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肉
正文
鷺肉(汪穎《食物本草》)
來源
為鷺科動物白鷺的肉。動物形態
白鷺(陸璣《詩疏》),又名:舂鉏(《爾雅》),鷺鷥(《本經》),白鳥(陸璣《詩疏》),絲禽(陸龜蒙),雪客(李昉),一杯鷺、小白鷺、白鷺鷥。體長約54厘米。嘴側扁而直,較頭為長,先端尖銳,黑色,下嘴基部帶蒼白色。虹膜黃色,面部裸皮灰色,頸部細長,休息時彎成"S"狀。全身羽毛雪白。生殖期間枕部垂有長翎兩枚,背上和上胸披以疏鬆的蓑羽,背上蓑羽超出尾外;生殖期後,蓑羽消失。腳長,脛與跗跖黑色,趾呈角黃綠色。
春、夏多活動於湖沼岸邊或水田中,好群居;主食小魚等水生動物。分布長江以南各省和海南島。
性味
《醫學入門》:"鹹,平,無毒。"功用主治
汪穎《食物本草》:"治虛瘦,益脾補氣,炙熟食之。"
別名
白鷺、春鉏、鷺鷥、白烏、絲禽、雪客、一杯鷺、小白鷺、白鷺鷥
漢語拼音
lu rou
英文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Egretta garzetta(Linnaeus)
歸經
脾經
功效
健脾益氣
考證
出自陸穎《詩疏》。
1.陸穎《詩疏》:鷺,水烏也,好而潔白,故謂之白鳥,齊、魯之間謂之舂?遼東樂浪、吳、揚人皆謂之白鷺。青腳,高尺七八寸,尾如鷹尾,喙長三寸許,頭上有毛數十枚,長尺余,毿毿然與眾毛異,甚好,將欲取魚時則弭之,今吳人亦養焉,好群飛鳴。
2.《綱目》:《禽經》雲,飛則霜,鷺飛則露,其名以此。步於淺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鋤之狀,故曰舂。鷺,水鳥也,林棲水食,群飛成序,潔白如雪,頸細而長,腳青善翹,高尺余,解指短尾,喙長三寸,頂有長毛十數莖,毿毿然如絲,欲取魚則弭之。
科屬分類
鷺科
拉丁文名
Egretta garzetta garzetta
主治
脾虛贏瘦;食欲不振;大便泄瀉;脫肛;崩漏
生態環境
春、夏多活動於湖沼岸邊和水田中,好群居;主食小魚等水生動物。
各家論述
汪穎《食物本草》:治虛瘦,益脾補氣,炙熟食之。
採收和儲藏
四季均可捕捉,殺死後除去皮毛內臟,取肉鮮用。
資源分布
分布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和海南省。
功效分類
止血藥;消腫藥
藥材基源
為鷺科動物白鷺的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0-60g;或炙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