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缺

黃奕缺

黃奕缺(1928年12月-2007年1月5日)1928年12月出生於福建省南安市,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名譽會長、泉州木偶劇團名譽團長。中國一級演員。黃奕缺是一位提線木偶表演和木偶頭雕刻藝術大師。黃奕缺在中國和國際上獲得多個獎項,被譽為“國際木偶大師”。黃奕缺於2007年逝世,終年79歲。

基本信息

從藝人生

黃奕缺 黃奕缺

黃奕缺從藝六十餘載,他的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為近千萬觀眾演出了近萬場的精彩節目。他曾隨團赴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瑞士、羅馬尼亞、日本、韓國、朝鮮、埃及、阿曼、阿聯、伊拉克、巴基斯坦、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及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區進行文化交流。

黃奕缺是目前中國最負盛名的提線木偶表演藝術家和木偶藝術改革家,他創造的舞台藝術形象,如《水漫金山》的小沙彌、《千桃岩》的小灰象、《火焰山》的孫悟空及單人表演節目《小沙彌下山》、《鍾馗醉酒》、《青春夢》、《馴猴》等,生動傳神,膾炙人口。

黃奕缺榮獲中國文化部“第十屆文華獎”之“文華表演獎”、“文華舞美獎”,首屆中國老年文藝匯演“金獎”等。因精湛絕妙的演技,他在國際偶壇享有盛譽,被譽為“國際木偶大師”。

出生:1928年,農曆戊辰年

逝世:2007年1月5日,農曆丙戌年十一月十七日,10時30分。1990年參演春晚提線木偶:《小猴唱歌》。

人物經歷

1928年,黃奕缺出生於泉州南安山區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在他的童年,能看到提線木偶戲班的表演是最快樂的一件事。1941年,當時正是抗戰的關鍵時期,泉州城裡經常遭受日本人轟炸,木偶戲班根本無法在城裡演出。

經過五年多的刻苦學習,年僅十八歲的黃奕缺就出師了,他已經可以和當地著名的木偶戲師傅同台演出。

新中國成立後,提線木偶作為一門優秀的民族傳統藝術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1952年,泉州市開始組建木偶劇團。作為本地著名的提線藝師,黃奕缺應邀加入了泉州木偶劇團。

1953年,黃奕缺參加了神話劇《劈山救母》的演出,他表演的是“沉香”。在戲中,“沉香”是一個孤兒。黃奕缺也是中國著名的木偶藝術改革家,他對古老的傳統木偶構造進行大膽改革和創新,塑造了眾多惟妙惟肖的藝術形象,極大地提高了木偶的表現力。在上世紀50年代學徒生涯中,黃奕缺開始嘗試將傳統的“麻編腳”改為“關節腳”,這為現代劇與童話劇的形象和表演奠定了基礎。1957年他又吸收了西方國家“卡通”木偶的造型藝術,製作了懶貓形象。1961年,首次提出“以懸絲木偶表演為主、綜合杖頭木偶和掌中木偶表演於一台”的綜合演出藝術,對中國木偶藝術的繼承與發展,作出突出的貢獻。1988年,黃奕缺創製了享譽世界的《馴猴》,並在日本參加第十屆坂田木偶節時首次演出即大獲成功,至今仍然是木偶藝術最為經典的劇目。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黃奕缺先後去過荷蘭、德國、法國、英國、美國、日本、韓國以及中東、東南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闢了提線木偶在國際上大展中國傳統藝術無窮魅力的文化交流的新格局。海外的木偶藝術家紛紛拜他為師,有德國著名木偶大師羅瑟教授,英國小天使木偶劇院院長約翰·羅伯茨,台灣民族藝師李天祿的兩個兒子錫煌、傳燦等。黃奕缺是中國木偶界向海外傳藝並取得良好效果的第一人。

大師年譜

□1928年,黃奕缺出生在南安市羅東鎮的山區。由於家境貧寒,他只上了國小一年級和四年級。

□1941年,黃奕缺13歲,進入了陳天恩傀儡科班學藝。

□1952年,黃奕缺應邀參加泉州木偶藝術劇團,成為該團最年輕的演員。

□1956年,黃奕缺首次參加全國大巡迴演出。在神話劇《水漫金山》中表演小沙彌。

□1959年,建國10周年,黃奕缺的木偶戲被選中到懷仁堂演出。

□1961年,黃奕缺首次提出“以懸絲傀儡表演為主、綜合杖頭傀儡和掌中傀儡表演於一台”的綜合演出形式構想,並投入藝術實踐。

□1978年,黃奕缺提出將擱置達16年之久的綜合演出形式構想重新投入藝術實踐並擔任藝術指導,策劃神話劇《火焰山》的創作、排練並主演孫悟空形象。這一綜合演出形式,把泉州傀儡的舞台表演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1979年,黃奕缺赴京參加慶祝建國三十周年獻演,《火焰山》榮獲“演出一等獎”。

□1981年,黃奕缺退休,但木偶劇團請他繼續在劇團裡面工作。有關方面準備給他一個月300元的最優待遇。黃奕缺說,自己義務服務,不要補貼。

□1988年,黃奕缺開始系統研究並雕刻製作傳統傀儡頭數十個,其中部分作品被選送香港展覽。參加“中國木偶專家考察團”,創製《馴猴》、《青春夢》、《鍾馗醉酒》三個小節目,應邀赴日本參加第十屆飯田木偶節,作個人示範表演,大獲成功。

