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龍王河舊稱絡車河,亦名相邸河。清代因入海處建一座龍王廟,故改稱龍王河。發源於文疃鎮橫山南麓,流經柳溝鄉、相邸鄉、坊前鄉和壯崗鎮,經陳家河村南入江蘇省界,于海頭鎮東南入黃海。全長74公里,流域面積552平方公里。境內長47.5公里,流域面積423平方公里,發源高程310米,出境處河口高程19.5米,防洪流量894立方米/秒。主要支流
龍王河發源於魯南地區五蓮山南麓,屬濱海水系,全長75公里,自西向東從莒南縣流入江蘇省贛榆縣,是一條跨省界河流。該河在莒南縣境內全長47.5公里。穿越江蘇贛榆縣27.5公里,在莒南縣境內流域面積418平方公里,流經莒南4個鄉鎮、22個村莊。龍王河流域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王家大莊河、大峪崖河、甘霖河、龍頭河、臧家莊子河、竹園河。污染情況
龍王河是莒南縣城鎮主要納污河道,尤其是近幾年來,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內,造成水質嚴重污染,給流域內30多萬民眾生活、工農業生產和近海灘養殖造成了嚴重影響。江蘇省贛榆縣曾多次將該河的污染問題反映到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12月,由國家環保總局協調兩縣政府達成協定:2003年底,水質達到地面水五類標準;2005年底,水質達到地面水四類標準。名稱變遷
夾河:在清·康熙十二年《吳橋縣誌》中記載,“夾河在城東北十五里,水中雙虹並駕,河流激湍,故稱夾河”。據民國12年吳橋縣舊地圖所標,夾河起源於吳橋溝店鋪村西,流經柴古良、周窯西,於姚莊東北入寧津縣,再入東光縣。這段河即為今溝店鋪北至東光縣之龍王溝。谷家河:在清·乾隆二十五年版《河間府志》記載:“在吳橋縣東二十華里,河水淺深不一,斷續流行,東注寧津縣谷家河,故稱谷家河”。
龍灣河:在清·光緒年版《寧津縣誌》記載,“谷家河在縣北十八華里,其上游系吳橋之龍灣,故稱龍灣河,亦稱龍王溝。
龍王河:1949年12月,滄南行署組織吳橋、寧津、東光三縣進行擴建,這次擴建從吳橋老鴨張村南起,擴建後改為龍王河。
大沙河南四湖湖西支流
南四湖為淮河流域綜合利用的第2大淡水湖。為串聯一起的南陽、獨山、昭陽和微山4湖的總稱,因位於山東省西南部的濟寧以南故名。地處魯中南沂蒙山脈西側山麓堆積平原和黃河沖積平原接合部的隱伏斷裂帶上,原系古泗水流經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