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鰶屬 Clupanodon
口亞前位,兩頜無齒。上頜骨向後伸達眼前部或中部下方。胃呈砂囊狀。鰓耙密而細。背鰭最後鰭條通常延長為絲狀。
相關條目
鯉科的亞科和屬
鯉科(Cyprinidae)是鯉形目下種類最多的一個科,包括210屬2010種。此科魚的特徵是口部有須。有咽齒沒脂鰭。最大是巨暹羅鯉(Catlocarpio siamensis),可以長到3米。中國共有132屬532種和亞種。 |
鰶屬,鯉科的其中一屬,口亞前位,兩頜無齒。
鰶屬 Clupanodon
口亞前位,兩頜無齒。上頜骨向後伸達眼前部或中部下方。胃呈砂囊狀。鰓耙密而細。背鰭最後鰭條通常延長為絲狀。
鯉科(Cyprinidae)是鯉形目下種類最多的一個科,包括210屬2010種。此科魚的特徵是口部有須。有咽齒沒脂鰭。最大是巨暹羅鯉(Catlocarpio siamensis),可以長到3米。中國共有132屬532種和亞種。 |
斑鰶(學名:),又稱刺兒魚、古眼魚、磁魚、油魚等,因鰓蓋的後方有一塊大黑綠斑而得名。鯡形目鯡科鰶屬的一種。主要棲息於港灣和河口一帶。以浮游生物和海底藻類...
形態特徵 種群分布 種群現狀 生活習性 營養方式花鰶,學名:Clupanodon thrissa (Linnaeus,1758),為鯡科鰶屬的魚類。一般體長120毫米,大者200毫米。生活在淡水環境裡...
形態特徵 生存習性 分布範圍體呈長卵圓形,側扁,腹緣具鋸齒狀的棱鱗,17-18+14-15個。頭中大。吻短而鈍突。沿近海中底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有時會進入河口域、半淡鹼水之河川下游...
基本信息 特徵 棲所生態 分布 漁業利用Hemiculter Hemiculter Hemiculter
概述 分布 深度 特徵 生態無齒鰶(學名:Anodontostoma chacunda),為鯡科、無齒鰶屬的魚類。體被不易脫落的圓鱗,腹部棱鱗發達。口小,近於下位,兩頜無牙。眼稍大...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分布地區圓吻海鰶,學名: (Bloch, 1795)為鯡科海鰶屬的魚類,俗名黃魚、魯達。分布於伊里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半島、印度和阿拉伯海、台灣以及東海...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為鯡科海鰶屬的魚類。分布於台灣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澳大利亞。濾食性,以小型浮遊動物為食。
簡介 棲息地及分布 食性泰國無齒鰶,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鯡科無齒鰶屬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體長可達18厘米,棲息在沿海海域,可做為食用魚。
簡介印尼無齒鰶(Anodontostomaselangkat)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鯡科無齒鰶屬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度、安達曼群島、菲律賓、印...
簡介 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