敢迎戰。北魏孝文帝臨近沔水,望了望對岸的襄陽,就離開了,然後到達湖陽。辛亥(三十日),孝文帝到了懸瓠。

魏鎮南將軍王肅攻義陽,裴叔業將兵五萬圍渦陽以救義陽。魏南兗州刺史濟北孟表守渦陽,糧盡,食草木皮葉。叔業積所殺魏人高五丈以示城內;別遣軍主蕭等攻龍亢,魏廣陵王羽救之。叔業引兵擊羽,大破之,追獲其節。魏主使安遠將軍傅永、征虜將軍劉藻、假輔國將軍高聰救渦陽,並受王肅節度。叔業進擊,大破之,聰奔懸瓠,永收散卒徐還。叔業再戰,凡斬首萬級,俘三千餘人,獲器械雜畜財物以千萬計。魏主命鎖三將詣懸瓠;劉藻、高聰免死,徙平州;傅永奪官爵;黜王肅為平南將軍。肅表請更遣軍救渦陽,魏主報曰:“觀卿意,必以藻等新敗,故難於更往。朕今少分兵則不足制敵,多分兵則禁旅有闕,卿審圖之!義陽當止則止,當下則下;若失渦陽,卿之過也!”肅乃解義陽之圍,與統軍楊大眼、奚康生等步騎十餘萬救渦陽。叔業風魏兵盛,夜,引軍退;明日,士眾奔潰,魏人追之,殺傷不可勝數。叔業還保渦口

北魏鎮南將軍王蕭攻打義陽,裴叔業率兵五萬圍攻北魏渦陽以便援救義陽。北魏南兗州刺史濟北人孟表固守渦陽,糧食吃盡之後,拿野草和樹皮、樹葉充飢。裴叔業把所殺死的北魏人堆積有五丈多高,讓城中人觀看,另外又派遣軍主蕭等人去攻打龍亢。北魏廣陵王元羽前來救援,裴叔業領兵迎擊,大敗元羽,追擊中繳獲了元羽的符節。北魏孝文帝又派遣安遠將軍傅永、征虜將軍劉藻、代理輔國將軍高聰等人援救渦陽,並且讓他們接受王肅的指揮調動。裴叔業迎頭進擊,大敗前來的北魏援軍,高聰撤逃到了懸瓠,傅永收容了失散的兵卒,徐徐而返。裴叔業再次進擊,斬敵一萬人,俘虜三千多名,繳獲器械、雜畜和各種財物以千萬計數。北魏孝文帝命令把吃了敗仗的三位將領鎖起來押到懸瓠,劉藻、高聰免於處死,流放平州;傅永被奪去官職和爵位;王肅被降為平南將軍。王肅上表孝文帝請求另外派遣軍隊去援救渦陽,孝文帝回答說:“看你的意思,一定認為劉藻等人剛剛打敗,所以難以再去援救渦陽。但是,朕如今若分少量兵力前去則不足以制敵取勝,若多分兵力前去則身邊擔任禁衛的兵力就出現了空缺,你仔細考慮一下。義陽如果能攻下來就攻,如果攻不下來就停止圍攻。如果失掉了渦陽,將是你的罪過。”於是,王肅就停止了攻打義陽,與統軍楊大眼、奚康生等率步、騎兵十多萬前去解救渦陽之危。裴叔業見北魏軍隊來的人多勢眾,就在夜間領兵撤退,到了第二天,裴叔業手下的士卒們蜂擁逃潰,北魏軍隊追擊而進,南齊士兵傷亡不可勝數。裴叔業返回保衛渦口去了。

(6)初,魏中尉李彪,家世孤微,朝無親援;初游代都,以清淵文穆公李沖好士,傾心附之。沖亦重其材學,禮遇甚厚,薦於魏主,且為之延譽於朝,公私汲引。及為中尉,彈劾不避貴戚,魏主賢之,以比汲黯,彪自以結知人主,不復藉沖,稍稍疏之,唯公坐斂袂而已,無復宗敬之意,沖浸銜之。

(6)起先,北魏中尉李彪家世孤寒貧賤,在朝廷之中毫無親援。李彪初次去代都,得知清淵人文穆公李沖喜好才能之士,就一心一意地去投靠他。李沖也十分重視李彪的才學,對他禮遇甚厚,還把他推薦給孝文帝,並且又在朝廷同僚中廣為宣傳,為他樹立聲譽,從公私兩方面引進他。李彪擔任中尉之後,彈劾時毫不避畏貴戚權臣,孝文帝認為他十分忠賢,把他比做汲黯。可是,李彪自以為得到了孝文帝的賞識,無需再憑藉李沖了,所以就對李沖漸漸有所疏遠,只是在公開場合遇見李沖時整理一下衣袖,以示禮節,不再有尊從敬服之意了。因此,李沖漸漸地對他產生了怨恨之情。

