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平常的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來講的,古代並無文言文這一說法。其特徵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經過歷代文人修飾越顯浮華,唐代起大文學家韓愈等發起“古文運動”,主張回歸通俗古文。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

基本信息

定義

當人們使用“古代漢語”這個術語時,在不同的語境中賦予了它三個不同的含義:古代的漢語、上古漢語和文言   。古代漢語首先是指“古代的漢語”。這就是說,鴉片戰爭以前漢族人所使用的語言都可以泛稱為古代漢語。古人的口語,我們是聽不到了,甲骨文,從甲骨文算起,這樣的古代漢語大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跟任何事物無不發展變化一樣,語言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三千多年來,漢語有了很大的變化。根據漢語語法、辭彙和語音變化的情形,學者將古代漢語分為三個發展時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紀以前,即歷史上商、周、秦和兩漢時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紀到西元12世紀,即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兩宋、遼、金時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紀到19世紀,即歷史上的元、明、清時期。

特點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  

文言的特點,是相對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的,主要表現在 語法辭彙兩方面。

介紹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第一個“文”字,為“紋”,修飾之意。“言”字,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兩字,就是修飾過的語言,即書面語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在中國古代長期占據統治地位。五四運動以後,白話文才取得正式書面語的資格。 最後一個“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比如像說,“你吃飯了嗎?”。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口語)、“書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裡,“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中國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書面語言寫成的。現當代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在中華數千年歷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

結構

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陳勝是陽城人。

②“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管子·形勢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①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將項燕。

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採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

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被動句

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其常見類型有:

1.“見”“……見……於”“於”表被動。

如:“吾常見笑於大方之家。”

①臣誠恐見欺於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③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不拘於時,學於余。

2.“為”“為……所”表被動。

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①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③為予群從所得。

④恐為操所先。

倒裝句

文言中的倒裝句,是相對於現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於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等。

1.賓語前置

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於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賓語前置通常分為四種情況。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微斯人,吾誰與歸?”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語後置

通常定語應該放置於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強”都是後置定語。文言中的定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之”使定語後置。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用“者”的後置。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3.狀語後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於句後作補語。如:“於富者”就是置於句後作補語的介詞短語。

4.主謂倒裝

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快哉,此風。” “美哉,我少年中國。”

[練習]判斷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③ 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於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語。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

(2)承後省。

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愛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

如:“(孟子)曰:‘獨樂(yuè)樂(lè),與人樂(yuè)樂(lè),孰樂(lè)?’(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

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

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

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於”。

如:“今以鐘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練習]補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

②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

③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

固定結構

一、 表疑問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與、得無……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 之戰》)

③與不 同好,如何?(《 左傳·齊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辦”,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為“怎么樣”,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樣”,⑥句中的“孰與”是“與……比較,哪一個……”的意思。一般地說,“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辦”、“把……怎么樣”、“拿……怎么辦”、“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樣”、“怎么樣”、“怎么”等,要視具體語境而定。

二.表反問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何……之有、何以……為、何……為、不亦……乎、無乃……乎、得無……乎。

例如:

⑦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⑧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論語·顏淵》)

⑨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⑩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何……之有”可譯作“有什麼……”,“何功之有”即“有什麼用處”,是反問句。其用法特點是:何+名詞+之+有。“何以……為”、“何……為”可譯作“做什麼”,其中“何”是疑問代詞“什麼”,“為”是句末語氣詞,相當於“呢”。“何以文為”譯為“要華美做什麼呢”,“何辭為”譯為“要告辭做什麼呢”。“不亦……乎”譯作“不是……嗎”。“不亦樂乎”譯作“不是很快樂嗎”。

三.表測度的固定結構常 見的有:得無……乎(耶)、無乃……乎。

例如:

1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

12.成反覆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13.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之戰》)

“得無……乎(耶)”、“無乃……乎”均可譯為“恐怕……吧”,都表示推測、估計。“得無異乎”譯為“恐怕不同吧”,“得無教我獵蟲所耶”譯為“恐怕是教我捉蟲的地方吧”,“無乃不可乎”譯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測度外,還帶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嘆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 一何 、何其、何如,均解釋為“多么”。何……之,解釋為“怎么……這樣啊”。

