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龍泉寺座落在北京西山鳳凰嶺山腳下,始建於遼代應歷初年,明末寺院逐漸衰落,至清乾隆後期,昌平州府在原寺東側,以金龍橋為中軸線,將寺院改建為坐北朝南,原寺稱“西寺”,統稱龍泉寺。解放前,廟會興盛,廣東香客募捐,在橋南東院建萬緣茶棚,施茶施粥,普結善緣。抗戰時期,內憂外患,龍泉寺漸趨沉寂。歷經千年的風雨滄桑,千年古剎迎來新的曙光。1995年,隨著鳳凰嶺風景區的旅遊開放,當地政府及諸善信開始逐漸恢復寺院原貌。2005年4月11日,龍泉寺正式開放成為佛教活動場所,並迎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法師主持寺務工作。
這是北京海淀區建國以來第一所正式開放的三寶具足的佛教寺院。到目前(2014年)為止,在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龍泉寺已成功地舉辦了五次法會,規模逐漸擴大,反響越來越好。
記載
龍泉寺是京西北一座集佛教、道教、地方宗教於一體的文化勝地。其中,鳳凰嶺奇觀備受帝王將相、文人雅士的青睞,古剎笑迎天下客。
金章宗留下"棲雲台"的名句。明代詩人崔學履寫下"龍泉噴玉"詩。"龍泉噴寒玉,汩汩無停時。道人對澄澈,遊子揚清冷。"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顧炎武時年47年,由山東來北京,北走昌平,"龍泉寺"被載入他撰寫的《昌平山水記》中。
康熙年間《昌平州志》說:"龍泉有二。一在州東都龍王祠下,一在州西神山嶺下,亦有龍潭,與都龍王祠下者不少讓天,抵源出淘涌,俱得以龍稱。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清聖主玄燁一行郊遊來到神山頭龍泉寺,受到方丈等熱情接待,並展紙求字,玄燁題"石鼓傳聲"墨寶,後刻於神山之上。
玄燁寫下《龍泉寺》詩:
狹徑才容騎,香台欲起龍。
懸崖千仞落,短碣百年封。
泉細通幽壑,庭深暗古松。
臨高一聘望,積翠藹重重。
寺院法會
北京龍泉寺自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以來,在學誠大和尚悲心愿力的攝持下,在佛菩薩聖誕日,會舉行相應的佛事活動,讀誦《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等大乘經典,人天普利,同種善根,淨化人心,和諧社會。同時還有浴佛節法會、佛歡喜日孝親報恩法會、清明祭祖法會、重陽敬老暖心法會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法會活動。法會期間,大和尚會為信眾傳授皈依。本著佛教積極入世、普度眾生的精神,我們特在“五一”、“十一”節假日舉辦精進共修活動,為現代喧囂塵世中“忙盲茫”的人們回歸心靈寧靜祥和,開啟內在智慧光明,提供一方淨土和一次良機。
法會名稱 | 法會時間 | 主要內容 | 備註 |
元旦精進共修法會 | 通常為期三天 | 學誠大和尚為信眾傳授皈依,吉祥普佛、蒙山施食、八關齋戒等佛事活動;回顧與展望年度總結會等活動。 | 新年的第一場法會,讀誦大乘經典 |
春節迎春祈福華嚴法會 | 通常從初一到十五,是全年曆時最長的法會。 | 學誠大和尚傳授皈依,吉祥普佛、蒙山施食、八關齋戒等傳統佛事;法師誦經提示,除夕團圓年飯,新年祈福撞鐘,出坡培福、善行實踐等活動。 | 讀誦《華嚴經》 |
二一九觀世音菩薩聖誕法華法會 | 學誠大和尚傳授皈依,吉祥普佛、蒙山施食、八關齋戒等傳統佛事。法師誦經提示、出坡培福、善行實踐等活動。 | 讀誦《法華經》 | |
五一精進共修楞嚴法會 | 學誠大和尚傳授皈依,法師誦經提示;朝山禮佛、吉祥普佛、蒙山施食、八關齋戒、出坡培福、善行實踐等活動。 | 讀誦《楞嚴經》 | |
四月初八浴佛節法會 | 浴佛節紀念釋迦牟尼佛的重大節日 | 學誠大和尚傳授皈依,吉祥普佛,蒙山超度、八關齋戒、出坡培福等活動。 | 僧俗二眾浴佛,讀誦《浴佛功德經》 |
六一九觀世音菩薩成道日法華法會 | 學誠大和尚傳授皈依,吉祥普佛,蒙山超度、出坡培福等活動。為紀念觀世音菩薩成道,特舉行“觀世音菩薩化身”等善行實踐活動。 | 讀誦《法華經》 | |