□1989年,黃奕缺參加福建省首屆藝術節演出,小節目《馴猴》被收入全國三十家省、市電視台的專題片《中華之最》,並應邀在華東區六省一市電視聯播節目中表演。

□1990年,黃奕缺小節目《馴猴》入選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出。接受台灣民族藝師李天祿先生的兩位傳人陳錫煌、李傳燦為藝徒,傳授泉州傀儡製作與表演技藝。參加首屆中國旅遊藝術節,首演《小沙彌下山》,受到各國旅遊者熱烈歡迎。參加第二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作個人示範表演,羅馬尼亞、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木偶藝術家,為其精彩表演所折服,紛紛發出邀請。

□12月27日,福建省文化廳、泉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聯合省市13個單位在泉州舉辦“慶祝木偶大師黃奕缺從藝五十周年”活動。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題“國寶”兩字祝賀。

□1992年,黃奕缺參加全國木偶皮影匯演,表演《鍾馗醉酒》、《舞獅》、《馴猴》,榮獲文化部藝術局頒發的“特別榮譽獎”。被推舉為全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副會長。

□1994年,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泉州看完黃奕缺表演的《馴猴》,握住黃奕缺的手,連聲說:“木偶絕活、絕活。”

□1999年底,黃奕缺被邀請到美國參加慶祝千禧年國際木偶節表演。

□2001年11月10日,黃奕缺赴德國斯圖加特市的奇列斯哈里斯國家歌劇院,與德國國際木偶大師同台表演。

□2005年2月8日晚,黃奕缺與他親手製作的提線木偶“金雞”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春節晚會開播前向全國人民拜年。

藝術風格

黃奕缺所承傳的是泉州木偶戲的古老劇種。泉州的提線木偶有千年歷史,中國木偶根據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分為提線木偶、布袋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四類。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又名“線戲”,俗稱“嘉禮戲”,由偶頭、籠腹、提線和勾牌組成,在所有的木偶表演中,提線的難度是最大的,全靠幾根線的操縱,讓線下的木偶表演各種動作。傳統提線木偶由12至16條線操縱,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增加到20多條,如今最多達36條。線多,木偶活動的部位多,表現力就更豐富,黃奕缺就是這個提線木偶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性人物。黃奕缺經過不斷地研究,試驗,經過他改進後的小木偶比傳統的木偶生動許多,他手下的木偶可以像真人一樣寫字、拿物、斟酒等等。黃奕缺製作的泉州提線木偶頭像內藏有可以操縱的細線,五官在藝人的操縱下可以變出喜怒哀樂各種表情。

個人榮譽

榮獲中國福建省“百花文藝獎”一等獎。

中國文化部“第十屆文華獎”之“文華表演獎”、“文華舞美獎”。

黃奕缺在家裡展示“金雞拜年” 黃奕缺在家裡展示“金雞拜年”

首屆中國老年文藝匯演“金獎”。 1979年,黃奕缺赴京參加慶祝中國建國三十周年獻演,《火焰山》榮獲“演出一等獎”。

1988年,黃奕缺開始系統研究並雕刻製作傳統傀儡頭數十個,其中部分作品被選送香港展覽。參加“中國木偶專家考察團”,創製《馴猴》、《青春夢》、《鍾馗醉酒》三個小節目,應邀赴日本參加第十屆飯田木偶節,作個人示範表演。

1989年,黃奕缺參加福建省首屆藝術節演出,小節目《馴猴》被收入中國三十家省、市電視台的專題片《中華之最》,並應邀在中華東區六省一市電視聯播節目中表演。

1990年,中國福建省文化廳、中國泉州市委宣傳部、中國泉州市文化局聯合中國省市13個單位在泉州舉辦“慶祝木偶大師黃奕缺從藝五十周年”活動。中國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題“國寶”兩字祝賀。

1992年,黃奕缺參加全國木偶皮影匯演,表演《鍾馗醉酒》、《舞獅》、《馴猴》,榮獲文化部藝術局頒發的“特別榮譽獎”。被推舉為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副會長。

1999年底,黃奕缺被邀請到美國參加慶祝千禧年國際木偶節表演。

2001年11月10日,黃奕缺赴德國斯圖加特市的奇列斯哈里斯德國歌劇院,與德國國際木偶大師同台表演。

2005年2月8日晚,黃奕缺與他親手製作的提線木偶“金雞”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春節晚會開播前向中國人民拜年。

民間藝術大師

民間藝術是藝術瑰寶中的一朵奇葩,自古以來,正是有了無數民間藝人的傳承,民間藝術才能夠流傳到今天。可以說,每一項民間藝術的背後,都凝聚著民間藝人的心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背後,是扮演著傳承者和“支撐者”的眾多民間藝人, 民間藝人對民間藝術始終充滿激情,無論自身經濟條件如何,都未曾放棄心中的那份難捨之情,而且很多人還以自己的積極行動來保護民間藝術,使之流傳下去,他們不愧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忠實的守望者。
齊文香| 武京生| 王向榮| 張清明| 王泰來| 黃肖琴| 楊根連| 徐竹初| 郎志麗| 李興儒| 莫寶鳳| 張寶琳| 白大成| 邰立平| 庫淑蘭| 黃奕缺| 王保合| 孔令民| 於秀芬 | 磚雕| 周玉| 阮四娣| 湯明哲 | 張文全| 吳元新| 潘京樂| 李仁榮| 雙起翔| 石刻| 蔚縣剪紙| 摺紙| 張明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