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琮

玉琮

琮是中國古代用於祭祀的玉質筒狀物,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在玉器中,琮是用於祭地的玉器,《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琮的外型狀似筆筒,外型方內洞圓,至乾隆皇帝時期出土時都還無人曉得用途,乾隆自行考證認為是古人搬運重物用的配重品,還自行取名“槓頭”並加裝銅內膽作為筆筒和宮廷插花花瓶,直到乾隆去世90多年後才考證出是禮器琮。

基本信息

簡介

玉琮玉琮

玉琮,後世又稱“輞頭”。其用途,一向以為就是“以黃琮禮地”的禮器。但自從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後,這種戰國秦漢間經師們的附會就不足為憑了,有的學者根據其造型和紋飾特徵,推測其為巫師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種法器,帶有強烈的原始巫術色彩。玉琮在商周還常見,在戰國兩漢以後,就很少見了。其用途也被納入儒家的禮儀系統中,成為禮器或葬器。

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至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的石峽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最多。

琮的基本形態為一內呈圓管狀中通的方柱體,圓管兩端突起於方廓,被稱作“射”。有的方廓角棱分明,有的為圓角;有的柱體低矮單節,有的高而分若干節;有的角部雕有紋飾,有的通體素麵。有一種被稱為“圓筒式”的琮,沒有方廓,只在圓筒四面對稱地凸雕出四塊長方形飾片。這種琮大都較低,可視為方柱琮的變體或簡化,可能是製作時受到玉材形體限制的變通做法。有的學者把這種純為圓筒狀的玉石器稱之為“鐲形琮”。這類器物有的高度可觀,顯然不是“鐲”;有的兩端徑不等大,呈馬蹄狀,可能是具護衛性能的臂筒。它們不宜歸屬於琮類。

先秦經典說琮是禮器,也是喪葬用器。引用率最高的是《周禮·春禮·春官·大宗伯》這段話:“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王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據此,璧與琮分別象徵天與地。良渚文化玉器上神秘圖案多見於璧和琮兩類器物。這都表明二者確係組合相配使用的,它們擔負著精神領域內的某種“使命”。《周禮·春官·典瑞》又說上述六種玉器還可以用來“斂屍”,鄭玄在注中具體說明了各類玉斂屍時的位置:“王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

鄭玄所言六種玉的斂屍位置是否為定製,姑且勿論,但琮在古代被用作葬玉則是事實,不過有時置於腹部,有時則置於棺下腰坑中。需指出的是《周禮》所載乃貴族社會的禮儀,已明顯帶有政治色彩;而琮的出現遠在《周禮》以前數千年,其原始意義究竟是什麼,其形狀者,必象其類。璧圓象天,琮八方象地。”儘管截至目前,還沒有發現過八稜體的琮,但由於琮的外廓確為方形,且如前所述,琮多與圓形的璧相伴出現,所以鄭玄的解釋對後世影響很大,被許多學者認可,這是依據琮的外形闡發其寓意的最早觀點,意謂琮之形仿自大地,其功能為通地之靈。

近半個世紀來,隨著考古發現玉琮的日益增多,人們對琮的關注熱度也越來越高。尤其是上個世紀70年代後,由於江浙一帶良渚文化玉琮的大量出土,玉琮研究漸成文博領域的一大亮點。關於琮的緣起和含義,目前已有的成說至少有十三四種,歸納起來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著眼於社會生活中的實用物來解釋琮的起源,認為由於那些器物對人的生存具有某種特殊意義,所以人們看重它們,把它們神聖化,進而玉象化,賦予它們某種神奇的性能。第二類視琮為古代生殖崇拜的象徵物。部落時代盛行生殖崇拜,而生殖崇拜的物化形式大都是懷孕的女性形象或男、女性器官的仿製,且以後者居多。第三類緊扣良渚文化玉琮的神秘紋飾等因素分析判斷,認為琮具有圖騰柱性質,或者說,琮是巫師舉行宗教儀式時使用的法器。其形制的初創意念是以方形象徵地,以圓形象徵天,中通意味著天地神靈可自由來去;琮上的紋飾則是部族的圖騰符號或標誌,其中可能也有被認為能幫助人、神意願溝通的靈性動物形象。