七一五佛歡喜日孝親報恩盂蘭盆法會 | 據《盂蘭盆經》記載,釋迦世尊弟子目犍連尊者,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受極大苦,求佛施法救度。佛要他在農曆七月十五僧眾結夏安居終了之時,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以仰仗十方僧眾的力量,來救度他的母親。故此法會以孝親報恩為主題,特舉行齋僧活動。 學誠大和尚傳授皈依,吉祥普佛、蒙山超度,八關齋戒、出坡培福、善行實踐等活動。 | 讀誦《地藏經》 | |
十一精進共修法會 | 本著佛教積極入世、普度眾生的精神,特舉辦七天全封閉精進共修。精進共修期間讀誦大乘經典,學誠大和尚作系列開示;法師帶動研討開示;學誠大和尚傳授皈依,吉祥普佛,蒙山超度,八關齋戒,供燈發願,出坡培福,善行實踐等活動。 | ||
九一九觀世音菩薩出家日法華法會 | 學誠大和尚傳授皈依,吉祥普佛、蒙山超度,八關齋戒、供燈發願、出坡培福、善行實踐等活動。 | 讀誦《法華經》 |
文化
諸佛歡喜,龍天歡喜,眾生歡喜。古樸的金龍橋熠熠生輝,千年的銀杏樹再綻新綠。在學誠大和尚的帶領下,龍泉寺從新殿堂的建築到優秀僧才的培養,邁開了新的步伐。龍泉寺必將成為一個弘法利生、祥和社會的寶地,文化交流、聯結友誼的紐帶,繼承與展現。
寺院住持
學誠法師,1966年生於福建仙遊。1983年於莆田廣化寺上定下海長老座下剃度,並依止上圓下拙老和尚修學。1991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並獲碩士學位;2007年被泰國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授予教育學榮譽博士學位。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同時兼任第十一屆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第三屆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館長、《法音》主編、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等職務。
內部機構
在學誠法師的帶領下,龍泉寺在新型寺院的建設、優秀僧才的培養以及廣大信眾的如法引導方面,邁開了新的時代步伐。
建教:淡化宗派觀念,強化組織運作,建立漢傳佛教修學體系,打造僧俗二眾良好修學環境。
育僧:培養“志、道、德、才、學”兼備的優秀僧才,建立清淨和合的僧團,培養佛教界的接班人。
弘法:利用現代化傳媒手段和適合現代人生活的方式弘法,緊跟時代,與時俱進。
2009年10月8日,為具體落實龍泉道場有序化管理的構想,龍泉寺成立了五個部門,分別是:
1、工程部(負責寺院的各項建設);
2、文化部(下設三個組:DVD製作中心、編輯中心、翻譯中心、北京復興大國學文化基金會);
3、慈善部(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
4、弘宣部(龍泉之聲傳統文化網);
5、教化部(法會處、學修處、研修處)。
高學曆法師
賢威法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
賢啟法師,清華大學核能和熱能物理博士;
柳智宇,龍泉寺居士,第47屆國際數學奧賽金牌,北大數學系。
另外,清華博士還有禪興法師(龍泉寺書記),賢佳法師,賢清法師。
無關學歷
外界一度盛傳,龍泉寺只招收清華、北大的學生,它因而被冠以“清華北大分校”的名號。學誠法師卻不以為然:“來龍泉寺出家的人,各種學歷、各種閱歷的都有,有博士,也有國中畢業生;有年輕人,也有見過很多世面的。佛門對人才的要求和選擇,與俗世間有所不同,每個人的善根和因緣也並不與學歷掛鈎。出家修道的路上,低學歷的人並不見得比高學歷的人差,有時可能剛好相反。”
但他並不抗拒高學歷的出家人,他說,這個時代越來越趨於知識化和專業化,社會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僧人團隊。龍泉寺的一些僧人專注於對傳統佛教典籍進行系統的校勘、注釋與整理,另有一些僧人已經獨立開展學術研究,涉及傳統文化、東西方文化的融合等領域。
學誠法師並不認為龍泉寺的青年才俊選擇出家是消極避世:“大家在這裡通力協作,服務於社會,並獲得自身價值的實現,是更有進取心和責任心的體現。”
由悟也說,“清華北大分校”的名號乃外界炒作,過分誇張,但他從中體會到了一份關注與期待。
出家學子:“現代人不快樂是因為要求太多”
記者:你們在出家之前是優秀的大學生,選擇出家有沒有覺得可惜?
