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勝

是指戰鬥;鬥打爭勝。猶言比賽爭勝。

鬥勝--宗教術語,

出處

(傳說)佛教徒與道士比術而勝之也。後漢明帝永平十四年正月元旦,五嶽諸山道士褚善信等朝賀之次,表請比較佛教與道教之優劣,帝許可之,於其月之十五日,自臨幸白馬寺,使佛典與道經共焚。道經歸於灰燼,佛典其軸為火,紙為黃色,而一字無損,故謂之鬥勝。

東漢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嶽諸山道士褚善信等,朝正之次,自相命曰:“天子棄我道法,遠求胡教,因朝集可以表抗之。”遂上表乞比較優劣,如其有勝乞除虛妄,敕遣尚書,令宋庠引入長樂宮,以今月十五日,可集白馬寺。道士等便置三壇,各齎靈寶、真文等五百九卷於東壇;茅成子、老子等二百三十五卷置中壇;帝御行殿在寺,南門佛舍利經像置於道西,十五日齋訖,道士以柴荻和沉檀為炬,泣曰:“今胡神亂夏,人主信邪,以火取驗,得辨真偽。”便縱火焚經,經從火化,悉成灰燼。時佛舍利,光明五色直上,映蔽日光。摩騰法師涌身高飛,坐臥空中,廣現神變,又說出家功德,其福最高。司空劉峻與諸官士庶千餘人出家;道士呂惠通等六百二十人出家。見漢法本內傳,潑墨望清皆處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