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發掘地點: 山東省青州市
龍興寺始建於北魏時期,是一處延續千餘年的著名佛教寺院。窖藏坑位於寺院遺址的最北部,南北長 8.7米、東西寬6.8米,坑內有規律地埋藏有北魏、東魏、北齊至隋、唐、北宋時期的石灰石、漢白玉、花崗岩、陶、鐵、木及泥塑等各類佛教造像400餘尊。其中最大的高320厘米,最小的僅高20厘米。造像雕刻技巧高超,包括浮雕、鏤雕、線刻、貼金、彩繪等多種技法。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數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的發現,為研究中國佛教美術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的實物資料。青州龍興寺窖藏佛教造像的發掘是近年來中國境內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它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時期中國佛教藝術的傑出成就,為研究佛教在我國的傳播及雕塑、繪畫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珍貴資料。經過我館業務人員日復一日地整理、拼接、粘對,這些曾慘遭破壞的藝術珍品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其中的佛像精品先後在美國、日本、德國、瑞士、英國、香港、北京、上海等地舉辦了精品展或大型專題展。當人們看到那些面帶微笑的佛像、衣著雍容華貴的菩薩、呼之欲出的飛天、生動活潑的護法和多姿多彩的荷蓮時,無不被其深深折服。
2001年秋天的德國柏林,亞太文化藝術節,來自中國的“青州佛教造像藝術展”,第一次在海外展出,33件展品以異常奪目的光彩征服了世人。這些精美的佛教造像來自中國山東省青州市。
發現與研究
發現
1996年10月,青州一所學校正在修建操場的施工工地上,轟鳴的推土機成了一個巨大驚喜的發現者:工人們走到車前扒開浮土,青州佛像窖藏隨著這次偶然的發現被開啟了!窖藏東西長8.6米,南北寬6.7米,搶救性的青州佛像考古挖掘工作迅速展開,考古人員採用局部發掘的方式,整整工作了七天七夜,覆蓋著泥土的佛像逐漸顯露出本來面貌。
謎團從考古發掘的開始便不期而至:這裡為什麼會集中埋藏著佛像呢?在窖藏坑被發現之前,當地人知道這裡曾存在著一個古老的寺廟,縣史書上記載叫龍興寺。龍興寺在公元500年前後就已是遠近聞名的大寺院,此後香火繁盛長達800多年。但公元1300年前後,龍興寺卻奇怪地消失了。
在進行完修復和拼對之後,佛像的總數達到400餘尊。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一個面積只有50多平方米,深度不到3米的窖藏坑內,為什麼會埋藏著數量如此之多的佛像呢?
考古學家從題材和雕刻技法上判定,這批佛教造像絕大多數完成於公元五到六世紀,也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動盪的南北朝時期。
歷史探究
青州,地處山東半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曾經是中國古代九州之一。今天的青州,許多留存的遺蹟仍在默默講述著這座古城往昔的輝煌,青州佛像的出土又將開啟哪些來自遙遠歷史的秘密呢?