即心:出家能夠更專業地學習佛法,能夠像師父那樣幫助更多的人解決問題。成佛是我的終極目標,而出家能幫我更快成佛,我覺得我的人生路就該這么走,沒覺得可惜。
由悟:不感到可惜,反而慶幸。從世俗的角度看,國家、社會、家庭培養了多年,到了應該承擔責任的時候卻遁入空門,可能會覺得可惜。而在我自己而言,出家正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作用。
記者:家裡人是否支持你們的選擇?
即心:做出這個選擇時,只有我姐知道,她很支持。我擔心家人會反對,起初沒說,後來通過我姐告訴家人。
由悟:當時家裡並不知道,家裡人來找過幾次,也曾經被家人拉回家,但我又返回寺里。家人從堅決反對,到無奈接受,再到逐漸認可,經歷了大概三年時間。他們為了找我,接觸了龍泉寺,看到寺里做的慈善事業,感受到了法師、義工無私奉獻的精神,也就不再干涉與反對了。五年過去了,他們感覺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記者:年輕人離不開網際網路,你們出家後接觸網路的機會很少,如何適應?
即心:跟很多同學不同,我念大學時從沒玩過網路遊戲,也不太喜歡看電影,對音樂也不感興趣,這些都便於我更快地適應出家生活。出家後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我對體育的熱衷,出家人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要做,365天都在忙還忙不過來。
由悟:出家是為了修道,網上信息很亂,不良信息防不勝防,對人的影響很大,對出家人更是如此,會嚴重影響修行。龍泉寺規定不得隨便上網,這是師父和道場對出家人的慈悲保護。
記者:龍泉寺被外界稱為“清華北大分校”,作為大學生,教育背景對你們修行佛法有怎樣的作用?
即心:這幾所大學和龍泉寺同處海淀區,離得比較近,“近水樓台先得月”嘛,一些對佛法感興趣的同學會經常來寺里訪問交流,對佛教以及出家人的了解日積月累,其中有的人因緣成熟了,就會選擇來龍泉寺出家,這很正常。假如龍泉寺離我學校很遠,那我可能就不會來這裡,也不會在龍泉寺出家。教育背景只代表世俗的成績,對於修學佛法來說,信心是最重要的。
歡喜義工
北京龍泉寺每年舉辦各種法會、文化活動,不僅接引了大批人士了解佛法,皈依三寶,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熱心弘揚傳統文化的人士來做義工。義工主要配合道場需要,完成師長的心愿,參與寺院建設,廣集福慧資糧,並參加學佛小組學習和聯誼活動。龍泉寺為佛弟子們搭建了各種平台,讓每一位佛弟子都能夠發揮自己的長處,並與師長一起做利益眾生的事業,使自己福德、智慧增長。義工團隊是自願並義務承擔寺廟和法會相關工作的居士組成,如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慈善人士、網站技術工程師、土木工程技術人員、文字編輯、翻譯人員、電水暖廚藝技術員及保潔等等。義工中,有長期在寺院護持三寶的常住居士、有做幾個月或者一年以上的長期義工、有利用閒暇時間來寺里日行一善的朋友,更有一大批在家裡工作生活之餘的參與義工的社會愛心人士。
按需分配
北京大學經濟系畢業的即心法師(應其本人要求化名)向記者描繪了龍泉寺的生活:“就像大學的宿舍那樣,我們幾個人住一間,我非常喜歡這種生活方式。不發工資,個人不拿錢,需要的物資都可以到庫房去領取,‘按需分配’。我們飲用的是山上引下來的泉水,吃的是自己種的有機蔬菜。”說起有機蔬菜,即心很知足:“能吃上真正的有機食品的人,應該很少,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相比於我們,‘在家人’倒是挺清苦的。”
