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1996年10月7日,青州博物館在青州龍興寺遺址內勘探並搶救性發掘了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並在博物館展出。
歷史
龍興寺約始建於北魏時期,元末明初廢棄,是一處延續千餘年的著名佛教寺院。窖藏坑位於寺院遺址最北部,南北長8.7米、東西寬6.8米,坑內有規律地埋藏著北魏東魏、北齊至隋、唐、北宋時期石灰石、漢白玉、花崗岩、陶、鐵、木及泥塑等各類佛教造像400餘尊。其中既有大型造像碑,又有單體造像,涉及佛像、菩薩像、弟子、羅漢像、供養人像等諸多題材;最大的高320厘米,最小的高僅20厘米。裝飾豐富多彩,浮雕、鏤雕、線刻、貼金、彩繪等無所不包。其中北齊時期用青州本地出產的石灰石雕刻的石像為最多,絕大多數上施彩繪和貼金,部分保存較為完好,實屬罕見。這批佛教造像延續時間長達500年,類型多樣,造型優美,雕刻精湛,立體感強,威嚴凝重,是研究中國早期佛教藝術的難得的實物資料,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數量最多的佛教造像群之一,被評為‘96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國家文物界的權威人士認為:龍興寺佛教造像“地方特色鮮明,整體藝術很高,為中國美術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