及魏主南伐,彪與沖及任城王澄共掌留務。彪性剛豪,意議多所乖異,數與沖爭辯,形於聲色;自以身為法官,他人莫能糾劾,事多專恣。沖不勝忿,崐乃積其前後過惡,禁彪於尚書省,上表劾彪“違傲高亢,公行逸,坐輿標省,私取官材,輒駕乘黃,無所憚懾。臣輒集尚書已下、令史已上於尚書都座,以彪所犯罪狀告彪,訊其虛實,彪皆伏罪。請以見事免彪所居職,付廷尉治罪。”沖又表稱:“臣與彪相識以來,垂二十載。見其才優學博,義論剛正,愚意誠謂拔萃公清之人。後稍察其人酷急,猶謂益多損少。自大駕南行以來,彪兼尚書,日夕共事,始知其專恣無忌,尊身忽物;聽其言如振古忠恕之賢,校其行實天下佞暴之賊。臣與任城卑躬曲己,若順弟之奉暴兄,其所欲者,事難非理,無不屈從。依事求實,悉有成驗。如臣列得實,宜殛彪於北荒,以除亂政之奸;所引無證,宜投臣於四裔,以息青蠅之。”沖手自作表,家人不知。

到了孝文帝南伐之時,李彪與李沖以及任城王元澄共同掌管留守事務。李彪性情剛強豪直,商議事情時所見常常與別人不合,數次同李沖發生爭辯,並且發展到翻臉相爭。李彪自以為身為司法官員,他人不能舉發、彈劾自己,所以行事非常專橫。李沖不勝其忿,於是總計李彪的前後錯誤、罪惡,把他囚禁在尚書省,上表孝文帝彈劾李彪“傲逆不順,趾高氣揚,貪圖安逸,敷衍公事,乘坐轎輿而入禁省,私自拿取官家財物,動輒駕用廄中御馬,為所欲為,無有憚懾。我召集尚書以下、令史以上的官員於尚書省,把李彪所犯罪行告訴了他本人,並且審訊其虛實,李彪供認不諱,一一認罪。所以,請求聖上根據上述李彪所犯罪狀免去其官職,並且交付廷尉治罪。”李沖在上表中還說:“我與李彪自相識以來,至今已二十年了。起初,我見他才幹出眾,學識淵博,議論不凡,剛正不阿,一時就認為他是一個出類拔萃、公正清廉的人才。後來,漸漸發現他急躁嚴酷,但是還認為益處多,壞處少。自從聖上大駕南行以來,李彪兼任尚書,我一天早晚與他在一起共事,方才知道他這人專斷強橫,無所忌憚,一昧尊大自己,目中無有他人。如果聽他的言論,好象是古代忠恕之賢士,但是對照一下他的行為,卻實實在在是一個佞暴之賊徒。我與任城王卑躬曲己,對他就象溫順的弟弟奉事殘暴的兄長一樣。他所要幹的事情,雖然不在理,我們也不敢不屈從。以上所講,事實確鑿,無不可以得到驗證。如果我列舉的事情屬實,就應該把李彪殺死於北方荒野之地,以便清除掉他這個亂政之奸人。如果所列舉的事情虛而無證,則可以把我流放於極遠之地,以便懲處妄進讒言之佞人。”李沖親筆寫了這一上表,家中人絲毫不知。

帝覽表,嘆悵久之,曰:“不意留台乃至於此!”既而曰:“道固可謂溢矣,而僕射亦為滿也。”黃門侍郎宋弁素怨沖,而與彪同州相善,陰左右之,有司處彪大辟,帝宥之,除名而己。

孝文帝看過李沖的上表之後,悵然嘆息了很久,說道:“唉!沒想到留守洛陽的幾個人鬧到如此地步。”接著又說道:“李彪可以說是驕傲了,然而李沖又何嘗沒有自滿哪?”黃門侍郎宋弁素來對李沖有怨氣,而與李彪同是相州人,關係很好,因此就私下裡對如何處分李彪加以操縱。有關部門建議處李彪以死刑,孝文帝寬宥了他,最後只對他作了除名的處理。