例如:

14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

15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16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錄〉後序》)

五.表判斷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是之謂、此之謂。

例如:

17是之謂政令行。(《荀子·王霸》)

18詩云:“殷鑑不遠,在夏後氏之世。”此之謂也。(《孟子·離婁》)

17句中的“是之謂”可譯作“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謂”只能譯作“就是說這個”。這兩句均為判斷句,不過這裡的“是”或“此”在古漢語中卻是前置的賓語。

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因此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並且不使用標點,在“白話文運動”之前,除了白話文小說外的文章均是由文言體寫成,包含了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翻譯手段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名、書名、物名、度量衡單位、器具、數量詞、廟號、諡號、特殊稱謂、專門術語等專有名詞,都可照原文抄錄。此外,古今詞義一致,如“山”、“火”、“車”、“問”、“逃”等,也無需翻譯。

這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手段;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對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的活用,用法多樣的一些虛詞等要特別注意,一定要聯繫上下文,選準它的確切解釋。

理  

調整、理順譯文的詞序。大多數文言詞句的詞語排列次序和現代漢語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捕蛇者說》),原次序譯作“苛酷的統治兇狠比老虎”,這不符合現代語習慣,應把“比老虎”調整到“兇狠”之前。

添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內容,使譯文通順、明確。如“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口技》),其中“撫尺”和“一下”之間缺一個動詞“響”,翻譯應加上。又如“嘗貽余核舟一,……”(《核舟記》),譯文時,句前應加主語“王叔遠”,“一”字之後應加量詞“枚”。

刪  

有些詞語僅有語法作用而無法譯出的,可刪去不譯。如“夫大國,難測也”(《曹劌論戰》)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銘》)中的“之”,“學而時習之”(《論語》)中的“而”都屬於這一類。

縮  

文言文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將其意思凝縮。如:(秦)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現代漢語中很難找到四種不同說法來譯“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三個短句,在翻譯時可凝縮為“秦有併吞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總之,我們要做好文言文的翻譯題,除了要扎紮實實地掌握古漢語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外,還要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識,我們才能更準確、更明白、更符合現代漢語規範地譯出古文,做到“信”“達”“雅”。

名著舉例

古詩類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詩經》《千家詩》

古文類

《孝經》《易經》《論語》《禮記》《尚書》《春秋》《戰國策》《老子》《莊子》《韓非子》《孟子》《墨子》《荀子》《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鬼谷子》 《大學·中庸》 《朱子家訓》《顏氏家訓》《呂氏春秋》《楚辭》《忍經》《金剛經》《資治通鑑》《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格言聯璧》 《百家姓》《幼學瓊林》《聲律啟蒙》《六韜·三略》《百戰奇略》《龍文鞭影》《呻吟語》《幽夢影》《傳習錄》《智囊》《曾國藩家書》《世說新語》《對聯》《閒情偶寄》《夢溪筆談》《隨園詩話》《文心雕龍》《笑林廣記》《浮生六記》等

歷史類

《史記》《三國志》《漢書》《後漢書》《舊唐書》《清史稿》等

其中《文心雕龍》和《龍文鞭影》是教導後人如何行文下筆的,對古文的研究很有幫助。《對聯》和《格言聯璧》則更像是古文語法。

另外,國小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中的《楊氏之子》,國小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中的《伯牙絕弦》和國小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中的《學弈》、《兩小兒辯日》

分類

實詞

如果掌握了文言文的常用實詞,就可以算是基本上讀懂了文言文。在文言文中,文言實詞是主要的語言材料,也是我們閱讀時遇到的較大障礙,而學習實詞的難度比起學習虛詞來又小得多。所以,有目的、有重點、有系統地積累一些常用文言實詞對學習文言文時很有幫助的。