自佛教從遙遠的印度傳入中國後,中國人開始了製造佛像的歷史。中國早期的佛教造像製作先後受到中亞和印度的影響。青州佛教造像中年代最早的是北魏晚期的作品,數量不多,其中絕大多數是帶有背屏的造像,佛像大多身材單薄、肩部低垂,是典型的中國漢人的體態。佛像面部的顴骨微微突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智者的形象,這樣的造像風格被稱為秀骨清像。不僅如此,從印度遠道而來的佛只是到了中國後才穿起寬衣大袖褒衣博帶的長衫。佛像上的漢化風格是當時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王朝普遍漢化傾向的一個縮影。
戰亂與分裂沒有阻斷南北朝時期文化的交流,控制北方政權的草原民族開始向南方王朝的漢族文化學習,大規模的漢化運動在北魏孝文帝時期最為活躍。青州自古就地處南北交通的要道,歷史上一度從屬南朝,南北文化長期在這裡交匯,在佛教造像上自然回響並且主導了造像的漢化風格。接近漢人的體態和中國傳統樣式的長衫,這種瀟灑清秀的風格一直延續到公元六世紀上半葉的東魏時期。但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公元六世紀中期以後北齊時期的佛教造像時,第一個強烈的感覺就是,秀骨清像的造像特徵完全被新的造像風格所取代。背屏式的浮雕造像幾乎消失,而單體的圓雕造像,面部大多豐滿圓潤,和北魏造像厚重的服飾風格相比,北齊造像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審美情趣。所有造像的服飾都輕薄貼體,顯露出健康優美的身段,早期從印度傳入的藝術風格再次成為主流。
在青州地區出土的北齊時代的石刻拓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當時胡人已經廣泛地進入到青州進行經濟和文化活動,與異域的交流也體現在同時期的佛教造像上。一些造像身上用淺浮雕或者彩繪的形式,清晰地勾畫出了胡人的形象。另一些佛像,或是採用凸棱的方式刻出衣紋,好像打濕的衣衫緊貼身體,或是身上沒有任何皺褶,肌膚的輪廓充分顯現著人體的優美,在北方中原一帶的同期作品中,這種造像的樣式極為罕見,他們很可能就是史書文獻中記載過的“曹衣出水”的樣式。
謎團
然而,“曹衣出水”的樣式為什麼會從萬里以外的西域傳播到青州,至今仍是眾說紛紜。因為,在青州以外的地區,同一類型的造像並沒有被發現。那么,它們會是沿著絲綢之路一路而來,或是像很多史學家推測的那樣,是從越南地區進入中國南方,又從南方沿水路進入青州?但不管怎樣,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新的樣式傳入青州後,工匠們用自己所熟悉的技法與之相融合,於是,一批面貌新穎的佛教藝術造像在北齊時代出現了。
在古代,製作造像的同時大都還會再製造一個底座,在底座上刻印上有關這座造像製造的信息。但在青州龍興寺出土的這批佛像中,卻幾乎找不到一件刻印著題記的底座。而佛像底座也沒有在繼續的挖掘中出現,它們到底去了哪裡?
在青州佛教造像挖掘出土之後,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考古學家,數量如此之多的精美佛像為什麼被埋入地下,以及佛像被人為砸毀的原因。
在窖藏坑的中部,有一條從坑口深入坑底的斜坡,這應該是當年的挖掘者特意留下的,為了方便運放石像。窖藏坑內的造像絕大多數都被嚴重毀壞,但這些被毀的造像殘件在坑內仍然排放有序,大致按照上中下三個層次放置。較完整的造像放在中部,殘碎的造像上面用較大的造像殘件覆蓋。在放置於最上層的一些造像的頂部,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葦席留下的紋理,這說明在造像掩埋之前曾用葦席覆蓋。種種細節說明,這是一次有計畫的、精心安排的掩埋行動,掩埋者很可能是對佛教極其虔誠的信徒。他們出於什麼樣的原因掩埋佛像,真正砸毀佛像的人又是誰呢?