沖雅性溫厚,及收彪之際,親數彪前後過失,嗔目大呼,投折几案,御史皆泥首面縛。沖詈辱肆口,遂發荒悸,言語錯繆,時扼腕大罵,稱“李彪小人”,醫藥皆不能療,或以為肝裂,旬余而卒,帝哭之,悲不自勝,贈司空。

李沖性情雅閒,溫良敦厚,但是在拘押李彪之時,他卻一反常態,親自數落了李彪前前後後的過失;他怒不可遏,目而視,大喊大叫,扔出小桌子,敲碎大桌子,嚇得御史們個個以泥塗面,反綁自己的雙手,來向李沖謝罪。李沖罵不絕口,神經失常,言語錯亂,顛三倒四,時不時地扼腕大罵“李彪小人”,吃藥扎針都不能治療,有人認為他是因怨氣太盛而導致肝裂,十多天后就死了。李沖死後,孝文帝落淚痛苦,悲不自勝,並追贈他為司空。

沖勤敏強力,久處要劇,文案盈積,終日視事,未嘗厭倦,職業修舉,才四十而發白。兄弟六人,凡四母,少時每多忿競。及沖貴,祿賜皆與共之,更成敦睦。然多援引族姻,私以官爵,一家歲祿萬匹有餘,時人以此少之。

李沖勤奮聰敏,性要強,肯用力。他長期處於重要職位,平時公文案卷總是盈積案頭,只好一天到晚處理公務,然而從來不感到厭倦。他兢兢業業,克盡職守,才四十歲就白了頭髮。他兄弟六人,系四個母親所生,所以小時候弟兄之間常常發生爭吵打架。然而,李沖富貴之後,卻能把自己所得的俸祿、賞賜與兄弟們共同享受,從而兄弟和睦,全家安寧。但是,他大量提攜家人和親戚,並不通過公開選拔授以官職、爵位,光他一家一年的食祿就超過了一萬匹崐,當時的人們以此看不起他。

(7)魏主以彭城王勰為宗師,詔使督察宗室,有不帥教者以聞。

(7)北魏孝文帝任命彭城王元勰為宗師,命令他監督檢查皇室成員,如有誰不聽從教導,就向自己匯報。

(8)夏,四月,甲寅,改元。

(8)夏季,四月,甲寅(初三),南齊明帝改年號為永泰。

(9)大司馬會稽太守王敬則,自以高、武舊將,心不自安。上雖外禮甚厚,而內相疑備,數訪問敬則飲食,體乾堪宜。聞其衰老,且以居內地,故得少寬。前二歲,上遣領軍將軍蕭坦之將齋仗五百人行武進陵,敬則諸子在都,憂怖無計。上知之,遣敬則世子仲雄入東安尉之。

(9)大司馬會稽太子守王敬則因為自己是高帝、武帝的舊將,所以心中非常不安。明帝雖然表面上對王敬則禮遇優厚,但是內心卻對他十分猜疑、提防,曾經數次打聽詢問他飲食情況如何,身體還能否勝任帶兵打仗。聽說王敬則衰老了,而且又呆在離建康不遠的地方,這才稍稍覺得心寬了一些。前兩年,明帝派遣領軍將軍蕭坦之率領齋閣侍衛武士五百人去武進武帝等皇上陵園,當時王敬則的兒子們都在京城,王敬則擔心事情有變,兒子受累,所以心中憂恐萬分,束手無措。明帝知道這一情況之後,立即派遣王敬則的大兒子王仲雄從建康去會稽安慰。

仲雄善琴,上以蔡邕焦尾琴借之。仲雄於御前鼓琴作《懊歌》,曰:“常嘆負情儂,郎今果行許。”又曰:“君行不淨心,那得惡人題!”上愈猜愧。

王仲雄擅長彈琴,明帝把蔡邕焦尾琴借他一用。於是,王仲雄就當著齊明帝的面彈琴唱了一首《懊歌》,歌中唱到:“常悲嘆會辜負我的多情,如今郎君果然動身。”又唱到:“您在外用情不專,哪能厭惡別人嘮叨!”明帝愈加猜疑、羞愧。

上疾屢危,乃以光祿大夫張為平東將軍、吳郡太守,置兵佐以密防敬則。中外傳言,當有異處分。敬則聞之,竊曰:“東今有誰,只是欲平我耳;東亦何易何平!吾終不受金罌!”金罌,謂鴆也。

明帝屢次病危,於是就任命光祿大夫張為平東將軍、吳郡太守,並且秘密布置兵力,以便提防王敬則。朝廷內外傳說紛紛,說明帝一定又有非常的舉動了。王敬則聽了傳言之後,私下裡說:“東邊現在還有誰?只不過是要除掉我罷了。但是,我又何嘗可以那么容易地除掉呢?我終究不會接受他的金的!”金,即指鴆酒。