即心一天只睡6個小時,他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4:00起床;4:30集體做早課;5:30晨讀;6:00吃早餐;7:00-7:30打掃衛生;8:00-11:00編輯校對《南山三大部》;11:10吃午餐;12:30-13:15午休;13:30-14:30集體拜佛誦經;15:00-16:50編輯校對《南山三大部》;17:00-17:50集體做晚課;18:00吃晚餐;19:40班級內上課(內容包括戒律、《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學誠法師開示);22:00休息。中國農業大學畢業的由悟法師(應其本人要求化名)說,他的生活規律和即心相似。
學誠法師告訴記者,龍泉寺訂有規矩,出家人非公事所需,不拿手機、不用電腦、不上網。有公事者,可提出申請,在特定的時間段內使用上述設備。
交通
乘車路線
1、捷運4號線北宮門站——換乘346路公車至終點鳳凰嶺站下車——至鳳凰嶺公園大門,往裡約三百米,即到龍泉寺。
2、從火車站/機場可坐捷運到達北宮門站,即可換乘346路公車。346公車起訖站(頤和園—鳳凰嶺)起點站首末車時間:6:00-20:00終點站首末車時間:5:20-20:30
駕車路線
1、頤陽公路(頤和園沿京密引水渠西岸,經溫泉,按路標行駛)。
2、八達嶺高速-北安河出口-北清路往西-京密引水渠往北按路標行駛。
3、北五環-肖家河橋-經農大至永豐路—左拐北清路往西-京密引水渠往北按路標行駛。
媒體採訪
2012年3月7日,學誠法師在友誼賓館接受了《紐約時報》記者IanJohnson的採訪。近一個小時的交流時間裡,記者的提問涉及到新形勢下的宗教發展與國際文化交流、中國佛教信眾的信仰層次、寺廟學修功能與旅遊功能的協調管理以及全球化與新時期的宗教信仰特徵等方面,法師都一一給予了回答。
2011年10月11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於北京龍泉寺對學誠法師進行了專訪。訪談中,BBC相當關注網路弘法趨勢:從2006年學誠法師開通部落格,成為大陸第一位有部落格的出家人;在新浪、騰訊等網頁上更有學誠法師的中文、英文、日文、韓文、俄文等8種語言微博。微博在大陸快速發展,並成為僧侶弘揚、傳播信仰的積極平台。此次專訪將在BBC國際新聞電視頻道、BBC國際新聞廣播頻道(多語種)以及BBC新聞網站上播出,向海外介紹這位胸懷佛法國際化的漢地僧侶,並讓西方人更多地了解中國的佛教現況。
2011年6月17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龍泉寺方丈學誠法師接受了CHINADAILY(《中國日報》)記者唐躍與圖片中心攝影記者崔萌的採訪。學誠法師就佛教傳統與現代文明的平衡點、知識分子學佛,以及中國佛教的國際化三個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2011年5月2日,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PeterMartin和DavidCohen來到北京龍泉寺,就中國佛教的信仰等問題採訪了學誠法師。
2011年4月2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主持人\著名英國學者TimGardam,及其製片人LizLeonard專程來到北京龍泉寺採訪了學誠法師。
2011年3月23日,西班牙巴斯克公共電視台&廣播電台的通訊記者HodeiArrausi、攝像師RogerVicente等,一起來訪北京龍泉寺。正值寺里舉辦觀世音菩薩聖誕法華法會,這兩位西班牙記者,親身感受了中國寺院的法會盛況。
2011年3月19日,台灣電視台的駐京記者一行四人,來到北京龍泉寺採訪學誠法師。他們分別來自台灣的中國電視公司和中天電視公司。
2011年1月23日,西班牙記者SergiVicente和製片人楊磊來到龍泉寺採訪學誠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