古代禮制

中國古代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禮制。

詳細介紹

石器時代

【名稱】:玉琮

玉琮

【類別】:玉器

【年代】:新石器時代

【文物原屬】:良渚文化遺物

【文物現狀】: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簡介】:

高8.8厘米,直徑17.1~17.6厘米,重6500克。

此琮呈扁矮方柱狀,內圓外方,上下對穿一直徑僅4.9厘米的圓孔。器表每面以4.2厘米寬的豎槽一分為二,又以僅0.1厘米寬的三條橫槽分為四節。器表打磨光澤規整。這件玉琮器型規整,厚薄均勻,邊角端正,輪廓分明,表明良渚玉器在成型過程中,已使用了拉絲、管鑽、鋸切等多種以砂為介質的開料手段。減地淺浮雕手法,滿密的陰線刻,精細的器表打磨,均表現了良渚玉器的高度成就,獨特的紋飾不僅給人神秘的美感,更為我們研究當時文化和宗教提供了重要依據。

齊家文化

【名稱】:玉琮

【類別】:玉器

【年代】:距今4000多年

【文物原屬】:齊家文化遺物

【文物現狀】:現藏靜寧縣博物館

【簡介】:高14.7、寬8.2、射徑8.2厘米

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青色,有褐斑。體作委角長方體,中心有一上下對穿的圓孔。器兩端呈圓口形,器外轉角有十三節凹槽,器體打磨精緻。

虢國玉琮

基本概況

【名稱】:玉琮

【類別】:玉器

【年代】:西周

【文物原屬】:河南省三門峽虢國墓地陪葬品

【收藏地點】:20世紀後半葉出土於河南省三門峽虢國墓地,現藏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

【尺寸】:通高2.6厘米,射徑3厘米。

【簡介】:白玉,玉質溫潤,部分受沁呈紅色。體矮小,內圓外方,上下兩端有短射,通體素麵。

延伸內容

玉琮,後世又稱“輞頭”。其用途,一向以為就是“以黃琮禮地”的禮器。但自從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後,這種戰國秦漢間經師們的附會就不足為憑了,有的學者根據其造型和紋飾特徵,推測其為巫師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種法器,帶有強烈的原始巫術色彩。其具體使用方法還有待考證。玉琮在商周還常見,在戰國兩漢以後,就很少見了。其用途也被納入儒家的禮儀系統中,成為禮器或葬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四面直槽內上下各刻一神人獸面複合圖像,共8個。單個圖像高約3厘米,寬約4厘米,用線浮雕結合細線刻雕琢成。圖案主體的神人,臉面呈倒梯形,眼為重圈,兩側有小三角形眼角,寬鼻以弧線勾出鼻翼,闊嘴用一條長橫線、7條短線刻出兩排16個牙齒。頭飾內層為帽,刻8組捲雲紋,外層羽冠,刻22組邊緣雙線,中間單線組成的放射狀羽飾。臉與冠淺浮雕而成。神人上肢聳肩平臂,手及腰部、下肢屈曲,三爪如鳥。四肢密布捲雲、弧線、橫豎直線作成的紋飾。胸腹部淺浮雕獸面紋,有橢圓形凸面眼瞼和橋形額部。在玉琮的角尺形凸面上,以轉角為中軸展開,每兩節還琢刻了簡化的神人獸面紋,四角相同,左右對稱,共8組。與豎槽內的紋飾相比,這一人獸組合保留了基本構圖,省去了神人的四肢,冠作了變形,面部簡化,在獸面兩側增加了一對誇張的鳥紋。以轉角為中軸展開的簡化人獸組合紋是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徵。

各時玉琮

新石器時代發現較多的良渚玉琮,玉材為產於江浙一帶的透閃石質玉石,質地不純,以青色居多,部分黃色,土浸後呈霧狀乳白色。除少數作圓筒狀外,多製成規整的內圓外方形。琮體切割規整,中孔為管鑽對穿而成,中接處常留有兩層。玉琮的形體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琮身均飾有獸面紋,紋飾以四角線為中心,分成四組,隨琮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紋飾分數組飾於琮上。部分玉琮在主體獸面紋外,用細陰紋刻細“神人”圖形和雲雷紋,陰線用利石刻劃而成,線條堅挺。浙江杭州反山遺址出土的神獸紋玉琮為現今所見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稱為琮王。