敬則女為徐州行事謝妻,敬則子太子洗馬幼隆遺正員將軍徐岳以情告:“為計若同者,當往報敬則。”執岳,馳啟以聞。敬則城局參軍徐庶,家在京口,其子密以報庶,庶以告敬則五官掾王公林。公林,敬則族子也,常所委信。公林勸敬則急送啟賜兒死,單舟星夜還都。敬則令司馬張思祖草啟,既而曰:“若爾,諸郎在都,要應有信,且忍一夕”。

王敬則的女兒是徐州行事謝的妻子,王敬則的兒子太子洗馬王幼隆派遣正員將軍徐岳把情況告訴了謝,邀他一起舉事,並且對謝說:“你如果同意的話,我就去告訴王敬則。”謝非但不願意,而且把徐岳抓起來,派人速向明帝報告。王敬則手下的城局參軍徐庶家住在京口,徐庶的兒子把王敬則兒子要舉事、徐岳被抓之事秘密告訴了父親,徐庶又馬上轉告了王敬則手下的五官掾王公林。王公林是王敬則的族侄,深得王敬則信任,常常委以事務。王公林去勸說王敬則火速啟奏明帝,讓明帝賜自己的兒子一死。勸說之後,王公林就獨自乘舟連夜趕回京城去了。王敬則命令司馬張思祖起草對明帝的啟奏,但一會兒又說:“情況如果真的這樣的話,那么我的幾個兒子都在京城,他們一定會來向我報信的,所以先不急,暫且再等一晚上吧。”

其夜,呼僚佐文武樗蒲,謂眾曰:“卿諸人慾令我作何計?”莫敢先答。防閣於興懷曰:“官祗應作爾!”敬則不應。明旦,召山陰令王詢、台傳御史離祖願,敬則橫刀坐,問詢等:“發丁可得幾人?庫見有幾錢物?”詢稱“縣丁猝不可集”;祖願稱“庫物多未輸入”。敬則怒,將出斬之,王公林又諫曰:”凡事皆可悔,唯此事不可悔;官詎不更思!”敬則唾其面曰:“我作事,何關汝小子!”敬則舉兵反,招集,配衣,二三日便發。

當天夜裡,王敬則把手下的文武僚屬召集來一起博戲,對大夥說:“你們大家想讓我作如何打算呢?”眾人誰也不敢先說。這時,防閣丁興懷突然說道崐:“長官您應該舉事謀反,除此別無選擇。”王敬則聽了之後,沒有表態。次日天剛亮,王敬則就把山陰令王詢、台傳御史鍾離祖願兩人叫來,自己手橫握刀,跪坐席上,向王詢、祖願兩人發問:“如果要發兵可以有多少人?庫中還有多少錢物?”王詢言稱“縣裡的壯丁一下子不能召集起來”,祖願則言稱“該入庫的則物大多還沒有輸入庫中”。王敬則一聽,勃然大怒,令人把他們二人推出斬首。這時,王公林又勸諫王敬則說:“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反悔,唯獨這種事不可以反悔,您為什麼不再考慮一下呢?”王敬則聽了非常生氣,唾了王公林一臉口水,並且惡狠狠地對他說:“我作事情,與你小子有什麼關係呢?”於是,王敬則決定舉兵造反,開始召集兵力,配給袍甲兵器,二三日之內便出發了。

前中書令何胤,棄官隱居若邪山,敬則欲劫以為尚書令。長史王弄璋等諫曰:“何令高蹈,必不從;不從,便應殺之。舉大事先殺名賢,事必不濟。”敬則乃止。胤,尚之之孫也。

先前的中書令何胤,棄官而隱居在若邪山之中,王敬則想挾持他出任尚書令。長史王弄璋等人勸諫王敬則說:“何大人隱居深山,必定不會依從;他如果不依從的話,就應該殺掉他。然而,做大事情先殺害名賢高士,事情一定不會成功。”於是,王敬則就停止了這一想法。何胤是何尚之的孫子。

