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

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

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是全省的國防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館門前廣場陳列的有我軍所使用過的飛機、軍艦以及坦克、大炮等大型武器,還有趙一曼領導哈爾濱電車工人大罷工時用過的電車,該電車為國家一級文物。 省革命博物館每年還舉辦多個有教育意義的臨時展覽,自開館以來已接待觀眾幾百萬人次。博物館是對廣大民眾,特別是對青少年進行現代史、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形象生動的課堂。

基本信息

歷史

(圖)化石化石

黑龍江省博物館是中國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心。1922年,為慶祝中東鐵路修築25周年,一些俄國人舉辦了一個大型紀念展覽會,同時組織了東省文物研究會,附設了一個博物館,廣泛蒐集、陳列東北地區的自然標本和民族、民俗文物。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後,該機構先後稱為東省特別區科學研究院、北滿特別區科學研究院、北滿科學研究院,1937年改為新京大陸科學院哈爾濱分院博物館。1945年起由蘇聯政府代管,改稱哈爾濱地方志博物館。第2年4月又改名中長鐵路哈爾濱工業大學運輸經濟陳列所,歸中長鐵路管理局領導。1950年再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科學研究所。1951年改稱松江省科學博物館,1954年定名為黑龍江省博物館。

簡介

博物館內景博物館外景

該館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是1904年修建的一幢古典俄羅斯式樓房,圓凸的紅鐵皮房蓋上,聳立著塔式尖頂。陳列面積包括臨時展覽為3000平方米,庫房面積近 3000 平方米。該館設有自然部、歷史部、保管部、民眾工作部、陳列製作部、辦公室、業務技術室、集體企業科,附設一個文博服務社。

館藏

該館收藏文物標本107400多件,其中一級藏品55件,一級標本1件。此外有圖書4萬多冊。館藏自然標本較多。岩石、礦物、土壤、動植物和古生物化石標本共 7萬多件。歷史文物、少數民族文物及繪畫等共有 3萬多件。金代文物和赫哲族文物較為豐富。字畫以現代畫為重點,著名藝術大師潘天壽的作品收藏較多。“北大荒”版畫早期的代表作也是館藏特點。

陳列

(圖)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

該館基本陳列有《黑龍江古代歷史文物陳列》、《動物陳列》和《古動物陳列》。

《黑龍江古代歷史文物陳列》展出面積450平方米,分為《黑龍江的原始文化》、《唐代渤海時期的黑龍江》、《遼、金時期的黑龍江》、《元、明、清時期的黑龍江》4部分。以900多件文物為主,輔以圖、表、照片、文錄,揭示黑龍江歷史的發展概況。省內各遺址出土的大量細石器,印證了公元前12世紀居住在白山黑水間的肅慎族向當時中原地區的周王朝“貢楛矢、石弩”的文獻記載。從渤海遺址出土的文物,證明1000多年前,這裡的地方政權隸屬於唐。幾十件銅鏡和銅印上面或刻漢字的作坊號、官府籤押文,或有漢字九疊篆書的印文,都是中國歷代王朝對黑龍江流域行使管轄權的證據。

《動物陳列》面積750平方米,陳列標本重點突出該省特產動物,也有少量世界珍稀動物,如丹頂鶴、東北虎。對重點展品多用生態景箱展出,使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

《古動物陳列》面積480平方米,重點展品中有黑龍江平頭鴨嘴龍(見圖)、披毛犀和松花江猛獁象大型骨骼化石,它們都是該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發掘的。富拉爾基出土的披毛犀,高1.82米,長3.67米,出土時十分完整,腳上的小指(趾)骨都保存齊全,在國內同類標本中是較大、較完整的個體,被定為一級標本。松花江邊肇源縣出土的猛獁象化石骨架,全長5.45米,高3.33米,是中國第 1具較完整的猛獁象化石。

該館出版《黑龍江省博物館資料彙編》和《自然研究》兩種不定期期刊。

時間

該館每周一、二、四、五每天上午8:30-16:30全天開放。
周三下午13:00-16:30(半天)
周六上午8:30-11:30(半天)
每年五月一日至十月一日的周日9:00-15:00開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