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黃連1錢,竹茹1錢,麥門冬1錢(去心),山梔1錢,陳皮1錢,半夏1錢,砂仁5分,沉香5分,木香5分,茴香5分,蘇子8分,甘草2分。
主治:胃中痰火發呃。
用法用量:加姜1片,烏梅1個,水煎,磨沉香、木香調服。
製備方法:上銼1劑。
中藥方劑之黃連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連竹茹湯對於治療胃中痰火發呃具有很好的效果。
組成:黃連1錢,竹茹1錢,麥門冬1錢(去心),山梔1錢,陳皮1錢,半夏1錢,砂仁5分,沉香5分,木香5分,茴香5分,蘇子8分,甘草2分。
主治:胃中痰火發呃。
用法用量:加姜1片,烏梅1個,水煎,磨沉香、木香調服。
製備方法:上銼1劑。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連竹茹湯對於治療胃中痰火發呃具有很好的效果。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黃連竹茹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萬病回春》卷三。主治胃熱,煩渴嘔吐。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加減化裁 文獻摘要竹茹,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淡竹、青竿竹、大頭典竹等的莖稈除去外皮後刮出的中間層。又名竹皮(《金匱要略》),青竹茹(《藥性論》),淡竹皮茹(《別錄》),淡...
藥典記載 出處 植物形態 別名大全 性味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熱經緯·三時伏氣外感篇》。具有清胃化濕,理氣降逆之功效。主治幼兒脾胃失傷,嘔逆者。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文獻摘要加味竹茹湯用於傷寒噦而有鬱熱在胃中者,及胃病痰熱嘔噦者。
處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來源】《溫熱經緯》卷五。【組成】黃連 竹茹 橘皮 半夏【用法】水煎服。【功用】清胃化濕,理氣降逆。【主治】濕熱嘔吐。 ...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具有清胃化濕,理氣降逆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濕熱嘔吐。
方劑1 方劑2芩連半夏竹茹湯用於清肝和胃,化痰降逆。治妊娠肝火犯胃,致患惡阻,口乾而苦,煩熱憒悶,夜寐不安,便秘溲黃,苔黃膩,脈滑數者。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