宋以後出現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飾當時流行的紋飾。明末至清代的偽古玉,以仿商周素麵矮體玉琮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時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習慣的不同,偽品多數顯得圓滑有餘而古意不足,熟舊的程度更難做得逼真。

玉琮考證

“琮”始見於《周禮》等古籍。其形以《周禮·考工記·玉人》所釋:“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白虎通·文質篇》曰:“圓中牙身玄外曰琮”。鄭玄補註《周禮》時說:“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鍇釋琮時講:“狀若八角而中圓”。後因後人難辨琮狀的實體,以致南宋時稱為“鎮圭”。至清乾隆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以“琮,瑞玉,大八寸,似車釭?”的說法為據。

經考證,玉琮距今4000至5000年,其功能與意義有:

一祭祀用的大禮器之一,它與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稱為“六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玉琮成為統治階級祭祀蒼茫大地的禮器,也是巫師通神的法器。

玉琮的造型是內圓(孔)外方,似是印證“璧圓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巫師也常用劣質的玉琮、石琮,或被燒過的玉琮,來鎮墓壓邪、斂屍防腐、避凶驅鬼。

二、玉琮也是權勢和財富的象徵。玉琮於墓葬中出土時有如下特徵:墓葬規格高,規模大,隨葬品較豐富;墓主人多為男性;琮常於壁伴出,一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現象。

種種現象說明琮式與原始宗教及祭祀禮儀密切相關,它的主人必屬部族酋長,大祭司巫師之上層人物,從發掘現場可以看到,墓主身份越顯赫,殉葬品中的琮、璧就越多,似乎要顯示生前的一切,用於隨葬恰好說明墓主原有身份,及其在各部落中享用財富與權勢的程度,也代表良渚文化時期的一種葬制。

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至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的石峽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最多。

良渚文化玉琮

玉琮玉琮

造型最大、製作最精、紋飾最美的史前玉琮 ,有“玉琮王”之稱。

尺寸:通高8.9、上射徑17.1—17.6、下射徑16.5—17.5、孔外徑5、孔內徑3.8厘米

整器重約6500克,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器型外方內圓,上大下小,中間對鑽圓孔。琮體四面直槽內上下各琢刻一完整的神人獸面圖像,神人頭戴羽冠,騎跨在一神獸上。整體圖案採用淺浮雕和線刻技法雕琢而成。在呈角尺形的凸面上,紋飾以轉角為中軸線向兩側展開,每節琢刻一組象徵性的神人獸面圖案,這種簡化的人獸組合結構,是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徵。獸面的兩側各淺浮雕一變形誇張的鳥紋,而鳥也是通天的靈物。琮是良渚玉器中最神秘又最富代表性的器物,此玉琮是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通稱“琮王”。

不僅如此,與之同出的玉鉞、玉權杖等在諸多良渚玉器中都是最莊重且獨一無二的,說明它們無疑是已拉開文明樂章的良渚文化的王權的象徵。

浙江新石器時代玉琮

名稱:玉琮

類別:玉器

年代:新石器時代

文物原屬:良渚文化遺物

文物現狀: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尺寸:高8.8厘米,直徑17.1~17.6厘米,重6500克 。

玉琮玉琮

此琮呈扁矮方柱狀,內圓外方,上下對穿一直徑僅4.9厘米的圓孔。器表每面以4.2厘米寬的豎槽一分為二,又以僅0.1厘米寬的三條橫槽分為四節。器表打磨光澤規整。這件玉琮器型規整,厚薄均勻,邊角端正,輪廓分明,表明良渚玉器在成型過程中,已使用了拉絲、管鑽、鋸切等多種以砂為介質的開料手段。減地淺浮雕手法,滿密的陰線刻,精細的器表打磨,均表現了良渚玉器的高度成就,獨特的紋飾不僅給人神秘的美感。

