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炮台

龍灣炮台

龍灣炮台位於溫州市龍灣區龍灣山頭,地勢險要,山頭突出江面,臨深水而扼海口,自古即有龍灣寨汛等軍事設施。光緒初期,帝國主義等肆意侵略我沿海地區,故在此山頭建置炮台,取名“龍灣煙臺”,與樂清盤石山頭的“鎮甌炮台”隔江對峙,守衛東甌大門。

基本信息

介紹

龍灣炮台複製炮龍灣炮台複製炮

炮台平面呈橢圓形,南北直徑40米,東西直徑60米,由南門出入,門楣上嵌陰刻“龍灣炮台”石匾一方,炮台由3個炮堡聯接組成,高 2.76米。面對東、北江面,後有營牆,牆高 3米,厚2米,炮堡內部呈腰鼓形,堡內設有小彈藥庫。中堡安設阿姆司上落炮1門,東西堡各安設平安來福炮3門。炮眼由內向外逐漸擴大,平面呈扇形。炮台建築採用黃泥、石灰、細 砂拌和,逐層填築夯實,非常堅固。

歷史

光緒初年,外國列強肆意侵略我沿海地區,故在此山頭建置炮台,取名“龍灣炮台”,與樂清盤石山頭的“鎮甌炮台”隔江對峙。清康熙十五年(1676),溫州城守營造火炮2門,每炮重5000斤,配置於華蓋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在甌江口南北岸等處設炮台。鹹豐元年(1851),修築楊府山炮台,配置紅彝炮3門,同時築烏牛汛炮台,配置發貢炮2門。

龍灣炮台門額龍灣炮台門額

光緒年間(1875-1908),在龍灣山和樂清盤石山巔同時建造炮台。炮台平面呈橢圓形,用長方石砌成。炮台東北面築有6個炮孔,外牆除利用原岩石外,均由黃土、白灰、沙石加粳米粥拌和,分三層夯實。炮台現存輪廓尚完整。

龍灣炮台是近代溫州人民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重要軍事設施。今天,它對於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仍有著重要作用。現為溫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