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莆仙古老民間藝術中,九鯉燈舞可稱莆仙戲近親,均被譽為“南戲活化石”遺存。近年來,它以特有古風鄉韻獨步全國民間藝壇,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史家考證,九鯉燈舞最初源於唐代“百戲”,脫胎於莆田民間元宵節舞燈,成形於宋元,興盛於明清。九鯉燈舞能留存至今,還得歸功其嚴格傳承方式———一代又一代家族言傳身授。如今的荔城區黃石鎮溝邊村,就較完整保存傳承這一莆仙民間藝術瑰寶。
九鯉燈舞因九種魚燈組成而得名,主要表現水族們搶龍珠、躍龍門情景。然而,這九種魚燈實際上是九種水族燈,鯉魚只是其中一種,還包括蛟龍、鱉鰲、鱸魚、鱺魚、鯉魚、鯽魚、金魚和花魚。魚燈肚底裝有木柄,供舞者舞動,魚燈內點燃燭火,燦爛絢麗,魚燈用料、造型、裝飾、製作均按古制。
九鯉燈舞整套舞蹈亦有特定身步、技巧、陣法和程式;配樂則以打擊樂為主。舞隊以手持魚燈的九人為主,並配有五人手持火把,四人肩扛龍門。這些舞者身穿古代服飾,足裸各系兩隻小銅鈴。整套舞蹈分五段表演:嬉遊,覓珠,圍珠,搶珠,躍龍門。舞者隨著打擊樂節奏舞動,模仿不同水族遊動姿式,時而嬉戲,時而爭搶,時而跳躍,不斷變換動作和陣形,粗獷而不失細膩,明快又兼有舒緩,既有打擊樂之熱烈奔放,又有足鈴聲之輕快悅耳。而閃耀的魚燈還間以鞭炮火把,場面紅火,情趣盎然,生動展現莆仙古老民間藝術魅力。
進入21世紀以來,黨和政府更加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和保護。有關部門加強九鯉燈舞藝術挖掘、整理和保護,專門建立資料檔案。同時,將溝邊村民間老藝人陳金龍、陳文水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積極鼓勵、支持他們開展各種活動,傳授後學,讓這一莆仙民間舞蹈奇苑重煥青春,代代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日前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里,莆田市的溝邊“九鯉燈舞”榜上有名。
九鯉燈舞源於唐代“百戲”,是一種豐富多彩的雜劇和歌舞表演,距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據清朝張澍輯的《三秦記》載:“每歲季春,有黃鯉魚于海民數月,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民間根據“鯉魚跳龍門”這一傳說,取鯉為代表,並舞弄9種魚燈,故有“九鯉燈舞”流傳下來。
莆田市黃石鎮和平村溝邊自然村的“九鯉燈舞”,成於宋元,盛於明清。據介紹,所謂九鯉,並非都是鯉魚,而是9種不相同的水族,包括龍(蛟)、鰲、鱖、鱸、鱺、鯉、鯽、花魚、金魚等9種。九鯉之中,蛟為首位,蛟率魚飛。九鯉燈舞就是根據這9種水族的特定外形,扎製成9種不同的魚燈。溝邊的九鯉燈舞所使用的道具和舞蹈表演形式目前全國少有,每種魚燈肚下中間裝上木把,燈內點上洋油蠟燭,舞者著古裝,腳穿草鞋,手持魚燈,另有5人手持5支火把,4人肩扛龍門一座待後,隨著時緩時疾的鑼鈸鼓打擊樂的節奏,在雙龍珠的誘引下,進行“嬉遊、覓珠、圍珠、搶珠、跳龍門”5個程式的舞蹈演繹。
溝邊九鯉燈舞的道具製作和舞蹈口訣都是家族式身教口授傳承下來,從不外傳,因此,能跳九鯉燈舞的人很少,而且溝邊九鯉燈舞以前很少出村表演。據九鯉燈舞傳承人、65歲的陳文水介紹,長期以來,九鯉燈舞一般在“龍”年才舉行一次,出村表演的次數更少。
最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傳統文藝的重視,溝邊村的老藝人們希望讓更多的民眾了解這種舞蹈,並從中獲得快樂。村里目前有陳文水和82歲的陳金文兩位老人被省里定為九鯉燈舞傳承人,他們不顧年老體邁,與村裡的其他老藝人一道,組織成立了3支九鯉燈舞隊,其中一支是女子燈舞隊,經常出村參加文藝踩街、文藝賽事調演等,通過精彩的表演,為世人揭開“溝邊九鯉燈舞”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