蘇州新石器時代玉琮

高31.6厘米,上寬7.8×7.8厘米, 內徑5.6厘米, 下寬6.8×6.8厘米, 內徑5.1厘米。現藏於蘇州博物館。

此琮呈褐色,兩端圓,中段為方柱體,分十二節。孔內留有明顯對鑿痕跡,每節轉角處刻有凹形牙狀紋飾,在下端起第二、三、四、五節處一側凹形紋飾內還刻有一小圓圈,仿佛人眼一般,整個器物,線條刻劃清晰,比例恰當,呈大氣之態。

琮與璧、圭、璋、璜、琥被稱為六種禮器,古人謂之“六瑞”。

玉琮的基本形制為內圓外方,以示“天圓地方”。此件具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獸面紋飾玉琮,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典型的器物。

南通石器

基本信息

【名稱】:玉琮

南通新石器時代玉琮

【材質】:玉器

【年代】:新石器時代

【尺寸】:高5、寬8、孔徑6.1厘米。

【文物出土】:1976年南通市海安縣青墩遺址出土。

【文物現狀】:南通博物苑收藏

藏品鑑賞

該藏品玉琮以碧玉製成,色澤瑩潤,綠中隱現乳黃,灰白色斑紋。呈內圓外方的柱形狀,單節,上下口部分稍微凸出,四面的中間均磨出一條寬而直淺的槽,槽的兩邊有兩組平行弦紋和兩個對稱的圓圈紋,組成簡化的人獸面紋。青墩遺址發現,將南通的歷史向上推到4000-5300年。

阜寧石器

陸莊遺址

陸莊遺址位於板湖陸莊村境內,北距古淮河四公里。出土的玉琮、陶等具有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特徵。其中玉琮的出土,顯示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今陸莊境內,活動著一支原始部落。

東園遺址

東園遺址位於施莊鎮雙園村沙岡之上。出土的陶盆、貫耳黑陶壺等,具有太湖流域崧澤文化特徵。出土的陶鼎、陶罐等蘊含北方大汶口文化因素。特別是為權力象徵玉鋮和兩面刻有“日出東海”族微的灰陶壺等文物的出土,印證距今五千多年之前,有一支原始部落集團生活在雙園村的土地上。

陸莊玉琮

玉琮玉琮

玉琮是新石器時代原始部落首領“通天”,“與天對話”和“祭天”的神器,是墓葬中部落酋長身份的證據,該玉琮於一九七三年板湖陸莊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

良渚文化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

現藏上海博物館,1984年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高5.6厘米。

為陽起石琢制,乳白色隱現淡綠斑紋。琮面雕出四個角尺形凸塊,中部有一條橫槽,將凸塊分為上下兩節。以四角為中線,各刻一神像。上節在兩條平行的橫棱下雕刻一神臉。眼為線刻園圈,下邊橫凸塊作鼻,上刻細密的雲紋和橫直線圖案。下節雕刻一獸面。蛋圓形凸面作眼廓,線刻重圈為眼,中間以橋形凸面連線,和一條橫凸塊作鼻,凸塊上也滿刻橫直線和雲紋圖案。器表高度拋光,光潔如鏡。

玉琮

玉琮玉琮

良渚文化高5.4厘米 射徑上端6.5厘米 射徑下端6.1厘米 孔徑4.6厘米1978年江蘇省武進縣寺墩遺址M1出土透閃石軟玉,呈碧綠色。器呈矮方柱體,外方內圓,上大下小,中有對鑽圓孔,外表分兩節,每節以四角為中線,飾簡化的帶冠人面紋,共八組。用兩道凸橫棱,兩個圓圈,一短凸檔組成表示羽冠,眼睛,鼻子組成的圖案。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良渚遺址

玉琮玉琮

良渚遺址出土的玉琮,高7.2厘米 射徑上端8.5-8.6厘米 射徑下端8.3厘米 孔徑上端6.8-6.9厘米 孔徑下端6.7-6.8厘米1982年江蘇省武進縣寺墩遺址M4出土透閃石軟玉,呈乳白色,帶翠綠褐紅斑紋。器呈扁方柱體筒形,外方內圓。孔為對鑽而成,孔壁微弧,磋磨光滑。外表四面各由豎槽分為四塊凸面,中部有橫槽分為上下兩節。每節以四角為軸,精琢細刻繁縟面紋,上節為帶冠人面,下節為獸面,兩側曲尺形框線表示人上肢,獸前肢。這是微雕工藝的傑作。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歷代特色

