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鱒魚病毒性出血敗血症

鮭鱒魚病毒性出血敗血症

病毒屬彈狀病毒科狂犬病毒屬,呈槍彈形,長165-240nm,直徑67-75nm,有囊膜。含單鏈RNA和依賴於RNA的RNA多聚酶,根據它的結構蛋白組分應劃歸狂犬病毒類。病毒對氯仿、酸(pH3)、熱(56℃)不穩定,極易失活,分離時注意材料新鮮。在CsCl中的浮密度為1.20-1.22g/ml。VHSV有3種亞型。

病情概述

病毒性出血敗血症又名鱒魚腹水病、埃格特維德病、肝腎腸道綜合症、流行性突眼病、出血性病毒敗血症、傳染性貧血、傳染性腎腫大和肝變性、傳染性腎水腫和肝變性、新鱒魚病、惡性貧血等。本病是一種由彈狀病毒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內臟性疾病。

地理分布及危害

病毒性出血敗血症流行於整個歐洲。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丹麥德國法國義大利挪威波蘭瑞士瑞典前蘇聯已有正式報導,而在南美洲北美洲澳大利亞日本未見報告。等,在大流行時,漁場損失常高達80%。在歐洲的一些地方流行並引起很高的死亡率,通常當水溫10℃或稍低時在虹鱒稚魚及一齡魚群中流行。偶爾也影響成年虹鱒及幾種其它鮭鱒魚類,甚至也會引起非鮭鱒魚苗死亡,但不多見。

病原

病毒屬彈狀病毒科狂犬病毒屬,呈槍彈形,長165-240nm,直徑67-75nm,有囊膜。含單鏈RNA和依賴於RNA的RNA多聚酶,根據它的結構蛋白組分應劃歸狂犬病毒類。病毒對氯仿、酸(pH3)、熱(56℃)不穩定,極易失活,分離時注意材料新鮮。在CsCl中的浮密度為1.20-1.22g/ml。VHSV有3種亞型。

流行病學

鱒魚的出血敗血症是一種歐洲地方病。急性流行時各種年齡的鱒魚均可患病,給魚造成毀滅性打擊,其死亡率可達80%。該病的傳染性極強,發病的漁場水中每升水裡有1000個病毒。病毒隨糞、尿、精卵液排出,通過水被魚吸收。在鱒魚的精、卵液中能找到病毒,VHSV也能通過污染了的飼料傳播。無臨床症狀的帶毒魚是病毒的貯藏所。即使在疾病恢復期,病毒也能在體內持續好幾周。

臨診症狀

明顯出血是本病病理解剖學上的特徵。外部觀察鰓發白,鰭條基部充血。剖檢發現出現纖維狀血紋壞死。有急性型(體黑、眼突出,肌肉、脂肪組織、口腔和鰾出血,死亡率高,常見流行初期)、慢性型(動作遲緩,貧血,低死亡率,常見流行中期)和神經型(運動失調,螺旋狀旋轉遊動,緩慢死亡,常見流行末期)3種類型。

發病機理及病理變化

出血是出血性敗血症的主要病理變化。但實際上出血通常是有限的,各個組織器官的變性變化及壞死是更為常見。腎是靶器官,造血組織破壞比排泄組織更嚴重。肝也是另一個靶器官。出現壞死病灶和變性,細胞空泡化或固縮化。但沒有發現有診斷意義的包涵體,而且與核無法區別。脾組織的出血性變化與腎相似,腸和鰓一般正常。

防治方法

目前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防治主要通過加強綜合防治措施,嚴格執行檢疫制度。禁止從發病區運出魚與卵,避免購入患病魚和卵。防止環境、工具等被病毒感染。一旦發病,將魚全池銷毀,池塘消毒3個月後,再重新放養健康魚。用聚維酮碘二氧化氯等徹底消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