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沖節

鬧沖節

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在農曆正月下旬的第一個子日和午日,也要舉行“鬧沖節”。

簡介

鬧沖節鬧沖節
農曆2月11日至13日,是貴州省凱里市舟溪鎮石青村釘耙山一年一度的民間傳統節日“鬧沖節”,周邊的麻江、丹寨縣等地的數萬民眾匯聚到釘耙山參加鬥牛、對唱山歌、青年男女對歌尋侶等活動。
“鬧沖節”是苗族同胞在春天農忙前到山上去踏春,參加賽鬥牛、唱山歌等活動,祈求一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
“鬧沖”是苗家山寨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鬧”即鬧騰,叫你不得安寧;“沖”指山沖;鬧沖,就是在一條山沖里鬧騰的意思。民國《麻江縣誌》卷五“風俗”云:“(北區河外苗)二月子、午日,男女盛裝會於釘耙山及翁約沖,名為玩沖”。

傳說故事

鬧沖節鬧沖節
古時候,這裡森林茂密,狼群虎豹出沒,苗族祖先在山沖里開墾出幾塊田土,種上莊稼,可是當時鼠害和蟲害卻特別嚴重,莊稼難以存活,於是寨老便招呼大家在農曆二月的第一個“子”日和“午”日(按苗語對十二地支的讀法,子即是鼠,午即是蟲)到山上去鬧沖,舉行唱山歌鬥牛等活動。結果,這一鬧還真管用,猖獗的老鼠和害蟲跑得無影無蹤,田地里的莊稼豐收了,苗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於是,農曆二月的第一個“子”日和“午”日便被定為苗族“鬧沖節”,祈求一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地點選在釘耙山,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節日活動

歷史變遷,青山依舊。鬧沖節早已丟失了她驅趕老鼠和害蟲的歷史使命,釘耙山下清水江畔的苗族青年男女在這裡相聚、郊遊、對歌、尋求心上人、互贈信物、訂立婚約,演繹了一個個淒楚動人的愛情故事,也演繹了苗族人民幸福美好的未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