商周時期玉琮數量不多,從出土的實物看,這一時期琮的形體普遍較矮小,多光素無紋。玉琮切割規整,中孔較大,琮體較新石器時略薄。殷墟婦好墓曾出土了兩件有紋飾的玉琮,其中一件上下各飾一組弦紋,四角有凸棱,側面飾豎道弦紋,該造型很少見。春秋戰國時期玉琮的造型與西周相近,形體較小,戰國部分玉琮刻有細緻的獸面紋、勾雲紋等紋飾。

宋以後出現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飾當時流行的紋飾。明末至清代的偽古玉,以仿商周素麵矮體玉琮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時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習慣的不同,偽品多數顯得圓滑有餘而古意不足,熟舊的程度更難做得逼真。

鑑定方法

《東洋見聞錄》記載“八察”

1、察織物纖維痕不少古玉直接放置在人體上,或者包裹於織物中。在一定的溫濕度和壓力下,纖維及顏料脫落,牢牢地黏附於器物的表面。因此,在鏡下,甚至肉眼也能看見紅、藍、綠等顏色的織物纖維,經緯分明。

2、察昆蟲的蟲卵、殘體多在古玉的縫隙中。

3、察水漬在地質及大氣條件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埋藏地的地下常常有微細的潛流,涓涓不息、常年流動,浸潤、侵蝕著玉的表面,形成流動狀的、深深淺淺的水漬。

4、察植物根莖印痕某些植物根莖有無孔不入的特性,植物蛋白新陳代謝而分解的酸性物質可以對器物的表面造成侵蝕,所以能夠看到有清晰疊壓關係的根須狀印痕。

5、察碳化痕古人有“灸玉”習俗,燒過的玉器有生物碳的附著和滲入,呈點、面分布,往往很深入,無法消去。

6、察“驅邪礦物”殘留(古代葬俗)自然界的一些礦

··

物有殺菌、驅蟲、防腐的作用,古人以為它們有驅妖辟邪的功效,將它們置於墓葬和居所里。因此,有一些古玉被赤鐵礦、硃砂、雄黃等礦物粉末包裹或浸染,通過放大鏡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或縫隙中殘留的礦物顆粒,在水化合以及弱酸作用下,致色離子由表及里漸進、深入地滲入玉器內部,顏色絢爛奪目。考古發現,距今兩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就將大量的赤鐵礦粉末撒在山洞中,也因審美的需要,將石灰岩製成的珠子染成紅色。我國戰國和漢代的大型墓葬中,經常有大量的硃砂以及被硃砂染得鮮紅的玉器,如越王墓。

7、察縫隙、孔洞內充填的碎石地表有大量的二氧化矽類和碳酸鈣類礦物存在,它們可以以液態或者以固態的礫石形式存在並運動著,在空隙里聚集、矽結、板結,堅韌無比,即使是隨水流進入空隙里的一塊小石子也難以剔出。

8、察鑽痕鑽具出現以來,鑽頭基本是圓錐或菱形形狀。由於是人力,所以壓力小、鑽速慢、非勻速、進尺慢,鑽痕表現為往復、相對平行的運動態勢,出現不甚均勻的鏇紋。而現代螺鏇紋鑽具因高速、勻速鏇轉則不會出現平行的鑽痕。新石器時代以石治石時期,其鑽痕與古代使用金屬鑽具的鑽痕,有相似特徵。總之,鑑定和評估古玉,既需要細微觀察,也要全面分析;既要抓住微觀,更要把握本質和整體的真實性,切忌以偏概全,放大或忽略局部。只有排除每一個細微處假的可能性,進而歸納、演繹和推理,最大限度地將感性和理性結合起來思考和判斷,才能獲得最大的真實性。養護:長期表面會附著死皮組織造成真菌生長,酸化造成玉石本身碎裂,所以每3個月養護一次,用濾勺過濾融化後的御守鹽浸泡1天。收藏者養護時多用俱攞缽盛放為了看到缽上生長出樹根樁物質。