(10)庚午,魏發州郡兵二十萬人,期八月中旬集懸瓠。

(10)庚午(十九日),北魏徵召各州郡之兵二十萬人,時間定於八月中旬,會集懸瓠,準備再行南伐。

(11)魏趙郡靈王卒。

(11)北魏趙郡靈王元去世。

(12)上聞王敬則反,收王幼隆及其兄員外郎世雄、記室參軍季哲、其弟太子舍人少安等,皆殺之。長子黃門郎元遷將千人在徐州擊魏,敕徐州刺史徐玄慶殺之。前吳郡太守南康侯子恪,嶷之子也,敬則起兵,以奉子恪為名;子恪亡走,未知所在。始安王遙光勸上盡誅高、武子孫,於是悉召諸王侯入宮。晉安王寶義、江陵公寶覽等處中書省,高、武諸孫處西省,敕人各從左右兩人,過此依軍法;孩幼者與乳母俱入。其夜,令太醫煮椒二斛,都水辦棺材數十具,須三更,當盡殺之。子恪徒跣自歸,二更達建陽門,刺啟。時刻已至,而上眠不起,中書舍人沈徽孚與上所親左右單景雋共謀少留其事。須臾,上覺,景雋啟子恪已至。上驚問曰:“未邪?未邪?”景雋具以事對。上撫床曰:“遙光幾誤人事!”乃賜王侯供饌,明日,悉遣還第。以子恪為太子中庶子。寶覽,緬之子也。

(12)明帝知道王敬則謀反了,就把王幼隆以及他的兩個哥哥員外郎王世雄、江室參軍王季哲、弟弟太子舍人王少安等人抓起來,全部殺掉了。王敬則的長子黃門郎王元遷率領一千兵馬在徐州抗擊北魏軍隊,明帝下令徐州刺史徐玄慶殺掉了他。前吳郡太守南康王蕭子恪是蕭嶷的兒子,王敬則以擁立蕭子恪為名義而起兵造反,但是,蕭子恪嚇得逃跑了,不知逃到了什麼地方。始安王蕭遙光勸說明帝把高帝、武帝的子孫全部殺掉,於是明帝把諸位王侯全部召入宮中。晉安王蕭寶義、江陵公蕭寶覽等人在中書省,高帝、武帝的孫子們在門下省,明帝命令他們每人只可以帶隨從兩人,超過了以軍法從事。諸位王侯中還是幼小的孩子,齊明帝命令由他們的乳母把他們帶進宮來。這天夜裡,明帝命令宮中的太醫煮了兩斛花椒水,又命令都水官備署辦棺材數十具,準備到三更之時,就把諸王侯全部毒死。蕭子恪自己一個人赤腳步行趕回來了,二更時分到達建陽門,他把自己的姓名和所要啟陳的事寫於紙上,讓人轉達於齊明帝。三更時分已到,但明帝還睡眠未起,中書舍人沈徽孚就與明帝所信任的心腹單景雋一起商議,決定先不採取行動,等皇上起來之後再說。一會兒,齊明帝醒來了,單景雋就告訴他蕭子恪已經來了。明帝一聽,驚奇地問道:“還沒有動手嗎?還沒有動手嗎?”單景雋就把蕭子恪要向明帝啟陳的王敬則如何想以擁立他為名義而謀反,他如何逃而不見王敬則,以及如何自動前來的情況轉述了一遍,明帝聽了之後,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邊用手拍床邊說道:“蕭遙光差點壞了大事,讓我濫殺無辜。”於是,明帝馬上改變了主意,設宴招待諸王侯。第二天,明帝讓他們回到各自的府中去,並且還任命蕭子恪為太子中庶子。蕭寶覽是蕭緬的兒子。

敬則帥實甲萬人過浙江。張遣兵三千拒敬則於松江,聞敬則軍鼓聲,一崐時散走,棄郡,逃民間。敬則以舊將舉事,百姓擔篙荷鍤,隨之者十餘萬眾;至晉陵,南沙人范化殺縣令公上延孫以應之。敬則至武進陵口,慟哭而過。烏程丘仲孚為曲阿令,敬則前鋒奄至,仲孚謂吏民曰:“賊乘勝雖銳,而烏合易離。今若收船艦,鑿長岡埭,瀉瀆水以阻其路;得留數日,台軍必至,如此,則大事濟矣。”敬則軍至,值瀆涸,果頓兵不得進。

