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蛋白原

本文通過比較高血壓患者與正常對照組的Malb和TF的差異,評價其在高血壓診治中的意義。 而高血壓Malb發生的機制:①高血壓時腎小球內壓增高和濾過分數增加。 還有文獻[5]認為:尿Malb、TF不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但是一種比眼底檢查更敏感的高血壓所致血管損傷的指標。

高血壓蛋白原

簡介

1.高血壓蛋白原血纖維蛋白溶酶不活躍的前體,常發現於體液和血漿中。

2.纖維蛋白,纖維素一種有彈性、難溶解、微白色的蛋白質,由凝血酶對(血)纖維蛋白原的作用及在凝血過程中交錯纖維網的形成產生。

相關資料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lb),是指尿中白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的參考範圍,但常規尿蛋白試驗陰性的低白蛋白。國際上一般以尿白蛋白分泌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20μg/min或30mg/24h總白蛋白作為Malb臨界值,其陽性率隨著血壓的水平和持續時間、年齡、併發症的增加而增加。由於尿微量蛋白的出現遠較尿常規中的尿蛋白陽性為早,是高血壓累及腎臟的一項靈敏的早期指標,對臨床有著重要的意義。及時的治療和干預可以降低Malb和轉鐵蛋白(TF)的水平,改善原發疾病的預後。本文通過比較高血壓患者與正常對照組的Malb和TF的差異,評價其在高血壓診治中的意義。
尿微量蛋白測定在高血壓腎臟累及中的運用國內外已有較多報導。尿Malb、TF等指標被認為是腎小球早期受損的敏感指標。1982年Viberti等發現糖尿病患者尿中總蛋白在正常範圍,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現象,首次提出了微量蛋白尿的觀點,並指出了這種蛋白出現是反映腎小球損傷的一個非常靈敏的指標[2]。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也是非糖尿病如心血管疾病發病的一個危險因子[3]。正常尿微量白蛋白產生的生理過程:正常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具有濾過功能,平均孔徑大小為5.5nm,表面均勻的帶一層負電荷。某種分子能否通過此屏障與其分子大小、形態及所帶電荷的性質等因素有關。腎內壓是驅動分子通過濾過膜的動力。白蛋白(Alb)帶負電荷的大分子,分子量為69000,半徑3.6nm,正常情況下僅少量白蛋白被濾過,而95%的Alb又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濾過的Alb增加時尿增加,尿白蛋白分泌率隨著姿勢、運動、血壓和飲食變化有所改變,也與遺傳、種族及低出生體重有關[4]。而高血壓Malb發生的機制:①高血壓時腎小球內壓增高和濾過分數增加。②腎小球基底膜在高血壓時發生功能改變,失去屏障特性,使得Alb的通透性增加。③嚴重高血壓引起腎小球基底膜結構損傷。

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Malb和TF的水平在高血壓組和對照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高血壓組此兩項指標顯著高於對照組(P<0.001)。提示以上指標均可作為高血壓腎臟累及的預測指標。以上結果與其他研究相似。經過將高血壓患者以舒張壓進行分級後,我們發現,隨著血壓分級的升高,Malb和TF的異常發生率越高,提示這些指標與血壓的高低有一定的相關性;說明尿系列微量蛋白的數值高低及其異常發生率與血壓高低有關,即腎小球及腎小管的損害程度隨血壓的升高而增大。目前WHO及世界各國均制訂了高血壓治療指南,並重新按血壓的高低對高血壓進行了分級,這有利於加強對高血壓的治療。在減少高血壓患者尿Malb的同時,也減少了其心血管病的病死率,說明Malb是預測高血壓病人和普通人群心血管病死率的一個危險因素。還有文獻[5]認為:尿Malb、TF不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但是一種比眼底檢查更敏感的高血壓所致血管損傷的指標。尿微量蛋白測定是一種簡單、快捷、非損傷性的測定方法,有希望成為預示各種臨床病理狀態下疾病嚴重程度的早期敏感指標,如果此指標確有預測作用,將有助於確診患者是否會發生嚴重併發症,明確臨床預後及給予早期積極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