品相分類

《東洋見聞錄》

鑑定玉的真假有四法:

水鑑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手觸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觀察法: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舌尖鑑別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主要看有無裂痕,有裂痕的其價值大減。

鑑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準,即“色、透、勻、形、敲、照”。

色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

透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髒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鄉。

勻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

形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準。一般地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敲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台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照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餘。天然玉石的特點是略呈淺色,而不帶有淺藍色(俗稱邪色)。另外還有一種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塩水製成,外觀頗似深色“老坑玉”。玉器鑑定的方法很簡單,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重者為真玉。

盤玉

古玉一定要玩,而且必須多玩,才能使古玉得以還原。古人這樣玩玉。稱為“盤玉”。凡出土的古玉,多數有色沁,但暗淡不顯,因此需要養玉。如果得到一塊古玉,1)用乾淨毛巾搓古玉表面作用其實是去掉表面髒色以及進行再拋光.每天2-3小時。不要直接用手搓這樣汗油浸入會出現破相,價值自然就低了。2)一星期後表面會有淺亮痕跡這都是漸漸形成包漿底層,隨時間古玉會整體變的晶亮。3)自然放置一個星期.讓古玉自然乾燥.同時表面均勻的和空氣接觸形成細密均勻的氧化保護層.4)開始手盤.這時的手一定是要剛剛洗過並且已經乾透.汗手請不要直接盤.一天可以盤30分鐘左右.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後,可以感覺古玉有粘阻感,其實這是的已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包漿.5)每周用御守塩浸泡,按照御守塩15克、清水500克。因為人的死皮組織容易附著在古玉表面會滋生真菌,最後酸化使得古玉最後酥脆自裂。御守塩在融化時可以消除真菌。又不會像海塩那樣腐蝕6)重複4和5的過程5到6遍也就是3個月的時間,會看到古玉很有靈氣的光澤.包漿好的古玉會呈現較強烈的反光,有些像玻璃光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古玉髒了可以用微微濕潤的棉布擦拭幾遍就好了.然後放置一段時間再盤玩.盤的時候古玉所有區域都儘量盤到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只能慢慢來一個過程一個過程的來,隨著古玉的變化也可以同時得到一種精神的愉悅。

相關術語

《竹間十日談》記載開門:形容絕真無疑之古玉。無論沁色、雕工、包漿等均堪稱一流。

洋油和雞油:和田玉的白玉和黃玉自古以來即為玉之極品,王逸《玉論》中有“黃如蒸粟、白如截肪”的記載。黃玉大致可分為粟子黃、雞油黃和秋葵黃幾種,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寶。“截肪”二字民間稱作“羊尾巴油”,就是羊脂玉了。很多人對黃玉已不作痴心妄想,於是在羊脂白玉上便以次充好

粗大明:許多收藏者認為明代的玉器製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實不然,就像“漢八刀”並不代表漢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樣,“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獷風格。相比之下,清代玉器確實細膩精巧,但卻沒有一位像明朝陸子岡那樣名震中外的琢玉大師。

雞骨白:古玉在鹼性土壤中出土,多有石灰沁,呈礬白色。石灰沁有輕重不同,於是古人按色調將其分為魚肚白、雞骨白、象牙白、雪花白等等。古人又不知土壤的酸鹼之分,只認為是“地火”所致,於是仿造雞骨白時,便用火燒玉,這在民國時期是很成功的。當代製作雞骨白就先進多了,可以用電焊、微波滬,所以作偽者往往牟獲暴利。

老玉掛紅,價值連城:這裡的“紅”其實特指血沁,但古玉有無血沁歷來爭論頗激。人死入土後血凝肉腐,如何會浸入玉造成古玉帶有紅色沁斑的原因很多,例如硃砂(辰砂)沁、鐵沁或者仔兒玉固有的紅色玉皮子,都有可能魚目混珠

傳世玉:一般來講,經過三代以上遺傳的玉器,既可稱為傳世玉。

出土玉:由地下出土的玉器,包括古墓葬、古遺址、領海內出土的玉器等均可稱為出土玉。做舊:通常用在仿古玉器上,目的是使玉器表面呈現舊的表象,使其表面更象,更接近所仿的那個時代。作舊手法有多種多樣,大致有化學藥劑浸蝕法、火燒、水煮加熱法、深埋地下土浸法等等。