在一些佛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火燒的痕跡和修復的痕跡,這很可能是在南北朝時期的歷次毀佛滅法運動中被砸毀,又在此後隨著佛教的重新興盛而被修復。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對龍興寺佛像埋藏時間的考證很快出現了新的線索。在龍興寺窖藏坑內發現的幾件造像,根據鑑定為北宋時期的佛像。在一件佛像上還發現了“北宋天聖四年”的字樣,北宋天聖四年也就是公元1026年,距離南北朝時期的最後一次滅佛運動已近500年。如果是這樣,那么之前關於佛像毀於南北朝滅佛運動並在此後被埋葬的假設就不會成立,因為在北宋的歷史上並沒有關於滅法毀佛運動的記載。
石碑與法會
到底會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佛像在泥土的隱埋中沉睡了如此漫長的時間呢?考古學家將目光投向了青州附近出土的一塊石碑。
石碑上面的文字或許就是打開青州佛像之謎的鑰匙。
楊泓,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他介紹說,臨朐縣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初,也發現過一大批和青州造像基本上時代和造像特徵接近的古代佛教造像。這批造像出土的時候同時出了一個造像記,記述了當地有一個叫明道寺的廟,裡面有僧人看到了一些當時古代已經殘破的佛像,就做功德把這些殘樣都收集埋起來,埋的時候上面還做了一個舍利塔。做這個功德時,有當地的地方官還有周圍大廟的僧人也來參加,一個很盛大的法會,並刻了一塊碑記。石碑上的文字詳細記錄著
參加法會的有當時龍興寺的主持義永禪師,而儀式的日期在景德元年,也就是公元1004年,這個日期與龍興寺的窖藏應該屬於同時期。從這個線索可以推測,在北宋這個時期,青州地區的寺院應該盛行著一種隆重的法會,寺院的僧人將早年在各種滅法活動中損壞的佛像或者經年累月破舊的佛像集中起來,然後舉行隆重的儀式,將它們埋葬起來,以積累功德。於是,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龍興寺的窖藏中,以曾經發生過滅法運動的南北朝時期佛像居多,而隋唐到北宋的佛像卻十分少見的原因了。
疑惑猶在
然而,還有一個疑惑仍然困擾著人們:假設這些前代的佛像在北宋時期被埋葬,歷經幾百年時間,他們身上的貼金彩繪估計早已褪去了。而直到今天,這些千年以前的佛像仍然散發著動人的光澤和炫目的色彩,這又如何解釋呢?
有關青州造像的種種猜測與疑惑至今仍無法尋找到最終的答案。
或許,答案已不再重要。偉大的藝術品穿越千年歲月,閃現奇異光彩,這本身就是奇蹟。
相關閱讀
南北朝
公元四世紀以後,統治中國的龐大漢族王朝晉朝,在來自北方草原民族的不斷衝擊下走向分裂,漢人的流亡貴族在南方延續著漢王朝的統治,北方則出現了由多個草原民族控制的割據政權。公元439年,來自大興安嶺山脈的鮮卑族建立北魏統一北方,此後在北方又相繼出現了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朝代。這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最動盪的時期,歷史學家稱之為南北朝時期。
佛教傳播與佛教造像
公元一世紀前後,佛教已被來自中亞的商人和僧侶傳入中國,但一直影響甚微。公元四世紀以後,隨著漢族王朝的崩潰,以及孔子建立的儒學權威地位的動搖,佛教才在中國得到空前發展。北魏建國後,佛教逐漸與政治結合在一起,北魏的皇帝、皇后和一些王室貴族都是積極倡導佛教的虔誠信徒,巨大的石窟佛像因而在此時開始被大規模興建,造像的模特據說就是皇帝本人。而在民間,佛教也成為人們在戰亂與苦難中尋求解脫的諾亞方舟,各地都出現了造像熱潮。南北朝時期,青州是南朝和北朝之間聯繫的紐帶,而作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地帶,青州也成為佛教石窟、佛教造像集中的地區。今天在青州市附近,還保留著幾處公元六到七世紀建造的佛教石窟,他們正是佛教繁盛時期建造的。與這些石窟同時建造的,還有大量的寺院廟宇,以及廟宇中供奉著的佛像和菩薩。從龍興寺石碑中的記載可以推斷,當時的龍興寺被稱為南陽寺,是當地最重要的寺院,寺內有高高的佛塔和雄偉的佛殿,一尊高達三丈九尺的巨佛聳立在佛殿中央。在龍興寺窖藏坑出土之前,青州及其周圍地區就已經陸續出土了一些佛教造像,歷史文物總數已有1000多件,這些佛像與龍興寺佛像所處的時代大致相同。這足以證明,當時的青州不僅是一個佛教中心,還是一個佛像製作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