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細胞是單細胞桿狀,有的細長、彎曲和頂端逐漸變細,稱為細胞I型;或是圓柱形,較堅韌,具有鈍圓的末端,稱為細胞Ⅱ型。營養細胞除缺乏堅硬的細胞壁外,其他均類似於細菌。菌體直徑小於1.5μm,無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菌體能向體外分泌多糖黏液,將細胞團包埋於黏液中,並藉助於黏液在固體或氣汲界向上滑行(滑行速率約為lOμm/min)。在適宜條件下,一群遊動的營養細胞彼此向對方移動(可能是趨化反應),在一定的位置聚積成團,形成肉眼可見的子實體。子實體的形狀和顏色隨菌種而異。但經常是紅、黃等鮮艷的顏色。單個子實體中可能含有10個或更多個由營養細胞轉變而成的休眠體,稱為黏孢子(myxospore)。另外,子實體的複雜性也是不一樣的。細胞Ⅱ型(多囊菌科)的黏孢子與營養細胞無區別,而且總是包含在孢子囊中,呈簡單的球狀團塊。而細胞I型的黏細菌能形成複雜結構的孢子囊柄和子實體。
黏孢子為很短的桿狀或包被著孢子衣的球狀細胞,因而對熱、紫外線和乾燥具有較強的抗性和折光性。這種黏孢子也稱為小孢囊。子實體乾燥後,黏孢子能借風力或水力等傳播,在適宜的條件下又萌發為營養細胞。營養細胞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黏細菌為嚴格好氧的化能有機營養型,它們無光合色素。根據“食性”的差異可將黏細菌劃分為兩個生理類群:溶細菌群和溶纖維素群。它們能產生胞外酶水解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核酸、脂肪酸酯以及包括纖維素在內的多種碳水化合物。多數黏細菌能在含蛋白腖或酪蛋白水解物的固體培養基上良好生長。溶纖維素群中堆囊菌屬(Sorangium)、多囊菌屬(Polyan爾um)、囊球菌屬(Angiococcus)的某些種分解纖維素,而大多數黏細菌屬於前者,它們能溶解其他原核或真核微生物,以死的或活的細菌、真菌和藻類或現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來源。
黏細菌是土壤中常見的腐生菌,主要分布於土壤表層、樹皮、腐爛的木材、廄肥和動物糞便上,尤其是草食性動物的糞便、中性或微鹼性的土壤、活樹樹皮以及腐敗的植物上。由於黏細菌的黏孢子和子實體有很強的抗逆性,在海水、酸性泥沼、低氧條件、極地溫度等條件下也有黏細菌的分離。草食動物的糞粒是幾乎所有黏細菌生長的良好基質,因此常把滅菌的兔糞置於土壤上以分離黏細菌。
黏細菌分離純化一直未很好的特異而簡單的方法,因而許多黏細菌還無純菌株。在《伯傑氏細菌鑑定手冊》第八版中有關黏細菌的研究資料大部分來自於純化和培養都簡單的黃色黏球菌(Myxococcusxantehus),此後經過Reichenbach等人的不斷努力,已得到一些純培養。但目前對黏細菌的分類鑑定的主要依據仍然只是形態學上的特徵,如營養細胞、黏孢子、子實體、菌落特徵等。此外,再參考G+C摩爾百分含量、16SrRNA的同源性和脂肪酸的類型。《伯傑氏細菌鑑定手冊》第九版將黏細菌分為12個屬。它們是黏球菌屬(Myxococcus)、原囊菌屬(Archangium)、孢囊桿菌屬(Cystobacter)、多囊菌屬(Polyangium)、囊球菌屬(Angiococcus)、珊瑚球菌屬(Corallococcus)、軟骨霉狀菌屬(Chondromyces)、單囊菌屬(Haploangium)、蜂囊菌屬(Melittangium)、小囊菌屬(Nannocystis)、標樁菌屬(Stigmatella)和堆囊菌屬(Sorangium)。
黏細菌是尚未得到有效重視和充分利用的微生物資源。黏細菌分離、純化的困難和方法的特殊性使其研究受到限制。此外,黏細菌在常用的培養基,如營養肉湯培養基上不能生長或生長很弱,也使它們容易被“埋沒”。黏細菌是原核生物中生活周期和群體變異最為複雜的類群,為研究微生物的發育分化、微生物生態學及微生物的進化等許多重要問題提供了實驗材料。在生物活性物質合成方面,黏細菌的抗生素產生菌比例甚至高於放線菌,如纖維堆囊菌(Soranguim cellulosum)甚至高達近百分之百,能夠代謝產生許多全新結構的抗性物質;黏細菌豐富的胞外黏液質和特殊的酶蛋白等,能分解纖維素、瓊脂、幾丁質、溶解其他真核和原核微生物;有些菌株能產生類胡蘿蔔素(尤其是叔糖苷類)、黑色素和原卟啉,這些都具有極好的套用價值。
相關詞條
-
黏菌
黏菌是一群類似黴菌的生物,會形成具有細胞壁的孢子,但是生活史中沒有菌絲的出現,而有一段黏黏的時期,因而得名(slime molds)。這段黏黏的時期是黏...
生活史 特徵 分類 性別決定 常見種類 -
NDM-1細菌
"NDM-1細菌甚至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也具有耐藥性,碳青黴烯類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抗藥性病症的最後方法。 1
簡介 抗藥性 危害性 頑強的生命力 感染案例 -
細菌定植
各種微生物(細菌)經常從不同環境落到人體,並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斷生長、繁殖後代,這種現象通常稱為"細菌定植"。定植的微生物必須依靠人體不斷供給營養物質...
細菌的定植 定植的條件 定植抵抗力 去污染的概念 -
鐵細菌
鐵細菌是一類生活在含有高濃度二價鐵離子的池塘、湖泊、溫泉等水域中,能將二價鐵鹽氧化成三價鐵化合物,並能利用此氧化過程中產生的能量來同化二氧化碳進行生長的...
簡介 菌落 特性 作用機理 分布 -
硫酸黏菌素
硫酸黏菌素,化學藥品、生化藥品、抗生素、放射性藥品、藥用輔料,本品為一種多黏菌素。能作為抗真菌藥。
性狀 鑑別 檢查酸度 含量測定 貯藏 -
黏粒
黏粒是指帶有黏端位點的質粒。具有兄噬菌體的特性、質粒的特性、克隆外源DNA的容量大,能與有同源序列的質粒進行重組等特性。
特點 -
細菌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BV)是一種由陰道加特納菌和一些壓氧菌的混合感染,導致陰道內微生態平衡失調,引起的陰道分泌物增多,白帶有魚腥臭味及外陰瘙癢灼熱的綜合徵。可...
病因 臨床表現 診斷 檢查 鑑別診斷 -
黏桿菌素
細菌死亡。硫酸黏桿菌素對於繁殖期和靜止期的敏感菌均可起到殺菌作用,為慢效...的殺菌作用尤為強大。硫酸黏桿菌素對幾種細菌的抗菌活性見表1...,硫酸黏桿菌素在獸醫臨床上還可用於口服給藥治療動物腸道細菌感染,外用治療燒傷...
-
溶藻細菌
Daft從廢水中分離出9種黏細菌,可溶解魚腥藻、束絲藻、微囊藻以及多種顫藻[2,3] 。 在日本湖泊中分離出銅綠假單胞菌,其分泌的綠膿桿菌素以及鹼性蛋白...
溶藻細菌的種類 溶藻方式及機理 溶藻細菌篩選與分離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