土咬黃土:用豬血和黃土成泥盛於大缸中,然後將玉器埋於其內,日久則玉上既有土咬黃土銹血沁等痕跡。

造黃土銹:將玉器滿塗以膠水,然後埋入黃土泥中,其埋藏的時間越久則所生的黃土銹也越相似。

造血沁:玉器表面紅色斑痕,術語稱斑,俗語稱血沁或屍沁,造血沁是偽造舊玉的常用辦法,手法多樣。主要有:第一種,將玉石按舊式仿造成功後,置於火上燒成赤色,趁熱放入活貓犬腹中,埋於地下,一年後掘出。第二種,將玉石按舊式仿造成功後,置於火中燒熱,趁熱塗抹血竭,多次反覆直至血沁入為止。第三種,用血竭,紫草、透骨草各數兩與玉器同置罐中,注入煮沸,連續數日,顏色可沁入玉石;再用錯草抹去玉石表面浮光,然後上川白蠟,每日在手中把玩,既可與舊玉仿佛。第四種,備血竭,密陀僧各一兩,加齒砂數分研為細末,同置於罐內,注滿脂油;另將玉器放在杏乾水內煮沸數小時,趁熱放入油罐,微火煮數十日,待顏色沁入玉石,取出依次上錯草,川白蠟。

羊玉:指利用動物活體製造血沁的玉器。將仿舊式形制的新玉縫入健碩活羊腿中,待一二年後取出,既有血色沁入玉石,故稱。

狗玉:將狗殺死,剖開腹部,趁狗血尚熱未凝固時把玉器放入狗腹中,縫合,埋到大道地下,過數年後取出,玉上出現有土花血班。但與真古玉相比,帶有新玉的顏色與雕琢的痕跡。

陸子剛:太倉州人(今江蘇太倉縣),是明代最負盛名的蘇州琢玉名手。陸子剛制玉技藝之絕,據文獻《太倉州志》有如下記載:“凡玉器類、沙碾。五十年前,州人有陸子剛者,用刀雕刻、遂擅絕。今所遺玉簪,價一枝值五十六金。子剛死,技亦不傳”。它所製作的玉器質量精,價值高,所以當時和後代仿製很多,流傳下來也極為多見,僅題款就有:“子剛”、“子崗”、“子網”真假混雜,誰真誰假極難鑑別。陸子剛的代表作品有:白玉印池,玉簪,合卺杯等。

銹斑沁(叩銹):將玉器用鐵屑拌在一起,然後用熱臘淬之,放置十幾天后埋入地下,經數月後取出。經過埋藏,玉的表面會被鐵屑銹所蝕,出現了桔皮紋,紋中雜有土斑和深紅色的鐵鏽,俗稱“叩銹”。

玉琮禁忌

一怕油:出土古玉如果沒有盤出包漿最怕有異味之油如機油,柴油,核桃油。生坑之玉最怕身上的汗油,因為汗油會堵塞玉肌,不利於吐灰。二怕腥:出土古玉如果沒有盤出包漿,怕有腥味之物,玉遇到會吸收,這樣會影響玉的氣味價格大跌。三怕冷熱變化:睡覺洗澡一定要取下要不會因為冷熱差異隨後斷裂

材質分類

上古時代,人們廣泛使用各類不盡相同的玉石材料,這是因為當時交通不便。各地區的人群缺乏交流,同時不同地區的原始文化背景對玉材的選擇也不同。如同東北的紅山文化以岫巖石為主要原料,江浙地區的良渚文化,通常使用淺綠色帶雲母狀斑點的透閃石為原料,山東的大汶口文化及其發展而來的龍山文化使用不透明但細膩的長石為原料。各地區材料各異,但對玉材的質地,紋理,色澤等特徵都相當重視。