王敬則率領一萬甲兵渡過了浙江,張調遣三千兵力在松江岸上抵擋他,但是這些士兵們一聽到王敬則部隊的軍鼓聲音,馬上四處逃散,張只好棄郡署於不顧,自己逃到民間躲起來了。王敬則以老將的身分起兵謀反,老百姓們紛紛扛著竹竿,拿著鋤頭,前來投奔,追隨的人有十萬多。他們到晉陵時,南沙人范化殺了縣令公上延孫,起來回響。經過武進高帝陵園所在地陵口之時,王敬則懷想起了高帝對自己的恩寵,不禁放聲慟哭。烏程人丘仲孚是曲阿縣令,王敬則的前鋒部隊剛到,丘仲孚就對治下的吏役、民眾說:“反賊們雖然一路乘勝,氣勢囂張,但是畢竟是烏合之眾,一盤散沙。眼下我們如果把船艦收起來,並且把長岡水壩挖開,放出大水擋住他們的去路,如果能讓他們停留幾天的話,朝廷軍隊一定可以到達,這樣的話,大功必定告成。”王敬則軍隊到達之後,因河渠乾涸,果然停止不能前行。

五月,詔前軍司馬左興盛、後軍將軍崔恭祖、輔國將軍劉山陽、龍驤將軍·馬軍主胡松築壘於曲阿長岡;右僕射沈文季為持節都督,屯湖頭,備京口路。恭祖,慧景之族也。敬則急攻興盛、山陽二壘,台軍不能敵,欲退,而圍不開,各死戰。胡松引騎兵突其後,白丁無器仗,皆驚散。敬則軍大敗,索馬再上,不能得,崔恭祖刺之仆地,興盛軍客袁文曠斬之,乙酉,傳首建康。

五月,明帝詔令前軍司馬左興盛、後軍將軍崔恭祖、輔國將軍劉山陽、龍驤將軍馬軍主胡松在曲阿長岡修築戰壘工事。又委任右僕射沈文季為持節都督,屯駐湖頭,以守備京口大路。崔恭祖與崔慧景是同族。王敬則對左興盛、劉山陽兩處發起了猛烈攻擊,朝廷軍隊不能敵擋,準備撤退,但是不能突圍,只好死戰。胡松帶領騎兵從背後對王敬則軍隊發起攻擊,那些追隨王敬則的民眾手中無有武器,紛紛驚慌而逃。王敬則的軍隊一敗塗地,但是他還要找一匹馬騎上再戰,可是找不到,結果被崔恭祖一槍刺倒在地,劉興盛部下武士袁文曠立即上前將其斬首。乙酉(初五),王敬則的腦袋被送到了建康。

是時上疾已篤,敬則倉猝東起,朝廷震懼。太子寶卷使人上屋,望見征虜亭失火,謂敬則至,急裝欲走。敬則聞之,喜曰:“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策,計汝父子唯有走耳!”蓋時人譏檀道濟避魏之語也。敬則之來,聲勢甚盛,裁少日而敗。

當時,明帝的病情已經非常沉重,而王敬則猝然在東邊起兵舉事,因此朝廷內部一片震驚,人人恐慌不已。太子蕭寶卷讓人上屋頂,望見征虜亭失火,一片火光,以為是王敬則率領軍隊打過來了,就急忙穿上戎裝,將要逃走。王敬則知道此事之後,高興地說:“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策,我想你們父子也只有逃走這么一條路了。”所謂“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策”,是當時人們譏刺檀道濟見了北魏軍隊只會逃跑的話語。王敬則起兵,其來頭兇猛,聲勢甚大,但是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以失敗而告終。

台軍討賊黨,晉陵民以附敬則應死者甚眾。太守王瞻上言:“愚民易動,不足窮法。”上許之,所全活以萬數。瞻,弘之從孫也。

朝廷軍隊討伐王敬則及其同夥,晉陵的百姓因投附王敬則而應該被處死者特別多,太守王瞻上奏明帝說:“百姓愚蠢,易被煽動,所以沒有必要嚴加追究。”明帝準許了這一建議,使數萬人得以活命。王瞻是王弘之的侄孫。

上賞謝之功,遷尚書吏部郎。上表三讓,上不許。中書疑官未及讓,國子祭酒沈約曰:“近世小官不讓,遂成恆俗。謝吏部今授超階,讓別有意。夫讓出人情,豈關官之大小邪!妻常懷刃欲殺,不敢相見。

明帝獎賞謝的功勞,升任他為尚書吏部郎。謝三次上表於齊明帝表示辭讓,但是明帝不準許。中書懷疑謝的官位還夠不上照例辭讓,國子祭酒沈約卻說:“近世以來低級官員不辭讓,這已經成為一種常例。但是,如今越級給謝吏部授官。他辭讓是為了避免別人說他告發岳父而得官。他的辭讓是出於人情世故方面的考慮,豈與官職大小有關?”謝的妻子經常懷中藏著刀子,要殺死謝,因此嚇得謝不敢與妻子相見。

