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池村

鵬池村

鵬池村東臨地稠村,西接八瓢村,南連隆里鄉隆里所村歸鳳,北界西洋店。1970年屬興隆公社,1981年8月屬地茶公社,1984年3月屬地茶鄉。1992年撤地茶鄉後屬啟蒙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東臨地稠村,西接八瓢村,南連隆里鄉隆里所村歸鳳,北界西洋店。鵬池,侗語稱“bongx xonp”,意為坡榜平台。傳說現寨子西邊山嶺上,明時即有村落,現僅存遺址。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先祖楊秀雲從八瓢老寨遷居於此。乾隆時,黎平知府楊江巡視到此,見寨內鼓樓前有一池清水,荷葉田田,鯉魚游泳,揮筆題詞“鵬程萬里,池育龍魚”,後村人將村名改稱鵬池。村寨面壩而居,溪水從壩前穿流,寨後是一片風景林,其間古木參天,翠竹婆娑。合抱的白麻栗樹有8株,有一株紅豆杉胸圍3米。

歷史沿革

鵬池在清時屬黎平府龍里長官司管轄,民國2年(1913)屬黎平縣管轄,民國7年至21年,先後屬黎平縣敖市區(北二區)、二區(駐隆里)管轄,28年(1939)屬進宏興聯保管轄,聯保駐鵬池,轄鵬池、地稠、者往、夕陽店、歸鳳、爛塘、七叉沖、八瓢大寨、歸密9個自然寨。31年(1942)隨隆里鄉由黎平縣析出劃入錦屏縣,屬隆里鄉第五保,1951年屬啟蒙區隆里鄉第五村,1953年屬興隆鄉,1958年屬興隆公社,1962年5月屬啟蒙區隆里公社,1963年1月屬興隆公社,1968年11月屬隆里公社,1970年屬興隆公社,1981年8月屬地茶公社,1984年3月屬地茶鄉。1992年撤地茶鄉後屬啟蒙鎮。

人口信息

現轄鵬池、歸密兩個自然寨,7個村民小組,109戶,511人,勞動力344人。村民委駐鵬池。村民有楊、朱兩姓,楊姓占人口大多數,楊姓中分“本地楊”和“寶龍山楊”。“本地楊”從八瓢老寨遷來,“寶龍山楊”於乾隆後期從黎平平底鄉寶山遷來,朱姓嘉慶時由敦寨雷寨屯遷來。傳統節日及生活習俗與啟蒙侗族風俗相同。村境內有金礦,清代至今時斷時續有人開採。

土地資源

鵬池村土地總面積7410畝,其中耕地240畝,有林地5460畝,森林覆蓋率55.85%。國家實施“天保”政策以前,林業收入占全村經濟總收入一半左右。村人向來重視林木的保護,清嘉慶二年(1797)在村東邊盤溝立有“禁條告白”碑:“此溝盤下屢因跌牛,眾等公議,不許砍樹等項。如有犯者,罰銀三兩,決不寬恕。倘持橫抵敵,眾等送官”。此“禁條”對該村以後的風景林木保護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村經濟來源除傳統農業外,主要靠外出打工,村民打工收入占總收入70%左右。

文化資源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始辦私塾一所,名“文昌園”,早毀,現存遺址稱“書房園”。嘉慶三年(1798)又建文昌書學一所,1994年拆除。民國中期設立保校,1953年設教學點,1970年擴為完小。現有學生97人,7個教學班,教師5人。明清時期,鵬池村有貢生、生員、廩生15人。1950年以後,全村有大學畢業生12人,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3人,楊通國現任貴州省林業廳處長。村有衛生室1個,有醫生1人。村內還有民間接骨草醫1人,木匠掌墨師1人。鵬池國小教師楊正武義務普法十餘年,2001年被貴州省“依法治省”工作領導小組表彰為普法先進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