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青州龍興寺,又名“南陽寺”、“長樂寺”、“道藏寺”。始建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明初,拓地建齊王府,寺址湮滅。據青州博物館藏北齊武平四年(五百七十三年)《臨淮王像 碑》載:龍興寺為“正東之甲寺”,左通闤闠,亦右憑澗谷,前望窟磐,卻臨泚彌,層圖邁 於涌塔,秘宇齊於化宮。考諸史料,至唐宋時期,其建置有九曜院、臥佛院、志公院、天宮 院、百法院、新羅院、水陸禪院、南大聖院、僧舍等,規模巨大,建築宏偉,影響深遠
文物價值
現存遺址東西一百五十米,南北二百米,總面積約三萬平方米。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考古勘測結果表明,該寺院早期建築遺址保存較好,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二零一三年五月,青州龍興寺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11月23日,記者在山東青州市博物館南面的龍興寺文化公園看到,一些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工程的掃尾施工,整個公園已經基本建成即將開放。
公園內,鋪設了許多相互連通的甬道,栽植了草皮和樹木以及一些觀賞植物,建設了公園迎賓牆,在公園南邊還建立了石刻佛造像。在公園西側有通道與范公亭公園相連,西邊就是以農民畫市場為主的文化大院,南邊是博物館,形成了一個區域性的對外開放性的具有濃郁文化氣氛的遊覽區。公園建成後將成為市民休閒散步的良好去處
文物等級
二零一三年五月,青州龍興寺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州龍興寺
歷史沿革
早在南朝宋元嘉年間,青州龍興寺只是齊、北海郡太守劉善明的私人佛堂。後劉善明舍宅為寺,經北魏、東魏近百年的發展,到北齊時期,青州龍興寺初具規模,被稱為“東方之甲寺”。唐宋時期,隨著寺院經濟的膨脹,龍興寺不斷地建立別院來擴展自己的規模,成為威名海隅的官方大寺。宋金之交,朝代更迭,戰火連綿,寺院日漸荒蕪。明洪武年間,青州府拓地建齊藩,寺址遂湮,地上建築蕩然無存,龍興寺從此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和記憶當中。時隔600餘年後,1996年10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機緣巧合,青州龍興寺重新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
佛教造像的意外發掘
1996年10月5日清晨,青州博物館南鄰益都師範操場工地上,在巨大的推土機的轟鳴聲中,幾位工人吃驚的發現,推出的土中露出了幾段石人的殘腿斷臂。訊息不脛而走,迅速地傳到了青州博物館,博物館業務副館長夏名采是一位具有30餘年田野考古經驗的北大畢業生。直覺告訴他,那些石人很有可能是佛像。於是,他馬上帶領業務人員前往調查。在初步確認是一處佛教造像窖藏後,市博物館一邊組織人員保護現場,一邊向當地政府和上級文物部門匯報,申請搶救性發掘。1996年10月7日,在得到國家文物局許可的情況下,以夏名採為首的十幾名業務人員進入工地,發掘工作正式開始。
當業務人員小心翼翼地清理掉耕土層和厚50厘米的黃土層後,大家一下子都驚呆了,雕鑿精美絕倫、貼金彩繪的佛像呈現在大家面前。由於現場人群聚集,魚龍混雜,大家強壓心中的興奮與激動,在搞清楚窖藏範圍後,業務人員採取分區發掘的方式仔細清理,逐一編號、拍照後,由當地駐軍幫助護送至博物館收藏。發掘工作緊張地進行了9天。1996年10月15日,所有出土遺物安全運抵博物館的臨時庫房 。
造像出土驚嘆世人
盛放佛像的窖穴東西長8.7米,南北寬6.8米,深2米,面積近60平方米。據初步統計,共出土各類佛教造像600餘尊,錢幣142枚,陶瓷器2件。其中,佛教造像為出土的主要遺物,大者高3.2米,小者不足20厘米。時代從北魏、北齊,歷隋唐直至宋代,年代跨度超過500年。質地包括石灰石、漢白玉、花崗岩、陶、鐵、木、泥塑等。更為可貴的是,大部分造像身上都保留著貼金彩繪。其出土佛造像數量之大,雕刻之精,貼金彩繪保留之完整,時間跨度之長,前所未有,先後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世紀百大考古新發現,並被 牛津大學副校長、英國學術院院士羅森女爵士譽為是“ 改寫東方美術史的重大發現” 。
龍興造像
貼金彩繪石雕觀音菩薩立像
貼金彩繪石雕觀音菩薩立像,北齊—隋,通高一百六十五厘米、像高一百三十六厘米,質地石灰石,青州市博物館藏山東青州市博物館珍藏著一尊單體圓雕菩薩石立像。這尊造像1996年10月出土于山東青州龍興寺遺址佛教造像窖藏,是這座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國20世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的窖藏中,眾多出土造像的代表作。
這尊單體圓雕菩薩,橢圓形臉,五官清秀,輪廓分明,長目低垂,表情沉靜。菩薩頭戴透雕寶冠,冠中間飾一雙手握珠串的化佛,額前貼有六個圓形髮捲,腦後長發分為兩束,沿雙肩自然垂至上臂。菩
從造型形制上,北齊時期龍興寺造像中單體圓雕造像的數量增多,而背屏式造像趨於減少。菩薩像所受儀軌約束較少,往往雕刻精美,有較強的世俗生活氣息。這尊菩薩像便是龍興寺菩薩造像中最精緻的一尊,僅在冠飾、耳部和右手處有少許殘缺,體現出北齊造像中“青州樣式”的造型特點和神采韻味。雕刻精緻金彩同輝的菩薩像,全身比例恰到好處,造型端莊秀美,輪廓線簡潔流暢,衣飾繁而不縟。菩薩寧靜高貴,左手輕提帔帛和瓔珞的動作增加了一絲動感,自然舒展,富有活力,表現出古代工匠高超的藝術造詣。
這尊本應在寺院裡受人頂禮膜拜的貼金彩繪菩薩像為何被埋入地下?從發掘出土的最晚的造像和貨幣判斷,這批造像被埋藏於北宋末南宋初年,這期間青州發生過重大戰事,而且北宋時期,流行將殘損的佛像等同為舍利集中埋葬的護法方式,就此,這些精美的藝術品帶著人們的信仰被塵封了,幾百年後,隨著窖藏的出土,方得以重新面世
東魏貼金彩繪左協侍菩薩
殘高:36厘米,高浮雕,石灰石質。為一鋪三身背屏式造像的左脅侍菩薩。面含微笑,丹鳳目,頭頂飾一環形花冠,額前長發梳成五個圓瓣,腦後長發分成兩條髮辮沿雙肩垂至上臂,並在雙肩部各飾一圓形發卡。頸佩貼金項圈、瓔珞,身著天衣,披帛沿雙肘下垂。衣飾黑彩,頭光浮雕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