(13)秋,七月,魏彭城王勰表以一歲國秩、職俸、親恤裨軍國之用。魏主崐詔曰:“割身存國,理為遠矣。職俸便停,親、國聽三分受一。”壬午,又詔損皇后私府之半,六宮嬪御、五服男女供恤亦減半,在軍者三分省一,以給軍賞。

(13)秋季,七月,北魏彭城王元勰上表孝文帝,提出獻出自己一年的藩國食祿、朝職俸祿以及朝廷所給的恤親財物,以助國家開支之用。孝文帝為此而特發詔令,說:“彭城王能捨棄自身利益而為國家安危著想,其行動之意義是十分重大的。那么,他的朝職俸祿就全部接受,但藩國食祿和恤親財物則只接受三分之一。”壬午(初三),孝文帝又發詔令,命令減少皇后私人費用一半,六宮嬪妃、五服之內的男女的供給也減少一半,如果在軍隊中則減少三分之一,節約下來的全部用作給軍隊的賞賜。

(14)癸卯,以太子中庶子蕭衍為雍州刺史。

(14)癸卯(二十四日),明帝任命太子中庶子蕭衍為雍州刺史。

(15)己酉,上殂於正福殿。遺詔:“徐令可重申前命。沈文季可左僕射,江可右僕射,江祀可侍中,劉暄可衛尉。軍政可委陳太尉;內外眾事,無大小委徐孝嗣、遙光、坦之、江,其大事與沈文季、江祀、劉暄參懷。心膂之任可委劉悛、蕭惠休、崔慧景。”

(15)己酉(三十日),明帝死於正福殿。明帝在遺詔中說:“前次曾授以尚書令徐孝嗣開府儀同三司,辭而不受,可以再次授之。沈文季可以擔任左僕射,江可以擔任右僕射,江祀可以擔任侍中,劉暄可以擔任衛尉。軍政大事可以委託於太尉陳顯達,而朝廷內外眾多事務,無論大小一併委託於徐孝嗣、蕭遙光、蕭坦之、江,其中重大事情與沈文季、江祀、劉暄三人商量決定。關鍵要害職務可以委託於劉悛、蕭惠休、崔慧景三人。”

上性猜多慮,簡於出入,竟不郊天。又深信巫覡,每出先占利害。東出雲西,南出雲北。初有疾,甚秘之,聽覽不輟。久之,敕台省文簿中求白魚以為藥,外始知之。太子即位。

明帝性格猜疑多慮,深居而簡出,竟然沒有去南郊祭祀過上天。他又對筮占深信不疑,每次出外都要先占卜吉凶利害。如果去東邊,則告人說去西邊;如果去南邊,則告人說去北邊,不讓預先知道其行跡。剛有病之時,特別保密,害怕別人知道,所以照樣聽政、閱覽公文不止。很久以後,他在下達給台省的檔案中要白魚來做藥,外界這才知道他有病。太子蕭寶卷登皇帝位。

(16)八月,辛亥,魏太子自洛陽朝於懸瓠。

(16)八月,辛亥(初二),北魏太子從洛陽到懸瓠朝見孝文帝。

(17)壬子,奉朝請鄧學以齊興郡降魏。

(17)壬子(初三),南齊奉朝請鄧學投降北魏,獻出齊興郡。

(18)魏主之入寇也,遣使發高車兵。高車憚遠役,奉袁紇樹者為主,相帥北叛。魏主遣征北將軍宇文福討之,大敗而還,福坐黜官。更命平北將軍江陽王繼都督北討諸軍事以討之,自懷朔以東悉稟節度,仍攝鎮平城。繼,熙之曾孫也。

(18)北魏孝文帝入侵南齊時,派遣使者去向高車調兵,但是高車人害怕遠途勞役,因此奉袁紇樹者為頭領,率眾叛變向北。孝文帝派遣征北將軍宇文福去討伐,但是大敗而回,宇文福因此而被黜官。孝文帝又命令平北將軍江陽王元繼為都督北討諸軍事,去討伐高車,自懷朔以東全部歸他掌管調遣,並攝鎮平城。元繼是拓跋熙的曾孫。

(19)八月,葬明皇帝於興安陵,廟號高宗。東昏侯惡靈在太極殿,欲速葬,徐孝嗣固爭,得逾月。帝每當哭,輒雲喉痛。太中大夫羊闡入臨,無發,號慟俯仰,幘遂脫地,帝輟哭大笑,謂左右曰:“禿啼來乎!”