在這裡上古各地區文化的玉材中,紅山文化所使用的岫巖石材質最優,至今岫巖石在玉雕工藝品中仍得到廣泛的使用。岫巖石又稱岫巖玉,因產於遼寧省岫巖縣而得名。在礦物學上,岫巖玉中含有蛇紋石成份達85%以上,所以又稱蛇紋石。岫巖玉的顏色有白,黃,淺黃,粉紅,綠,暗綠,雜色等,通常以青綠色調為主,其顏色在青玉和碧玉之間。岫巖玉的玉質非常細膩,半透明至不透明,蠟狀至油脂狀光澤,硬度變化較大,常在摩氏硬度2。5——5。5之間,因此,在古玩行中常常使用較硬的小刀不試驗,如果是“吃刀”的大多是岫巖玉。岫巖玉的比重為2。5-2。8,所以製成的玉件通常手感較輕不夠份量,有一種輕浮感。

殷商時期使用的玉材主要有岫巖玉,南陽玉和新疆和闐玉。南陽玉因其產地在河南南陽地區而得名,又因其真正的礦區在南陽的獨山,故又稱為“獨山玉”。南陽玉色澤鮮艷,質地細膩,光澤好,硬度好,半透明至不透明,上好的綠色南陽玉可同翡翠媲美,因此,德國地質學家曾稱南陽玉為“南陽翡翠”。

從考古資料上得知,南陽玉的開採大多在殷商中晚期,在殷墟出土的玉器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南陽玉。南陽玉在漢代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開採。據《漢書》記載,南陽獨山又稱為“玉山”,現今在獨山腳下仍有相傳為漢代制玉和售玉的地方“玉街寺”的舊址。

南陽玉因其悠久的歷史地位,受到許多古玉研究者和收藏者的重視。在古代交通不暢,新疆和闐玉來源不穩定的情況下,南陽玉扮演著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新疆和闐玉又稱“軟玉”,俗稱“真玉”,狹義上講“玉”僅指新疆和闐玉。和闐玉較其它地區的玉質更細密,硬度更高,色澤更溫潤,尤其是和闐玉琢制的玉件,經盤玩後所產生的包漿和寶光是其它地區的玉質所不能媲美的。

新疆和闐玉的學名是透閃石—陽起石礦物,硬度為6-6。5,因此和闐玉非常的硬,通常不吃刀,可以用它割劃玻璃,比重2。96-3。17,所以和闐玉拿在手中有份量,行家稱為“夠手頭”。給人的感受是往下沉,密實有力,在顯微鏡下看和闐玉為雲母狀絲樣纖維結構,因此和闐玉有一定的韌性,並且會發出柔和的寶光。

和闐玉按色澤差別可分為以下幾種:

白玉:質地較純,色白,,特級白玉色澤光彩如同凝脂,在新疆地區因特級白玉色澤如同綿羊肥尾上的油脂凝結物而稱之為“羊脂白玉”羊脂白玉為和闐玉中的極品,一般白玉稍微帶點青色,亦是相當寶貴的。

黃玉:顏色由淺黃至深黃不盡相同,在古玉玩家中有雞油黃,栗子黃,雞蛋黃,秋葵黃,香黃等數種不同的黃色名稱。色澤純正的黃玉是玉材中最名貴的一種,材料極其難得,宋代到清代之間,通常被皇家所壟斷。

青玉:由白玉中帶有青灰色至深青灰色略帶灑黑斑點的都是青玉,青玉包涵的色彩層次極為豐富,因此在玉材中數量最大,從西周到清代有七成左右的古玉器為青玉所制。

糖玉:色澤如糖梨之皮,通常為中等咖啡色略帶紅黃色,大多是白玉或青玉相連的玉外層厚皮,因塊都較小,很少見到大件作品,糖玉在清代使用較多。

墨玉:通常為黑灰色,真正純黑如漆的極為罕見,多數墨玉同青玉相近。

碧玉:顏色由淺綠色至深綠色,常見色如菠菜,略帶透明感,一般碧玉中都帶有黑色斑點,色澤淺淡,不正的稱之為“菜玉”,為和闐玉中的差者。碧玉色澤鮮綠,均勻,油性大者價亦高,明清時期使用較多。

紅玉:色澤由淺紅至深紅色,通常為較厚的白玉玉皮子,因此料極小,只見過片狀件品。紅玉中鮮紅如血且溫潤者,極為難得。

另,紅色的除玉外,還有紅瑪瑙等。

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