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體側扁。口端位。無須。下咽齒1行,側扁。側線鱗27-35。背鰭15-20。臀鰭5-8。背鰭與臀鰭最後一根硬刺的後緣均具有鋸齒。
相關條目
鯉科的亞科和屬
鯉科(Cyprinidae)是鯉形目下種類最多的一個科,包括210屬2010種。此科魚的特徵是口部有須。有咽齒沒脂鰭。最大是巨暹羅鯉(Catlocarpio siamensis),可以長到3米。中國共有132屬532種和亞種。 |
鯽屬,鯉科,體側扁,口端位,無須,背鰭與臀鰭最後一根硬刺的後緣均具有鋸齒。
體側扁。口端位。無須。下咽齒1行,側扁。側線鱗27-35。背鰭15-20。臀鰭5-8。背鰭與臀鰭最後一根硬刺的後緣均具有鋸齒。
鯉科(Cyprinidae)是鯉形目下種類最多的一個科,包括210屬2010種。此科魚的特徵是口部有須。有咽齒沒脂鰭。最大是巨暹羅鯉(Catlocarpio siamensis),可以長到3米。中國共有132屬532種和亞種。 |
分布乾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均產之。常年可捕獲,以春秋兩季為旺汛,產量集中。棲息於水深4-13米以內淤泥底質,水流較緩的淺海區。...
形態特徵 生物學特性 經濟價值 營養價值 適宜人群大阪鯽,又名源五郎鯽、河內鯽、日本鯽、白鯽和篦鮒等,體色銀白,體型較大,高而側扁,前背隆起似駝峰,頭稍小,尾柄較細長,口裂較大。體長為體高的2.1―3....
介紹 品種來源 特徵特性 人工繁殖 成魚飼養鯽魚藤屬是蘿藦科下的一個屬,分布於東半球熱帶、亞熱帶地區。
描述 簡介 所有物種:銀鯽的體形及體色與普通鯽魚極相似。但身體比普通鯽魚顯著地高且寬,體長為體高的1.9-2.4倍;體色較深;生長速度較鯽魚快,個體也較大,最大個體可達3公斤。
簡介 生活習性 分布區域 生長繁殖 遺傳特性非鯽又名羅非魚、吳郭魚、越南魚。頭和體被圓鱗或櫛鱗。側線平直,上行側線在背鰭後基下方中斷;下行側線始於上行側線後部下方,原產非洲東南部,後廣泛引入非洲大...
非鯽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異育銀鯽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魚類育種專家於1976~1981年研製成功的一種鯽魚養殖新對象,它是利用天然雌核發育的方正銀鯽為母本,以興國紅鯉為父...
簡介 異育銀鯽的優點 養殖與管理湘雲鯽是由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劉筠院士為首的課題組,套用細胞工程技術和有性雜交相結合的方法,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培育出來的三倍體新型魚類。
基本信息 區別真假 制種技術 主要特性 養殖方式鯽,魚類的一種。鯽魚(Carassius auratus),屬鯉形目,鯉科,鯉亞科,鯽屬。俗稱:喜頭、鯽拐子(湖北),鯽瓜子(東北),河鯽魚(上海),月...
簡介 分布情況 作用價值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