(19)八月,南齊安葬明帝於興安陵,廟號為高宗。東昏侯蕭寶卷不喜歡明帝的靈柩停放在太極殿里,想快速安葬了事,因徐孝嗣一再堅持,才得以停放超過一月。新登基的皇帝蕭寶卷每當該哭靈的時候,他就說自己喉嚨痛。太中大夫羊闡進殿哭靈,他沒有頭髮,號啕大哭,前仰後合,以致頭巾都掉到了地上,這時蕭寶卷停止哭泣而放聲大笑,對左右的人說:“禿來啼叫了。”

(20)九月,己亥,魏主聞宗殂,下詔稱“禮不伐喪”,引兵還。庚子,詔北伐高車。

(20)九月己亥(二十一日),北魏孝文帝知道明帝死去,就下詔令說:“按禮,他國有喪,不加討伐。”於是率兵而還。庚子(二十二日),孝文帝詔崐令北伐高車。

(21)魏主得疾甚篤,旬日不見侍臣,左右唯彭城王勰等數人而已。勰內侍醫藥,外總軍國之務,遠近肅然,人無異議。右軍將軍丹陽徐謇善醫,時在洛陽,急召之。既至,勰涕泣執手謂曰:“君能已至尊之疾,當獲意外之賞;不然,有不測之誅;非但榮辱,乃係存亡。”勰又密為壇於汝水之濱,依周公故事,告天地及顯祖,乞以身代魏主。魏主疾有間,丙午,發懸瓠,舍於汝濱,集百官,坐徐謇於上席,稱揚其功,除鴻臚卿,封金鄉縣伯,賜錢萬緡;諸王別餉賚,各不減千匹。冬,十一月,辛巳,魏主如鄴。

(21)北魏孝文帝得病非常嚴重,十來天不接見左右侍臣,只有彭城王元勰等幾個人在身邊照料。元勰既侍奉孝文帝看病吃藥,同時又總管國家事務,內外用心,處理的非常周全,使得遠近肅然,人無異議。右軍將軍丹陽人徐謇擅長醫術,當時他正在洛陽,元勰就急忙把他召來。徐謇到了之後,元勰拉著他的手邊哭邊說道:“您如果能醫治好聖上的病,就可以獲得意外的賞賜;如果醫治不好,就會有不測之死臨降於你。這不但關係著你的榮辱,而且關係到了你的生死存亡。”元勰又秘密地讓人在汝水之濱築了一座祭壇,依照當年周公所行那樣,親自去禱告天地及獻文帝在天之靈,乞請以自己的身體代替孝文帝,讓他快快痊癒。孝文帝的病稍有好轉,丙午(二十八日),從懸瓠出發,下榻於汝水之濱,並召集百官群臣,使徐謇坐在上席,讚揚了他的功勞,任命他為鴻臚卿,並且封為金鄉縣伯,賞錢一萬串。另外,對諸王侯們的賞賜,每個也不少於一千匹帛。冬季,十一月,辛巳(初四),孝文帝到達鄴城。

(22)戊子,立妃褚氏為皇后。

(22)戊子(十一日),南齊東昏侯蕭寶卷立妃子褚氏為皇后。

(23)魏江陽王繼上言:“高車頑昧,避役遁逃,若悉追戮,恐遂擾亂。請遣使,鎮別推檢,斬魁首一人,自余加以慰撫。若悔悟從役者,即令赴軍。”詔從之。於是叛者往往自歸。繼先遣人慰諭樹者。樹者亡入柔然,尋自悔,相帥出降。魏主善之,曰:“江陽可大任也。”十二月,甲寅,魏主自鄴班師。

(23)北魏江陽王元繼上書孝文帝說:“高車人冥頑不化,逃避差役,反叛遠遁,但是如果把他們全部追究殺戮,恐怕要引起大的擾亂。所以,請朝廷為每一鎮派遣一個使者,令其對本鎮加以整頓,只斬罪魁禍首一人,其餘的加以撫慰,如果本人後悔而願意服役,那么就立即令其趕赴南伐之軍。”孝文帝發下詔令,準許了元繼的這一做法,於是反叛的高車人許多又自動回來了。元繼先派遣人去撫慰和勸諭樹者,樹者逃往柔然國,但是很快就後悔了,於是率眾出降。孝文帝說:“江陽王可以委以大任呀。”十二月甲寅(初七),孝文帝從鄴城班師返京。

(24)林邑王諸農入朝,海中值風,溺死,以其子文款為林邑王。

(24)南齊林邑王范諸農入朝晉見,在海上遇到風暴,溺水而死,南齊封其子範文款為林邑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