那么,如何積累和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實詞呢?基本步驟應該是:逐步積累,反覆鞏固,擴展延伸。同一個常用實詞,在這篇課文複習到時,可以想一想其它課文中是否見過,如果其它課文中見過,再想一想,這篇課文和其它課文中出現的這同一個詞用法是否相同。若用法相同,則鞏固舊知識;若用法不同,看一看不同在哪裡,有什麼規律可循。用這種方法,既省時間,又見效果。

虛詞

所謂虛詞,就是指那些不能夠單獨成句,辭彙意義又比較抽象,但能通過它把實詞組織在一起,完成句子結構的詞類。在文言文中,虛詞的使用頻率很高,用法靈活,因此要想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就要了解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

動詞

這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動詞經常作謂語,其中及物動詞可以帶賓語,不及物動詞不可以帶賓語。
主語、賓語一般是由名詞或代詞來充當的,在文言文中,動詞如果處在了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面又有“其”字或“之”字,這樣的動詞常常活用為名詞。例如:“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禪山記》)中,動詞“至”處在了主語的位置,它活用為名詞,翻譯時要譯為“到的人”。
不及物動詞如果帶了賓語,則要活用為使動用法。例如:“項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中,不及物動詞“活”就要譯為“使……活”;《小石潭記》中的“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中的“淒”就是“使.........淒涼”。

形容詞

這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顏色等的詞,形容詞都能作定語,大多能作謂語。
在文言文中,形容詞如果處在了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面有“其”“之”或數詞,就活用為名詞,這一點和動詞有些相近。例如:“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芙蕖》)中,形容詞“長”“短”,就要譯為名詞“長處”和“短處”。
形容詞是不能帶賓語的,文言文中,形容詞的後面如果出現了賓語,這個形容詞必然要活用,具體來說有三種情況。
1、活用為一般動詞。例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屈原列傳》)中,形容詞“短”的後面由於出現了賓語“屈原”,就活用為一般動詞,譯為“詆毀、說壞話”。
2、活用為使動詞。例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泊船瓜洲》)中,形容詞的後面由於出現了賓語“江南岸”,活用為使動詞,譯為“使……綠”。
3、活用為意動用法。例如:“孔子登東山而小魯”(《孟子·盡心上》)中,形容詞“小”的後面有賓語“魯”,這裡活用為意動詞,譯為“認為……小”。

虛詞的注意點

通假字

在古代漢語中,有些字可以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這種現象叫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假借。古漢語中的通假字有三種情況: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變音通假。通假字的讀音應讀被通假字的讀音,解釋也應按被通假字的字義解釋,表達時一般用“通”的解說形式。

(1)音同的通假。即借字為本字的聲符(也有本字為借字聲符的),或借字與本字有共同聲符的。

聲符雖不同,但兩個字的讀音是相近的,表現為同聲母或同韻母的形式。

偏旁的通假字。通假字經常通過以下幾種方法考查:

(2)給句中加點的字注音(通假字讀音有變化)。

一詞多義

我國的文字用法極為複雜,一個字詞往往有很多的意義與用法。一詞多義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乃至現代漢語都是極其普遍的。一詞多義也是我們平時在閱讀文言文、考試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了解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是掌握一詞多義的基本方法,一個詞的基本義稱為“本義”,由本義生髮延伸出來的意義稱為引申義。另外,比喻義是通過打比方產生的詞義,假借義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詞義。

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句式基本相同。他們都分單句和複句,都有主謂賓和定狀補六大成分。句子的語序也基本相同。當然,他們之間還有相異的地方,學習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現代漢語句式的相異點。雖然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於文言文有些實詞和現代漢語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現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學好文言文,正確理解句子含義,領會文章內容,就必須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們常講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和固定句式。

常見虛詞

而:表並列、遞進、承接、轉折、假設、修飾、因果關係。且:相當於“啊”

何:什麼;怎么樣;哪裡;多么;為什麼;怎么;啊;通“呵”,喝問。若:如同,像

乎:表疑問;相當於“嗎”;表感嘆;表祈使或命令,相當於“啊”“呀” 。所:也

乃 :你,你的;他的;此,這;這樣,如此。

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難道;怎么。

常見的虛詞還有:也、則、以、者、因、之、為、於、兮、焉、與、莫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