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廷在戶帖制度基礎上建立黃冊制度,因套用黃色封面,故總稱“黃冊”。黃冊以戶為單位,詳細登載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等戶籍資料。
上海圖書館藏有《嘉靖徽州府歙縣程玄信黃冊析戶冊底》。
早在洪武三年(1370)年底,太祖即已詔令戶部,清查天下戶口(其時四川、雲南、遼東尚未納入版圖),到洪武十四年(1381)天下大定,太祖為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戶口賦役制度,命令全國各郡縣編篡賦役黃冊,賦出於土田,役出於丁口,土田丁口皆歸於戶,故黃冊實為總計土田丁口的戶籍冊。
內容
其編排內容如下:
1. 黃冊以一百一十戶為一里,推舉其中丁口、田糧最多的十戶戶長,在十年中輪流擔任里長,其餘的一百戶分成十甲,每甲十戶,此十戶戶長在十年中輪流甲首。里長與甲首分別執行這一年中該里、該甲的差役,他們輪流的次序,都是根據丁糧多寡排定先後。
2. 黃冊以一里為單位編成一冊,內容以編列戶口、徭役為主,但對每戶所擁有的田產,也分別記載舊管(原有多少田地)、新收(新買多少田地)、開除(買出多少田地)、實得(買賣加減之後,實有多少田地)四欄,稱作“四柱式”。
3. 由於里甲中的每戶人家,丁糧數字時有變動,因此黃冊每十年要更造一次,重新根據丁糧多寡,派定下一個十年的里長、甲首,並排定他們輪流的先後次序。
4. 黃冊照式樣編造四份,分別由戶部、布政司、府、縣各保存一份。保存在戶部的一份,冊面是用黃紙,因此稱為黃冊。
5. 凡各戶之丁口、田塘山地、畜產,均各以其實自行呈報,再由州、縣正官查核,其有隱瞞作弊者處死。
作用
明政府對編造黃冊很重視,規定發給各戶的表冊,必須由本人填寫,或本戶自報請人代寫,如有隱瞞作弊,家長處死,家屬流放化外。明初黃冊的編造,奠定了明朝的戶籍制度,加強了對戶口的控制。
黃冊和魚鱗冊是明代賦役徵發的主要依據,乃是登記天下人口和土地的檔案,其中登記人口及其財產狀況的叫黃冊,繪製全國土地田畝的叫魚鱗冊。是明朝統治者均平賦役,恢復生產的重要措施。
玄武湖的黃冊庫
公元1381年,朱元璋詔令天下編制黃冊,詳列所有戶籍人口情況,作為徵收賦役的根據。鼎盛時期,南京玄武湖曾保存黃冊960萬冊。
因為黃冊直接關係明統治者對全國人口與賦役的控制,事關重大,黃冊到底放在何處成了關鍵。朱元璋想到了水域廣闊的玄武湖,從此,玄武湖成了皇家禁地,與世隔絕長達260多年,成為世界檔案一大奇蹟。
明代的玄武湖曾建過輝煌的黃冊庫,觀摩之大、歷時之久堪稱“世界之最”。明代黃冊庫遺址已在南京玄武湖公園內恢復開館。遺址館內展出的內容包括黃冊的起源、種類、選址過程、管理,黃冊制度的瓦解以及“毛老人廟”傳說、黃冊大案故事等豐富內容,能使人以最快捷的方式融入到黃冊庫歷史變遷中。
戶籍制度在封建社會是重要的朝政建設內容,每朝每代,人口、賦役的統計和管理都是大事件;而到了朱元璋開創明代後,更興建了最能體現“中央集權制”的後湖(今玄武湖)黃冊庫。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在全國範圍內普查人口、丈量土地、並規定全國人口以戶為主,分“里”(110戶為里)編造戶口檔案,詳列丁口、事產、鄉貫、名姓等具體情況,作為徵收賦稅的根據,並由中央戶部統一管理,這就是朱元璋的“黃冊制度”。由於各地送往戶部的戶籍管理冊封面為黃色,故稱為黃冊。黃冊關係到明政權的長治久安,朱元璋特意在南京選定了幾乎與世隔絕的玄武湖為存放點。從公元1391年到1642年的200多年間,全部土地檔案均藏於此,到明末,玄武湖黃冊庫房約建有960間,藏黃冊170萬本以上,這在中國乃至世界古代檔案史上,都算是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